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2567发布日期:2021-09-29 03:2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热风组件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采用电加热食物的烹饪设备,一般是采用发热管通电产生热空气,再通过电机带动扇叶高速旋转,扇叶产生高速气流并与发热管换热后流入到设备的腔体内,该气流在腔体内循环后会被扇叶重新吸入,从而形成循环的加热气流,对食物进行加热。现有的热风组件通常安装在设备的背部,该设计使得设备的整体厚度变大,进而减小了设备的容积率,增加了产品的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目前也有一些烹饪设备将热风组件安装在设备的顶部,但是该设计会使得腔体内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腔体内的上下温差过大会导致食物加热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解决腔体内的上下温差大的烹饪设备。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其包括:
5.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设置有吸风口和出风口;
6.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转轴与离心式扇叶连接,所述离心式扇叶与所述吸风口位置相对;
7.发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所述离心式扇叶的安装空间与所述发热件的安装空间之间通过导风罩相连通;
8.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纵向布置在所述腔体的侧壁。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时,电机驱动离心式扇叶高速旋转,离心式扇叶通过吸风口从腔体内进行吸气,气流经过导风罩进入到发热件的安装空间内,发热件对气流进行加热后,经出风口进入腔体,此时,纵向布置的加热件对进入腔体内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尤其对腔体内下方空间进行加热,从而减少腔体内上、下方的温差,达到对食物快速稳定加热的目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位于所述腔体内或所述腔体外。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位于腔体侧板的压型内。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出风口位置相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下端延伸有横向布置的管体,所述管体位于所述腔体的下方。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件为发热管。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管外套装有用于固定所述发热管位置的发热管罩。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管罩外套装有隔热罩。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顶部设置有散热扇叶。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机安装在薄型电机支架上。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腔体100、吸风口101、出风口102、顶板103、腔体侧板104;
27.电机200、转轴201、离心式扇叶202、散热扇叶203、电机支架204;
28.发热管300、发热管罩301、导风罩400;
29.加热管500、管体501、隔热罩60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3.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相对、设置、安装、连接、适配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下面结合附图1

图4描述烹饪设备的具体结构: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2所示,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其包括腔体100,腔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吸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吸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最佳形状为圆形,当然其他形状也可以实现。腔体100的顶部外还设置有顶板103,顶板103上通过电机支架204安装有电机200,为了使热风组件小型化,减小设备的整体高度,减小设备的整体体积,电机支
架204采用薄型电机支架204,电机支架204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位于电机200的上方和下方,上支架和下支架均由厚度为0.5mm~1mm铝质薄壁结构制作而成,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螺栓将电机200固定安装在顶板103上。电机200上的转轴201穿过顶板103与离心式扇叶202连接,离心式扇叶202位于顶板103与腔体100顶部之间的间隙内,离心式扇叶202与吸风口101位置相对,从而便于从腔体100内进行吸气,离心式扇叶202使得气体从扇叶的侧面进入,旋转90度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风扇叶片上方流动而离开,采用离心式扇叶202能加快腔体100的高温空气流动,提高腔体100内温度的稳定速度。腔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发热管罩301,发热管罩301内固定有发热管300,发热管300一般采用石英发热管30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发热件,如:卤素电热管、碳纤维发热管、ptc电热元件等,发热管300与出风口102位置相对,发热管罩301同时充当了将气流导向出风口102的通道。离心式扇叶202的安装空间与发热管300的安装空间之间通过导风罩400相连通;腔体100的侧壁纵向布置有加热管500,加热管500一般采用电发热管,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其他发热件,如:ptc电热元件等。
36.工作时,电机200驱动离心式扇叶202高速旋转,离心式扇叶202通过吸风口101从腔体100内进行吸气,气流经过导风罩400进入到安装发热管300的发热管罩301内,发热管300对气流进行加热后,经出风口102进入腔体100,此时,纵向布置的加热管500对进入腔体100内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尤其对腔体100内下方空间进行加热,从而减少腔体100内上、下方的温差,达到对食物快速稳定加热的目的。经过测试,此时腔体100的上下热量分布均匀,从而有效改善煮食效果。另外,由于热风组件安装在烹饪设备的顶部,将设备顶部的剩余空间有效利用,从而减少了设备的整体厚度,使设备更小型化。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管500位于腔体100内或腔体外,当将加热管500设置在腔体100内时,能够有效提高加热管500对腔体100内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的效果;当将加热管500设置在腔体100外时,虽然二次加热的效果有所减低,但是提升了腔体100内部的容积率。加热管500的安装一般采用固定螺栓将其固定在腔体侧板104上。
38.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出风口102的气流进行有效加热,将加热管500与出风口102位置相对,加热管500对出风口102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
39.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罩301外套装有隔热罩600,隔热罩600由隔温材料制作而成,如:为隔热棉,在该实施例中,隔热棉具有良好的耐高温、不易燃烧和导热系数低等特点,能够更好地减少了发热管300产生的热量对电机200的影响,隔热罩600的使用同时有效降低了腔体100内热量的损失,保证了设备的加热效果。
4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该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基本相同,其包括腔体100,腔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吸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腔体100的顶部外还设置有顶板103,顶板103上通过电机支架204安装有电机200,电机200上的转轴201穿过顶板103与离心式扇叶202连接,离心式扇叶202位于顶板103与腔体100顶部之间的间隙内,离心式扇叶202与吸风口101位置相对,从而便于从腔体100内进行吸气。腔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发热管罩301,发热管罩301内固定有发热管300,发热管300与出风口102位置相对,发热管罩301同时充当了将气流导向出风口102的通道。离心式扇叶202的安装空间与发热管300的安装空间之间通过导风罩400相连通;腔体100的侧壁纵向布置有加热管
500。两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区别在于加热管500的布置方式不同,参照图4,第二种实施例的加热管500在第一种实施例加热管500的下端延伸有横向布置的管体501,管体501位于腔体100的下方,该设计能通过横向布置的管体501增加腔体100下方的热量。
41.工作时,电机200驱动离心式扇叶202高速旋转,离心式扇叶202通过吸风口101从腔体100内进行吸气,气流经过导风罩400进入到安装发热管300的发热管罩301内,发热管300对气流进行加热后,经出风口102进入腔体100,此时,纵向布置的加热管500对进入腔体100内的气流进行二次加热,尤其位于腔体100下方的管体501对腔体100下方空间进行加热,从而减少腔体100内上、下方的温差,达到对食物快速稳定加热的目的,经过测试,此时腔体100上方的热量不变、温度约160℃,腔体100下方的热量增加、温度约155℃,腔体100的上下热量分布均匀、温差只有约5℃,从而有效改善煮食效果。
42.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将加热管500位于腔体侧板104的压型内,该设计有效减少加热管500对腔体100内空间的占用,提升了腔体100内部的容积率。
43.参照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200顶部设置有散热扇叶203,散热扇叶203的设置能够对电机200吹风,增强电机200自身和产品内部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温度对电机200使用寿命的影响,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4.需要说明的是,烹饪设备应做扩大理解,包括电烤箱、微波炉等具有热风烘烤功能的烹饪设备,热风组件用于对电烤箱、微波炉的腔体100进行供热,从而对食物进行有效的加热。
45.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