一种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5813发布日期:2021-06-04 17:3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筷子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餐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筷子。


背景技术:

2.筷子,普遍使用于众多家庭和餐厅,许多餐厅会使用一次性筷子,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使用公筷或自带筷子餐具。
3.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方便携带筷子,申请号为cn201921124164.x、主题名称为“一种端部翘起的卫生筷子”的中国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拆卸的筷子,包括若干筷体,相邻的筷体之间通过插块过盈配合插接固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筷体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固定,为了满足方便携带,拆下和连接的频率较高,拆卸次数较多,这样不仅因为过盈配合而在筷体上产生划痕,时间久了还会造成插孔松弛而不能正常使用,尤其对于一些成本较高的贵重金属制成的筷子而言,磨损和不能正常使用都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筷体之间拆卸连接且不对筷体造成损耗,本申请提供一种筷子。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筷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所述第一筷体内部设置有贯穿于所述第一筷体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筷体内部设置有贯穿于所述第二筷体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筷体与所述第二筷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筷体上的弹性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壁上的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弹性开口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弹性开口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弹性开口收拢的收拢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筷子组装时,将弹性开口插入到第二通道中,通过限位台阶和和限位槽配合,即将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之间固定住,在需要拆卸时,从第一通道中利用外物辅助将推杆向下推动,驱动弹性开口收拢,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即脱离,改变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固定的方式固定筷体,防止筷体磨损,延长筷子使用年限。
9.可选的,所述弹性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筷体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筷体轴向平行的第一弹性片与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上设置有所述限位台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筷子组装时,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被第二通道向内挤压,进入到限位槽中,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再次展开,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固定,大大地减少了筷体之间的磨损。
11.可选的,所述限位台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槽抵触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朝向第二筷体的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限位台阶脱离所述限位槽的引导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面与限位槽抵触,防止筷子在使用时抖动导致限位
台阶从限位槽中脱离使得筷子解体;引导面方便在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收拢时限位台阶脱离所述限位槽。
13.可选的,所述收拢组件包括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片与所述第二弹性片之间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上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插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用外界辅助从第一通道中向下推动推杆,从而将第一弹性片和第二弹性片收拢,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脱离。
15.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道内部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一通道内壁上,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限位板中。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板的限制下,推杆只能在插孔内上下滑移,限制了推杆的位置,防止推杆在第一通道内晃动而产生噪声,提高使用舒适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筷体与所述第二筷体之间有垫片组件,所述垫片组件包括金属垫片,所述金属垫片相对于所述第二筷体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二筷体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弹性垫与所述环形槽配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垫片下设置了第一弹性垫,减少金属垫片和筷体之间作用力,防止筷体受损,第二弹性片与环形槽配合用于金属垫片位置固定。
19.可选的,所述第二筷体上设置有第三筷体,所述第二筷体与所述第三筷体之间也设置有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三筷体上连接有筷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段筷体通过连接组件拼接,方便筷子携带。
21.可选的,所述第一筷体、第三筷体为银质筷体,所述第二筷体为氧化锆筷体。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筷体之间的材质不同,银质筷体防止霉菌滋生,材料银本身就具有抗菌作用,提高用餐卫生;氧化锆筷体相对于传统陶瓷更加坚固、耐摔。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筷子的第一筷体、第二筷体和第三筷体之间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组件连接,筷子可快速拆卸和组装,方便携带;
25.2、筷子组装时,将弹性开口插入到第二通道中,通过限位台阶和和限位槽配合,即将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之间固定住,在需要拆卸时,从第一通道中利用外物辅助将推杆向下推动,驱动弹性开口收拢,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即脱离,改变了相关技术中通过过盈配合插接固定的方式固定筷体,防止筷体磨损,延长筷子使用年限;
26.3、多个筷体之间的材质不同,提高观赏效果,同时,银质筷体防止霉菌滋生,材料银本身就具有抗菌作用,提高用餐卫生;氧化锆筷体相对于传统陶瓷更加坚固、耐摔。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筷子的立体示意图。
28.图2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筷子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30.图4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筷子的爆炸图。
31.图5是图4的剖视图。
32.图6是图5中b的放大图。
33.图7是图5中c的放大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筷体;101、第一通道;200、第二筷体;201、第二通道;300、第三筷体;301、第三通道;400、筷头;500、连接组件;501、固定板;502、第一弹性片;503、弹性杆;504、限位台阶;505、限位面;506、引导面;507、限位槽;600、垫片组件;601、金属垫片;602、第一弹性垫;603、第二弹性垫;604、环形槽;700、收拢组件;701、连接绳;702、推杆;70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筷子。
37.如图1、4所示,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体100,第一筷体100上连接有第二筷体200,第二筷体200上连接有第三筷体300,第三筷体300上连接有筷头400,第一筷体100、第三筷体300和筷头400均为银质,第二筷体200为氧化锆质地。第一筷体100与第二筷体200之间、第二筷体200与第三筷体300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组件500;第一筷体100与第二筷体200之间、第二筷体200与第三筷体300之间均设置有垫片组件600。
38.如图2、5所示,在第一筷体100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101,第一通道101与第一筷体100共轴且贯穿于第一筷体100,在第二筷体200内部设置有第二通道201,第二通道201与第二筷体200共轴且贯穿于第二筷体200。
39.连接组件500:如图3所示,包括设置于第一筷体100上的弹性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201内壁上的限位槽507;限位槽507为设置于第二通道201内环形封闭的槽,限位槽507的截面为矩形。
40.弹性开口包括设置于第一通道101内的固定板501,所述固定板501上设置有平行于第一筷体100轴向的第一弹性片502和第二弹性片,第一弹性片502包括弹性杆503,弹性杆503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板501上,另一端向外的一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504,限位台阶504用于与限位槽507配合,如图7所示,限位台阶504上设置有限位面505,限位面505与弹性杆503垂直,在限位台阶504卡进限位槽507中后限位面505用于与限位槽507的上顶面抵触配合;限位台阶504下方设置有光滑的引导面506,引导面506与水平面的夹角在45
‑‑
60
°
之间,在限位台阶504卡进限位槽507中需要脱离限位槽507时,引导面506用于与限位槽507的底面相互滑移,方便脱离。
41.第二弹性片与第一弹性片502结构对称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
42.收拢组件700:如图3所示,在第一弹性片502与第二弹性片之间设置有收拢组件700,收拢组件700用于驱动第一弹性片502与第二弹性片相互靠近,使得弹性开口收拢,从而将限位台阶504从限位槽507中脱离;收拢组件70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弹性片502与第二弹性片之间的连接绳701和推杆702,连接绳701穿设于推杆702的一端,推杆702向上插设于第一通道101内,推杆702的最高点低于第一通道101的最高点;在第一通道101内部设置有限位板703,限位板703固定连接于第一通道101内部或与第一通道101一体成型,限位板703垂直于第一通道101的轴向,在限位板703上相应于第一通道101的轴的位置上设置有插孔,推杆702通过插孔穿设于限位板703中。
43.垫片组件600:如图6所示,包括环形的金属垫片601,金属垫片601上相对于第二筷体20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垫602,第一弹性垫602上设置有第二弹性垫603,在第二筷
体200的端口上设置有环形槽604,环形槽604与第二弹性垫603卡扣配合。
44.在第二筷体200与第三筷体300之间同样设置有连接组件500,与第一筷体100、第二筷体200之间的连接组件500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
45.第三筷体300内设置有贯穿于第三筷体300的第三通道301,在第二筷体200与第三筷体300之间同样设置有垫片组件600,与第一筷体100、第二筷体200之间的垫片组件600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累述。
46.筷头400可通过磁铁与第三筷体300连接,筷头40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三筷体300上设置有第二磁块,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配合。
4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筷子的实施原理为:
48.筷子组装时,将弹性开口插入到第二通道201中,通过限位台阶504和和限位槽507配合,即将第一筷体100和第二筷体200之间固定住,在需要拆卸时,从第一通道101中利用外物辅助将推杆702向下推动,驱动弹性开口收拢,第一筷体100和第二筷体200即脱离。
4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