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盘组件和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7718发布日期:2021-09-29 02:46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蒸盘组件和蒸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盘组件和一种蒸箱。


背景技术:

2.在相关技术中,食物直接放入蒸箱内进行加热时,蒸汽先加热蒸箱的内腔,再对食物进行加热,导致食物的加热速度慢。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盘组件。
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箱。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包括:蒸盘,具有内腔,蒸盘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蒸盘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用于和蒸盘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蒸盖与蒸盘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也就是蒸汽可以被封闭在蒸盖与蒸盘合围出的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相对于蒸盘、蒸盖所在的空间而言,这两者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较小,减小了蒸汽需要加热的空间,热量更为集中。因此,放置在蒸盖和蒸盘之间的食物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热量,从而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8.具体地,蒸盘具有内腔,且蒸盘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有利于将蒸汽通过导气孔引入内腔,再通过内腔、通孔导向食材。这样,可以通过内腔的大小设置、多个通孔的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引导蒸汽流向,使蒸汽更为集中地流向食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流向食物附件,使蒸汽主要用于加热食物,而不是加热空间环境。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蒸盖,与蒸盘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缩小了蒸汽加热的空间范围,减少了蒸汽的流失,限制了蒸汽的流动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9.通孔设置在蒸盘的顶部,便于蒸汽从通孔溢出后,直接和放置在蒸盘顶部的食物接触,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气孔设于蒸盘的底部。
11.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导气孔设于蒸盘的底部,避开了蒸盘的侧面,这样便于蒸盘的侧面和蒸箱的侧壁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避免蒸汽从蒸盘的侧面向下溢出,而是集中在蒸盘的上方对食物进行加热,减少了蒸汽的流失和无效加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对食物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导气孔设置在蒸盘的底部,还便于为蒸盘在侧面的安装固定提供了便利。
12.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蒸盘组件还包括:导气管,与导气孔连接,导气管用于和蒸箱的进气口插接或栓接。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导气管连接导气孔和蒸箱的进气口,便于引导和限制蒸汽的流向,避免了蒸汽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失,提升了蒸汽的集中度。具体而言,蒸汽从进气口流入后,可以全部沿导气管流向蒸盘的内腔,再从内腔流向蒸盘上方被蒸盖和蒸盘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从而为食物加热,提升了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了加热时长。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气管为柔性材质体或刚性材质体或这两者的结合。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气管采用柔性材质体,便于收纳,也便于灵活设置导气孔的位置。导气管采用刚性材质体,便于用户插拔。或者导气管采用柔性材质体和刚性材质体这两者的结合,从而既可以满足便于用户插拔的目的,又可以便于收纳。
16.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蒸盖上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蒸盖和蒸盘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多个子空间。
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隔板,将蒸盖和蒸盘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多个子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地缩小蒸汽加热范围,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18.可以理解,隔板可以是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可装卸地设置。隔板的设置,既可以是横向设置,与蒸盘大致平行,仅仅起到分隔出一个较小的子空间的目的。也可以是竖向设置,与蒸盘大致垂直,将蒸盘和蒸盖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几个较小的蒸汽加热的子空间。
19.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至少部分蒸盖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
20.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部分蒸盖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便于利用其柔性或弹性对蒸盖进行折叠或者压缩,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小蒸汽加热空间的目的。另外,通过利用柔性或弹性对蒸盖进行折叠或者压缩,也就是说,还可以根据食物的大小,调节蒸盖和蒸盘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大小,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还可以提升蒸盖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弹性材质体,在解除压缩或者折叠之后,蒸盖可以自动恢复原来的大小和形状,使用上更为方便。
21.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蒸盖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盖的大小不同。
22.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多个蒸盖,且蒸盖的大小不同,有利于根据食物的大小,选用不同的蒸盖,从而与蒸盘合围出不同大小的蒸汽加热空间,有利于尽量减小食物周围的空余空间,集中加热,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23.可以理解,多个蒸盖可以同时使用,也就是同时和蒸盘配合,以形成多个各自独立的蒸汽加热的子空间,同时加热多个食物。或者多个蒸盖每次只能使用一个,与蒸盘合围出一个蒸汽加热空间。
24.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蒸盖为伸缩式蒸盖。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蒸盖设置为伸缩式蒸盖,可以根据食物大小,对蒸盖进行伸缩调节,便于根据食物的大小,调节蒸盖和蒸盘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采用伸缩式的蒸盖,收纳和存储也较为方便。
26.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蒸盘组件还包括:门体,可滑动或可转动地设于蒸盘的顶部,门体用于封闭蒸盘上的部分通孔。
2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门体,且门体可滑动或可转动地设于蒸盘的顶部,则随着门体滑动的距离变化,或者转动的角度变化,可以封闭蒸盘上不同数量的通孔。通过对封闭的通孔的数量调节,也就可以相应地调节蒸汽溢出的数量,使溢出蒸汽的通孔的数量与
食物大小、蒸盘大小相适应,这样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蒸汽浪费。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门体上设有卡槽;蒸盖的底部设有卡扣,卡扣用于和卡槽配合;至少部分蒸盖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
29.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门体上设置卡槽,蒸盖的底部设置卡扣,则蒸盖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卡接在门体上,有利于避免蒸盖从蒸盘上脱落。进一步地,至少部分蒸盖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则蒸盖可以随着门体的滑动或转动而折叠或者压缩,使得蒸盖和蒸盘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可以随着门体的滑动或转动而自行调节,并与蒸盘上的通孔的数量匹配。这样的结构,在食物大小不同时,便于通过门体的欢动或转动,自动使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蒸盘上能够通气的通孔的数量相互匹配,既可以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又可以减少蒸汽的浪费。
3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箱,包括:箱体;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蒸盘组件,设于箱体内。
3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蒸盘组件,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将蒸盘组件设置在箱体内,有利于通过箱体为蒸盘组件提供防护和密封,减少蒸汽的溢出。另外,蒸盘组件可以是多个,从而在一个蒸箱内形成多个蒸汽加热空间,以便于同时加热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食物,还有利于减少食物之间发生串味的现象。
3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3.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蒸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蒸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7.10蒸盘组件,100蒸盘,102通孔,106导气管,108蒸盖,20蒸箱,200箱体,202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0.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
41.实施例1
42.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
盘100和蒸盖108。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43.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也就是蒸汽可以被封闭在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的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相对于蒸盘100、蒸盖108所在的空间而言,这两者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较小,减小了蒸汽需要加热的空间,热量更为集中。因此,放置在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的食物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热量,从而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44.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有利于将蒸汽通过导气孔引入内腔,再通过内腔、通孔102导向食材。这样,可以通过内腔的大小设置、多个通孔102的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引导蒸汽流向,使蒸汽更为集中地流向食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流向食物附件,使蒸汽主要用于加热食物,而不是加热空间环境。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缩小了蒸汽加热的空间范围,减少了蒸汽的流失,限制了蒸汽的流动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45.通孔102设置在蒸盘100的顶部,便于蒸汽从通孔102溢出后,直接和放置在蒸盘100顶部的食物接触,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46.实施例2
47.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和蒸盖108。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的底部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4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也就是蒸汽可以被封闭在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的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相对于蒸盘100、蒸盖108所在的空间而言,这两者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较小,减小了蒸汽需要加热的空间,热量更为集中。因此,放置在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的食物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热量,从而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49.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还在底部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有利于将蒸汽通过导气孔引入内腔,再通过内腔、通孔102导向食材。这样,可以通过内腔的大小设置、多个通孔102的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引导蒸汽流向,使蒸汽更为集中地流向食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流向食物附件,使蒸汽主要用于加热食物,而不是加热空间环境。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缩小了蒸汽加热的空间范围,减少了蒸汽的流失,限制了蒸汽的流动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50.通孔102设置在蒸盘100的顶部,便于蒸汽从通孔102溢出后,直接和放置在蒸盘100顶部的食物接触,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51.导气孔设于蒸盘100的底部,避开了蒸盘100的侧面,这样便于蒸盘100的侧面和蒸箱20的侧壁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避免蒸汽从蒸盘100的侧面向下溢出,而是集中在蒸盘100的上方对食物进行加热,减少了蒸汽的流失和无效加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对食物
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导气孔设置在蒸盘100的底部,还便于为蒸盘100在侧面的安装固定提供了便利。
52.实施例3
53.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蒸盖108和导气管106。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的底部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导气孔上连接有导气管106,导气管106用于和蒸箱20的进气口202插接或栓接。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54.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也就是蒸汽可以被封闭在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的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范围内。相对于蒸盘100、蒸盖108所在的空间而言,这两者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较小,减小了蒸汽需要加热的空间,热量更为集中。因此,放置在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的食物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热量,从而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55.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还在底部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有利于将蒸汽通过导气孔引入内腔,再通过内腔、通孔102导向食材。这样,可以通过内腔的大小设置、多个通孔102的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引导蒸汽流向,使蒸汽更为集中地流向食物所在的位置,或者流向食物附件,使蒸汽主要用于加热食物,而不是加热空间环境。进一步地,通过设置蒸盖108,与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缩小了蒸汽加热的空间范围,减少了蒸汽的流失,限制了蒸汽的流动范围,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加热时长。
56.通孔102设置在蒸盘100的顶部,便于蒸汽从通孔102溢出后,直接和放置在蒸盘100顶部的食物接触,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57.导气孔设于蒸盘100的底部,避开了蒸盘100的侧面,这样便于蒸盘100的侧面和蒸箱20的侧壁进行密封连接,从而避免蒸汽从蒸盘100的侧面向下溢出,而是集中在蒸盘100的上方对食物进行加热,减少了蒸汽的流失和无效加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蒸汽对食物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导气孔设置在蒸盘100的底部,还便于为蒸盘100在侧面的安装固定提供了便利。
58.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导气管106连接导气孔和蒸箱20的进气口202,便于引导和限制蒸汽的流向,避免了蒸汽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失,提升了蒸汽的集中度。具体而言,蒸汽从进气口202流入后,可以全部沿导气管106流向蒸盘100的内腔,再从内腔流向蒸盘100上方被蒸盖108和蒸盘100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从而为食物加热,提升了食物的加热速度,缩短了加热时长。
59.进一步地,导气管106为柔性材质体。导气管106采用柔性材质体,便于收纳,也便于灵活设置导气孔的位置。
60.实施例4
61.与实施例3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导气管106采用了刚性材质体,或采用刚性材质体和柔性材质体的结合。
62.在该实施例中,导气管106采用柔性材质体,便于收纳,也便于灵活设置导气孔的位置。导气管106采用刚性材质体,便于用户插拔。也可以在刚性材质体上设置螺纹结构,便
于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便于进行密封。或者导气管106采用柔性材质体和刚性材质体这两者的结合,从而既可以满足便于用户插拔的目的,又可以便于收纳。
63.实施例5
6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蒸盖108、导气管106和隔板。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的底部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导气孔上连接有导气管106,导气管106用于和蒸箱20的进气口202插接或栓接。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蒸盖108上设有隔板,隔板用于将蒸盖108和蒸盘100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多个子空间。
6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板,将蒸盖108和蒸盘100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多个子空间,有利于进一步地缩小蒸汽加热空间,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66.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可以是固定设置,也可以是可装卸地设置。
67.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横向设置,与蒸盘100大致平行,在食物较为矮小是,可以将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分隔出一个较小的子空间,用于进行蒸汽加热。而在此子空间之上,还有一个由隔板和蒸盖108合围出的子空间,但被隔板阻隔,蒸汽不能到达,从而减小了蒸汽的加热范围,有利于提升蒸汽加热速度。
68.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隔板也可以是竖向设置,与蒸盘100大致垂直。例如隔板设置为十字形,将蒸盘100和蒸盖108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分隔为四个较小的蒸汽加热的子空间,四个子空间都由隔板、蒸盖108和蒸盘100合围而成。
69.实施例6
7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和蒸盖108。具体地,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71.进一步地,至少部分蒸盖108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这样便于利用蒸盖108的柔性或弹性对蒸盖108进行折叠或者压缩,从而达到进一步减小蒸汽加热空间的目的。另外,通过利用柔性或弹性对蒸盖108进行折叠或者压缩,也就是说,还可以根据食物的大小,调节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地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还可以提升蒸盖108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弹性材质体,在解除压缩或者折叠之后,蒸盖108可以自动恢复原来的大小和形状,使用上更为方便。
72.实施例7
7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和蒸盖108。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74.进一步地,蒸盖108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蒸盖108的大小不同。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蒸盖108可以同时和蒸盘100配合使用,每个蒸盖108各自和蒸盘100合围出独立的蒸汽加热空间。
7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蒸盖108只能单独和蒸盘100配合使用,也就是说,采用一个蒸盖108时,其余的蒸盖108则不能使用。
77.在该实施例中,采用多个蒸盖108,且蒸盖108的大小不同,有利于根据食物的大小,选用不同的蒸盖108,从而与蒸盘100合围出不同大小的蒸汽加热空间,有利于尽量减小食物周围的空余空间,集中加热,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
78.实施例8
7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和蒸盖108。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进一步地,蒸盖108为伸缩式蒸盖108。
80.在该实施例中,将蒸盖108设置为伸缩式蒸盖108,可以根据食物大小,对蒸盖108进行伸缩调节,便于根据食物的大小,调节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采用伸缩式的蒸盖108,收纳和存储也较为方便。
81.实施例9
8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盘组件10,包括蒸盘100和蒸盖108。蒸盘100具有内腔。蒸盘100的顶部设有多个连通内腔的通孔102。蒸盘100上还设有连通内腔的导气孔。导气孔用于导入蒸汽。蒸盖108用于和蒸盘100合围出蒸汽加热空间。
83.进一步地,蒸盘组件10还包括门体。门体可滑动或可转动地设于蒸盘100的顶部。门体用于封闭蒸盘100上的部分通孔102。具体而言,门体通过转动或者滑动,封闭蒸盘100上不同数量的通孔102。通过对封闭的通孔102的数量调节,也就可以相应地调节蒸汽溢出的数量,使溢出蒸汽的通孔102的数量与食物大小、蒸盘100大小相适应,这样既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蒸汽浪费。
84.进一步地,门体上设有卡槽,蒸盖108的底部设有卡扣,卡扣用于和卡槽配合。至少部分蒸盖108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蒸盖108卡接到蒸盘100上之后,可以随着门体的滑动或者转动而进行折叠或者压缩。
8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门体上设置卡槽,蒸盖108的底部设置卡扣,则蒸盖108可以通过卡扣与卡槽的配合,卡接在门体上,有利于避免蒸盖108从蒸盘100上脱落。进一步地,至少部分蒸盖108为柔性材质体或弹性材质体,则蒸盖108可以随着门体的滑动或转动而折叠或者压缩,使得蒸盖108和蒸盘100之间合围出的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可以随着门体的滑动或转动而自行调节,并与蒸盘100上的通孔102的数量匹配。这样的结构,在食物大小不同时,便于通过门体的欢动或转动,自动使蒸汽加热空间的大小、蒸盘100上能够通气的通孔102的数量相互匹配,既可以提升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又可以减少蒸汽的浪费。
86.实施例10
87.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箱20,包括箱体200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蒸盘组件10,设于箱体200内。
88.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蒸盘组件10,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将蒸盘组件10设置在箱体200内,有利于通过箱体200为蒸盘组件10提供防护和密封,减少蒸汽的溢出。另外,蒸盘组件10可以是多个,从而在一个蒸箱20内形成多个蒸汽加热空间,以便于同时加热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食物,还有利于减少食物之间发生串味的现象。
89.实施例11
90.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蒸盘组件10和蒸箱20,蒸盘组件10能够提高食物加热速度。
91.如图2和图3所示,蒸盘组件10包括导气管106、蒸盘100和蒸盖108。其中,蒸盘100为中空结构,并与导气管106相连,导气管106与蒸箱20进气口202软连接,便于用户插拔蒸盘100附件。蒸盖108可配合蒸盘100使用,也可选择不使用。
92.具体来说,蒸汽直接从进气口202经导气管106,进入中空的蒸盘100。蒸盘100上方,也就是蒸盘100的顶部固定区域内有通孔102,配合蒸盖108可以将食物封闭在一个小空间内。蒸汽从蒸盘100上方的通孔102溢出接触食物,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加热速度。
93.导气管106可以是柔性材质体,例如硅胶软管,便于收纳。也可以是不锈钢或其他材质的刚性材质体硬管,便于插拔。
94.通过采用蒸盘组件10,使蒸盘100和蒸盖108合围出较小的加热空间,可以提高现有蒸箱20的食物翻热速度。
9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通过上述实施例,有效地提升了蒸盘组件和蒸箱的加热速度,缩短了食物的加热时长。
96.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9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限制。
9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9.以上仅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