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组件及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0193发布日期:2021-07-06 20:1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盒组件及饭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盒组件及饭盒。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电热饭盒的两个相邻的内碗之间通过塑胶隔层将两个碗分开放置,即在使用时,在位于下方的内碗(下碗)上叠放塑胶隔层,然后将位于上方的内碗(上碗)叠放至塑胶隔层上。由于当塑胶隔层损坏时,就会导致产品无法使用;以及这种内碗之间叠放的形式,上碗和下碗之间不接触,还会增大电热饭盒整体的高度。
3.市场上存在上碗叠放在位于下碗口部的平台上,虽然这种方式能够解决上碗和下碗之间的叠放问题,但是上碗和下碗之间的叠放并不不稳定,特别是当使用过程中,如果饭盒倾斜时,造成食物洒落在饭盒内,特别是电热饭盒,如果发生食物洒落,可能还会进一步损坏其加热元件,造成产品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盒组件及饭盒,盒组件的每两相邻的容器之间能够通过连接单元进行固定,以实现两相邻的容器之间能够叠放并固定。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盒组件,包括:
6.包括第一容器;
7.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的上边缘设有放置部,所述放置部被配置能够将所述第二容器放置于其内;以及
8.至少一组连接单元,每一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个凹槽和一个凸起,所述凹槽设于所述放置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中的一者,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放置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中的另一者;当所述第二容器放置于所述放置部时,每一组的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扣合连接。
9.如此设置,通过连接单元的结构设置,第二容器不仅能够叠放在第一容器的放置部,且第一容器的底部还能够通过连接单元固定在放置部,实现了盒组件的多个容器之间在满足叠放的同时又能达到固定的效果。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盒组件包括多组所述连接单元,多组连接单元的多个凹槽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放置部,多组连接单元的多个凸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或者
11.盒组件包括多组所述连接单元,多组连接单元的多个凸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放置部,多组连接单元的多个凹槽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或者
12.盒组件包括多组所述连接单元,多组连接单元的部分凸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放置部,其余部分凸起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多组连接单元的部分凹槽间隔设置于所述放置部,其余部分所述凹槽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底部。
13.如此设置,盒组件的每两个相邻的容器(如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设置多组连
接单元,多组连接单元设置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方形或者半球形,对应于所述凸起的形状,所述凹槽为方形或者半球形,当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为方形时,所述凸起的长宽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高度尺寸范围为1mm至50mm;所述凹槽的长宽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深度尺寸范围为1mm至50mm;或者当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为半球形时,所述凸起的直径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所述凹槽的直径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
15.如此设置,凸起和凹槽实施为方形或者半球形,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易于凸起和凹槽之间的扣合配合,方便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固定安装。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自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向上拱起形成且将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置腔分割成至少两个容置腔,且所述隔板的高度尺寸等于所述第一容器的容置腔的深度尺寸。
17.如此设置,这样隔板和第一容器一体形成,能够简化生产工艺,隔板既能解决不同食物之间串味的问题还能解决由于没有隔板,第二容器的底部可能下凹的问题。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置部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手持部。
19.如此设置,第一手持部便于用户施加作用力于第一容器,以将第一容器端起或者拿挪到不同的位置。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器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手持部。
21.如此设置,第二手持部便于用户施加作用力于第一容器,以将第一容器端起或者拿挪到不同的位置。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组件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盖于所述第二容器的开口。
23.如此设置,盖体能够密封第二容器的开口,以达到保温、防尘的效果,以及在第二容器内提供封闭的环境便于加热。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饭盒,包括:
25.底座;
26.盒盖;所述盒盖能够盖合所述底座且在所述底座和盖体内形成封闭腔;以及
27.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盒组件;所述盒组件容置于所述封闭腔。
28.如此设置,具有盒组件的饭盒,能够达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间的叠放和固定的效果,封闭腔又能为盛放食物的盒组件提供一个保温或者防尘的效果。
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饭盒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盒盖的两侧。
30.如此设置,可活动的提手以便用户握持提手打开盒盖;当在不需要提手时,提手能够恢复至原位状态,便于收纳。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饭盒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提手和盒盖之间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以及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部,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盒盖及所述提手中的一者,所述滑动部设于所述盒盖及所述提手中的另一者,所述提手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的滑槽和滑动部相互配合高度可调地安装于所述盒盖。
32.如此设置,提手能够沿着滑槽延伸的方向移动,尤其是当饭盒为加热饭盒时,由于提手只有靠近滑动部的部位贴靠盒盖,而其他部位不与盒盖接触,从而加热时提手不易升温到烫伤人的温度,从而握持提手时,不易出现烫伤的事故,使用非常安全。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饭盒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当所述盒组件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加热组件加热所述盒组件。
34.如此设置,饭盒的加热组件能够为盒组件进行加热,以实现对食物在需要时能够被加热或者被保温。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饭盒的剖面示意图。
36.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饭盒的分解示意图。
37.图3为上述实施例的盒组件的第一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上述实施例的盒组件的第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为上述实施例的饭盒的爆炸示意图。
40.10、底座;11、加热组件;20、盒盖;21、提手;22、滑槽;23、滑动部;30、盒组件;31、第一容器;311、放置部;312、容置腔;313、隔板;314、盖体;315、第一手持部;32、第二容器;321、第二手持部;33、连接单元;331、凸起;33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4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盒组件及饭盒,该饭盒的盒组件30的多个容器之间能够实现叠放和固定,该饭盒可以用于加热饭盒或者普通非加热饭盒。
45.如图1至图4所示,盒组件30包括第一容器31、第二容器32以及至少一组连接单元33,第一容器31的上边缘形成有放置部311,第二容器32的底部放置于放置部311,每一组连接单元33包括一个凹槽332和一个凸起331,凹槽332设于放置部311以及第二容器32的底部中的一者,凸起331设于放置部311以及第二容器32的底部中的另一者;当第二容器32放置于放置部311时,每一组的凸起331与凹槽332扣合连接,如此,第二容器32能够叠放且固定在第一容器31上,方便使用,且两者之间能够实现固定,避免当饭盒发生倾斜时,第二容器
32脱离第一容器31,以使得第一容器31内的食物也容易被洒落出来。
46.盒组件30的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能够通过至少一组连接单元33连接,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能够容纳第二容器32的底部,以使第二容器32能够叠放于第一容器31,但是第二容器32不能稳定地固定于第一容器3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连接单元33,连接单元33设置于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以便将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连接。连接单元33实施为凸起331和凹槽332的扣合连接,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方便将第二容器32稳定地固定在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中。
47.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设于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连接单元33的凹槽332设置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当第二容器32置于放置部311时,位于放置部311的凸起331能够插入第二容器32的凹槽332,实现凸起331和凹槽332的扣合作用,以将第二容器32固定在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33可以设置为多组,多组连接单元33的全部凸起331均间隔设置于放置部311的内壁上;相应地,多组连接单元33的全部凹槽332均设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的外壁上,实现在将第二容器32放置于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时,每一组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对应于凹槽332。由于多组连接单元33的设置于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单元33的凹槽332设于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设置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当第二容器32置于放置部311时,位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的凸起331能够插入至放置槽的凹槽332内,实现凸起331和凹槽332的扣合作用,以将第二容器32固定在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33可以设置为多组,多组连接单元33的全部凹槽332均间隔开设于放置部311的内壁上;相应地,多组连接单元33的全部凸起331设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的外壁上,实现在将第二容器32放置于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时,每一组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对应于凹槽332。由于多组连接单元33的设置于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49.值得一说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多组连接单元33的部分凸起331间隔地设置于放置部311,其余部分凸起331间隔地设置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多组连接单元33的部分凹槽332间隔设置于放置部311,其余部分凹槽332间隔地设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换言之,当连接单元33为多组时,第一容器31的放置部311上可以间隔设有多个凸起331和多个凹槽332,相对应地,第一容器31的底部上设有多个凹槽332和多个凸起331,每一组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对应于凹槽332。由于多组连接单元33的设置于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的稳定性。
50.进一步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可以设置为方形或者圆形。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分别实施为长方形,连接单元33包括四组,每组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分别设置于在放置部311的四个侧壁上,相应地,每组连接单元33的凹槽332分别设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以将第二容器32置于放置部311时,每组连接单元33的凸起331对应插入至该组的凹槽332,以实现将第二容器32和第二容器32固定。优选地,每一凸起331设于其对应于侧壁的中部。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331为方形或者半球形,对应于所述凸起331
的形状,凹槽332为方形或者半球形。方形或者半球形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且易于凸起331和凹槽332之间的扣合配合,方便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安装。
52.进一步地,当凸起331与凹槽332为方形时,凸起331的长宽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高度尺寸范围为1mm至50mm;凹槽332的长宽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深度尺寸范围为1mm至50mm;或者当凸起331与凹槽332为半球形时,凸起331的直径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凹槽332的直径尺寸范围为2mm至50mm。上述凸起或者凹槽的尺寸范围既能够满足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要求,又不影响放置部311和第二容器32的底部的整体结构和使用。
53.如图2所示,第一容器31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313,隔板313自第一容器31的底部向上拱起形成且将第一容器31的容置腔分割成至少两个容置腔,且隔板313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容器31的深度尺寸。隔板313一方面能够用于支撑第二容器32的底部,以防止在第二容器32内装满食物的情况下,由于重力的作用,第二容器32的底部下陷的问题,另一方面,隔板313能够将第一容器31的容置腔312分成多个部分,以便可以分装不同的食物,以防止食物间串味。值得一说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容器31的容置腔312的深度是指沿着纵向方向,自第一容器31的底部距离放置部311的尺寸。
5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容器31还包括至少一个隔板313以将第一容器31的容置腔312分割成至少两个容置腔,隔板313至第一容器31的底部向上延伸,且隔板313的高度尺寸等于第一容器31的容置腔312的深度尺寸。
55.如图3所示,放置部311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一手持部315,以便于用户在使用第一容器31时时便于握持第一手持部315。这里,第一手持部315的宽度尺寸不做限制。
56.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容器32的开口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手持部321,以便于用户在使用第二容器32时握持第二手持部321。这里,第二手持部321的宽度尺寸不做限制。
57.每一组的连接单元33的凹槽一体成型于放置部311以及第二容器32的底部中的一者;凸起一体成型于放置部311以及第二容器32的底部中的另一者,既能保证凸起和凹槽的结构强度,也能简化盒组件的成形工艺,从而提高盒组件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制造成本。
58.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凸起331一体成型于放置部311,凹槽332一体成型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以通过凸起331和凹槽332的扣合连接实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连接。反之,也可以将凸起一体成型于第二容器32的底部,凹槽一体成型于放置部311,以实现第一容器31和第二容器32之间的固定连接。
59.如图2所示,盒组件30还包括盖体314,盖体314可拆卸地盖于第二容器32的开口,将第二容器32的开口盖合,以达到保温、防尘的效果,以及可在第二容器内提供封闭的环境以便于加热。值得一说的是,当饭盒为电热饭盒时,在盖体314上可以设置有压力均衡元件,压力均衡元件可以为透气孔或者透气阀等。
60.进一步地,盖体314可以为食品级橡胶制成或者塑料制成,盖体314的边缘能够扣合在第二容器32的第二手持部321的边缘,以将第一容器31的开口盖合。
6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一种饭盒,该饭盒包括底座10、盒盖20以及盒组件30,其中,盒盖20能够盖合底座10且在底座10和盖体314内形成封闭腔;盒组件30容置于封闭腔。通过底座10和盒盖20的设置,能够达到对盒组件30进行保护或者保温的功能。
62.进一步地,饭盒包括提手21,提手21的两端可活动地连接于盒盖20的两侧,提手21
能够在需要时转动相对于盒盖20活动,以便用户握持提手21打开盒盖20;当在不需要提手21时,提手21能够恢复至原位状态,便于收纳。
63.具体地,如图5所示,提手21大体呈匚字型,饭盒包括位于提手21和盒盖20之间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22,以及与滑槽22滑动配合的滑动部23,滑槽22设于盒盖20及提手21中的一者,滑动部23设于盒盖20及提手21中的另一者,提手21通过连接组件的滑槽22和滑动部23相互配合高度可调地安装于盒盖20。因而提手21能够沿着滑槽22延伸的方向移动,尤其是当饭盒为加热饭盒时,提手21处于被提起状态,由于提手21只有靠近滑动部23的部位贴靠盒盖20,而其他部位几乎不与盒盖20接触,从而加热时提手21不易升温到烫伤人的温度,从而握持提手21时,不易出现烫伤的事故,使用非常安全。
64.进一步地,滑动部23设置于提手21,更具体地,滑动部23设置于提手21的端部,滑槽22设置于盒盖20,滑槽22沿盒盖20的高度方向延伸。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即滑动部23设置于盒盖20,滑槽22设置于提手21。
65.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提手21可以通过枢转连接的方式设置于盒盖20的两侧,以便在使用时,需要拉动提手21沿着枢转位置转动,使得用户能够将饭盒提起,而当不需要使用提手21时,提手21会沿着枢转位置转动并贴附在盒盖20的外表面。
6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饭盒还包括加热组件11,加热组件11设于底座10,当盒组件30置于底座10时,加热组件11加热盒组件30。换言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饭盒可以为电加热饭盒,以实现对食物在需要时能够被加热或者被保温。
67.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