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70954发布日期:2021-07-06 20:5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


背景技术:

2.面条是一种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食品,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智能自动烹饪设备替代人手烹饪。现有的煮面机构对面条烹饪、过冷水及装盒过程的面条流转结构过于复杂,面条在流转时也存在部分面条没有精准转移,造成卫生健康问题,部分煮面机构还需结合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设有煮面池、冷水池和落面槽,煮面池和冷水池中设有面篓,煮面池的下端设有加热装置,煮面池与冷水池之间设有第一翻转装置,第一翻转装置连接并驱使煮面池中的面篓向冷水池旋转倾倒,冷水池与落面槽之间设有第二翻转装置,第二翻转装置连接并驱使冷水池中的面篓向落面槽旋转倾倒。
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皮带、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动轴,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支架中,第一驱动电机连接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动轴安装在煮面池与冷水池之间的安装支架,第一从动轮的中心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并水平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均连接第一皮带,第一传动轴与煮面池中的面篓安装连接。
6.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翻转装置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皮带、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动轴,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支架中,第二驱动电机连接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动轴安装在冷水池与落面槽之间的安装支架,第二从动轮的中心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并水平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连接第二皮带,第二传动轴与煮面池中的面篓安装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面篓的底部设有若干篓孔,面篓的侧面为三个侧平面和一个圆弧面,圆弧面一端靠近落面槽一侧,圆弧面的上端具有弧形凸起。
8.上述技术方案中,圆弧面的外表面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凹槽,安装凹槽连接对应的第一翻转装置或第二翻转装置。
9.上述技术方案中,煮面池、冷水池和落面槽的数量相同,煮面池、冷水池和落面槽的数量为1个以上。
10.上述技术方案中,煮面池上设有水位传感器。
11.上述技术方案中,加热装置设有触点开关。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煮面机构在煮面池、冷水池和落面槽之间通过翻
转装置将面篓翻转以转移面条,结构简单、易操作;面篓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倾倒面条时,面条集中、准确地倒入下一工序中,有效保障自动煮面机构的卫生。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煮面池中第一种控制水量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煮面池中第二种控制水量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篓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20.1、安装支架;2、煮面池;21、水泵;22、自来水管;23、水位感应器;3、冷水池;4、落面槽;41、汇集口;5、面篓;51、篓孔;52、侧平面;53、圆弧面;54、弧形凸起;55、安装部;551、安装凹槽;6、第一翻转装置;61、驱动电机;62、主动轮;63、皮带;64、从动轮;65、传动轴;7、第二翻转装置;8、加热装置;81、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

3所示,为一种新型的自动煮面机构,其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的上端依次设有煮面池2、冷水池3和落面槽4,煮面池2和冷水池3中设有面篓5,煮面池2与冷水池3之间设有第一翻转装置6,冷水池3与落面槽4之间设有第二翻转装置7,第一翻转装置6与煮面池2中的面篓5连接,第二翻转装置7与冷水池3中的面篓5连接,煮面池2的下端安装有加热装置8以加热煮面池2中的水。
23.自动煮面机构对放入到煮面池2的面篓5中的面条加热煮熟,面条煮熟后,第一翻转装置6将煮面池2的面篓5向冷水池3一侧旋转倾倒,面条进入到冷水池3的面篓5中进行过冷,面条过冷后,第二翻转装置7将冷水池3的面篓5向落面槽4一侧旋转倾倒,面条冲落面槽4中下落,从落面槽4底部的汇集口41出面,在汇集口41处放置餐盒以盛面,完成一次煮面。面篓5在旋转倾倒后会复位到煮面池2或冷水池3中,以便于执行下一次操作。
24.如图4所示,煮面池2内设有水,加热装置8加热水,达到水的沸点温度100℃,加热装置8上设有防干烧的触点开关81,煮面池2外接自来水管22,自来水管22上连接有水泵21,煮面池2通过水泵21和自来水管22进行补水。当煮面池2的水低于正常煮面的水量要求时,触点开关81断开,水泵21为煮面池2补充一定量的水;水量上升促使触点开关81闭合后一端时间,水泵21停止补水。加热装置8一般采用电磁炉,电磁炉材质为sus304材质。
25.如图5所示,为确保煮面池2保持正常煮面的水量,还可以在煮面池2上设有2个水位传感器23,水位传感器23分别位于煮水池2上的高水位位置和低水位位置,煮面池2外接自来水管22,自来水管22上连接有水泵21,煮面池2通过水泵21和自来水管22进行补水,当煮面池2的水低于正常煮面的水量要求(低水位位置)时,水泵21为煮面池2补充一定量的水;水量上升到高水位位置则停止补水。
26.第一翻转装置6包括有驱动电机61、主动轮62、皮带63、从动轮64和传动轴65,驱动
电机61安装在安装支架1中且位于煮面池2、冷水池3的下方,驱动电机61的输出轴连接主动轮62,从动轮64和传动轴65置于煮面池2与冷水池3之间的安装支架1处,从动轮64的中心与传动轴65固定连接,传动轴65的两端通过轴承水平安装在煮面池2与冷水池3之间的安装支架1上,主动轮62和从动轮64均连接皮带63以进行传动,传动轴65与煮面池2中的面篓5安装连接。驱动电机61通过主动轮62、皮带63、从动轮64,驱动传动轴65和传动轴65上安装的面篓5绕传动轴65的轴心旋转,将面篓5中的面条倾倒到冷水池3中。驱动电机61为步进电机,可以根据面条的份量来调整面篓5翻转的角度,以保证面条能完全倒出,一般情况下,面篓5以传动轴为轴心翻转的角度范围在90
°
~135
°
,即可将面条完全倒出。
27.第二翻转装置7的结构组成与第一翻转装置6相同,但部分结构的位置存在差异。第二翻转装置7的从动轮64和传动轴65置于冷水池3与落面槽4之间的安装支架1处,从动轮64的中心与传动轴65固定连接,传动轴65的两端通过轴承水平安装在冷水池3与落面槽4之间的安装支架1上,传动轴65与冷水池3中的面篓5安装连接。落面槽4整体呈漏斗形状,面条从落面槽4的上端开口进入落面槽中,并沿落面槽4的壁面滑落,最终从落面槽4底部的汇集口41出面,落面槽4可以是圆形漏斗,也可以是方形漏斗。
28.如图2、图3和图6所示,面篓5的下端平面中设有若干篓孔51,篓孔51的直径比面条的粗细要小,煮面池2或冷水池3中的水通过篓孔51进出面篓5,面篓5的侧面包括三个侧平面52和一个圆弧面53,面篓5的圆弧面53一端靠近其所需连接的翻转装置的一侧(也可理解为靠近落面槽4一侧),圆弧面53的上端具有弧形凸起54,弧形凸起54呈半圆形状,有利于倾倒时从圆的顶上一点集中倒出,圆弧面53外表面上具有用于连接翻转装置的安装部55,安装部55设有向下开口的安装凹槽551,安装凹槽551限位在对应的传动轴65中并用螺丝固定连接。
29.在面篓5倾倒面条时,面篓5的圆弧面53能够将面条聚集在圆弧面53的中间位置,且通过圆弧面53的弧形凸起54,增加了圆弧面53中间位置的高度,使面条顺利倾倒到下一个工位中,避免面条倾倒在安装支架1或翻转装置中,造成食物浪费和食物残留。
30.根据实际需求,自动煮面机构的煮面池2、冷水池3和落面槽4的数量进行适当的增减,不限于本实用新型中的2组煮面池2、冷水池3和落面槽4的实施方式。
31.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