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4953发布日期:2021-12-15 08:0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窗户,在建筑学上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窗户的窗框一般与墙体所固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窗户的窗框通过一凸形铁片与墙体的建筑结构层相固接,窗框与墙体的建筑结构层之间采用发泡剂如聚氨酯进行填充,再采用外墙装饰层及内墙粉刷层对建筑结构层进行修饰形成墙体。
3.目前在窗框与混凝土之间一般填充有发泡剂,发泡剂经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收缩现象,所以很难使得窗框与墙体之间达到无缝隙状态,导致在下雨时会产生反渗漏,导致雨水或潮气从缝隙处进入室内影响室内人员正常生活起居,因墙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由于窗体一般为铝合金,会受到墙体挤压从而发生形变,导致时常需要更换或维护窗体,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
4.为此,我们提出了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目的在于提高窗户连接处的防水效能,防止窗体产生形变。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包括窗体,所述窗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垫块,所述防水垫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所述连接基座靠近防水垫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右侧面设置有ptfe涂层,所述连接基座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溢流孔,所述连接基座的内侧设置有除臭块,所述连接基座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导流孔,所述连接基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基座,所述支架基座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块,所述支架基座、橡胶垫块均通过膨胀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基座的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减震筒体,所述减震筒体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弹簧,所述减震筒体的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基座,所述承载基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垫块的顶端。
8.优选地,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中,所述支架基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
9.优选地,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中,所述橡胶垫块的顶端中间设置有凹槽。
10.优选地,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中,所述防水垫块内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
11.优选地,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中,所述除臭块内设置有活性炭。
12.优选地,上述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中,所述支架基座的底端长度与橡胶垫块长度相等。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当窗体与墙体固定安装,遇雨水和潮气较重的天气时,连接基座两端的挡水板涂刷有ptfe涂层,可以防止雨水溅射,使其雨水一个定向流动方向,然后被窗体与连接基座中间设置的防水垫块先行吸收,吸收后水流再从连接基座顶端设置的溢流孔导入到连接基座内部,从而被除臭块进行第二步吸收的同时能吸收其异味,除臭块为活性炭材质,防止水流长时间滞留从而产生异味或细菌从而窜入室内,提高了窗户连接处的防水功效,丰富了其连接结构,增强了其实用性,避免了漏水渗水等不良影响。
15.(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当窗框的支架基座与墙体通过膨胀螺钉完成固定安装,墙体与支架基座之间的橡胶垫块可以防止其两部件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机构磨损,遇墙体受环境因素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时,橡胶垫块中间凹槽内固定连接的承载基座受力,将墙体的产生的膨胀力通过顶杆带动压板,压板压住减震筒体内的弹簧来实现减震减压,减少了因墙体压力对窗户产生的形变,提高了其良好的减震减压效能,减少了其维护费用,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基座的正视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窗体;2、防水垫块;3、连接基座;4、挡水板;5、ptfe涂层;6、溢流孔;7、除臭块;8、导流孔;9、支架基座;10、橡胶垫块;11、膨胀螺钉;12、墙体;13、减震筒体;14、弹簧;15、压板;16、顶杆;17、承载基座;18、防尘板;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施例为具有防水功能的窗户连接装置,包括窗体1,窗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水垫块2,防水垫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基座3,连接基座3靠近防水垫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挡水板4的顶端设置有ptfe涂层5,连接基座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溢流孔6,连接基座3的内侧设置有除臭块7,连接基座3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导流孔8,连接基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基座9,支架基座9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块10,支架基座
9、橡胶垫块10均通过膨胀螺钉11固定连接,且膨胀螺钉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墙体12的顶端,由墙体12提供其稳固支撑力,支架基座9的内侧中间固定连接减震筒体13,减震筒体13的内侧底端设置有弹簧14,减震筒体13的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压板15,压板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6,顶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基座17,承载基座1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垫块10的顶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基座3靠近防水垫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水板4,可以防止雨水溅射,使其雨水一个定向流动方向,然后被窗体1与连接基座3中间设置的防水垫块2先行吸收,吸收后水流再从连接基座3顶端设置的溢流孔6导入到连接基座3内部,从而被除臭块7进行第二步吸收的同时能吸收其异味,最后处理完成的残余水流通过导流孔8流到机构件外部排出,窗框的支架基座9与墙体12通过膨胀螺钉11完成固定安装,墙体12与支架基座9之间的橡胶垫块10可以防止其两部件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机构磨损,遇墙体12受环境因素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时,橡胶垫块10中间凹槽19内固定连接的承载基座17受力,将墙体12的产生的膨胀力通过顶杆16带动压板15,压板15在减震筒体13滑动并将施压于弹簧14来实现减震减压。
24.进一步地,支架基座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尘板18。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基座9两侧的防尘板18可以防止窗体1和墙体12长时间固定连接时,一些细小的灰尘和碎屑泥沙或雨水等影响其减震缓压使用效能。
25.进一步地,橡胶垫块10的顶端中间设置有凹槽19。在本实施方式中,给与承载基座17一个良好的安装固定位置,也能有效使橡胶垫块10对其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26.进一步地,防水垫块2内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能够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千倍的水分,无毒、无害、无污染吸水能力特强,保水能力特高,并且可反复释水、吸水的特性,可以有效的吸附窗体1与连接装置处的渗水。
27.进一步地,除臭块7内设置有设置有活性炭。在本实施方式中,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化学基团,特异性吸附能力较强的特性,防止水流长时间滞留在窗体1和防水垫块2及连接基座3内从而产生异味或细菌从而窜入室内。
28.进一步地,支架基座9的底端长度与橡胶垫块10长度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避免了使用浪费,也能有效的发挥其良好的稳固和防护效能。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具体的使用方法为:
30.(1)防水:挡水板4涂刷有ptfe涂层5,可以防止雨水溅射并能使水流顺滑,使其雨水一个定向流动方向,然后被窗体1与连接基座3中间设置的防水垫块2先行吸收,吸收后水流再从连接基座3顶端设置的溢流孔6导入到连接基座3内部,从而被除臭块7进行第二步吸收的同时能吸收其异味,防止水流长时间滞留从而产生异味或细菌从而窜入室内,最后处理完成的残余水流通过导流孔8流到机构件外部排出,支架基座9两侧的防尘板18可以一些细小的灰尘和碎屑泥沙或雨水等影响其减震缓压使用功能,实现良好的防水效能。
31.(2)减震:窗框的支架基座9与墙体12通过膨胀螺钉11完成固定安装,墙体12与支架基座9之间的橡胶垫块10可以防止其两部件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机构磨损,遇墙体12受环境因素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时,橡胶垫块10中间凹槽19可以给承载基座17一个良好的稳固连接,将墙体12的产生的力通过顶杆16带动压板15,压板15在减震筒体13滑动并施压于弹簧14来实现减震减压,防止产生形变,延长其使用寿命。
3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
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3.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