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503发布日期:2021-10-09 09:5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文物展示柜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


背景技术:

2.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文物在用于展览展示时,往往会用到文物展示柜。
3.文物展示柜的柜体包括展示平台和展示平台上侧的透明罩,参观人员可以通过透明罩观察到展示平台上的文物。为了较好的采光性和安全性,透明罩部分一般会建造的较大较高,使透明罩的重量增大;为了使柜体摆放好较为稳定,重心靠下,柜体位于展示平台的下侧还会设置一些配重,从而使柜体的整体重量较大。
4.在布置展厅时,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展厅的设计图将文物展示柜摆放至指定位置,但是由于柜体的重量较大,工作人员在挪动文物展示柜时,十分费力,不仅浪费了劳动力,还使工作效率降低。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文物展示柜存在布展时不易移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布展时方便移动文物展示柜,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包括柜体,柜体上设置有展示平台和罩设在展示平台上的透明罩;柜体的下侧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下侧设置有脚轮;柜体下侧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板相对于柜体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调节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驱动安装板相对于柜体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柜体相对于脚轮的高度变化,当脚轮下端低于柜体下端时,脚轮对柜体进行支撑,通过脚轮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柜体位置;当脚轮下端高于柜体下端时,支撑柱对柜体进行支撑,使柜体在安放好位置后得到稳定支撑,且不易被挪动。
9.可选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顶面两侧的安装块、转动支撑于两块安装块之间的丝杠和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两块支撑块,安装块、丝杠的螺纹方向和支撑块均相对于柜体对称设置;支撑块上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侧与柜体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丝杠,可以带动两侧的支撑块相向或者相背移动,使支撑杆向竖向方向或者横向方向转动,从而支撑柜体竖向移动,改变安装板相对柜体的高度。
11.可选的,支撑块的下侧设置有与丝杠平行的滑动凸条,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滑动凸条配合的滑动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凸条与滑动凹槽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支撑块更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板上,并且在转动丝杠时,支撑块可以更稳定地沿滑动凹槽进行滑移,使支撑杆对柜体的支撑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滑动凸条的截面呈t型,滑动凹槽配合为t型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结构的滑动凸条与滑动凹槽,可以使滑动凸条与滑动凹槽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15.可选的,柜体下侧竖向设置有支撑柱,安装板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支撑柱配合的套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环与支撑柱的套设滑移,使安装板可以以支撑柱为移动轨迹进行更加稳定的上下滑移,从而使安装板的移动和与柜体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17.可选的,丝杠的一端设置有手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可以更方便省力地转动丝杠。
19.可选的,展示平台上设置有夹持机构;
20.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根夹持杆,两根夹持杆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转动轴线垂直于展示平台并与展示平台转动连接,夹持杆的中部设置有弧形槽;
21.所述夹持杆背离齿轮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套环,两根夹持杆通过限位套环合并,两根夹持杆的弧形槽形成环状结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套环对两根夹持杆进行合并,对瓶状的文物进行夹持,使在挪动装有瓶状或者易碎的文物的文物展示柜时,可以对文物进行夹持,从而使文物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23.可选的,限位套环的一侧设置有与夹持杆配合的延伸管,延伸管内壁设置有滑块;其中一根夹持杆外壁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延伸管对夹持杆的套设和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配合,使限位套环可以通过延伸管套设在其中一根夹持杆端部,在进行安装或者取下限位套环时,可以更加方便。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调节机构驱动安装板相对于柜体沿竖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柜体相对于脚轮的高度变化,当脚轮下端低于柜体下端时,脚轮对柜体进行支撑,通过脚轮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柜体位置;
27.2.通过设置套环与支撑柱的套设滑移,使安装板可以以支撑柱为移动轨迹进行更加稳定的上下滑移,从而使安装板的移动和与柜体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
28.3.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在挪动装有瓶状或者易碎的文物的文物展示柜时,可以对文物进行夹持,从而使文物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9.图1是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移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展示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的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11、支撑架;111、透明板;12、站直平台;13、夹持机构;131、夹持杆;1311、齿轮;1312、弧形槽;1313、滑槽;132、限位套环;1321、延伸管;1322、滑块;14、支撑柱;2、调节机构;21、安装板;211、脚轮;212、滑动凹槽;213、套环;22、安装块;23、丝杠;
231、手轮;24、支撑块;241、支撑杆;242、滑动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参照图1,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包括柜体1和设置在柜体1下侧的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使柜体1便于移动的脚轮211,脚轮211在调节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柜体1沿竖直方向移动。
35.柜体1包括用于放置文物的展示平台12和固定支撑在展示平台12上的支撑架11,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侧壁四面镂空并固定有透明板111,透明板111采用钢化玻璃;支撑架11内壁的顶部可以设置照明灯,对展示平台12上的文物进行照明。
36.参照图1、图2,柜体1下端还固定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柱14,支撑柱14分布在柜体1的四角处。调节机构2包括横向设置在柜体1下册的安装板21、固定在安装板21顶面两侧的安装块22、转动支撑于两块安装块22之间的丝杠23和与丝杠23螺纹连接的两块支撑块24;安装块22、丝杠23的螺纹方向和支撑块24均相对于柜体1对称设置。
37.脚轮211安装在安装板21的下侧,脚轮211设置为万向轮,在本实施例中,以四个脚轮211为例进行说明。支撑块24上侧铰接有支撑杆241,支撑杆241的上端与柜体1铰接,两根支撑杆241的上端相向倾斜设置,使两个支撑块24相向移动时,支撑杆241的上端向上移动。
38.通过转动丝杠23,可以带动两侧的支撑块24沿丝杠23相向或者相背移动,使支撑杆241支撑柜体1竖向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改变脚轮211相对于柜体1的高度。当脚轮211下端低于支撑柱14下端时,脚轮211对柜体1进行支撑,通过脚轮211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柜体1位置;当脚轮211下端高于支撑柱14下端时,支撑柱14对柜体1进行支撑,使柜体1在安放好位置后得到稳定支撑,且不易被挪动。
39.为了使安装板21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安装板21侧壁的四角处固定有与支撑柱14配合的套环213,通过套环213与支撑柱14的套设滑移,使安装板21可以以支撑柱14为移动轨迹进行更加稳定的上下滑移。
40.为了便于转动丝杠23,丝杠23的一端设置为光杆且穿出安装块22,丝杠穿出安装块22的一端固定有手轮231,通过手轮231可以更方便省力地转动丝杠23。
41.为了使支撑块24更稳定地在安装板21上滑移,支撑块24的下侧固定有与丝杠23平行的滑动凸条242,安装板21上设置有与滑动凸条242配合的滑动凹槽212;滑动凸条242的截面呈t型,滑动凹槽212配合为t型槽。通过滑动凸条242与滑动凹槽212的配合,可以使支撑块24更稳定地安装在安装板21上,并且在转动丝杠23时,支撑块24可以更稳定地沿滑动凹槽212进行滑移,使支撑杆241对柜体1的支撑更加稳定。
42.参照图1、图3,展示平台12上设置有用于对文物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13;在移动文物展示柜时,通过夹持机构13对瓶状文物等类似的文物进行夹持,从而使文物在文物展示柜移动时更加稳定。
43.夹持机构13包括两根夹持杆131,两根夹持杆131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相互啮合的齿轮1311,齿轮1311下侧固定有垂直于展示平台12的转轴,齿轮1311通过转轴与展示平台12转动连接;夹持杆131的中部设置有半圆形的弧形槽1312,当两根夹持杆131合并时,两根夹持杆131的弧形槽1312形成环状结构,用于容纳文物。
44.为了对夹持杆131进行合并固定,夹持杆131背离齿轮1311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套环132,两根夹持杆131通过限位套环132合并。限位套环132的一侧设置有与夹持杆131配合的延伸管1321,延伸管1321内壁固定有相对的两个滑块1322;其中一根夹持杆131外壁设置有与滑块1322配合的滑槽1313。
45.限位套环132通过延伸管1321套设在具有滑槽1313的夹持杆131上,通过滑块1322与滑槽1313的配合在夹持杆131上滑移,将限位套环132向背离夹持杆131的方向滑移,再将两根夹持杆131合并后,将限位套环132同时套设在两根夹持杆131端部,从而对两根夹持杆131进行固定。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移动的文物展示柜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文物展示柜进行移动时,通过转动手轮231,带动丝杠23转动,从而使两块支撑块24相向运动,支撑杆241支撑柜体1向上移动,当脚轮211下端低于支撑柱14下端时,脚轮211对柜体1进行支撑,通过脚轮211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柜体1位置;在安置好柜体1位置后,再相反方向转动手轮231,当脚轮211下端高于支撑柱14下端时,支撑柱14对柜体1进行支撑,使柜体1在安放好位置后得到稳定支撑,且不易被挪动。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