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清洗机及厨房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6248发布日期:2021-11-03 11:0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清洗机及厨房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的洗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餐具清洗机及厨房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餐具清洗机,如洗碗机,它包括壳体、清洗机构、餐具架和门部。该壳体具有正面壁,该正面壁设开口且门部和开口配合以能关闭开口。该餐具架能抽拉连接壳体,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餐具架上的餐具,上述洗碗机如cn101686790a、cn102036597b、cn101332072b。由于开口设于壳体正面壁,因此取放餐具首先要从正面抽拉出餐具架,再从餐具架上取出餐具或将餐具置放在餐具架上。清洗餐具的具体过程:1、就餐后,餐具错乱放置在水槽中;2、打开门部,弯腰拉出餐具架;3、将各种油腻餐具挑拣出来,并弯腰摆入餐具架,及,调整餐具摆放位置;4、将餐具架推入壳体内,关闭门部;5、清洗;6、打开门部,弯腰拿出餐具,将餐具叠好摆放在指定位置,如碗篮,再关闭门部。上述清洗存在有如下不足:1、弯腰操作,费时且难受,其与手洗相比虽能洗干净,但耗时并未节省太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2、餐具上油脂和残渣会下滴弄脏厨房地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餐具清洗机及厨房清洗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餐具清洗机所存在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餐具清洗机,包括壳体、清洗机构、第一餐具架、第一门部和第二门部;该壳体具有第一面壁和第二面壁,该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门部和第一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一开口,该第二面壁设第二开口且第二门部和第二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二开口;该第一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一餐具架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一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外之第一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一餐具架经第一开口在第一清洗状态和第一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第一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上的餐具。
5.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面壁为壳体之侧壁,该第二面壁为壳体之正壁。
6.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餐具架能抽拉地活动连接在壳体且抽拉方向沿第一开口进出方向。
7.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门部固设在第一餐具架外侧,且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上的第一门部关闭第一开口。
8.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二餐具架,该第二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二餐具架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二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外之第二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二餐具架经第二开口在第二清洗状态和第二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还配合第二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二清洗状态之第二餐具架上的餐具。
9.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抽拉活动且抽拉方向沿第二开口进出方向。
10.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餐具架包括第一分架和第二分架,该第一分架和第二分架间设有能将二者锁接或松释上述锁接的第二锁接机构。
11.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分架和第二分架下都设有滚轮机构,且第一分架下的滚轮机构中至少有一个滚轮机构设有轮扣。
12.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分架和第二分架外内布置,且,第一分架能相对壳体装拆。
13.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餐具架上装接有挡渍部,该挡渍部能位于第二餐具架下以存储下滴的污渍。
14.一实施例之中:该挡渍部活动连接在第二餐具架且能相对第二餐具架在盛渍位置和防遮位置间活动,该盛渍位置位于第二餐具架之正下方,该防遮位置为离开第二餐具架正下方的区域。
15.一实施例之中:该挡渍部活动和第二餐具架活动构成连动,该第二餐具架之第二清洗状态和第二取放状态与该挡渍部之防遮位置和盛渍位置分别对应。
16.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餐具架能抽拉地活动连接在壳体且抽拉方向沿第二开口进出方向;该壳体内固设有连动部,该连动部和挡渍部配合,且在第二餐具架向内滑动时通过连动部顶抵挡渍部以使其活动至防遮位置,向外拉出时在挡渍部重力作用下以使其活动至盛渍位置。
17.一实施例之中:该挡渍部包括挡渍板和固接在挡渍板上的连接架,该连接架末端能摆动连接在第二餐具架。
18.一实施例之中:该第二餐具架和挡渍部间设有第二锁接机构,通过第二锁接机构使挡渍部保持在盛渍位置。
19.一实施例之中:该锁接结构包括限位部和磁吸机构,该限位部和第二餐具架相对固定且限位部和挡渍部配合以在盛渍位置限位,该磁吸机构包括两能相互磁吸的第一件和第二件,该第一件和第二件分别固定在第二餐具架和挡渍部或限位部和挡渍部。
20.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厨房清洗系统,包括厨房台和餐具清洗机,该厨房台设水槽,该餐具清洗机包括壳体、清洗机构、第一餐具架和第一门部,该壳体的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门部和第一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一开口;该水槽侧壁设配合开口,该壳体装接在厨房台且第一开口和配合开口对应;该第一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一餐具架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一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水槽内之第一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一餐具架经第一开口和配合开口在第一清洗状态和第一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第一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上的餐具。
2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厨房清洗系统,包括厨房台和餐具清洗机,该厨房台设水槽,该餐具清洗机包括壳体、清洗机构、第一餐具架和第一门部,该壳体具有第一面壁,该壳体的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门部和第一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一开口;该壳体装接在厨房台且上述水槽一侧壁构成第一面壁或第一面壁的部分;该第一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一餐具架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一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水槽内之第一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一餐具架经第一开口在第一清洗状态和第一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第一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上的餐具。
2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四是:餐具清洗机,包括壳体、清洗机构、第一餐具架和第一门部;该壳体具有第一面壁和第二面壁,该第一面壁为壳体之侧壁,该第二面壁为壳体之正壁;该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门部和第一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一开口;该第一餐具架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一餐具架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一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外之第一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一餐具架经第一开口在第一清洗状态和第一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第一餐具架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上的餐具。
2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24.通过水槽、餐具清洗机和第一开口的巧妙布局,将水槽和餐具清洗机巧妙结合在一起,且,第一餐具架处于第一取放状态时至少部分位于水槽内,一方面,就餐后,餐具可直接置放在第一餐具架上,大大优化、简化餐具清洗机使用中的餐具摆放、腾挪过程,避免出现繁琐又不友好的用户体验,大大提升使用便利性,卫生性,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水槽空间,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25.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门部和第一开口配合,第二面壁设第二开口且第二门部和第二开口配合,设有两个开口,方便餐具架活动,能合理配合厨房布局。
26.餐具清洗机的侧壁设第一开口且第一餐具架能相对第一开口进出,使用过程中能配套水槽或厨房台侧壁。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图1是实施例一厨房清洗系统的餐具清洗机处半置放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29.图2是实施例一厨房清洗系统的餐具清洗机处全置放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30.图3是实施例二厨房清洗系统的餐具清洗机处清洗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31.图4是实施例二厨房清洗系统的餐具清洗机处清洗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32.图5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两分架处锁接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33.图6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两分架处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34.图7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两分架处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35.图8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的第一分架的立体示意图。
36.图9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的第一分架上置放盆子的立体示意图。
37.图10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锁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是实施例二的第一分架和挡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12是实施例二的挡渍部和连动部配合实现连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3是实施例二的分架的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4是实施例二的第二餐具架和清洗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5是实施例三的第一分架和挡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43.图16是实施例三的第一分架和挡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44.图17是实施例四的第一分架和挡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5.标号说明:厨房台a、餐具清洗机b、水槽a1、饭碗汤碗c1、盘子c2;第一餐具架1;第一门部2、第一开口21;第二餐具架3、第一分架31、第二分架32、连接环33、凸柱34、环体331、
连接杆332、轮扣351、滚轮机构35;第二门部 4;挡渍部5、挡渍板51、连接架52、连动部53;清洗机构6、喷淋臂61;钩件 521、连接梁311、凸起71;吊环522、u形架72。
具体实施方式
46.实施例一
47.请查阅图1和图2,厨房清洗系统,包括厨房台a和餐具清洗机b;该厨房台 a设水槽a1;该餐具清洗机b包括壳体、清洗机构6(参照实施例二)、第一餐具架1和第一门部2,该壳体具有第一面壁和第二面壁,该第一面壁为壳体之侧壁,该第二面壁为壳体之正壁,该壳体固设在厨房台a内且水槽a1的槽壁构成第一面壁或第一面壁的部分;该第一面壁设第一开口21且第一门部2和第一开口21配合以能关闭第一开口21;该第一餐具架1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一餐具架1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一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水槽a1内之第一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一餐具架1经第一开口21在第一清洗状态和第一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配合第一餐具架1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1上的餐具,该清洗机构结构可参照实施例二。通过水槽、餐具清洗机和第一开口的巧妙布局,将水槽和餐具清洗机巧妙结合在一起,且,第一餐具架1处于第一取放状态时至少部分位于水槽a1内,一方面,则就餐后,餐具可直接置放在第一餐具架1上,大大优化、简化餐具清洗机使用中的餐具摆放、腾挪过程,避免出现繁琐又不友好的用户体验,大大提升使用便利性,卫生性,另一方面,第一餐具架能撑靠在水槽的槽底,提高抽拉便利性,延长使用寿命。
48.该第一餐具架1能抽拉地活动连接在壳体且抽拉方向沿第一开口21进出方向对应,且,该第一门部2固设在第一餐具架1外侧,且处于第一清洗状态之第一餐具架1上的第一门部2关闭第一开口21,以提高使用便利性,该第一餐具架1 下设滚轮以提升抽拉便利性、延长使用寿命。根据需要,该第一取放状态为拉出以能置放餐具的位置,包括图中的半置放位置、全置放位置或位于第一开口外。该第一餐具架1如设置成饭碗汤碗筷子勺子专区,该饭碗汤碗筷子勺子中饭碗汤碗标号为c1。
49.该水槽包括槽底和由槽底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槽壁,该槽壁上设有贯穿内外的第一开口,根据需要,该第一开口底边和槽底上下间隔,而且,还可在槽壁上设于能装拆的密封第一开口的密封板。
50.实施例二
51.请查阅图3至图14,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第二餐具架3和第二门部4,该壳体的第二面壁设第二开口且该第二门部4和第二开口配合以能关闭第二开口;该第二餐具架3能相对壳体活动且通过活动使第二餐具架3能在位于壳体内之第二清洗状态和至少部分位于壳体外之第二取放状态间变化,该第二餐具架3经第二开口在第二清洗状态和第二取放状态间活动;该清洗机构还配合第二餐具架3以能清洗置放在处于第二清洗状态之第二餐具架3上的餐具。其中,该第二餐具架3能抽拉地活动连接在壳体且抽拉方向沿第二开口进出方向对应。本实施例之中,设计有两开口,两餐具架分别相对开口活动,一开口设于侧壁且能配合水槽以方便置放部分餐具如饭碗汤碗筷子勺子等,另一开口设于正壁,以方便置放或取出部分餐具如大件餐具(如大型的锅和大汤盆),以能方便搬出或搬入第一分架(下面具体描述)。
52.请查阅图3和图4,该第二餐具架3包括第一分架31和第二分架32。该第一分架31如盘架,该盘架如用于置放盘子,一般情况单个盘架即可容纳多个盘子 c2;该第二分架32如大件架,该大件架如用于置放大型的锅和大汤盆。本实施例之中,该第一分架31和第二分架32外内布置,盘架在外大件架在内,方便使用。该第一分架31和第二分架32间设有能将二者锁接或松释上述锁接的第二锁接机构,该第二锁接机构包括一连接环33和一凸柱34,该连接环33包括环体331和一固接环体的连接杆332,该连接杆末端固接或转动连接在第一分架31,该凸柱 34固接在第二分架32,则通过连接环33的环体331套接在凸柱34上即能将第一分架31和第二分架32锁接在一起,环体331套出凸柱34即可解锁上述锁接。通过第二锁接机构限制两分架发生横向位移错位,适合大件餐具摆放,避免餐具掉落,方便将第二餐具架整体推入壳体内腔。该第一分架31和第二分架32下都设有滚轮机构35,第一分架31下的四个滚轮机构35中至少有一个滚轮机构35设有轮扣351,一方面方便抽拉第二餐具架,另一方面设有轮扣351则锁接后即可锁定滚轮,解锁后即可抽拉第二餐具架。进一步的,第一分架31能相对壳体装拆,则使用过程中,能从壳体取出第一分架以将第一分架直接置放在需要使用的位置,如厨台或桌面等,将盘架上置放在厨台以方便用者使用,此时轮扣可锁定滚轮结构以避免滚轮机构活动。
53.该第二餐具架3上装接有挡渍部5,挡渍部5活动连接在第一分架31且能相对第一分架31在盛渍位置和防遮位置间活动,该盛渍位置位于第一分架31之正下方,以存储第一分架31上盘子下滴的污渍,该防遮位置为离开第一分架31正下方的区域,以避免遮挡清洗机构对第二餐具架上的餐具的清洗。该挡渍部5包括挡渍板51和固接在挡渍板51上的连接架52,该连接架52末端能摆动连接在第一分架31以使挡渍部5能相对第一分架31摆动,该挡渍板51上凹设开口朝上的凹腔以能存储下滴的污渍。该挡渍部5活动和第二餐具架3活动构成连动,该第二餐具架3之第二清洗状态和第二取放状态与该挡渍部5之防遮位置和盛渍位置分别对应,该连动具体结构如:该壳体内固设有连动部53,该连动部53和挡渍板51配合,且在第二餐具架3向内滑动时通过连动部53顶抵挡渍板51以使挡渍部5朝上摆动至防遮位置,向外拉出时在挡渍部5重力作用下以使挡渍部5朝下摆动至盛渍位置,用户在一般使用情况下无需手动调节挡渍部5。该挡渍部5 既能在盛渍位置存储下滴油渍,避免污染地面,又能在防遮位置时避免遮挡清洗设备清洗,避免挡渍部5上存储清洗水。
54.该清洗机构6包括能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喷淋臂61,该喷淋臂61上设有喷口,水流从喷淋臂61的喷口喷出,一方面通过喷淋臂61转动以扩大清洗范围,以能清洗餐具架上的餐具,另一方面喷口能喷出高压水流,以能清洗干净餐具架上的餐具。该清洗机构6系把水加热到60、70度后混合专用的洗碗剂,通过一个或两个旋转的喷淋臂把高压水喷射四周,达到洗碗的功能,它可参照现有技术。
55.本实施例之中,该第二开口高度配合第一餐具架和第二餐具架以在打开第二门部后即可观看到壳体全部内部,包括上述的第一餐具架和第二餐具架,以方便观察检修及必要时伸手进去调整第一餐具架上的餐具。根据需要,该第一餐具架还可相对第二开口抽拉。
56.实施例三
57.请查阅图15和图16,它与实施例一、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餐具架3和挡渍部5间设有第一锁接机构,通过第二锁接机构使挡渍部保持在盛渍位置。该锁接结构包括限位部和磁吸机构,该连接架52末端设有钩件521,该钩件521圆心角如270度,钩件521钩接在第一
分架底部的一连接梁311以实现摆动连接,该限位部为固定凸设在连接梁311的凸起71,且凸起71介于钩件521开口间,凸起71和连接架52配合以在盛渍位置或防遮位置限位,起到稳定、限位作用。该磁吸机构包括两能相互磁吸的第一件和第二件,该第一件和第二件分别固定在凸起和连接架52,当活动至盛渍位置时连接架和凸起磁吸在一起,让挡渍部被稳稳的吸在竖直下方的位置,持续待命接收来自上方的油渍,避免挡渍部活动,提高挡渍效果,而且磁吸不会影响挡渍部正常上摆。
58.实施例四
59.请查阅图17,它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该连接架52末端设有吊环522,吊环522套接在连接梁311;该限位部为固定凸设在第一分架下的u形架72,该 u形架包括两固定在连接梁311的第一固杆和一固接在两第一固杆的第二固杆,通过第二固杆和连接架52配合以在盛渍位置限位。该磁吸机构包括两能相互磁吸的第一件和第二件,该第一件和第二件分别固定在第二固杆和连接架52。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