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4494发布日期:2021-09-23 08: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养生的重视,中医中药在当今社会得到巨大重视,其科技水平也随之不断进步。患者除了会去正规医院看病,还会寻找一些具有名望的民间中医去看病,其所在诊疗机构如中小医院、私人诊所等。但这一类诊疗机构的施诊场所不具备大医院拥有的资源和条件(例如用地面积较小和配伍人员较少),既要考虑各方面的成本又要考虑到如何使患者看病取药更便利的问题,因此,自助化取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自助化取药可以解决时空限制,方便患者寻找适合自己的医生诊病,并快速取药治疗。
3.传统中药取药,所取药材为单位饮片,需要有药师证的药师才可取药,药材的发放及管理均需要人工操作,且患者看病需要等待取药的时间长。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是通过提取、浓缩、成型等工序将传统中药饮片制作成颗粒剂进行使用,配方颗粒销售规模小、市场潜力大,主要生产企业均着手产能扩增,未来几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1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188亿元。而传统的人工取药、配药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而且如何有效的管理众多药品,降低管理成本也是医院所面临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化的药房必须提高自身的取药、配药以及药材管理的效率。
4.现有技术中,一些智能化药房可以自动调配中药,但这些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需要懂得操控设备的技术人员等问题,中小医院和私人诊所没有足够条件配备此类设备;另一方面,不同人群、特殊情况的患者对中药的需求不一样,去指定医院诊病、取药依然会延误患者病情,不能最快速有效地为患者提供用药服务。基于以上问题,目前的智能化药房尚难以普遍推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便民的问题。再者,中药配方颗粒有统一规格、统一质量标准,使用方便又易携带。但现有的中药取药装置大多只能通过药师来取药,这对于有效地节约人力、装置成本与看病时间方面已无法满足患者的要求,更是阻碍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占地面积小的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该药柜装置便于患者根据自己时间和地点自助取药,以及医务人员及时为药柜补药,大大提升了取药和配药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提供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包括药柜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药柜本体一侧的输入显示装置、设置于药柜本体内的若干个储药单元以及控制装置,每个所述储药单元包括抽拉式箱体、装设于所述抽拉式箱体内的上滚轮和下滚轮、用于推动药
袋移动的弹性机构、用于检测抽拉式箱体内药袋数量的检测器以及带动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绕其滚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和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8.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呈三棱柱型且三个柱面均为凹面,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留有供药袋通过的缝隙;
9.所述输入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固定于所述面板的输入按键、显示屏和二维码识别器;
10.所述抽拉式箱体朝外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出药口,所述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对称设置,并且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位于横向的边长与药袋的长度相对应。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位于柱面上的三个端部设置有增阻垫。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滚轮和下滚轮靠近所述出药口。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药口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锯齿状的刀口。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和弹簧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抽拉式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与所述抽拉式箱体内的药袋末端抵顶。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板上设置有磁石,所述检测器为磁石触警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包括药柜本体和设置于药柜本体一侧的输入显示装置、设置于药柜本体内的若干个储药单元以及控制装置,每个储药单元包括抽拉式箱体、装设于抽拉式箱体内的上滚轮和下滚轮、用于推动药袋移动的弹性机构、用于检测抽拉式箱体内药袋数量的检测器以及带动上滚轮和下滚轮绕其滚轴转动的电机,电机和检测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上滚轮和下滚轮呈三棱柱型且三个柱面均为凹面,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留有供药袋通过的缝隙;输入显示装置包括面板、固定于面板的输入按键、显示屏和二维码识别器;抽拉式箱体朝外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出药口,出药口的上方设置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电子标签的内容可由医生根据自己用药习惯进行设置,并可通过输入显示装置进行编辑。使用时,患者到医院或诊所就诊,由医生开具处方,并形成当天唯一的取药编号或者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患者就近选择药柜,可选择两种方式取药:根据取药编号由输入按键输入该取药编码或者根据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识别器识别该二维码,药柜本体收到信号后,控制装置控制相应储药单元中的上滚轮和下滚轮转动,弹性机构推动药袋向出药口方向移动,从而将装有配方颗粒的药袋由出药口推出,患者即可自行完成取药;当某个储药单元的抽拉式箱体内的药袋数量不足时,检测器检测并发送信号至控制装置,此时该储药单元上的电子标签显示颜色又绿色变为红色,同时医生可通过电脑显示出该储药单元中的剩余药袋数量,从而提醒医生和工作人员及时配药和补药。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药柜装置可实现患者取药、医务人员配药的自助化,大大提升了取药和配药效率,节省了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降低了药房药师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了医疗机构对中医药房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用药咨询服务中去;此外,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占地面积小,易于在中小型诊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中普及推广,还能够顺应共享经济的发展,便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或特殊情况,远程选择看
诊的医生诊病后,就近通过该药柜装置自助取药,从而为正在发展的互联网模式诊病的方法提供取药思路,故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9.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的储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
23.药柜本体1;
24.输入显示装置2、输入按键21、显示屏22、二维码识别器23;
25.储药单元3、抽拉式箱体31、上滚轮32、下滚轮33、滚轴331、出药口34、刀口341、电子标签35、增阻垫36;
26.药袋4;
27.弹性机构5、弹簧51、弹簧板52;
28.检测器6。
具体实施方式
2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0.本实施例的一种袋装中药配方颗粒自助化取药的药柜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药柜本体1和设置于药柜本体1一侧的输入显示装置2、设置于药柜本体1内的若干个储药单元3以及控制装置。储药单元3按排列的方式分布于药柜本体1内,每个储药单元3包括抽拉式箱体31、装设于抽拉式箱体31内的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用于推动药袋移动的弹性机构5、用于检测抽拉式箱体31内药袋4数量的检测器6以及带动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绕其滚轴331转动的电机,电机和检测器6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其中,抽拉式箱体31可伸出打开,便于工作人员将药袋4放入该箱体内,抽拉式箱体31朝外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出药口34。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之间留有供药袋4通过的缝隙,放置于抽拉式箱体31内的相连接的多个药袋4,通过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的转动配合以使相连接的药袋4依次穿过该缝隙并向出药口34方向移动,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每绕滚轴331转动一次,则向出药口34方向推动送出一个药袋4。由于装有配方颗粒的药袋4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因此设置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呈三棱柱型且三个柱面均为凹面,这样采用凹面的设置可以保证凹凸不平的药袋4能够被顺利推动出药。
31.输入显示装置2包括面板、固定于面板的输入按键21、显示屏22和二维码识别器23。输入按键21用于患者取药使用,例如当医生开好处方,处方单通过电脑软件生成取药编号,患者可通过输入按键21输入该取药编号,从而控制药柜出药。患者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取药方式:医生开好处方,患者通过手机app购买处方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然后患者可通过
二维码识别器23识别该二维码,从而完成自助取药。出药口34的上方设置有电子标签35,电子标签35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电子标签35显示每个储药单元3对应的药物名称,通过输入按键21可输入及更换该药物名称,电子标签35还可以显示颜色,当某个储药单元3的抽拉式箱体31内的药袋4数量充足时,电子标签35为绿色,当药袋4数量不足时,电子标签35变为红色,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补充药袋4。
32.弹性机构5起到推动药袋4移动的作用,检测器6用于检测抽拉式箱体31内的药袋4数量,当药袋4不断向出药口34方向移动被取出至数量不足时,检测器6及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装置,从而控制电子标签35的颜色以起到是否需要补药的提示作用。该药柜装置可实现患者取药、医务人员配药的自助化,大大提升了取药和配药效率,节省了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降低了药房药师的劳动强度,而且整个药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易于在中小型诊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中普及推广。
33.具体的,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靠近出药口34,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对称设置,并且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位于横向的边长与药袋4的长度相对应,这样有利于将凹凸不平的药袋4从缝隙中推出。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位于柱面上的三个端部设置有增阻垫36以增加摩擦力,进一步稳定地推动药袋4向出药口34方向移动,从而减少出药误差,达到精准控制的目的。
35.具体的,出药口34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锯齿状的刀口341,便于患者通过锯齿状的刀口341将输出的药袋4从连接处撕开,快速取药。
36.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5包括弹簧51和弹簧板52,弹簧51的一端与抽拉式箱体31固定连接,弹簧51的另一端与弹簧板52固定连接,弹簧板52与抽拉式箱体31内的药袋4末端抵顶。弹簧板52上设置有磁石,检测器6为磁石触警器,当药袋4不断向出药口34方向移动被取出,直至弹簧板52移动至检测器6即磁石触警器所在位置时,磁石触警器与弹簧板52上的磁石相互接触而向控制装置发出药物不足的信号,进而控制装置控制电子标签35的颜色变为警示的红色,以达到提醒工作人员补充药袋的目的。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8.使用时,患者到诊疗机构或网上就诊,由医生开具处方,然后通过电脑生成唯一的取药编号或者患者经手机app购买处方后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患者可通过两种方式就近选择药柜取药,一种方式是根据取药编号并通过输入按键21输入该取药编码,另一种方式是根据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识别器23扫码完成取药操作;此时,药柜本体1收到信号后,控制装置控制相应的储药单元3中的上滚轮32和下滚轮33转动,同时弹性机构5辅助推动药袋4向出药口方向移动,从而将装有配方颗粒的药袋4由出药口34推出,患者即可自行完成取药;当弹簧板52移动至检测器6即磁石触警器所在位置时,磁石触警器与弹簧板52上的磁石相互接触而向控制装置发出药物不足的信号,进而控制装置将该储药单元3上的电子标签35的颜色变为警示的红色,同时医生可通过电脑显示出该储药单元3的剩余药袋4数量,从而提醒医生和工作人员及时配药和补药。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药柜装置可实现患者取药、医务人员配药的自助化,大大提升了取药和配药效率,节省了患者取药的等候时间,降低了药房药师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了医疗机构对中医药房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用
药咨询服务中去;此外,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占地面积小,易于在中小型诊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中普及推广,还能够顺应共享经济的发展,便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或特殊情况,远程选择看诊的医生诊病后,就近通过该药柜装置自助取药,从而为正在发展的互联网模式诊病的方法提供取药思路,故本实用新型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