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205发布日期:2021-08-03 12:5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自上而下流入烹饪腔以加热食材,在此过程中,热风组件形成的热风会向下输送的热风会与向上回流的热风相互冲击,既会导致气流循环路径变长,使得气流循环效率降低,还导致气流循环流动不畅,进而影响烹饪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通过设置回流管来驱使气流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有效缩短循环路径,进而提升热量传输效率和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烹饪腔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炸锅组件,所述炸锅组件包括锅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回流管,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以及设置在回流管内的风扇,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内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内食材的热风。通过在烹饪腔顶部和底部间设置跨接的回流管,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通过缩短气流循环路径来缩短循环时长,通过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与所述回流管同轴设置,位于烹饪腔底部的空气在风扇驱使下沿回流管输送至烹饪腔顶壁中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的热风。风扇与回流管同轴设置,风扇转动形成的气流会沿回流管轴线方向流动,通过减小风阻来确保气流流量,进而提升加热效果。热风自上而下穿越烹饪腔并通过回流管回流至烹饪腔顶部,确保热风沿预设路径流动,提升气流流速。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呈c形,所述回流管的上端口与烹饪腔顶壁中部通连,下端口与烹饪腔底部侧壁通连。回流管呈c形,既能通过与烹饪腔顶壁中部通连来确保热风均匀扩散至烹饪腔内,还能避开烹饪腔并沿直线设置,确保回流管具有较小的风阻。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置在回流管的竖部内,且与烹饪腔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风扇以轴线竖置方式安装在回流管的竖部内,既确保气流能沿回流管轴线流动,还有效利用回流管内空间,进而减小占用的空间。所述风扇设置在壳体位于烹饪腔侧方空间内,有效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缩小壳体尺寸,方便搬运和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回流管的上横部内,且与烹饪腔的水平向投影错位设置。风扇以轴线横置方式安装在回流管的上横部内,既确保气流能沿回流管轴线流动,还有效利用回流管内空间,进而减小占用的空间。由于电机横向设置,缩小壳体尺寸,方便搬运和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烹饪腔顶部,从回流管排出的气流流经发热件后形成热风,发热件设置在烹饪腔顶部,对自上而下流经的气流进行加热,通过缩短发热件与食材间距离来减少热量沿途损耗,提升热量传递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缠绕在回流管上,流经回流管的空气受热形成热风,发热件缠绕在回流管的外侧壁上,利用回流管的管壁起到隔离热风和发热件的作用,确保发热件保持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件设置在回流管内,回流管内空气流经发热件后形成热风。发热件隐藏设置在回流管内,既确保使用安全,还能利用回流管较小的管径来确保气流与发热件间的接触效率,进而提升热量传递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烹饪腔顶部设有呈弧面状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从回流管排出的气流沿导风罩顶面扩散并自上而下穿越沿途透气孔后流入炸锅组件。导风罩起到引导和分流的作用,既确保从回流管集中输出的气流能沿导风罩的弧面扩散,还能利用透气孔向下均匀输送气流,确保锅体内各区域均具有自上而下流动的气流,确保食材表面各区域能被同步加热并均匀制熟。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孔的孔腔呈上大下小且轴线竖置的圆台状。所述透气孔具有较大的上端口,确保其能有效接收沿导风罩顶面流动的气流,所述透气孔具有较小的下端口,确保热风在流经透气孔后具有较快的流速,通过提升气流流速来提升加热效果。透气孔的轴线为竖向设置,确保气流竖置向下流动。

作为优选,所述炸锅组件包括架设在锅体内的烤架,所述锅体内腔位于所述烤架下方空间形成与回流管通连的回流仓,回流仓接收锅体内热风并输送至回流管内。烤架起到承托食材的作用,确保食材不会落入回流仓,进而有效防止食材通过回流管进入风扇,确保风扇洁净。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仓的后壁上开设穿孔,炸锅组件插置到位后,回流管下端口插入穿孔并与回流仓通连。炸锅组件可拆卸地插置在烹饪腔内,锅体通过穿孔与回流仓通连,确保回流管能有效接收来自锅体的气流。

作为优选,所述回流仓与外界空间间设有排气管,回流仓内多余热风通过排气管外排,以使烹饪腔与外界空间保持气压平衡。当锅体内气压大于外界空间时,锅体内空气可以通过排气管外排至外界空间,确保锅体内气压维持在预设的安全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烹饪腔顶部和底部间设置跨接的回流管,使得气流能在烹饪腔和回流管间循环流动,通过缩短气流循环路径来缩短循环时长,通过提升热量利用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烹饪腔,12、回流管,13、风扇,14、发热件,15、导风罩,151、透气孔,16、排气管,2、炸锅组件,21、锅体,22、烤架,23、回流仓,24、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空气炸锅,由壳体1组成,所述壳体1内设有烹饪腔11和热风组件,所述烹饪腔11内设有炸锅组件2,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所述壳体1内设有回流管12,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14以及设置在回流管12内的风扇13,所述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21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11内空气在风扇13驱使下沿回流管12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2内食材的热风。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壳体1前壁设有与烹饪腔11通连的开口,所述炸锅组件2通过开口可插拔地安装在烹饪腔11内。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锅体21以及设置在锅体21前部的手柄,既方便使用者抓握插拔锅体21,还起到隔热的作用,防止使用者在取放炸锅组件2时发生烫伤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热风组件包括发热件14和风扇13,风扇13转动并驱使周边空气形成沿预设方向流动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件14并接收发热件14通电产生的热量形成热风,热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加热制熟。

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入炸锅组件2,使得食材均匀地放置在锅体21内腔中;之后,将炸锅组件2插入烹饪腔11内,以使锅体21完整插置在烹饪腔11内并封堵开口;再后,开启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产生输入锅体21以加热食材。

在实际操作中,现有空气炸锅的热风组件均设置在烹饪腔11顶部,热风在风扇13驱使下扩散至烹饪腔11周缘并自上而下流动,之后,在与食材接触后汇聚在烹饪腔11中部并自下而上回流至风扇13处,在此过程中,向下流动的气流和向上流动的气流间会产生干涉,既会在烹饪腔11内产生紊流,使得气流流动路径增长,影响空气循环效率,还会因相互冲击而减小气流流量,导致发热件14上的热量无法及时有效地传递至食材上,影响加热效率。为此,在所述壳体1内设置回流管12,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21内腔底部通连,利用回流管12为气流提供独立于烹饪腔11的通道,既起到隔离上行气流和下行气流的作用,防止两路气流因相互干涉而发生热量损失的情况,确保热量传递效率,还起到引导气流沿预设路径流动的作用,提升气流循环流动的速度,进而通过提升热量传递效率来改善加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3设置的回流管12内,由于回流管12具有较小的管径,利用回流管12的内侧壁对风扇13起到聚拢气流的作用,确保气流能在风扇13作用下沿回流管12流动,既能增加回流管12出风端口处的气流速度,还能通过增加回流管12进风端口处的负压来提升气流流量,进而提升热量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壁通连,下端口与锅体21内腔底部通连,以使烹饪腔11内空气在风扇13驱使下沿回流管12循环流动并通过重复加热形成制熟炸锅组件2内食材的热风。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部密封通连,确保位于烹饪腔11顶部的各区域空间均能与回流管12上端口实现通连,确保气流流动均匀性;回流管12的下端口与锅体21底部通连,使得锅体21底部各区域空间均能与回流管12下端口实现通连,确保气流流动均匀性。在使用时,气流在风扇13作用下沿预设方向流动,进而使得气流在烹饪腔11内以及回流管12内具有相反的流向,由此在烹饪腔11和回流管12间形成循环气流,通过提升气流流速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进而提升对食材的加热效果。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风扇13与所述回流管12同轴设置,位于烹饪腔11底部的空气在风扇13驱使下沿回流管12输送至烹饪腔11顶壁中部,以此形成循环流动的热风。所述风扇13的轴线与所述回流管12的轴线互为重合设置,使得风扇13产生的气流能沿着回流管12轴线顺利流动,通过减少气流与回流管12内侧壁间摩擦来减小风阻,进而有效提升气流流速。锅体21顶部设有敞口,所述烹饪腔11顶壁与所述敞口竖向对应。风扇13运行时,回流管12的进风端口处会因空气被抽取而形成负压,进而有效驱使周边空气向进风端口汇聚,同时,风扇13压缩空气后形成流向回流管12出风端口的气流,使得气流以较大的流速沿出风端口外排,锅体2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回流管12的两个端口通连,使得从回流管12出风端口流出的气流会在竖向穿越锅体21内腔后回流至回流管12进风端口处,进而方便被风扇13再次抽取利用,依次循环产生流经发热件14和食材的循环气流,进而实现热量在发热件14和食材间快速传递,提升加热效果。具体地,风扇13驱使气流通过回流管12上端口输送至烹饪腔11顶部,使得气流能向下流经食材后被回流管12下端口再次接收,确保气流沿预设方向循环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12呈c形,所述回流管12的上端口与烹饪腔11顶壁中部通连,下端口与烹饪腔11底部侧壁通连。回流管12包括上横部、下横部以及跨接在上横部和下横部间的竖部,上横部、下横部以及竖部均为直管,既能通过减少弯折来降低风阻,还能有效避开烹饪腔11,确保烹饪腔11内容积满足容纳锅体21的要求,有效提升单次可烹饪的食材数量,提升使用体验。安装时,所述上横部的一端与竖部通连,另一端与烹饪腔11顶壁中部通连,使得回流管12内气流能顺利输入烹饪腔11并均匀扩散至各区域,确保食材各区域能被均匀制熟;所述下横部一端与竖部通连,另一端可与锅体21配合在穿越穿孔24后与回流仓23通连,以使锅体21和回流管12间形成循环回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3设置在回流管12的竖部内,且与烹饪腔11的竖向投影错位设置。回流管的竖部为直管,为电机提供了安装空间,还有效利用壳体1位于烹饪腔11侧部的空间,将风机的设置位置由原先的烹饪腔11顶部改进至烹饪腔11侧部,通过减小壳体1的高度来提升搬运和收纳便利性,还有效降低空气炸锅的重心,确保运行平稳性。风扇13内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电机,既有效节省安装空间,还能利用风扇13对电机起到降温作用,确保电机能正常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11顶部设有呈弧面状的导风罩15,所述导风罩15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51,从回流管12排出的气流沿导风罩15顶面扩散并自上而下穿越沿途透气孔151后流入炸锅组件2。所述导风罩15呈中部向上隆起的弧面状,既能对自上而下流入的气流起到引导扩散的作用,还能通过隆起的中部来增加单次烹饪的食材数量,提升使用体验。在使用时,气流自烹饪腔11顶壁中部向下流动后与导风罩15顶面中部接触,使得部分气流通过位于导风罩15中部的透气孔151向下流动,剩余气流沿导风罩15顶面扩散流动并通过沿途的透气孔151向下流动,由此使得导风罩15上各透气孔151均能接收到气流,进而确保锅体21内腔各区域均能获得自上而下流动的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14设置在烹饪腔11顶部,从回流管12排出的气流流经发热件14后形成热风。所述发热件14呈环形且设置在烹饪腔11顶部内,气流利用导风罩15分流后流经发热件14形成热风,通过减少各区域内气流流量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使得流经的气流能获得更多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151的孔腔呈上大下小且轴线竖置的圆台状,透气孔151利用较大的上端口来接收沿导风罩15顶面流动的气流,还利用较小的下端口来提升气流流速并防止烹饪腔11内油液发生穿越透气孔151并向上飞溅的情况,降低清洁工作量。所述透气孔151的轴线竖向设置,确保气流竖置向下流入锅体21内腔,确保锅体21内腔各区域获得均衡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炸锅组件2包括架设在锅体21内的烤架22,所述锅体21内腔位于所述烤架22下方空间形成与回流管12通连的回流仓23,回流仓23接收锅体21内热风并输送至回流管12内。烤架22悬置在锅体21内腔中,以使锅体21内腔位于烤架22下方区域形成回流仓23。所述烤架22上密布有通孔,热风与食材接触后通过通孔汇聚至回流仓23后被集中汇聚至回流管12中,为再次加热提供气源。此外,烤架22还能有效防止食材残渣跌入回流仓23,防止回流管12因吸入残渣而发生堵塞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仓23的后壁上开设穿孔24,炸锅组件2插置到位后,回流管12下端口插入穿孔24并与回流仓23通连。炸锅组件2向后穿越开口并插置在烹饪腔11内,以使回流管12下端口向前插入穿孔24中,既对炸锅固件起到限位作用,还确保回流管12与回流仓23密封通连,确保气流循环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仓23与外界空间间设有排气管16,回流仓23内多余热风通过排气管16外排,以使烹饪腔11与外界空间保持气压平衡。排气管16穿越烹饪腔11侧壁并与外界空间通连,回流仓23底部侧壁开设排气孔,锅体21内多余空气依次穿越排气孔和排气管16后排入外界空间,确保烹饪腔11、锅体21内腔以及外界空间间压力平衡。

可以理解地,所述发热件14缠绕在回流管12上,流经回流管12的空气受热形成热风,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地,所述发热件14设置在回流管12内,回流管12内空气流经发热件14后形成热风,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相较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风扇13设置在所述回流管12的上横部内,且与烹饪腔11的水平向投影错位设置。风扇13以轴线横置姿态设置在回流管12的上横部内,有效利用烹饪腔11上方侧部空间,既有效降低壳体1高度,还有效利用壳体1内部剩余空间,方便搬运和收纳。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二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