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5333发布日期:2021-09-23 08:4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理机。


背景技术:

2.料理机是一种常见的厨房电器。传统的料理机需要使用者根据食谱手动的向料理机的料理杯内加料加水,使用有所不便。而且传统的料理机通常只能制作诸如果汁、豆浆等只需简单搅打、加热便可制作完成的饮品。而现实生活中的饮品种类繁多,而对于不同的饮品,其常常需要使用不同温度的水进行冲制,有的需要使用沸水,有的需要使用温水。现有的料理机通常无法满足消费者该种多样化的需求。
3.基于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料理机,可在实时提供不同温度的水,以满足不同饮品的制作需求。
5.本技术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料理杯组件和用于向所述料理杯组件加水的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供水箱、储水箱、水泵、加热模块以及出水口,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供水箱、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加热模块经连接管路与所述储水箱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连接,所述储水箱和所述第二水泵经连接管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6.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具有进水组件,可在料理杯组件的工作过程中根据程序自动加水,以实现更多样化饮品的制作,尤其是进水组件具有加热模块,可以快速提供开水,缩短对料理杯组件内食材的加热时间,另设有储水箱预先存储凉开水,可以快速的和加热模块即时加热的水进行混合以提供各种不同温度的水,满足各类饮品的制作需求,丰富产品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
7.可选的,所述储水箱上设有制冷装置和感温装置。储水箱上设有制冷装置可以快速冷却储水箱中的水,以便与加热模块即时加热的水进行混合提供各种不同温度的水;储水箱上设置感温装置用以检测储水箱中水的温度,以便计算混合比例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温度的水。
8.可选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小巧、易于安装且制冷效果好。
9.可选的,所述储水箱和所述供水箱相互贴靠设置。储水箱和供水箱相互贴靠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传热,一方面可以加快储水箱中水的冷却,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供水箱中的水温上升以节省加热模块的加热电能。
10.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的第一流量计和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的第二流量计。设计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可以计量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水量,以便混合出满足用户需求温度的水。
11.可选的,所述加热模块为即热式加热器。加热模块为即热式加热器可以即时提供
开水。
12.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与所述供水箱相连的进水端口、与所述储水箱相连的第一出水端口和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第二出水端口。通过三通阀可以实现储水及出水的切换。
13.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具有常温水出水模式,在常温水出水模式下,所述储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出水口经所述连接管路连通且所述供水箱与所述出水口不连通,所述第二水泵抽取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出水口。具有常温水出水模式,可提供常温水。
14.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具有开水出水模式,在开水出水模式下,所述供水箱、所述第一水泵、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出水口经所述连接管路连通且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出水口不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抽取所述供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出水口。具有开水出水模式,可提供高温的开水。
15.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具有温开水出水模式,在温开水出水模式下,所述供水箱、所述第一水泵、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出水口经所述连接管路连通且所述储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出水口经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抽取所述供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出水口,且所述第二水泵抽取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出水口。具有温开水出水模式,可提供温开水。
16.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具有储水模式,在储水模式下,所述供水箱、所述第一水泵、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储水箱经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水泵抽取所述供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储水箱,且所述第二水泵不工作。具有储水模式,可将供水箱中的水烧开并冷却存储在储水箱中。
17.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盖头,所述料理杯组件放置在所述进水盖头下方,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进水盖头上。通过进水盖头盖设在料理杯组件上,可实现从杯体口部进水,从而无需改变现有料理机的杯体结构,提升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18.可选的,所述料理机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水组件上的收水盘,所述收水盘安装在所述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盖头相对的一侧,所述收水盘与所述进水组件围成“匚”形结构,所述料理杯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水盖头和所述收水盘之间。收水盘与所述进水组件围成“匚”形结构,料理杯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水盖头和所述收水盘之间,即料理杯组件放置在“匚”形结构的框内使用,如此使得料理杯组件与进水组件的主体部分在横向并排设置,可以降低料理机的高度;另外,收水盘与进水组件围成“匚”形结构,可以很好的提醒用户料理杯组件使用时应放置的位置,可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19.可选的,所述进水组件包括靠近所述料理杯组件的前壳和安装在所述前壳远离所述料理杯组件一侧的后壳,所述进水盖头设于所述前壳上。进水组件包括前、后盖合设置的前壳与后壳,可方便其内部部件的安装。
20.可选的,所述后壳包括第一侧壁和自所述第一侧壁的下部朝向远离所述前壳的方向凸出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台阶面,所述供水箱安装在所述台阶面上。供水箱安装在后壳形成的台阶面上,使得供水箱具有支撑,安装及拆卸均更方便且连接稳固,而且供水箱安装在后壳上后和第二侧壁可以平齐,不致于过于外突,可增强外观上的美观性。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所述加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前
壳围成的空间内,连接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至所述出水口的连接管路向上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前壳围成的空间而将水输送至所述出水口。由于第二侧壁相对于第一侧壁呈外凸设置,使得第二侧壁与前壳之间的空间较大,可方便水泵及加热模块在此处安装,第一侧壁和前壳之间的空间相对较窄,可供水路组件穿过即可,使得前壳与后壳形成的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24.图2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25.图3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中供水箱与储水箱的立体图。
26.图4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中水泵与加热模块的立体图。
27.图5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中三通阀的立体图。
28.图6是本技术料理机一实施例中进水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0

料理机;10

料理杯组件;11

料理杯;111

粉碎件;112

发热件;12

杯座组件;121

电机;122

耦合器;13

杯盖;131

过水孔;20

进水组件;21

前壳;211

操作面板;212

进水盖头;213

底板;22

后壳;221

第一侧壁;222

第二侧壁;223

台阶面;231

供水箱;2311

水箱盖;232

储水箱;2321

制冷装置;2322

感温装置;241

第一水泵;2411

第一流量计;242

第二水泵;2421

第二流量计;243

加热模块;244

三通阀;2441

第一出水端口;2442

第二出水端口;2443

进水端口;25

单向阀;261

储水箱接口一;262

储水箱接口二;263

供水箱接口;27

控制电路板;30

收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3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现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2.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3.本技术提供一种料理机,包括料理杯组件和用于向所述料理杯组件加水的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供水箱、储水箱、水泵、加热模块以及出水口。所述水泵包括与所述供水箱相连的第一水泵和与所述储水箱相连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抽取所述供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储水箱中冷却及存储或是输送至所述出水
口。所述第二水泵用于抽取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择一或同时工作以从所述出水口流出不同温度的水。
34.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具有进水组件,可在料理杯组件的工作过程中根据程序自动加水,以实现更多样化饮品的制作,尤其是进水组件具有加热模块,可以快速提供开水,缩短对料理杯组件内食材的加热时间,另设有储水箱预先存储凉开水,可以快速的和加热模块即时加热的水进行混合以提供各种不同温度的水,满足各类饮品的制作需求,丰富产品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料理机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请参照图1所示,料理机100包括料理杯组件10和进水组件20。所述料理杯组件10和所述进水组件20在横向上并排设置。换言之,使用时所述料理杯组件10放置在所述进水组件20的旁侧,而非呈上下放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横向上并排”或是“旁侧”可以包括进水组件20的所有部件均位于所述料理杯组件10的旁侧,还可以包括进水组件20的主体部分或者说进水组件20的大部分部件位于料理杯组件10的旁侧,允许有进水组件20的部分部件或结构延伸至料理杯组件10的上方、下方或周边。请参阅图2,为了防止在料理机100的工作过程中,料理杯组件10内的液体流落至料理机100放置的台面上,所述料理机100还包括垫设在料理杯组件10下方的收水盘30。所述收水盘30以易拆的方式连接在进水组件20的下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组件20也是料理机100的主机组件,其内设有用于操作料理机100的操作电路板,进水组件20的外壳上对应所述操作电路板设有用以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面板211。所述进水组件20内还可以设有用于给料理杯组件10供电的电源电路板、用于控制料理杯组件10工作的主控电路板等一种或多种。上述操作电路板、电源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可以是分别独立的电路板,也可以是合一的电路板。例如电源电路板和主控电路板可以是一块电路板,其具有将市电转换成不同的电源电压以满足料理杯组件10内的用电部件使用的电源电路和用以控制料理杯组件10内的用电部件进行动作的控制电路。下面对料理杯组件10和进水组件20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37.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所述料理杯组件10包括料理杯11和安装在所述料理杯11下方的杯座组件12。所述料理杯11通常为玻璃杯或是不锈钢杯,其具有容置腔,用以盛放物料、水等原料并在其中加工成饮品。所述料理杯11的上部具有杯口,杯口处盖设有杯盖13。所述料理杯11内设有粉碎件111,所述粉碎件111由电机121带动旋转以实现对料理杯11容置腔内的物料进行粉碎、搅拌。所述料理杯11的底部设有发热件112,所述发热件112用于对料理杯1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所述粉碎件111通常通过刀座连接在发热件112的中部开孔处。为防止料理杯11内的液体外露,刀座与发热件112的连接处以及发热件112与料理杯11的连接处会设置有密封件。所述杯盖13的中部开设有过水孔131,以便进水组件20的水可通过过水孔131加入到料理杯11中。所述杯座组件12包括杯座壳(未标号)和设于所述杯座壳内的电机121。所述电机121具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可直接与粉碎件111相连或是可通过联轴器与粉碎件111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的上端向上穿过发热件112上安装的刀座后,通过螺纹连接、螺母、螺钉、销钉等方式与粉碎件111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碎件111具有刀叶和向下延伸的刀轴,刀轴向下穿过发热件112上安装的刀座后,通过螺纹连接、螺母、螺钉、销钉等方式与电机轴的上端固定;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粉碎件111
具有刀叶和向下延伸的刀轴,刀轴向下穿过发热件112上安装的刀座后连接有联轴器,所述电机轴的上端与联轴器相连或是通常另一联轴器与刀轴上的联轴器相连,以实现电机轴和粉碎件111的刀轴的连接。所述料理杯组件10包括的主要用电部件为电机121和发热件112,当然还包括其他一些用电部件,如温度传感器、防溢探针等。所述料理杯组件10内的用电部件通过耦合器122与进水组件20内的电路部件相连,以从进水组件20内的电路部件获取电力或是与之进行信号传递。所述耦合器122为相互插接、配对使用的一对,具体的包括安装在杯座组件12上的第一耦合器和安装在进水组件20上的第二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安装在杯座组件12的靠近下部的侧面上,其具有水平朝外的插接头或插接座,所述第二耦合器安装在进水组件20的靠近下部的侧面上,其具有水平朝外的插接座或插接头。所述第一耦合器与电机121和发热件112电连接,所述第二耦合器与进水组件20内的电源电路板、主控电路板等中的某一个或两个电连接,当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侧向插接在一起时,即可实现进水组件20内的电源电路板、主控电路板等与料理杯组件10内的电机121、发热件112等的电性连接,以实现对电机121、发热件112等用电部件的供电及控制信号的传递。电源电路板也可简称为电源板,主控电路板也可简称为主控板。通过将电源板、主控板等电路板设置在进水组件20内,并通过耦合器122实现对电机121、发热件112的供电或信号传输,从而无需在料理杯组件10内设置该些电路板,可以减少料理杯组件10内的电路部件的设置,方便料理杯组件10的取下、清洗等。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以侧向插接的方式配合可以降低耦合器进水的风险。
38.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水组件20包括主机壳、安装在主机壳上的水箱以及安装在所述主机壳内的水泵、加热模块243和连接管路。所述主机壳包括前、后盖合的前壳21和后壳22。所述前壳21靠近所述料理杯组件10,所述后壳22安装在所述前壳21远离所述料理杯组件10的一侧。所述前壳21和后壳22安装后其内部形成有空间,水泵、加热模块243和连接管路设置在所述前壳21与后壳22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进水组件20还包括设于前壳21的上部且朝向所述料理杯组件10凸伸设置的进水盖头212,所述进水盖头212具有出水口。所述进水盖头212盖设在料理杯组件10的杯盖13上方,其出水口与杯盖13上的过水孔131连通。通过进水盖头212盖设在杯盖13上,实现从料理杯11口部进水,从而无需改变现有料理机的料理杯11结构,提升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所述进水组件20的进水盖头212和所述收水盘30上下相对设置,使得收水盘30与所述进水组件20围成“匚”形结构。所述料理杯组件10安装在所述进水盖头212和所述收水盘30之间,即料理杯组件10放置在“匚”形结构的框内使用,如此使得料理杯组件10与进水组件20的主体部分在横向并排设置,可以降低料理机的高度;另外,收水盘30与进水组件20围成“匚”形结构,其造型新颖、美观,且可以很好的提醒用户料理杯组件10使用时应放置的位置,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前壳21内设有操作电路板,所述前壳21不被料理杯组件10阻挡的一侧上对应所述操作电路板设有用于操作所述料理机100工作的操作面板211。操作面板211设置在前壳21上方便用户操作。所述前壳21的底部还安装有底板2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22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侧壁221和自所述第一侧壁221的下部向远离所述前壳21的方向凸出设置的第二侧壁222,所述第一侧壁221和第二侧壁222之间形成有台阶面223,水箱可拆卸安装在后壳22的该台阶面223上。如此设置使得水箱具有支撑,水箱以可拆卸方式的安装在后壳22的外侧,可以方便水箱的取下加水,安装及拆卸均更方便且连接稳固。而且水箱贴靠在第一侧壁221上并通过将水箱
的宽度设置为和所述台阶面223的宽度相当,将水箱的高度设置为和所述第一侧壁221的高度相当,可以使得水箱的上部不凸出于主机壳的上部、水箱的后部不凸出于第二侧壁222,可与第二侧壁222平齐,使得水箱与主机壳整体形成一较为规则的形状,如呈长方体或立方体状等,可增强外观上的美观性。由于后壳22的第二侧壁222凸出于第一侧壁221,这使得第二侧壁222与前壳21围成的空间大于第一侧壁221与前壳21围成的空间,因此,可将水泵、加热模块243设置在第二侧壁222与前壳21围成的空间内,使连接管路连接水泵、加热模块243并向上穿过第一侧壁221与前壳21围成的空间以连接至进水盖头212的出水口,如此可以对前、后壳21、22围成的空间充分利用。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包括供水箱231和储水箱232,所述供水箱231贴靠在所述后壳的第一侧壁221的外侧,所述第一侧壁221上设有开口,所述储水箱232安装在所述开口内。所述供水箱231的上部具有箱口,供水箱231的箱口处盖设有水箱盖231。第一侧壁221上对应所述储水箱232上部的箱口设有一水平延伸的盖板。所述储水箱232和所述供水箱231相互贴靠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传热,一方面可以加快储水箱232中水的冷却,另一方面可以使得供水箱231中的水温上升以节省加热模块243的加热电能。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储水箱232上设有制冷装置2321和感温装置2322。制冷装置2321可以快速冷却储水箱232中的水,以便与加热模块243即时加热的水进行混合提供各种不同温度的水;感温装置2322用以检测储水箱232中水的温度,以便计算混合比例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温度的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2321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小巧、易于安装且制冷效果好。所述储水箱232上连接有储水箱接口一261和储水箱接口二262,该两上储水箱接口的其中之一用于进水,另一用于出水。所述供水箱231上连接有供水箱接口263。
40.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水泵包括与所述供水箱231相连的第一水泵241和与所述储水箱232相连的第二水泵242。所述第一水泵241用于抽取所述供水箱231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243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储水箱232中冷却及存储或是输送至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二水泵242用于抽取所述储水箱232中的水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储水箱232中存储的水是煮沸后冷却为常温的常温水。所述供水箱231中是未煮沸的常温水。根据制作饮品的不同,控制所述第一水泵241和第二水泵242中的其一或同时工作,可以实现混合出各种不同温度的热水,以满足不同饮品的制作需求。所述加热模块243为即热式加热器,即常温水在流过加热模块243后即时被加热成设定的温度。即热式加热器加热速度快,可以实时提供各种设定温度的热水,可以丰富料理机100可以制作的饮品的种类,且可大大缩减料理杯组件10采用发热件112加热的时间,可缩短料理机100制作饮品的时间。所述进水组件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水泵241相连的第一流量计2411和与所述第二水泵242相连的第二流量计2421。设计第一流量计2411和第二流量计2421可以计量通过第一水泵241和第二水泵242的水量,以便混合出满足用户需求温度的水。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进水组件20还包括三通阀244和单向阀25。所述三通阀244具有与所述供水箱231的储水箱接口263相连的进水端口2443、与所述储水箱231的储水箱接口一261相连的第一出水端口2411和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第二出水端口2442。本实施例中,所述三通阀244为电磁三通阀,可通过电动控制实现其出水端口的导通切换,以实现储水及出水的切换。所述单向阀25连接在靠近所述出水口处的连接管路上。
41.请参阅图6所示,下面参照图6介绍本技术料理机100的进水组件20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第一水泵241、第一流量计2411、第二水泵242、第二流量计2421、加热模块243、三通阀
244及制冷装置2321和感温装置2322均与控制电路板27相连;供水箱231的供水箱接口263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第一水泵241、加热模块243、第一流量计2411、三通阀244的进水端口2443,三通阀244的第一出水端口2441连接至所述储水箱232的储水箱接口一261,三通阀244的第二出水端口2442通过单向阀25连接至所述出水口;储水箱232的储水箱接口二262通过连接管路依次连接第二水泵242和第二流量计2421并通过单向阀25连接至所述出水口。
42.下面参照图6介绍本技术料理机100的进水组件20的出水模式。所述进水组件20具有储水模式,所述供水箱231、所述第一水泵241、所述加热模块243和所述储水箱232经连接管路导通且所述第二水泵242不工作以实现储水模式,所述第一水泵241抽取所述供水箱231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243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储水箱232,且所述第二水泵242不工作以实现储水模式,储水模式是将供水箱231中的水烧开并冷却存储在储水箱232中。所述进水组件具有常温水出水模式,所述储水箱232、所述第二水泵242和所述出水口经连接管路导通且所述供水箱231与所述出水口不导通以实现常温水出水模式,所述第二水泵242抽取所述储水箱232中已冷却至室温的水至所述出水口,且所述第一水泵241不工作以实现常温水出水模式,可提供常温水。所述进水组件20具有开水出水模式,所述供水箱231、所述第一水泵241、所述加热模块243和所述出水口经连接管路导通且所述储水箱232与所述出水口不导通以实现开水出水模式,所述第一水泵241抽取所述供水箱231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243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出水口,且所述第二水泵242不工作以实现开水出水模式,开水出水模式可提供高温的开水。所述进水组件20具有温开水出水模式,所述供水箱231、所述第一水泵241、所述加热模块243和所述出水口经连接管路导通且所述储水箱232、所述第二水泵242和所述出水口经连接管路导通以混合实现温开水出水模式,所述第一水泵241抽取所述供水箱231中的水至所述加热模块243中加热并输送至所述出水口,且所述第二水泵242抽取所述储水箱232中的水输送至以所述出水口以混合实现温开水出水模式,温开水出水模式可提供温开水。
43.通过以上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料理机100具有进水组件20,可在料理杯组件10的工作过程中根据程序自动加水,以实现更多样化饮品的制作,尤其是进水组件20具有加热模块243,可以快速提供开水,缩短对料理杯组件10内食材的加热时间,另设有储水箱232预先存储凉开水,可以快速的和加热模块243即时加热的水进行混合以提供各种不同温度的水,满足各类饮品的制作需求,丰富产品功能,提升消费者体验。
4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