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茶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2979发布日期:2021-07-27 13: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卫生茶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滤器,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在茶粉与身体不接触的状态下收集和盛载茶粉来改善卫生性和便利性的卫生茶滤器。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文化多样性的扩展,各种茶被广泛流通。尤其,为了容易地携带和饮用这种茶,称为茶袋的茶滤器被最广泛使用。

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人的偏好多样化,不仅是由特定制造商预先制造和流通的茶袋,还有用户将喜好的茶叶或粉碎的茶粉直接放入到空滤器中来泡茶和饮用的方式的茶滤器也被普及。

然而,在这种方式的茶滤器的情况下,由于用户需要将茶叶或粉碎的茶粉直接放入到过滤器中的特性,用户的身体不可避免地与材料接触,从而引起卫生问题。

因此需要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70695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采用用户将喜好的茶叶或粉碎的茶粉直接放入到空滤器中来泡茶和饮用的方式的茶滤器,该茶滤器通过使用户的身体与材料不接触来改善卫生性和便利性。

然而,在这种方式的茶滤器的情况下,由于用户需要将茶叶或粉碎的茶粉直接放入到过滤器中的特性,用户的身体不可避免地与材料接触,从而引起卫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通过下述的记载,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地理解到未提及或者其他的技术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卫生茶滤器包括:过滤器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以便容纳茶粉,在上述容纳空间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上述过滤器部由在液体中容纳于上述容纳空间中的茶粉的成分可溶出到外部的材料形成;及粉末装载部,附接到上述过滤器部的上端部,通过用户从两侧施加的外力而变形,从而一同扩大上述容纳空间的开口部,上述粉末装载部供茶粉收集和盛载。

此时,上述过滤器部可以包括:第一过滤器部件,形成上述容纳空间的前面;及第二过滤器部件,形成上述容纳空间的后面。

而且,上述第一过滤器部件和上述第二过滤器部件中位于上述粉末装载部的下部的区域的外围部可以形成相互熔接的熔接区域。

并且,上述第一过滤器部件可以包括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一突出部形成为上端部一部分与上述粉末装载部重叠,上述第二过滤器部件可以包括第二突出部,上述第二突出部形成为上端部一部分与上述粉末装载部重叠。

其中,上述第二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与上述粉末装载部的后面熔接的附接区域。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突出部与上述粉末装载部重叠的面积可以大于上述第一突出部与上述粉末装载部重叠的面积。

实用新型的效果

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卫生茶滤器在用户施加外力使粉末装载部变形来扩大过滤器部的容纳空间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粉末装载部收集和盛载茶粉,因此,身体不会与材料直接接触,从而具有大大改善卫生性和便利性的优点。

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由于制造简便、容易携带而可减少制造成本,使用性优异的优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并非限定于以上提到的效果,未提到的其它效果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技术方案的记载进行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前面形状的图;

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后面形状的图;

图3为示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来收集和盛载茶粉的情况的图;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形状的图;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形状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t:茶粉

100:粉末装载部110:第一接合部件

111:引导区域120:第二接合部件

200:过滤器部201:容纳空间

210:第一过滤器部件211、221:外围部

212:第一突出部213:变形诱导部

220:第二过滤器部件222:第二突出部

223:附接区域w:熔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可具体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在说明本实施例的过程中,通过相同的名称和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附加说明将省略。

图1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前面形状的图,图2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后面形状的图。

并且,图3为示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来收集和盛载茶粉t的情况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包括过滤器部200和粉末装载部100。

在过滤器部20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201,以便能够容纳茶粉t,在该容纳空间201的上部形成有开口部,并且,由在液体中容纳于容纳空间201中的茶粉t的成分可溶出到外部的材料形成。

例如,过滤器部200由如无纺布等的材料形成,使得如茶粉t等的固状物不会从容纳空间201的内部流出到外侧,而仅溶解在液体中的成分可透过和溶出到外部。

然而,过滤器部200的材料不仅限于无纺布,并且可以适用能够产生这种效果的任何材料。

另一方面,茶粉t包括如茶叶和茶粉等的所有溶出式饮用材料,而不限于任何一种产品形式。

另外,粉末装载部100附接到过滤器部200的上端部,且其通过用户从两侧施加的外力而变形,从而可以一同扩大容纳空间201的开口部。

并且,在如上所述扩大容纳空间201的开口部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粉末装载部100收集和盛载茶粉t,从而用户的身体不与如茶粉t等的材料直接接触,存在大大改善卫生性和便利性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虽然粉末装载部100由具有预定厚度的纸材料形成,但是,只要是在盛载茶粉t的过程中可保持刚性的材料,可以适用任何材料作为用于粉末装载部100的材料。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部200包括形成容纳空间201的前面的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和形成容纳空间201的后面的第二过滤器部件220。

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和第二过滤器部件220以相互重叠的形状在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201,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为了对如上所述的容纳空间201的外围进行收尾,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和上述第二过滤器部件220中位于粉末装载部100的下部的区域的外围部211、221形成相互熔接的熔接区域w。

也就是说,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和上述第二过滤器部件220的两侧部和下端部形成熔接区域w,如上所述的熔接区域w可以具有通过热熔接等方式使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和上述第二过滤器部件220相互接合而成的形式。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部件210包括第一突出部212,上述第一突出部212形成为上端部一部分与粉末装载部100重叠,第二过滤器部件220也包括第二突出部222,上述第二突出部222形成为上端部一部分与粉末装载部100重叠。

此时,第二突出部22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形成与粉末装载部100的后面熔接的附接区域223。也就是说,第二突出部222的附接区域223为将过滤器部200连接到粉末装载部100的部分。

在此,为了第二突出部222和粉末装载部100的后面之间的熔接,在粉末装载部100的至少后面可以形成有由如塑料等的材料制成的涂层。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在第二突出部222和粉末装载部100的后面相互重叠的部分向水平方向形成附接区域223,但附接区域223的形状不限于本实施例。

并且,第二突出部222与粉末装载部100重叠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突出部212与粉末装载部100重叠的面积,这是为了将过滤器部200牢固地附接到粉末装载部100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卫生茶滤器在用户施加外力使粉末装载部100变形来扩大过滤器部200的容纳空间201的开口部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粉末装载部100收集和盛载茶粉t,因此身体不会与材料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大大改善卫生性和便利性。

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由于制造简便、容易携带而可减少制造成本,使用性优异的优点。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下面将描述的各实施例中,将省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重复的构成要素的说明。

图4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形状的图。

在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粉末装载部100包括第一接合部件110和第二接合部件120,如上所述的第一接合部件110和第二接合部件120形成相互接合的双重结构。

此时,在第一接合部件110的两侧部一部分可以形成有不与第二接合部件120接合的引导区域111。

如上所述的引导区域111以与第二接合部件120非接合的状态形成并可向前方侧折起,从而,引导区域111可以起到引导茶粉t的路径使得茶粉t容易滑动到过滤器部200的容纳空间201侧的作用。

尤其,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区域111的宽度从粉末装载部100的上部朝向下部逐渐增加,从而,当向前方侧折起引导区域111时可以呈向过滤器部200的容纳空间201侧倾斜的形状,由此,可以诱导茶粉t更稳定地投入到容纳空间201中。

图5为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卫生茶滤器的形状的图。

在如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情况下,形成在过滤器部200的第一过滤器部件210上端部的第一突出部212的中心部形成有变形诱导部213。

如上所述的变形诱导部213具有从第一突出部212的中心部向前方突出固定高度的形状,从而,当用户施加外力来使粉末装载部100变形时,第一过滤器部件210通过变形诱导部213被诱导成向前方侧变形。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更容易扩大容纳空间201的开口部,从而用户能够进一步方便地使用茶滤器。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变形诱导部213包括第一倾斜面213a和第二倾斜面213b,以第一突出部212的上下中心线为基准,上述第一倾斜面213a形成一侧倾斜面,上述第二倾斜面213b形成另一侧倾斜面。

从而,第一倾斜面213a和第二倾斜面213b可以具有在第一突出部212的中心线相遇并突出的形状,如上所述的变形诱导部213可以是在制造过程中预先加工的,或也可以是用户直接使第一突出部212部分变形而形成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在上方描述,显而易见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除了前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其他特定型态实施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范围。因此,上述实施例应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描述,而可以在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被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