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9355发布日期:2021-12-31 21:1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


背景技术:

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装配套枕时,若枕芯与枕套的长宽尺寸都差不多,由于枕套对枕芯的挤压,使得枕芯在向枕套内塞入时,摩擦力比较大,并且只能一只手拿枕芯一只手拿枕套,需要借助其他的支撑点去支撑枕芯,才能缓慢地将枕芯完全塞入枕套,存在着枕芯难以快速塞入枕套套腔的现象,造成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能够将枕芯快速地塞入枕套套腔,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包括与人的头颈接触的枕面部以及与床接触的枕背部,所述枕面部上设有第一连接边,所述枕背部上设有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与第二连接边直接相连,所述枕背部靠近所述枕面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枕背部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边形成闭环结构,所述枕面部靠近所述枕背部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配合使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枕面部存在较大的开口,即使枕芯与枕套的长宽尺寸差不多,也可以较快地将枕芯放置到枕面部与枕背部之间准确位置,连接枕背部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枕面部上的第二连接件,即可使得枕芯被枕套所包裹。
7.可选的,所述枕套为矩形枕套,所述第一连接边设置于所述枕面部的长边侧的内侧,且第一连接边距离所述矩形枕套的外边1

2cm。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的枕头外形都是矩形的,在矩形枕套的长边侧设置第一连接边,使得枕芯与第一连接边的接触面积增大,由于第一连接边是一条固定边,可以使得枕芯被第一连接边抵接后不容易移位,便于接下来对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刺毛面,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圆毛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贴结构实现枕面部与枕背部的连接。
11.可选的,所述魔术贴圆毛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魔术贴刺毛面的面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枕背部根据枕芯的尺寸宽度调节魔术贴刺毛面按压在魔术贴圆毛面上的位置,减小枕背部与枕芯之间的空隙,使得枕芯与枕套的贴合效果更好。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第一拉链带,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为第二拉链带,
在所述第一拉链带或者第二拉链带上设置有拉头,所述第一拉链带、第二拉链带以及拉头组成了拉链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链结构实现枕面部与枕背部的连接。
15.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拉链带,所述拉头设置于所述第一拉链带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枕背部根据枕芯的尺寸宽度选择与第一拉链带连接的第二拉链带,减小枕背部与枕芯之间的空隙,使得枕芯与枕套的贴合效果更好。
17.可选的,所述矩形枕套的短边侧采用魔术贴连接,在所述枕面部的短边侧设置长条状圆毛魔术贴,在所述枕背部的短边侧设置若干块状刺毛魔术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连接枕背部与枕面部的过程中,枕芯的宽度尺寸不同,枕背部的短边侧可能会出现折叠的情况,而魔术贴不容易折叠,且折叠后魔术贴的粘贴效果会变差,所以枕背部的短边侧设置多块块状的刺毛魔术贴。
19.可选的,所述枕背部的短边侧用伸缩布料制成。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枕背部的短边侧出现折叠或者长度不够的情况,用伸缩布料制成枕背部的短边侧。
2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边缝织连接,并形成缝织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持枕套面料的柔软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加快枕芯塞入枕套的效率;
25.2.可以根据不同宽度尺寸的枕芯,快速调节枕背部与枕面部的连接位置,保持枕芯与枕套良好的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枕套包裹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枕套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枕套包裹枕芯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申请实施例二枕套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枕面部;11、第一连接边;2、枕背部;21、第二连接边;3、缝织线;41、魔术贴刺毛面;42、魔术贴圆毛面;51、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2、块状刺毛魔术贴;61、第一拉链带;62、第二拉链带;63、拉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图2,一种快速拆装枕芯的枕套,包括与人的头颈接触的枕面部1以及与床接触的枕背部2,枕面部1上设有第一连接边11,枕背部2上设有第二连接边21,为了保持枕套面料的柔软性,第一连接边11与第二连接边21采用缝织连接,缝织后形成缝织线3。
35.一般用的枕套均为矩形枕套,第一连接边11与第二连接边21缝织后的缝织线3设
置于枕面部1的长边侧的内侧,且距离矩形枕套的外边缘1

2cm,在矩形枕套的长边侧设置第一连接边11,使得枕芯与第一连接边11的接触面积最大,缝织线3提供对枕芯的摩擦力,可以使得枕芯被第一连接边11抵接后不容易移位。
36.枕背部2靠近枕面部1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沿枕背部2的边缘设置,第一连接件的一端抵接第一连接边11的一端,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抵接第一连接边11的另一端,第一连接件与第一连接边11形成闭环结构,枕面部1靠近枕背部2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用于与第一连接件配合使用。
37.通过魔术贴结构实现枕面部1与枕背部2的连接,第一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刺毛面41,第二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圆毛面42。
38.由于在枕面部1存在较大的开口,即使枕芯与枕套的长宽尺寸差不多,可以较快地将枕芯放置到枕面部1与枕背部2之间准确位置,连接枕背部2上的魔术贴刺毛面41与枕面部1上的魔术贴圆毛面42,即可使得枕芯被枕套所包裹。
39.为了便于枕背部2根据枕芯的尺寸宽度调节魔术贴刺毛面41按压在魔术贴圆毛面42上的位置,减小枕背部2与枕芯之间的空隙,使得枕芯与枕套的贴合效果更好,使设置在枕面部1长边侧上魔术贴圆毛面42的宽度大于枕背部2上魔术贴刺毛面41的宽度。
40.矩形枕套的短边侧采用魔术贴的连接方式,在枕面部1的短边侧设置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由于在连接枕背部2与枕面部1的过程中,枕芯的宽度尺寸不同,枕背部2的短边侧可能会出现折叠的情况,而魔术贴不容易折叠,且折叠后魔术贴的粘贴效果会变差,所以在枕背部2的短边侧设置若干块状刺毛魔术贴52,设置在枕面部1短边侧上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的宽度大于枕背部2上块状刺毛魔术贴52的宽度。
41.为了避免上述的枕背部2的短边侧出现折叠或者长度不够的情况,用伸缩布料制成枕背部2的短边侧,当枕背部2的魔术贴刺毛面41按压于枕面部1长边侧的魔术贴圆毛面42靠近缝织线3的一侧时,枕背部2的短边侧易收缩;当枕背部2的魔术贴刺毛面41按压于枕面部1长边侧的魔术贴圆毛面42远离缝织线3的一侧时,枕背部2的短边侧易伸张。
42.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将枕芯放置于枕面部1与枕背部2形成的开口处,使得枕芯的一条长边侧抵接于缝织线3处,调整枕芯的左右位置,使得枕面部1短边侧的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相对于枕芯的距离相同,按压枕背部2长边侧的魔术贴刺毛面41,使之粘贴于枕面部1上的魔术贴圆毛面42,再将枕背部2短边侧的块状刺毛魔术贴52按压于枕面部1的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完成枕套对枕芯的包裹。
43.实施例二
44.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45.通过拉链结构实现枕面部1与枕背部2的连接,第一连接件设置为第一拉链带61,第二连接件设置为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拉链带62,在第一拉链带61上设置有拉头63,第一拉链带61、第二拉链带62以及拉头63组成了拉链结构。
46.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将枕芯放置于枕面部1与枕背部2形成的开口处,使得枕芯的一条长边侧抵接于缝织线3处,调整枕芯的左右位置,使得枕面部1短边侧的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相对于枕芯的距离相同,将枕背部2长边侧的第一拉链带61通过拉头63连接于枕面部1上一条第二拉链带62,再将枕背部2短边侧的块状刺毛魔术贴52按压于枕面部1的长条状圆毛魔术贴51,完成枕套对枕芯的包裹。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