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4666发布日期:2021-07-13 15: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该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百叶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



背景技术:

百叶窗以其技能挡灰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散热功能被广泛应用,例如专利号为cn201120521775.5的专利号,该专利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百叶窗的卷收,并且在卷收过程中,提高百叶窗的卷收效果和效率,但目前的百叶窗,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不能够翻折,当门板完全完毕后,会影响室内的透光度和通气量,不能进行自由调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包括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以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有四个旋转组件,且连接轴两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有两个半圆弧盘,所述半圆弧盘闭合中央处形成一个槽孔供连接轴穿过,且其中一个半圆弧盘上设置有安插槽,所述第一框架安插在外侧两个旋转组件的安插槽上,所述第二框架安装在内侧两个旋转组件的安插槽上,且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设置有固定钮,所述第二框架的两侧下方设置有与固定钮配对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直接安装在第一框架上且可以旋转,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旋转轴上,从而能够实现连接杆的旋转,能够在不使用时调节位置,增加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钮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直接安装在连接杆内壁上,且连接杆末端表面设置有提拉块,通过拽拉提拉块可实现固定钮的回缩,从而能够实现固定钮自动卡合在固定孔内,且实现便捷解除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钮的外圈和固定孔内壁上均套有橡胶圈,从而能够实现固定钮和固定孔更好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安插槽的内壁上贴有橡胶圈,从而能够实现安插槽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更好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弧盘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螺栓孔,从而能够实现半圆弧盘的便捷拆卸和固定以及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前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有轴轮,通过滑动所述轴轮可实现叶片的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叶片的旋转,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阳光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轴轮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滑动轴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使用者需要折叠百叶窗增加透光度的时候,只需旋转第二框架,其所安插的半圆弧盘会在连接轴实现翻转,将第二框架旋转至第一框架平行处,再将连接杆上的固定钮卡合入固定孔内,即可完成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的固定,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区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组件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区放大图;

图中:1、第一框架;2、叶片;3、限位盘;4、轴轮;5、连接轴;6、旋转组件;7、第二框架;8、固定装置;11、凹槽;61、半圆弧盘;62、安插槽;63、槽孔;64、螺栓孔;65、固定板;71、固定孔;81、旋转轴;82、连接杆;83、固定钮;84、提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翻折的百叶窗,包括有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7以及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上套有四个旋转组件6,且连接轴5两端设置有限位盘3,所述旋转组件6包括有两个半圆弧盘61,所述半圆弧盘61闭合中央处形成一个槽孔63供连接轴5穿过,且其中一个半圆弧盘61上设置有安插槽62,所述第一框架1安插在外侧两个旋转组件6的安插槽62上,所述第二框架7安装在内侧两个旋转组件6的安插槽62上,且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7内设置有叶片2,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侧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8,所述固定装置8包括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的末端设置有固定钮83,所述第二框架7的两侧下方设置有与固定钮83配对的固定孔7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第二框架7,其所安插的半圆弧盘61会在连接轴5实现翻转,将第二框架7旋转至第一框架1平行处,再将连接杆82上的固定钮83卡合入固定孔71内,即可完成第二框架7与第一框架1的固定,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固定装置8还包括有旋转轴81,所述旋转轴81直接安装在第一框架1上且可以旋转,所述连接杆82连接在旋转轴81上,所述固定钮83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直接安装在连接杆82内壁上,且连接杆82末端表面设置有提拉块84,通过拽拉提拉块84可实现固定钮83的回缩,所述固定钮83的外圈和固定孔71内壁上均套有橡胶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轴81可实现连接杆82的旋转,能够在不使用时调节位置,增加便捷性,通过弹簧可实现固定钮83的自动卡合,通过拉动提拉块84可实现固定钮83的回缩,从而解除固定。

请着重参照附图3所示,所述安插槽62的内壁上贴有橡胶圈,所述半圆弧盘6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65,所述固定板65的两端设置有螺栓孔6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橡胶圈可实现更好的固定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7,通过在螺栓孔64上放置螺栓即可实现半圆弧盘61的固定、安装以及调节。

请着重参照附图4所示,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7的前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设置有轴轮4,通过滑动所述轴轮4可实现叶片2的旋转,所述轴轮4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滚动所述轴轮4,即可实现叶片2的旋转,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阳光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首后将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7安插在半圆弧盘61上的安插槽62上,再通过螺栓在螺栓孔64固定实现半圆弧盘61在连接轴5上的固定,之后旋转第二框架7,其所安插的半圆弧盘61会在连接轴5实现翻转,将第二框架7旋转至第一框架1平行处,再通过调节旋转轴81将连接杆82上的固定钮83卡合入固定孔71内,即可完成第二框架7与第一框架1的固定,且通过滚动所述轴轮4,即可实现叶片2的旋转。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