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8314发布日期:2021-06-18 20:1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窗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窗户上一般装有纱窗,纱窗的安装可以保证窗户通风的同时,有效防止蚊虫的进入。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728852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纱窗,具有框体,在框体左右两侧设置毛毡条。当纱窗嵌入移开的玻璃窗框位置时,框体边沿能实现密封,蚊虫无法钻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纱窗虽然能有效的放置蚊虫的进入,但是纱窗通常设置在玻璃窗户的内部,人们在对玻璃窗户进行启闭时,需要先将纱窗打开,再对玻璃窗户进行操作,此时蚊虫很容易趁着纱窗打开的时机进入屋内,从而降低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屋内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让人们在纱窗关闭的同时对玻璃窗户进行启闭操作,提高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屋内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包括窗框,窗框上设有纱窗,窗框上设有玻璃窗,玻璃窗的顶端与窗框的顶端铰接,玻璃窗置于纱窗远离屋内的一侧,玻璃窗底端靠近纱窗的一侧设有伸缩支架,伸缩支架呈交错铰接的剪切状,窗框底端靠近伸缩支架的一侧开设有驱动槽,窗框内设有置于驱动槽内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伸缩支架远离玻璃窗的端部,驱动机构从窗框靠近屋内的一侧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框起到支撑纱窗和玻璃窗的作用,通过伸缩支架与玻璃窗、窗框之间的支撑连接,实现玻璃窗在窗框上的打开和关闭,驱动槽起到存放伸缩支架和驱动机构的作用,人们站在屋内,在屋内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伸缩支架运动,通过伸缩支架的伸出或缩回,改变窗框与玻璃窗之间的距离,在不打开纱窗的前提下,实现玻璃窗的启闭,具有进一步提高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屋内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滑块,两个驱动滑块均置于窗框内部滑动,两个驱动滑块的滑动方向均在一条直线上,两个驱动滑块作方向相反的滑动,伸缩支架的端部分别与驱动滑块铰接,窗框内转动连接有驱动丝杠,驱动丝杠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驱动丝杠置于两个驱动滑块的中间位置处,驱动丝杠的两端分别贯穿驱动滑块且与驱动滑块螺纹连接,驱动丝杠两端的螺纹呈反螺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转动驱动丝杠,通过驱动丝杠的转动和反螺纹设置,实现两个驱动滑块沿驱动丝杠的方向作相反的滑动,实现两个驱动滑块的位置改变,驱动丝杠带动驱动滑动运动的同时,还起到提高驱动滑块运动稳定性的作用,通过两个驱动滑块作对称式的滑动,带动伸缩支架运动,实现玻璃窗的启闭,优化驱动滑块的驱动形式和驱动滑块与伸缩支架之间的连接方式。

可选的,所述驱动丝杠的中间位置固设有蜗轮,蜗轮与驱动丝杠呈相互垂直状,窗框内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蜗轮的转动,通过蜗轮与驱动丝杆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带动驱动丝杆转动,最终实现玻璃窗的启闭,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自锁性,人们将玻璃窗开启到任意角度时,此时玻璃窗都不会在重力或外界作用力下,改变玻璃窗开启的角度或将玻璃窗关上,进一步提高玻璃窗在开启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蜗杆的端部上可拆式连接有驱动座,驱动座上设有置于窗框外的驱动摇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座连接驱动摇把,人们通过转动驱动摇把,带动驱动座转动,实现蜗杆的转动,驱动摇把增大了人手的接触面积,方便人们省力的打开或关闭玻璃窗,驱动座与蜗杆之间的可拆,便于人们前期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

可选的,所述驱动摇把与驱动座相互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不需要使用驱动摇把时,此时将驱动摇把转至窗框的一侧,减少驱动摇把伸出窗框的长度,减少了驱动摇把的占用空间,方便人们对驱动摇把进行放置。

可选的,所述窗框上靠近驱动摇把的位置处设有放置台,放置台上开设有放置槽,驱动摇把的形状大小与放置槽的形状大小相互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起到支撑驱动摇把的作用,人们在不需要使用驱动摇把时,将驱动摇把放置到放置槽内,通过放置槽与驱动摇把的形状适配,把驱动摇把稳定的放置在放置台上,进一步实现对驱动摇把的稳定放置。

可选的,所述窗框内设有两个防尘挡板,防尘挡板呈往复折叠状,两个防尘挡板分别置于驱动槽的两端位置处,防尘挡板的端部与驱动槽的端部连接,防尘挡板与窗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玻璃窗打开时,防尘挡板置于驱动槽的两端位置,通过防尘挡板的伸展,将驱动槽裸露的开口位置进行遮挡,进而大大减少了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落到驱动槽的内部,提高了驱动槽内部的整洁性。

可选的,所述防尘挡板远离驱动槽的端部处与相靠近的驱动滑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滑块与防尘挡板之间的连接,防尘挡板置于驱动槽的端部与驱动滑块之间,在人们通过驱动机构打开玻璃窗的同时,随着驱动滑块的运动,带动防尘挡板一同运动,在玻璃窗户打开时的同时,防尘挡板也随之打开,实现防尘挡板与玻璃窗之间的开启联动;当人们将玻璃窗关闭上,同理防尘挡板也随之闭合折叠,通过人们的一步操作,实现防尘挡板与玻璃窗的同时运动,方便人们对玻璃窗与防尘挡板的实际操作使用。

可选的,所述窗框靠近玻璃窗一侧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的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由富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当玻璃窗关闭在窗框上时,此时密封垫置于窗框与玻璃窗之间,通过密封垫的弹性形变,大大提高了玻璃窗与窗框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伸缩支架与玻璃窗、窗框之间的支撑连接,实现玻璃窗在窗框上的打开和关闭,人们站在屋内,在屋内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带动伸缩支架运动,通过伸缩支架的伸出或缩回,改变窗框与玻璃窗之间的距离,在不打开纱窗的前提下,实现玻璃窗的启闭,具有进一步提高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屋内的效果;

2.人们转动蜗杆,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蜗轮的转动,通过蜗轮与驱动丝杆之间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带动驱动丝杆转动,最终实现玻璃窗的启闭,通过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自锁性,人们将玻璃窗开启到任意角度时,此时玻璃窗都不会在重力或外界作用力下,改变玻璃窗开启的角度或将玻璃窗关上,进一步提高玻璃窗在开启时的稳定性;

3.通过驱动滑块与防尘挡板之间的连接,防尘挡板置于驱动槽的端部与驱动滑块之间,在人们通过驱动机构打开玻璃窗的同时,随着驱动滑块的运动,带动防尘挡板一同运动,在玻璃窗户打开时的同时,防尘挡板也随之打开,实现防尘挡板与玻璃窗之间的开启联动;当人们将玻璃窗关闭上,同理防尘挡板也随之闭合折叠,通过人们的一步操作,实现防尘挡板与玻璃窗的同时运动,方便人们对玻璃窗与防尘挡板的实际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玻璃窗开启时朝向驱动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玻璃窗开启时朝向放置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平行于驱动丝杠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垂直于驱动丝杠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窗框;11、驱动槽;12、密封垫;2、纱窗;3、玻璃窗;4、伸缩支架;41、伸缩杆;5、驱动机构;51、驱动滑块;52、驱动丝杠;53、蜗轮;54、蜗杆;541、方形杆;55、驱动座;551、方形槽;552、连接螺栓;56、驱动摇把;561、转动柄;6、放置台;61、放置槽;7、防尘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

参照图1,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包括窗框1,窗框1呈竖直的“口”字形,窗框1由铝包木的材质制成。窗框1靠近屋内的一侧为木质,富有美观性;窗框1远离屋内的一侧为铝制,具有轻量化和耐使用的效果。窗框1内安装有纱窗2,通过纱窗2的设置,减少外界蚊虫的进入。窗框1的一侧上安装有玻璃窗3,玻璃窗3的窗框同样由铝包木的材质制成。玻璃窗3靠近屋内的一侧为木质,富有美观性;玻璃窗3远离屋内的一侧为铝制,具有轻量化和耐使用的效果。玻璃窗3的顶端与窗框1的顶端相互铰接,玻璃窗3置于纱窗2远离屋内的一侧,玻璃窗3顺着与窗框1铰接的位置处向上翻转,方便人们对玻璃窗3和纱窗2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2,窗框1靠近玻璃窗3一侧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环形的密封垫12,密封垫12呈“口”字形,密封垫12由富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当玻璃窗3关闭在窗框1上时,密封垫12置于玻璃窗3边框与窗框1之间,通过对密封垫12的挤压变形,提高玻璃窗3与窗框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参照图2和图3,玻璃窗3底端靠近纱窗2的一侧上铰接有伸缩支架4,伸缩支架4置于玻璃窗3底端的中部,伸缩支架4呈交错铰接的剪切状,伸缩支架4由四根相互铰接的伸缩杆41组成,两两伸缩杆41组成一组,伸缩杆41靠近玻璃窗3的一端由两根伸缩杆41的端部先相互铰接在一起,再与玻璃窗3连接,通过四根伸缩杆41的相互配合,实现对玻璃窗3的支撑。

参照图2,窗框1底端靠近玻璃窗3的一侧开设有驱动槽11,驱动槽11呈水平长条状,驱动槽11置于窗框1底端的中部位置。窗框1内安装有置于驱动槽11内的驱动机构5。当玻璃窗3关闭时,此时伸缩支架4与驱动机构5一同置于驱动槽11内,驱动槽11起到收纳驱动机构5与伸缩支架4的作用。

参照图2,驱动机构5连接伸缩支架4远离玻璃窗3的端部,伸缩支架4靠近窗框1的一端有两根伸缩杆41伸出,两根伸缩杆41分别与驱动机构5连接,通过驱动机构5的带动,再加上四根伸缩杆41之间的伸缩配合,实现玻璃窗3的打开和关闭。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5从窗框1靠近屋内的一侧伸出,进而方便人们在屋内对驱动机构5进行操作和控制,方便人们在不打开纱窗2的前提下,操作玻璃窗3的打开和关闭。

参照图4和图5,驱动机构5包括两个驱动滑块51,驱动滑块51呈长方体状,两个驱动滑块51均置于驱动槽11内部且沿水平的方向滑动。两个驱动滑块51的滑动方向均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同时两个驱动滑块51作方向相反的滑动。两根靠近驱动滑块51方向的伸缩杆41分别与对应的驱动滑块51呈球头铰接。通过驱动滑块51的滑动,带动伸缩支架4作伸缩运动。

参照图4和图5,窗框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驱动丝杠52,驱动丝杠52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滑块51的滑动方向一致。驱动丝杠52置于两个驱动滑块51的中间位置处,驱动丝杠52的两端分别贯穿驱动滑块51且与驱动滑块51螺纹连接,同时驱动丝杠52两端的螺纹呈反螺纹设置。通过驱动丝杠52的转动,再通过驱动丝杠52与驱动滑块51之间的滚珠丝杠设置,实现两个驱动滑块51沿相反的方向在驱动槽11内滑动,进而带动伸缩支架4作伸缩运动。

参照图3和图5,驱动丝杠52的中间位置固设有蜗轮53,蜗轮53呈竖直状,蜗轮53与驱动丝杠52呈相互垂直状。窗框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蜗杆54,蜗杆54置于蜗轮53的下方且与蜗轮53啮合连接。通过蜗杆54的转动,带动蜗轮53转动,实现驱动丝杠52的转动,同时再根据蜗杆54、蜗轮53之间的自锁性质。当人们转动蜗杆54,将玻璃窗3打开,打开玻璃窗3至任一的角度上,此时玻璃窗3在受到自身重力和外界的作用力下,不会沿着相反的传力方向,使蜗杆54发生转动,实现玻璃窗3打开时角度上的自锁。

参照图5,蜗杆54的端部伸出窗框1,蜗杆54伸出窗框1的端部位置上可拆式连接有驱动座55。蜗杆54靠近驱动座55端部的中心位置固设有方形杆541,驱动座55靠近蜗杆54端部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方形槽551,方形杆541与方形槽551相互适配,通过方形杆541与方形槽551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蜗杆54与驱动座55之间的可拆。

参照图5和图6,驱动座55的一侧上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552,当方形杆541置于方向槽内时,此时连接螺栓552同时穿过驱动座55和方形杆541,实现蜗杆54与驱动座55之间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5和图6,驱动座55上铰接有驱动摇把56,驱动摇把56置于窗框1的外部,人们转动驱动摇把56,驱动摇把56增大了与人手的接触面积,进而方便人们省力的转动驱动摇把56,通过驱动座55的传动,实现蜗杆54的转动。

参照图6,驱动摇把56远离驱动座55的一端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柄561,人们握住转动柄561,通过转动柄561的转动,缓和了人手与驱动摇把56之间的摩擦,优化了驱动摇把56的传动方式,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参照图6和图7,窗框1上靠近驱动摇把56的位置处固设有放置台6,放置台6呈水平状置于蜗杆54(参照图5所示)的下方。放置台6上开设有放置槽61,驱动摇把56的形状大小与放置槽61的形状大小相互适配。当人们不使用驱动摇把56时,将驱动摇把56转动至放置槽61内进行放置,便于驱动摇把56的存放。

参照图2,窗框1内安装有两个防尘挡板7,防尘挡板7呈往复折叠状,防尘挡板7亦可伸长也可收缩,两个防尘挡板7分别置于驱动槽11的两端位置处。防尘挡板7一端的端部与驱动槽11的端部固定连接,同时剩余的防尘挡板7在窗框1上滑动,与窗框1内部滑动连接。当玻璃窗3打开时,此时将防尘挡板7打开,对驱动槽11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封堵,减少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落到驱动槽11内,提高驱动槽11内部空间的整洁性。

参照图2,防尘挡板7远离驱动槽11的端部处与相靠近的驱动滑块51固定连接。在人们通过驱动机构5打开玻璃窗3的同时,随着驱动滑块51的运动,带动防尘挡板7一同运动,实现防尘挡板7与玻璃窗3之间开启或关闭的联动,进而方便人们对玻璃窗3与防尘挡板7的实际操作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剪切式启闭幕墙窗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需要打开玻璃窗3时,将驱动摇把56从放置槽61内取出,握住转动柄561转动驱动摇把56,通过驱动座55、蜗杆54、蜗轮53和驱动丝杠52的转动配合,实现驱动滑块51的运动,最终带动伸缩支架4将玻璃窗3撑起,实现玻璃窗3的打开,同时驱动滑块51带动防尘挡板7运动并打开,对驱动槽11的两端位置进行遮挡;当人们需要关闭玻璃窗3时,握住转动柄561,进行相反方向上的转动,实现玻璃窗3和防尘挡板7的同步关闭,完成幕墙窗的实际操作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