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9562发布日期:2021-09-25 10: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涉及一种能够油炸食品的油炸锅,属于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对油锅进行分格,在不同的格子内炸制烹饪不同食物,避免食物串味的食品油炸锅。


背景技术:

2.油炸锅是指通过食用油对食品进行炸制烹饪工艺的厨房设备,因为油炸食品酥脆可口、香气扑鼻,能增进食欲,深受许多成人和儿童的喜爱,在消费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越来越多的家庭会购买油炸锅来烹饪食品,但现有的油炸锅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护功能,在进行炸制烹饪时油液容易从油锅内溅射出来烫伤人员的皮肤,此外,由于油锅是一个整体,在进行炸制烹饪不同食材时,容易使食物串味影响食物的口感。
3.公告号cn107095596a公开了一种带沉降槽的油炸锅,其特征在于锅本体中心位置设有凸起的圆台,电热板设在圆台的顶部,圆台高度为整个锅本体高度的2/3,锅本体底部设有可拆下清洗的锅底,该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油锅内部进行分隔,在炸制烹饪不同食材的时候,容易使食物串味影响食物的口感且不具备防护功能容易在炸制烹饪时被溅射的油液烫伤使用者的皮肤。
4.公告号cn203723971u一种高隔热性能油炸锅,它包括锅体外壳和油锅,所述油锅放置于锅体外壳内,油锅的外壁板与锅体外壳的内壁板之间有缝隙,缝隙的宽度为不大于160mm或1/3油锅的宽度;所述油锅的开口上沿设置有外翻的放置边,所述锅体外壳设置有突出于锅体外壳上部的隔热块,油锅放入锅体外壳内时放置边压住所述隔热块,该装置在对食品进行炸制烹饪的时候不能够防止使用者被溅射的油液烫伤,且没有对油锅进行分隔,在在炸制烹饪不同食物的时候,容易使食物串味,影响食物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油锅进行分格,在不同的格子内炸制烹饪不同食物,避免食物串味的食品油炸锅。
6.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由加热管、滑动槽、滑动块、分隔板、底座、出油管、一号主体壳、盖板、长杆、二号主体壳、三号主体壳和尖刺组成,一号主体壳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内部置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置有旋钮开关,所述一号主体壳为圆筒型壳,所述一号主体壳的外侧壁上置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和一号主体壳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一号主体壳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滑动槽,两组分隔板置于一号主体壳内,两组所述分隔板相垂直交叉,所述分隔板三个一组,所述分隔板配合一号主体壳形成多个空腔,所述分隔板的两端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可滑动的置于滑动槽内,多个盖板置于一号主体壳的口部,所述盖板和空腔相对应,长杆的一端置于盖板的底部,所述长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一号主体壳的底部,所述长杆对应位于空腔内,所述长杆的另一端上置有多个尖刺,所述尖刺的一端置于长杆上,所述尖刺的另一端
向盖板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盖板的顶部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由耐热材料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一号主体壳替换为二号主体壳,所述二号主体壳为六边型筒状结构,所述二号主体壳的内侧壁上六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两个一组,六组所述滑动槽对应置于二号主体壳的折角处,所述分隔板为等边t型状板,所述分隔板和滑动槽相对应,
8.进一步的,所述一号主体壳替换为三号主体壳,所述三号主体壳为矩形筒状结构,所述一号主体壳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滑动槽,两组分隔板置于三号主体壳内,两组所述分隔板相垂直交叉,一组所述分隔板等距分布,所述分隔板配合三号主体壳形成多个空腔。
9.有益效果。
10.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11.二、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12.三、能够对油锅进行分格,在不同的格子内炸制烹饪不同的食物,防止串味。
13.四、能够防止油液溅射烫伤人员的皮肤。
14.五、能够调节温度进行加热,保证食物的烹炸口味。
附图说明
15.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的上视图;
17.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的立体结构图;
18.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盖板的立体结构图;
19.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图;
21.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实施例3长短隔板的立体结构图。
22.附图中
23.其中为:加热管1,滑动槽2,滑动块3,分隔板4,底座5,出油管6,一号主体壳7,盖板8,长杆9,二号主体壳10,三号主体壳11,尖刺12。
24.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厨房用食品油炸锅由加热管1、滑动槽2、滑动块3、分隔板4、底座5、出油管6、一号主体壳7、盖板8、长杆9、二号主体壳10、三号主体壳11和尖刺12组成,一号主体壳7置于底座5上,所述底座5内部置有多个加热管1,所述底座5的外侧壁上置有旋钮开关,所述一号主体壳7为圆筒型壳,所述一号主体壳7的外侧壁上置有出油管6,所述出油管6和一号主体壳7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一号主体壳7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滑动槽2,两组分隔板4置于一号主体壳7内,两组所述分隔板4相垂直交叉,所述分隔板4三个一组,所述分隔板4配合一号主体壳7形成多个空腔,所述分隔板4的两端置有滑动块3,所述滑动块3可滑动的置于滑动槽2内,多个盖板8置于一号主体壳7的口部,所述盖板8和空腔相对应,长杆9的一端置于盖板8的底部,所述长杆9的另一端延伸至一号主体壳7的底部,所述长杆9对应位于空腔内,所述长杆9的另一端上置有多个尖刺12,所述尖刺12的一端置于长杆9上,所述尖刺12的另一端向盖板8的方向斜向延伸,所述盖板8的顶部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由耐热材料制成;
27.使用时,首先将多个分隔板4对应插入到一号主体壳7内,使得分隔板4和一号主体壳7对应配合形成多个空腔,将油液倒入到多个空腔内,将需要油炸的食物穿插在长杆9上,然后将长杆9对应置于多个空腔内,此时盖板8盖合在一号主体壳7的口部,将加热管1和外部电源相连接,通过旋钮开关启动加热管1,加热管1对一号主体壳7内部进行加热,从而对油锅进行分格,在不同的格子内炸制烹饪不同的食物,防止串味。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一号主体壳7替换为二号主体壳10,所述二号主体壳10为六边型筒状结构,所述二号主体壳10的内侧壁上六组滑动槽2,所述滑动槽2两个一组,六组所述滑动槽2对应置于二号主体壳10的折角处,所述分隔板4为等边t型状板,所述分隔板4和滑动槽2相对应;使用时,能够使得二号主体壳10和分隔板4对应配合形成的空腔具有更大的空间,从而对体积较大的食物进行油炸烹饪;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为:所述一号主体壳7替换为三号主体壳11,所述三号主体壳11为矩形筒状结构,所述一号主体壳7的内侧壁上开有多个滑动槽2,两组分隔板4置于三号主体壳11内,两组所述分隔板4相垂直交叉,一组所述分隔板4等距分布,所述分隔板4配合三号主体壳11形成多个空腔;使用时,能够使得三号主体壳11和分隔板4对应配合形成的空腔数量更多,从而能够同时进行更多食物的油炸烹饪;
32.所述旋钮开关的设计,能够通过旋钮开关对加热管1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一号主体壳7内部的温度,避免一号主体壳7内部的温度过高造成食物焦糊;
33.所述盖板8的设计,在食物进行油炸烹饪时,油液容易因食物内部的水分造成迸溅,盖板8能够对迸溅的油液进行阻隔,避免油液溅出烫伤人员;
34.所述长杆9的另一端上置有多个尖刺12的设计,能够增大长杆9和食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食物从长杆9上滑脱;
35.所述尖刺12的另一端向盖板8的方向斜向延伸的设计,在使用时,将食物从长杆9的另一端穿插到长杆9上,尖刺12配合长杆9形成倒刺结构,倒刺结构对食物进行阻隔,当人员将长杆9取出时,倒刺结构对食物进行阻隔,避免食物从长杆9上滑下;
36.所述盖板8的顶部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由耐热材料制成的设计,能够使得人员通过把手将盖板8以及长杆9取出,避免人员的手部烫伤;
37.达到能够对油锅进行分格,在不同的格子内炸制烹饪不同食物,避免食物串味的目的。
3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39.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在描述的时候,为了简单明了,仅仅描述了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区别,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上述具体实施例本身也是独立的技术方案。
40.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