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5143发布日期:2021-07-27 13:1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



背景技术:

防火窗是指用钢窗框、钢窗扇、防火玻璃组成的,能起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的窗,一般设置在防火间距不足部位的建筑外墙上的开口或天窗,建筑内的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需要观察等部位以及需要防火火灾竖向蔓延的外墙开口部位。

在钢质防火窗使用过程中,由于大部分钢质防火窗没有设置密封防水层,所以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可能会渗透入防火窗内部,从而可能会造成防火窗内部损坏,影响防火窗的正常使用,当遇到火灾时可能会对使用者自身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解决了由于大部分钢质防火窗没有设置密封防水层,所以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可能会渗透入防火窗内部,从而可能会造成防火窗内部损坏,影响防火窗的正常使用,当遇到火灾时可能会对使用者自身造成危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其结构包括平开活动窗,所述平开活动窗设置有2组,并且平开活动窗前端面内侧中部设置有锁孔,所述平开活动窗外侧面设置有付框装置,所述平开活动窗通过合页与付框装置相连接,平开活动窗前端面顶端外侧与闭窗器背部听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闭窗器顶端面中部与活动杆底端面左侧铰接,所述付框装置前端面顶端外侧面与固定杆背部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面右侧与固定杆底端面右侧中部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平开活动窗前端面内侧中部设置有紧锁条,并且紧锁条背部上下端与付框装置前端面中部焊接固定,所述平开活动窗背部内侧中部与把手前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把手前端面中部与连接杆后端相焊接,所述连接杆前端贯穿插销背部右侧中部,所述平开活动窗前端面嵌入窗框背部中部,所述窗框左右两侧面中部个设置有固定卡块,所述平开活动窗背部嵌入固定框前端面中部,所述固定框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付框装置包括付框主体、防水胶条、c型连接杆、连接合页、密封防水条和排水孔,所述付框主体内侧面与平开活动窗外侧面相连接,所述付框主体内侧面前后端与c型连接杆左右两端焊接固定,所述c型连接杆前端面左右两侧中部各设置有连接合页,所述c型连接杆内部设置有4组密封防水条,所述密封防水条底端面中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付框主体通过防水胶条与平开活动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紧锁条宽度比平开活动窗内侧宽度长5cm,并且紧锁条与平开活动窗接触面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为长方体结构,并且活动杆可活动角度范围为0-100°。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块宽度比卡槽宽度短1cm,所述固定卡块活动嵌入卡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销右端为扇形形状,并且插销右端活动嵌入紧锁条左侧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平开活动窗为宽50cm、高140cm、厚5cm的长方体,并且平开活动窗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窗框内部底端设置有排水槽,并且排水槽与排水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块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紧锁条为45号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由于大部分钢质防火窗没有设置密封防水层,所以当遇到下雨天气时,雨水可能会渗透入防火窗内部,从而可能会造成防火窗内部损坏,影响防火窗的正常使用,当遇到火灾时可能会对使用者自身造成危险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在窗框外部设置有付框装置,付框装置通过防水胶条与平开活动窗进行固定,能起到密封作用,密封防水条可以有效阻挡雨水的侵蚀,同时在密封防水条下端设置排水孔,可以避免当密封防水条出现破损造成漏水现象的发生,可以将水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付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付框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开活动窗-1、锁孔-2、合页-3、付框装置-4、付框主体-41、防水胶条-42、c型连接杆-43、连接合页-44、密封防水条-45、排水孔-46、闭窗器-5、活动杆-6、第一固定杆-7、固定螺栓-8、紧锁条-9、把手-10、连接杆-11、插销-12、窗框-13、固定框-14、卡槽-15、固定卡块-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其结构包括平开活动窗1,平开活动窗1设置有2组,并且平开活动窗1前端面内侧中部设置有锁孔2,平开活动窗1为宽50cm、高140cm、厚5cm的长方体,并且平开活动窗1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可以让人在遇到火灾时更快速的向外逃跑,平开活动窗1外侧面设置有付框装置4,平开活动窗1通过合页3与付框装置4相连接,平开活动窗1前端面顶端外侧与闭窗器5背部听过螺栓进行固定,闭窗器5顶端面中部与活动杆6底端面左侧铰接,活动杆6为长方体结构,并且活动杆6可活动角度范围为0-100°,活动长度范围大可以增大平开活动窗1的打开角度范围,付框装置4前端面顶端外侧面与固定杆7背部通过螺栓相连接,活动杆6顶端面右侧与固定杆7底端面右侧中部通过固定螺栓8相连接,平开活动窗1前端面内侧中部设置有紧锁条9,并且紧锁条9背部上下端与付框装置4前端面中部焊接固定,紧锁条9宽度比平开活动窗1内侧宽度长5cm,并且紧锁条9与平开活动窗1接触面完全重合,使平开活动窗1只能单侧方向开启,紧锁条9为45号钢材质,45号钢硬度大、强度高,能延长装置使用寿命,并且可以对防火窗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平开活动窗1背部内侧中部与把手10前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把手10前端面中部与连接杆11后端相焊接,连接杆11前端贯穿插销12背部右侧中部,插销12右端为扇形形状,并且插销12右端活动嵌入紧锁条9左侧面中部,使本防火窗在不需要时可以完全闭合,平开活动窗1前端面嵌入窗框13背部中部,窗框13内部底端设置有排水槽,并且排水槽与排水孔46相通,防止窗框13内部留有积水,窗框13左右两侧面中部个设置有固定卡块16,固定卡块16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表面光滑,防止固定卡块16在卡槽15内部卡住,固定卡块16宽度比卡槽15宽度短1cm,固定卡块16活动嵌入卡槽15内部,将窗框13与固定框14相固定,平开活动窗1背部嵌入固定框14前端面中部,固定框14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卡槽15。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付框装置4包括付框主体41、防水胶条42、c型连接杆43、连接合页44、密封防水条45和排水孔46,付框主体41内侧面与平开活动窗1外侧面相连接,付框主体41内侧面前后端与c型连接杆43左右两端焊接固定,c型连接杆43前端面左右两侧中部各设置有连接合页44,c型连接杆43内部设置有4组密封防水条45,密封防水条45底端面中部设置有排水孔46,付框主体41通过防水胶条42与平开活动窗1固定连接。

本专利所述的固定螺栓8:固定螺栓由六角头部和法兰盘和螺杆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与螺母配合,利用螺纹连接使两个零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属于可拆卸连接。固定螺栓的种类有:(1)六角螺栓、(2)圆柱头螺栓、(3)沉头类螺栓、(4)吊耳螺栓、(5)u型螺栓、(6)紧定螺钉、(7)双头螺栓。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可将本多层防水钢质防火窗放置在合适位置,然后使用者将防火窗与墙体进行固定连接,当遇到火灾时,工作人员拉动把手10,把手10通过连接杆11带动插销12向外运动,在插销12向外运动的同时把手10带动平开活动窗1向外运动,平开活动窗1通过固定螺栓8带动活动杆6向外运动,此时闭窗器5处于关闭状态,当遇到下雨的天气时,工作人员关闭平开活动窗1,闭窗器5通过活动杆6带动平开活动窗向内运动,从而将平开活动窗1闭合,此时工作人员无法直接拉动把手10打开平开活动窗1,付框主体41通过防水胶条42与平开活动窗1紧密贴合,避免雨水进入到防火窗内部,同时设置有密封防水条45可以进一步防止雨水的渗透,并且当有密封防水条45出现破损时,雨水进入到窗框13内部,雨水会流入窗框13内部的排水槽,然后再通过排水孔46排出,三重保障本装置在使用时的防水性能,避免防水窗被雨水侵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