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

文档序号:25777945发布日期:2021-07-06 21:4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

1.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科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2.一直以来婴幼儿监护都是困扰很多家庭的难题,婴幼儿没有行为能力,尿床、踢被、翻身和睡醒等状态都需要家长及时发现,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引发大问题。在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10%,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大脑缺氧,窒息新生儿容易引发智力残障、脑瘫、癫痫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婴幼儿监护都是通过家长时刻陪伴在婴幼儿身边来完成的,这就使得家长的正常工作和休息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婴儿由于自身还未具有自我保护及防护意识,因此,在睡觉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踢被子或者用手拉扯被子的现象,踢被子会将原先盖在身体上的被子踢离身体,造成身体受凉,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拉扯被子会将被子拉扯到婴儿脸部上,将婴儿鼻子蒙住,或者翻转身体造成呼吸困难,严重者可造成窒息死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儿科护理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婴儿由于自身还未具有自我保护及防护意识,从而导致的拉扯被子会将被子拉扯到婴儿脸部上,将婴儿鼻子蒙住,或者翻转身体造成呼吸困难,窒息死亡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支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蚊帐,所述蚊帐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床垫,所述底座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所述护栏的外壁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三活动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三活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6.优选的,左侧的所述安装板与护栏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右侧的所述安装板与护栏的外壁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块的外壁与连接板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壁且位于第二活动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9.优选的,所述滑动块的内壁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滑动块的内壁通过活动孔与护栏的外壁套接。
10.优选的,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杆、第三活动块与滑动块活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将婴儿放在床垫上,将婴儿的被子盖好之后在护栏上滑动滑动块,使其向下运动,使压板将被子压紧,避免婴儿翻动或者踢被子,造成婴儿受凉和被子影响婴儿呼吸的问题,拉动安装板使其将蚊帐向一侧拉动,将该婴儿床进行遮挡,避免蚊虫叮咬婴儿,当不需要使用压板时,将压板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运动,将压板与护栏处于平行状态,避免压板不使用时,不方便放置的问题,本装置通过对被子的固定能避免被子被婴儿拉扯或者踢开,可防止婴儿睡觉受凉,且避免婴儿头部位于被子下方产生窒息的问题,具有实用性。
13.2、通过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床垫向一侧倾斜,两个第二活动块在第一活动槽内运动,由于弹簧和第一活动块的设置,使两侧的拉力相互制衡,使第二活动块处于平衡的状态,使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将其向中间翻动回来,避免婴儿头向下趴的现象出现,本装置通过第一活动块、第二活动块、弹簧等装置的联合设置,避免了婴儿向下翻动,头部与床垫贴合,从而提高床垫的安全性能,减少婴儿窒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垫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块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支架;2、移动装置;3、底座;4、护栏;5、蚊帐;6、安装板;7、第一活动块;8、连接板;9、床垫;10、第一活动槽;11、第二活动块;12、弹簧;13、滑动块;14、活动孔;15、第二活动槽;16、第三活动块;17、连接杆;18、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避免婴儿趴睡侧睡窒息的儿科护理床,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2,支架1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护栏4,护栏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蚊帐5,蚊帐5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底座3的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7,第一活动块7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床垫9,底座3的内壁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0,第一活动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块11,护栏4的外壁设置有滑动块13,滑动块13的外壁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5,第二活动槽1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块16,第三活动块16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远离第三活动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8。
21.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婴儿放在床垫9上,将婴儿的被子盖好之后在护栏4上滑动
滑动块13,使其向下运动,使压板18将被子压紧,避免婴儿翻动或者踢被子,造成婴儿受凉和被子影响婴儿呼吸的问题,拉动安装板6使其将蚊帐5向一侧拉动,将该婴儿床进行遮挡,避免蚊虫叮咬婴儿,当不需要使用压板18时,将压板18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动块16在第二活动槽15内运动,将压板18与护栏4处于平行状态,避免压板18不使用时,不方便放置的问题,当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床垫9向一侧倾斜,两个第二活动块11在第一活动槽10内运动,由于弹簧12和第一活动块7的设置,使两侧的拉力相互制衡,使第二活动块11处于平衡的状态,使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将其向中间翻动回来,避免婴儿头向下趴的现象出现。
22.具体的,左侧的安装板6与护栏4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右侧的安装板6与护栏4的外壁活动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安装板6的固定连接方便了对蚊帐5的固定,活动连接方便了将蚊帐5进行收卷与拉开。
24.具体的,第二活动块11的外壁与连接板8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活动块11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使婴儿在床垫9上翻动时,可以间接的带动第二活动块11的运动。
26.具体的,第一活动槽10的内壁且位于第二活动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2。
27.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2的设置使第二活动块11向一侧运动时挤压一侧的弹簧12,另一侧的弹簧12将第二活动块11向相反方向拉动,两个力相互制衡,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28.具体的,滑动块13的内壁开设有活动孔14,滑动块13的内壁通过活动孔14与护栏4的外壁套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孔14的设置,方便了滑动块13的滑动,滑动块13与护栏4的连接较牢固,需要外力的作用才可以进行上下运动。
30.具体的,压板18通过连接杆17、第三活动块16与滑动块13活动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连接的设置使压板18可以进行垂直与水平的放置,方便了对压板18的收纳。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婴儿放在床垫9上,将婴儿的被子盖好之后在护栏4上滑动滑动块13,使其向下运动,使压板18将被子压紧,避免婴儿翻动或者踢被子,造成婴儿受凉和被子影响婴儿呼吸的问题,拉动安装板6使其将蚊帐5向一侧拉动,将该婴儿床进行遮挡,避免蚊虫叮咬婴儿,当不需要使用压板18时,将压板18向上推动,使第三活动块16在第二活动槽15内运动,将压板18与护栏4处于平行状态,避免压板18不使用时,不方便放置的问题,当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床垫9向一侧倾斜,两个第二活动块11在第一活动槽10内运动,由于弹簧12和第一活动块7的设置,使两侧的拉力相互制衡,使第二活动块11处于平衡的状态,使婴儿向一侧翻动时,将其向中间翻动回来,避免婴儿头向下趴的现象出现。
33.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