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组件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8266发布日期:2021-07-02 19:2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组件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组件及容器。



背景技术:

一些食材在烹煮完成后需与汤汁分离,如中药、茶叶。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加热容器具备的过滤功能单一,大部分的过滤结构仅为在容器的排水口处设置过滤网,倒出的汤汁中仍留有物料残渣,在饮用时物料残渣易被吸入口中,过滤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及容器,旨在过滤容器内的液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滤组件,用于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容器体、发热盘和储液部件,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储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发热盘安装于容器体的底部,其中,所述储液部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具有腔体,且所述本体部设置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进液口;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本体部连接,所述导流管具有出液口,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所述腔体和所述出液口连通;

其中,所述腔体内的液体沸腾后能够经所述出液口排出。

本申请中,第一容纳腔与腔体通过进液口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内的液体能够流至腔体,并且进液口能够阻挡第一容纳腔内的食材进入腔体,使第一容纳腔内的食材与液体分离。腔体与导流管的内腔连通,导流管的内腔与第二容纳腔通过出液口连通,发热盘设置于本体部的下方,以对腔体内的液体加热,使腔体内的液体受热并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形产生压力差,以使腔体内的液体流至导流管的内腔,并通过出液口流至第二容纳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腔体的高度,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本申请中,第一腔体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体的截面积。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连通,且第一腔体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体的截面积,使第一腔体的气压高于第二腔体的气压,以使第一腔体内的液体朝第二腔体内流动,第二腔体靠近导流管,以使液体朝靠近导流管的方向流动。

具体地,导流管连接于本体部沿周向的端部,出液口设置于导流管的一侧。导流管设置于本体部沿周向的端部位置,腔体内的液体能够朝靠近导流管的方向流动,以使液体能够流至导流管内,出液口设置于导流管的一侧,导流管内的液体能够朝出液口流动,出液口与第二容纳腔相对设置,以使液体能够沿出液口流至第二容纳腔内。

或者,导流管连接于本体部的中部,出液口沿导流管的周向设置。导流管设置于本体部的中间位置,腔体内的液体能够朝靠近导流管的方向流动,以使液体能够流至导流管内,导流管内的液体能够朝出液口流动,出液口与第二容纳腔相对设置,以使液体能够沿出液口流至第二容纳腔内。该出液口沿导流管的周向设置,增大了出液口面积,增加了导流管的出液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一侧;

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一顶壁,所述第二腔体具有第二顶壁,所述第一顶壁倾斜设置,且沿靠近所述第二顶壁的方向,所述第一顶壁的高度逐渐增大。

本申请中,第一顶壁相对第二顶壁倾斜设置,且第一顶壁的斜面朝向导流管的方向,以将液体引流至导流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腔体沿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向设置;

所述第一腔体具有第四顶壁,所述第四顶壁沿所述导流管的周向设置;

沿远离所述导流管的方向,所述第四顶壁的高度逐渐减小。

本申请中,第四顶壁倾斜设置,且第四顶壁的斜面朝向导流管的方向,使第一腔体沿远离导流管的方向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腔体内远离导流管处的气压高于靠近导流管处的气压,以将液体引流至导流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流管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侧壁靠近所述顶壁的位置;

所述顶壁朝向所述出液口倾斜设置。

本申请中,顶壁包括第三顶壁,第三顶壁倾斜设置,且沿靠近出液口的方向,第三顶壁的高度逐渐增加。第三顶壁倾斜设置,且第三顶壁的斜面朝向出液口的方向,以将导流管内的液体引流至出液口方向。

或者,顶壁包括第五顶壁,第五顶壁沿所述侧壁的周向设置,且出液口设置于侧壁靠近第五顶壁的位置,沿过滤组件的高度方向且靠近本体部的方向,第五顶壁逐渐远离侧壁。第五顶壁为倒锥形,锥面朝向出液口的方向设置,以将导流管内的液体引流至出液口的方向。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出液口设有滤网。

本申请中,进液口设置有多个,多个进液口沿本体部的周向设置,第一容纳腔内的液体流至腔体时通过进液口进行一次过滤,使第一容纳腔的食材和液体分离,液体流通过出液口流至第二容纳腔,本申请在出液口设置滤网,通过滤网过滤导流管流向第二容纳腔的液体中的微粒食材,实现二次过滤,以减少用户饮用时液体中的食材颗粒,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

容器体,所述容器体设有第一容纳腔;

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安装于所述容器体的底部;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为上述所述的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储液部件,所述储液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储液部件设有第二容纳腔;

其中,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本申请中,第一容纳腔内的液体能够经过滤组件流至第二容纳腔内,通过第二容纳腔存储过滤后的液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部具有与所述发热盘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至少包围所述发热盘。

本申请中,发热盘位于本体部的下方,且发热盘的尺寸小于本体部的尺寸,即本体部靠近发热盘部分的最小直径a大于发热盘的最大直径b,使发热盘集中设置本体部下方,以使发热盘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加热腔体内液体。并且,使第一容纳腔内的食材远离发热盘,以减小容器使用过程中食材糊底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发热盘设有配合部;

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发热盘连接。

本申请中,本体部设有卡扣,卡扣为卡接部,发热盘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配合部,卡扣与限位槽配合,以便本体部与发热盘连接,同时也便于本体部与发热盘拆卸,以便清洗过滤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储液部件设有与所述导流管配合的避让部,所述导流管能够沿所述避让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上方,以使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本申请中,避让部对导流管起到避让作用,使导流管的出液口设置于第二容纳腔的上方,以使沿出液口流出的液体能够流至第二容纳腔内。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过滤组件及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过滤组件及容器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过滤组件及容器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容器;

11-过滤组件;

111-本体部;

111a-进液口;

111b-第一腔体;

111b1-第一顶壁;

111c-第二腔体;

111c1-第二顶壁;

111d-第四顶壁;

111e-连接端;

111f-卡接部;

112-导流管;

112a-出液口

112a1-滤网;

112b-侧壁;

112c-第三顶壁;

112d-第五顶壁;

12-容器体;

121-第一容纳腔;

13-发热盘;

14-储液部件;

141-第二容纳腔;

142-避让部;

143-提手;

15-容器盖;

16-底座。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图2、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1,该容器1可以为养生壶,容器1包括容器体12、容器盖15、底座16和发热盘13,容器盖15用于盖合容器盖15,发热盘13安装在容器体12的底部,容器体12设置在底座16上,使用该容器1时,容器体12放置在底座16上,发热盘13与底座16电连接,以对容器体12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容器1还包括过滤组件11和储液部件14,容器体12设有第一容纳腔121,储液部件14和过滤组件11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21,储液部件14挂设在第一容纳腔121的侧壁112b,过滤组件11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21的底壁。过滤组件11用于过滤第一容纳腔121内的液体,过滤组件11与第一容纳腔121连通,储液部件14用于存储过滤后的液体,储液部件14包括第二容纳腔141,过滤组件11与第二容纳腔141连通。

其中,储液部件14设有提手143,以方便放置或拿取储液部件14。

如图4至图9所示,过滤组件11包括本体部111和导流管112,本体部111具有腔体,且本体部111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液口111a,导流管112与本体部111连接,导流管112具有出液口112a,导流管112的内腔与腔体和出液口112a连通,其中,腔体内的液体受热沸腾后能够经出液口112a排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21与腔体通过进液口111a连通,以使第一容纳腔121内的液体能够流至腔体,并且进液口111a能够阻挡第一容纳腔121内的食材进入腔体,使第一容纳腔121内的食材与液体分离。腔体与导流管112的内腔连通,导流管112的内腔与第二容纳腔141通过出液口112a连通,发热盘13设置于本体部111的下方,以对腔体内的液体加热,使腔体内的液体沸腾并与其所处的外界环形产生压力差,以使腔体内的液体流至导流管112(喷溅式流至导流管112)的内腔,并通过出液口112a流至第二容纳腔141。

如图5和图8所示,其中,进液口111a设置有多个,多个进液口111a沿本体部111的周向设置,第一容纳腔121内的液体流至腔体时通过进液口111a进行一次过滤,使第一容纳腔121的食材和液体分离,液体流通过出液口112a流至第二容纳腔141,本实施例在出液口112a设置滤网112a1,通过滤网112a1过滤导流管112流向第二容纳腔141的液体中的微粒食材,实现二次过滤,以减少用户饮用时液体中的食材颗粒,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度。

如图4和图7所示,进一步地,为加速腔体内的液体沸腾,本体部111具有与发热盘13连接的连接端111e,连接端111e至少包围发热盘13。本实施例中,发热盘13位于本体部111的下方,且发热盘13的尺寸小于本体部111的尺寸,即本体部111靠近发热盘13部分的最小直径a大于发热盘13的最大直径b,使发热盘13集中设置本体部111下方,以使发热盘13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加热腔体内液体。并且,使第一容纳腔121内的食材远离发热盘13,以减小容器1使用过程中食材糊底的风险。

如图5和图8所示,其中,本体部111设有卡接部111f,发热盘13设有配合部;卡接部111f与配合部配合,以使本体部111与发热盘13连接。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11设有卡扣,卡扣为卡接部111f,发热盘13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为配合部,卡扣与限位槽配合,以便本体部111与发热盘13连接,同时也便于本体部111与发热盘13拆卸,以便清洗过滤组件11。

如图4和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腔体包括第一腔体111b和第二腔体111c,第二腔体111c的高度高于第一腔体111b的高度,导流管112与第二腔体111c连通。第一腔体111b远离导流管112,第一腔体111b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体111c的截面积。

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11b与第二腔体111c连通,且第一腔体111b的截面积小于第二腔体111c的截面积,使第一腔体111b的气压高于第二腔体111c的气压,以使第一腔体111b内的液体朝第二腔体111c内流动,第二腔体111c靠近导流管112,以使液体朝靠近导流管112的方向流动。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腔体111b位于第二腔体111c的一侧;第一腔体111b具有第一顶壁111b1,第二腔体111c具有第二顶壁111c1,第一顶壁111b1倾斜设置,且沿靠近第二顶壁111c1的方向,第一顶壁111b1的高度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第一顶壁111b1相对第二顶壁111c1倾斜设置,且第一顶壁111b1的斜面朝向导流管112的方向,以将液体引流至导流管112。

具体地,导流管112连接于本体部111沿周向的端部,出液口112a设置于导流管11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12设置于本体部111沿周向的端部位置,腔体内的液体能够朝靠近导流管112的方向流动,以使液体能够流至导流管112内,出液口112a设置于导流管112的一侧,导流管112内的液体能够朝出液口112a流动,出液口112a与第二容纳腔141相对设置,以使液体能够沿出液口112a流至第二容纳腔141内。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储液部件14设有与导流管112配合的避让部142,导流管112能够沿避让部142延伸至第二容纳腔141的上方,以使出液口112a与第二容纳腔141连通。避让部142对导流管112起到避让作用,使导流管112的出液口112a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41的上方,以使沿出液口112a流出的液体能够流至第二容纳腔141内。在该实施例中,储液部件14的侧壁112b设有凹槽,凹槽沿容器1的高度方向z延伸,导流管1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凹槽内,该凹槽对导流管112的设置起到避让作用。

如图7和图9所示,或者,第一腔体111b沿第二腔体111c的周向设置;第一腔体111b具有第四顶壁111d,第四顶壁111d沿导流管112的周向设置;沿远离导流管112的方向,第四顶壁111d的高度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第四顶壁111d倾斜设置,且第四顶壁111d的斜面朝向导流管112的方向,使第一腔体沿远离导流管112的方向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一腔体内远离导流管112处的气压高于靠近导流管112处的气压,以将液体引流至导流管112。

如图7所示,导流管112连接于本体部111的中部,出液口112a沿导流管112的周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12设置于本体部111的中间位置,腔体内的液体能够朝靠近导流管112的方向流动,以使液体能够流至导流管112内,导流管112内的液体能够朝出液口112a流动,出液口112a与第二容纳腔141相对设置,以使液体能够沿出液口112a流至第二容纳腔141内。该出液口112a沿导流管112的周向设置,增大了出液口112a面积,增加了导流管112的出液量。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储液部件14设有与导流管112配合的避让部142,导流管112能够沿避让部142延伸至第二容纳腔141的上方,以使出液口112a与第二容纳腔141连通。避让部142对导流管112起到避让作用,使导流管112的出液口112a设置于第二容纳腔141的上方,以使沿出液口112a流出的液体能够流至第二容纳腔141内。在该实施例中,储液部件14的侧壁112b设有通孔,通孔沿容器1的高度方向z延伸,导流管1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通孔内,该通孔对导流管112的设置起到避让作用。

如图4至图9所示,导流管112包括侧壁112b和顶壁,出液口112a设置于侧壁112b靠近顶壁的位置,顶壁朝向出液口112a倾斜设置。

如图6所示,顶壁包括第三顶壁112c,第三顶壁112c倾斜设置,且沿靠近出液口112a的方向,第三顶壁112c的高度逐渐增加。本实施例中,第三顶壁112c倾斜设置,且第三顶壁112c的斜面朝向出液口112a的方向,以将导流管112内的液体引流至出液口112a方向。

如图9所示,顶壁包括第五顶壁112d,第五顶壁112d沿侧壁112b的周向设置,且出液口112a设置于侧壁112b靠近第五顶壁112d的位置;沿过滤组件11的高度方向z且靠近本体部111的方向,第五顶壁112d逐渐远离侧壁112b。本实施例中,第五顶壁112d为倒锥形,锥面朝向出液口112a的方向设置,以将导流管112内的液体引流至出液口112a的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