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6581发布日期:2021-09-10 23:4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智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特别是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更能提升人们的消费欲望,正如陶瓷智能水杯,为了使陶瓷智能水杯美观,陶瓷面占比要尽量的高,又要能满足防水和充电的需求,加上陶瓷杯体制作工艺精度和结构特征限制,传统的底盖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用户体验感好的底盖组件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陶瓷智能水杯的底盖组件结构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感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包括安置于陶瓷杯体底部的底盖构件,以及与所述底盖构件适配的充电底盘,所述底盖构件包括底盖、防水硅胶圈和正负金属充电环,所述底盖与陶瓷杯体螺栓连接,所述防水硅胶圈置于所述底盖和陶瓷杯体之间,且所述防水硅胶圈位于所述底盖的外边缘,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孔,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安装片,每个所述安装片上具有卡合槽,所述充电底盘上具有与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连接的连接器、所述充电底盘上还具有座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的凸台,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合槽相互适配。
5.其中,所述底盖的半径比陶瓷杯体的半径小0.1mm~1mm。
6.其中,所述防水硅胶圈与陶瓷杯体的底部过盈配合。
7.其中,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与所述底盖一体成型设置。
8.其中,所述防水硅胶圈与所述底盖一体成型设置。
9.其中,每个所述卡合槽具有凹陷部,以及位于所述凹陷部两侧的延展部和弯折部,每个所述凸台具有顶块,以及位于所述顶块两侧的延展凸起和弯折凸起。
10.其中,所述顶块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底盖通过四个螺丝孔锁四个螺丝锁附在杯子本体上,能和陶瓷杯体有效配合,克服陶瓷杯体尺寸误差变形面不平整的问题,并且在所述底盖和陶瓷杯体之间设置所述防水硅胶圈,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进入至所述底盖内,另一方面所述防水硅胶圈能够对陶瓷杯体起到支撑作用,并且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卡合槽相互卡合,能够使得所述充电底盘上的连接器与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接触,进而给陶瓷杯体供电,并且这样也能防水,陶瓷杯体也能随意取放,因此所述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用户体验感更好。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智能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构件的主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陶瓷智能水杯底盖组件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盖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1‑
底盖构件、11

底盖、111

安装孔、112

安装片、113

卡合槽、114

凹陷部、115

延展部、116

弯折部、12

防水硅胶圈、13

正负金属充电环、2

充电底盘、21

座体、22

凸台、221

顶块、222

延展凸起、223

弯折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智能水杯底盖11组件结构,包括安置于陶瓷杯体底部的底盖构件1,以及与所述底盖构件1适配的充电底盘2,所述底盖构件1包括底盖11、防水硅胶圈12和正负金属充电环13,所述底盖11与陶瓷杯体螺栓连接,所述防水硅胶圈12置于所述底盖11和陶瓷杯体之间,且所述防水硅胶圈12位于所述底盖11的外边缘,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13与所述底盖11固定连接,所述底盖11上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孔111,且每个所述安装孔111内均设置有安装片112,每个所述安装片112上具有卡合槽113,所述充电底盘2上具有与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13连接的连接器、所述充电底盘2上还具有座体21、以及设置于所述座体21上方的凸台22,且所述凸台22与所述卡合槽113相互适配。
[002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盖11采用塑胶制成,所述底盖11通过四个螺丝孔锁四个螺丝锁附在杯子本体上,能和陶瓷杯体有效配合,克服陶瓷杯体尺寸误差变形面不平整的问题,并且在所述底盖11和陶瓷杯体之间设置所述防水硅胶圈12,一方面能够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进入至所述底盖11内,另一方面所述防水硅胶圈12能够对陶瓷杯体起到支撑作
用,并且通过所述凸台22与所述卡合槽113相互卡合,能够使得所述充电底盘2上的连接器与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13接触,进而给陶瓷杯体供电,并且这样也能防水,陶瓷杯体也能随意取放,因此所述陶瓷智能水杯底盖11组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用户体验感更好。
[0024]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11的半径比陶瓷杯体的半径小0.1mm~1mm。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中优选所述底盖11的半径比陶瓷杯体的半径小0.5mm,即所述底盖11的外径比陶瓷杯体单边小0.5mm,能和陶瓷杯体有效配合,进一步克服陶瓷杯体尺寸误差变形面不平整的问题。
[0026]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硅胶圈12与陶瓷杯体的底部过盈配合。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防水硅胶圈12与陶瓷杯体的底部过盈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底盖11与陶瓷杯体的连接密封性,起到更好的防水作用。
[0028]
进一步地,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13与所述底盖11一体成型设置。
[0029]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负金属充电环13和所述底盖11采用埋射成型工艺一体成型,结构更加稳定。
[0030]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硅胶圈12与所述底盖11一体成型设置。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硅胶圈12和所述底盖11采用双色工艺一体成型,以此提升所述防水硅胶圈12和所述底盖11的连接强度及耐久性,所述防水硅胶圈12和所述底盖11的配合间隙小,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
[0032]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卡合槽113具有凹陷部114,以及位于所述凹陷部114两侧的延展部115和弯折部116,每个所述凸台22具有顶块221,以及位于所述顶块221两侧的延展凸起222和弯折凸起223。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部116、所述延展部115和所述凹陷部114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顶块221设置在所述座体21上,所述顶块221、所述延展凸起222、所述弯折凸起223和所述座体21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顶块221与所述凹陷部114卡合后,所述延展凸起222与所述延展部115卡合,所述弯折凸起223与所述弯折部116卡合,以此使得所述充电底盘2与所述底盖11之间配合更加紧密。
[0034]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22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设置。
[003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块221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设置,能够使得所述顶块221与所述凹陷部114的配合更加紧密牢固。
[003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