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57188发布日期:2021-10-24 08:2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智能煎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厨房领域,具体涉及智能煎炉。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智能煎炉,煎炉内设有上、下两个加热部,上加热部配有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上加热部能上下移动。当需要煎制食材时,将装有待煎食材的锡纸煎盘放置在空腔底部的加热部上,随后启动煎烤箱,底部的加热部对煎盘加热从而煎制煎盘内的食材的下表面。完成下表面的煎制后,顶部的加热部下移至靠近食材的上表面并进行加热,如此就能对食材进行双面煎制了。但是,加热部作为大功率电器件需要配置较粗的电连接线,而上加热部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电连接线需始终跟随,故电连接线要预留较长的一段,进而需要在智能煎炉内预留更多的容置电连接线的空间,不利于智能煎炉的小型化、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煎炉,该智能煎炉无需为加热部配置更长的电连接线,便于智能煎炉的小型化、轻量化。
4.提供智能煎炉,包括上下两个加热部,还包括用于带动煎盘升降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带动煎盘上升靠近上加热部以使煎盘中的待煎食材的上表面被上加热部加热煎制,升降装置带动煎盘下降靠近下加热部以使煎盘中的待煎食材的下表面被下加热部加热煎制。
5.升降装置带动放置在其上的煎盘上升、下降从而实现煎制食材,上加热部和下加热部固定在炉内不作移动,故无需为加热部预留较长的电连接线,因此节省了智能煎炉的内部空间,便于智能煎炉的小型化、轻量化。
附图说明
6.图1是智能煎炉的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智能煎炉不含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8.图3是智能煎炉不含门板和煎盘的结构示意图。
9.图4是智能煎炉不含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刮板与横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7是图6的爆炸图。
13.图8是图7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符号说明:
[0015]1‑
智能煎炉;11

门板;12

竖槽;13

转向滑轮;2

控制器;31

下加热部;32

上加热部;4

升降装置;41

载物架;411

后限位块;412

左、右限位块;413

煎盘放置位;42

横杆;421

小齿轮;43

电机;431

大齿轮;44

拉绳;5

煎盘;6

刮板;61

卡槽;7

承托板;71

卡块;
8

导轨;9

横移装置;91

丝杆电机;911

电机;912

丝杆;z

横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智能煎炉1见图1,其前部装有可开合的门板11,门板11旁侧设有控制器2。见图3,在炉内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下加热部31和上加热部32。下加热部31的上表面局部留空,留空处容置有载物架41,载物架41的上表面与下加热部31的上表面共同承托煎盘5(见图2)。载物架41侧部向上伸出有后限位块411和左、右限位块412,这些限位块411、412围住对准上加热部32的煎盘放置位413,当煎盘5放置在煎盘放置位413时,其开口对准上加热部32,且煎盘5能被下加热部31加热。
[0017]
智能煎炉1后侧壁的内部藏有一根横杆42,见图4和图5,横杆4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小齿轮421。横杆42旁侧设有一个电机43,电机43连接有一个与小齿轮421相啮合的大齿轮431,电机43驱转大齿轮431从而带动小齿轮421连同横杆42一同绕横轴线z旋转。在载物架41的左、右两侧的正上方分别设有与横杆42平齐的转向滑轮13。在横杆42的左、右端部分别设有可收放的左、右拉绳44,左、右拉绳44向前经相应的转向滑轮13转为竖直向下,左、右拉绳44的下端分别连接载物架41的左、右两侧。
[0018]
见图3,智能煎炉1的左、右侧壁内部留空,左、右炉内壁分别开有对称设置的左、右竖槽12(图中右竖槽被遮蔽),左、右竖槽12分别连通左、右留空部。载物架41左侧穿过左竖槽12至左侧壁留空部处,右侧穿过右竖槽12至右侧壁留空部处,载物架41能沿左、右竖槽12上下滑动。上述的左、右转向滑轮13和左、右拉绳44都分别藏在左、右侧壁的留空部处。
[0019]
煎制过程具体为:使用者先将装有待煎食材的煎盘5放入到智能煎炉1的载物架41的煎盘放置位413,然后关上门板11并按触控制器2。控制器2首先控制电机43驱动横杆42正转,则拉绳44被横杆42收卷从而拉动载物架41连同放置在载物架41上的煎盘5上升并靠近上加热部32,直至煎盘5套住上加热部32,随后控制器2控制上加热部32加热,食材的上表面就被上加热部32煎制了。在上加热部32加热的过程中,控制器2控制下加热部31进行预热。食材上表面煎制完成后,控制器2控制电机43驱动横杆42反转,则拉绳44被横杆42放卷从而让载物架41连同放置在载物架41上的煎盘5下降并靠近下加热部31,直至煎盘5贴住下加热部31,控制器2控制预热完的下加热部31继续加热煎制食材的下表面。控制器2也可以改为不预热下加热部31,而是在升降装置4带动煎盘5下降并靠近下加热部31后,直接控制下加热部31加热煎制食材的下表面。拉绳44、横杆42和电机43共同组成了驱动载物架41升降的驱动部,驱动部和载物架41则组成了用于带动煎盘5升降的升降装置4。
[0020]
由于煎制食材的过程中,食材受热使得其内部的肉汁和油脂渗出表面,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积聚在食材的下方。若先煎制下表面再煎制上表面,后煎的上表面因为二次受热更容易煎焦或煎干,影响风味。而本实施例采用先煎制上表面后煎制下表面的煎制方式,使得在煎制食材上表面的过程中,食材受热从而渗出的肉汁和油脂在重力的作用下积聚在食材的下方,等到煎制下表面时,积聚的肉汁和油脂能避免食材的下表面被煎干或煎焦,因此能煎制出食材不容易煎焦或煎干。
[0021]
见图3,上加热部32在加热煎制食材时容易被食材的油污弄脏,在煎制完成后,需对上加热部32进行清洗,为此,在炉内装有顶部朝上贴住上加热部32的刮板6。见图6和图7,刮板6下方设有承托板7,承托板7上设有卡块71,刮板6上相应地开有与卡块71相配的卡槽
61(见图8),从上至下地将卡块71卡装入卡槽61中,刮板6就安装到承托板7上了。在承托板7左侧设有前后横置的导轨8,承托板7左侧安装在该导轨8上,能沿导轨8前后横移。为了驱动刮板6横移,在承托板7右侧设有作为横移装置9的丝杆电机91,丝杆电机91的电机911设在智能煎炉1后侧壁的内部,丝杆912穿过智能煎炉1的后侧壁伸至到炉内,并螺纹连接承托板7的右侧,如此则丝杆电机91的电机911驱转其丝杆912,从而带动承托板7连同安装在承托板7上的刮板6沿导轨8前后横移刮擦上加热部3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