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烤设备、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49530发布日期:2022-10-11 20:0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蒸烤设备、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蒸烤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蒸烤设备、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蒸烤箱由于其方便的使用性能,符合市场需求逐渐走进更多的家庭。然而,当蒸烤箱使用结束后,直接打开蒸烤箱的门体会有大量的热蒸汽溢出,造成能量浪费。更重要的,如果用户距离较近容易被热蒸汽灼伤手部或面部,存在安全隐患。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热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液化箱降低了蒸箱排放蒸汽的温度,但是蒸汽的热量没有得到合理再次利用,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蒸烤设备、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降低蒸汽腔内蒸汽的温度的同时,将蒸汽的热量传导至蒸汽发生器再次利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烤设备包括:
7.蒸汽腔,连通有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排气管;
8.蓄热模块,至少部分所述蒸汽排气管设置于所述蓄热模块内,所述蓄热模块用以吸收所述蒸汽排气管内蒸汽的热量;
9.传热模块,连接于所述蓄热模块和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以将所述蓄热模块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蒸汽发生器。
10.可选的,所述传热模块包括传热管,所述传热管的吸热端连接于所述蓄热模块,放热端连接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水箱。
11.可选的,所述传热管内设有一条或多条工质通道,所述工质通道沿所述传热管纵向延伸成型;
12.所述工质通道的内部充填有相变工质,所述相变工质用以将热量从所述传热管的所述吸热端传递至所述放热端。
13.可选的,所述传热管的所述放热端高于所述吸热端设置,以使所述相变工质靠重力回流;
14.所述工质通道的内壁开设有一条或多条回流槽,所述回流槽沿所述工质通道纵向延伸成型。
15.可选的,所述蓄热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充填有相变蓄热材料,且设有供所述蒸汽排气管通过的排气管通道;
16.所述蒸汽排气管位于所述排气管通道内的管段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17.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传热管通道,所述传热管的所述吸热端设置于所述传热管通道内。
18.可选的,还包括冷凝水回收模块,所述冷凝水回收模块用以回收所述蒸汽排气管内的蒸汽冷凝水。
19.可选的,所述冷凝水回收模块包括:
20.集水箱,连通于所述蒸汽排气管的排气口;
21.集水箱排气管,连通于所述集水箱和外界环境,且所述集水箱排气管的排气口覆盖有石墨烯过滤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23.获取蒸汽腔温度值和蒸汽水箱温度值;
24.当所述蒸汽腔温度值大于开门安全温度值时,控制所述蒸烤设备排放蒸汽;
25.当所述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开门安全温度值,且小于所述蒸汽水箱温度时,控制所述蒸烤设备停止排放蒸汽。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所述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
2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烤设备、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8.高温蒸汽从蒸汽排气管排放至外界过程中,蓄热模块吸收蒸汽排气管内高温蒸汽的热量,传热模块将蓄热模块吸收的热量传导至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将这部分热量用于产生高温蒸汽,实现蒸汽热量的回收利用。
29.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30.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3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烤设备示意图;
32.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热管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34.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烤设备控制方法流程图。
35.附图标记:
36.10:蒸汽腔;11:蒸汽排气管;12:蒸汽排放电磁阀;20:蓄热模块;30:传热管;31:工质通道;32:回流槽;40:蒸汽发生器;41:蒸汽水箱;50:集水箱;51:集水箱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38.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9.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0.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1.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42.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43.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5.结合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烤设备,包括蒸汽腔10、蓄热模块20和传热模块。其中,至少部分蒸汽排气管11设置于蓄热模块20内,蓄热模块20用以吸收蒸汽排气管11内蒸汽的热量;传热模块连接于蓄热模块20和蒸汽发生器40,用以将蓄热模块20吸收的热量传导至蒸汽发生器40。
46.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烤设备,蒸汽发生器40用于产生高温蒸汽并通入蒸汽腔10内,将食物放置于蒸汽腔10内可进行蒸烤。蒸烤结束后,蒸汽腔10内的高温蒸汽通过蒸汽排气管11外排,高温蒸汽排放过程中,蓄热模块20吸收蒸汽排气管11内高温蒸汽的热量,传热模块将蓄热模块20吸收的热量传导至蒸汽发生器40,蒸汽发生器40利用传热模块传导的热量产生高温蒸汽,这样实现蒸汽腔10内高温蒸汽的热量在蒸烤设备内的循环利用。
47.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40内部设有蒸汽水箱41和用于加热蒸汽水箱41内部水的电加热结构。通过电加热结构将水箱内的水加热产生高温蒸汽并通入蒸汽腔10内。
48.进一步的,蒸汽腔10的顶部开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发生器40设置于蒸汽腔10的顶部,且设有与蒸汽入口连通的蒸汽进气管,蒸汽水箱41产生的高温蒸汽经过蒸汽进气管从蒸汽入口通入蒸汽腔10内,用于蒸烤食物。
49.进一步的,蒸汽腔10的侧壁开设有蒸汽出口,蒸汽排气管11通过蒸汽出口连通于蒸汽腔10。蒸汽腔10内的高温蒸汽从蒸汽出口进入蒸汽排气管11,并经过蒸汽排气管11排
放至外界环境中。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蓄热模块20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充填有相变蓄热材料,且设有供蒸汽排气管11通过的排气管通道;蒸汽排气管11位于排气管通道内的管段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51.这样,当高温蒸汽在排气管内流通,并经过排气管位于排气管通道内的管段时,高温蒸汽的热量穿过该管段的管壁散发至壳体内,这部分热量被壳体内的相变蓄热材料吸收,且相变蓄热材料吸热发生相变后存储这部分热量。
52.进一步的,壳体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组成,且前壳体和后壳体构造为大小相同的、内部充填有相变蓄热材料的长方体,两个长方体通过一大小相同的侧面扣合连接。
53.更进一步的,前壳体扣合侧面的四角设有固定卡扣,后壳体扣合侧面的四角对应位置设有可与固定卡扣配合连接的固定卡槽,通过固定卡扣和固定卡槽的卡接结构将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于一体。
54.更进一步的,前壳体两个相对的底面分别设有一个角铁安装座,角铁安装座的一垂直侧面固定于前壳体的底面,另一垂直侧面设有第一安装孔。蒸烤设备内部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后壳体与前壳体完成扣合后,利用安装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将前壳体固定于蒸烤设备内的固定支架上。
55.更进一步的,前壳体扣合侧面的一端内凹形成截面为半圆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在前壳体扣合侧面的延伸走向,与蒸汽排气管11设置于壳体内的管段的走向一致,且第一凹槽半圆形截面的直径大于等于蒸汽排气管11设置于壳体内的管段的直径。
56.更进一步的,后壳体扣合侧面内凹形成与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和大小、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位置与第一凹槽相对应。这样当前壳体和后壳体扣合于一体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口相对并贴合,围限构成排气管通道。安装时,先将蒸汽排气管11对应的管段放置于前壳体的第一凹槽内,然后将具有第二凹槽的后壳体扣合于前壳体,完成扣合后蒸汽排气管11对应的管段即被安装在排气管通道内。
57.更进一步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开口卡箍,开口卡箍的固定端固定第一凹槽的底部,开口卡箍的开口端朝向第一凹槽的槽口。当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限构成的排气管通道直径大于蒸汽排气管11直径时,可先将蒸汽排气管11卡设于第一凹槽内的开口卡箍内,然后将后壳体扣合于前壳体,这样蒸汽排气管11通过多个开口卡箍固定与排气管通道内。
58.更进一步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铜质材料制成。这样,高温蒸汽流通至蒸汽排气管11位于排气通道内的管段时,其热量可穿过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传导至壳体内的相变蓄热材料。
59.更进一步的,相变蓄热材料可以包括泡沫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棕榈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和相变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相变蓄热材料吸收蒸汽排气管11内蒸汽的热量后发生相变,并把热量以相变潜热的形式储存。当相变材料温度下降至一定温度后,存储的热量会散发到外界环境中。
60.更进一步的,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隔热板。在隔热板的作用下,避免壳体内相变蓄热材料吸收的蒸汽热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影响蒸汽热量的利用率。
61.在上述实施例中,蒸汽排气管11由第一排放管段、散热管段和第二排放管段依次
通过管箍连通组成,且第一排放管段不与散热管段连通的一端连通于蒸汽腔10。这样,蒸汽腔10内的高温蒸汽依次经过第一排放管段、散热管段和第二排放管段排放至外界环境中。
62.进一步的,散热管段设置于排气管通道内,且散热管段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铜质材料制成。这样,高温蒸汽经过散热管段时,高温蒸汽的热量能够穿过散热管段的管壁传递至相变蓄热材料。
63.更进一步的,散热管段构造为蛇形板片结构,相应地,排气管通道构造为与散热管段形状相同的、可容纳散热管段的蛇形通道。这样,通过将散热管段和排气管通道设计为相对应的蛇形结构,能够在壳体的有限空间内,安装更长的散热管段,提升散热管段在壳体内的散热效果。
64.更进一步的,第一排放管段采用聚乙烯保温材料制成。这样,避免高温蒸汽进入散热管道之前,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传热模块包括传热管30,传热管30的吸热端连接于蓄热模块20,放热端连接于蒸汽发生器40的蒸汽水箱41。这样,在传热管30的吸热端吸收蓄热模块20的热量,且热量通过传热管30传递至放热端,传递至放热端的热量用于加热蒸汽水箱41内的水,节省了蒸汽发生器40用于加热蒸汽水箱41的能源。
66.进一步的,传热管30构造为截面为长方形的平板型管件,前壳体扣合侧面远离第一凹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由前壳体扣合侧面内凹、并沿设置于壳体内的传热管30首端的走向成型,且第三凹槽的截面形状与传热管30的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这样,后壳体扣合侧面与第三凹槽围限出传热管通道。安装时,先将传热管30的首端放置于第三凹槽内,然后将后壳体扣合于具有第三凹槽的前壳体,这样即将传热管30的首端安装于传热管通道内。
67.更进一步的,传热管30由吸热管段、连通管段和加热管段通过管箍依次连通组成,且吸热管段位于传热管30的吸热端,加热管段位于传热管30的放热端。
68.更进一步的,吸热管段和加热管段均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铜质材料制成。这样,使得吸热管段能够有效吸收壳体内相变蓄热材料释放的热量,使得加热管段能够有效释放从吸热管段传导而来的热量。
69.更进一步的,连通管段采用聚乙烯保温材料制成。这样,能够避免热量从吸热管段传导至加热管段的过程中,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
70.更进一步的,吸热管段构造为蛇形板片结构,相应地,传热管通道构造为与吸热管段形状相同的、可容纳吸热管段的蛇形通道。这样,通过吸热管段和传热管通道的蛇形结构设计,能够在壳体的有限空间内,安装更长的吸热管段,提升吸热管段在壳体内的吸热效果。
71.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传热管30内设有一条或多条工质通道31,工质通道31沿传热管30纵向延伸成型;工质通道31的内部充填有相变工质,相变工质用以将热量从传热管30的吸热端传递至放热端。
72.进一步的,工质通道31构造为截面为正方形的相对密封的通道。工质通道31的首端位于传热管30的吸热端,工质通道31的末端位于传热管30的放热端。
73.更进一步的,相变工质可以包括四氟乙烷、五氟丙烷、异丁烷、二氟甲烷、二氟一氯甲烷、r410a混合制冷剂、去离子水、酒精、二氧化碳、氨或丙酮。每一工质通道31内的相变工
质相同,不同工质通道31内的相变工质可以不同。相变工质在工质通道31内的充填率可以为40%。
74.更进一步的,每一工质通道31的中部设有注入口,通过注入口可以向工质通道31内部补充或更换相变工质。
75.在上述实施例中,传热管30的放热端高于吸热端设置,以使相变工质靠重力回流;工质通道31的内壁开设有一条或多条回流槽32,回流槽32沿工质通道31纵向延伸成型。
76.进一步的,加热管段高于连通管段设置,连通管段高于吸热管段设置。这样,相变工质在加热管段释放热量后液化,在重力作用下经过连通管段回流至吸热管段。
77.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回流槽32由工质通道31内部的侧壁内凹、并沿工质通道31纵向延伸成型,回流槽3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v形。这样,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液态相变工质能够通过回流槽32快速回流至吸热管段。
78.在上述实施例中,加热管段构造为蛇形板片结构,且水平设置于蒸汽水箱41内部。蒸汽水箱41内部设有用以固定加热管段的安装座,通过安装座将加热管段水平固定于蒸汽水箱41内。
79.示例性的,相变工质采用丙酮,丙酮存储在工质通道31的首端,丙酮常温下为液态。壳体内相变蓄热材料释放的热量,穿过吸热管段的管壁进入工质通道31并传递至丙酮,去丙酮吸热后相变发生气化,气态丙酮携带相变蓄热材料释放的热量进入工质通道31的末端,热量传递至加热管段。加热管段内的热量用于加热蒸汽水箱41内的水,当气态丙酮携带的热量释放后重新变成液态丙酮,液态丙酮在重力作用下向工质通道31的首端流动,并且在毛细力和回流槽32的作用下,液态丙酮能够快速回流至工质通道31的首端。
80.在一些实施例中,蒸烤设备还包括冷凝水回收模块,冷凝水回收模块包括集水箱50和集水箱排气管51。其中集水箱50连通于蒸汽排气管11的排气口;集水箱排气管51连通于集水箱50和外界环境,且集水箱排气管51的排气口覆盖有石墨烯过滤膜。这样,蒸汽排气管11内产生的冷凝水能够收集进入集水箱50,且在石墨烯过滤膜的作用下,防止未经冷凝的蒸汽携带油滴或其他颗粒排放到外界环境中。
81.进一步的,蒸汽排气管11从集水箱50顶部伸入集水箱50内,且蒸汽排气管11的排气口位于集水箱50的中下部。这样,当集水箱50内的冷凝水积聚到淹没蒸汽排气管11的排气口时,冷凝水会对从蒸汽排气管11的排气口排出的蒸汽再次降温冷凝。
82.更进一步的,集水箱50的顶部设有开口,集水箱排气管51通过该开口连通于集水箱50内部。这样,未经冷凝的蒸汽从集水箱50顶部的开口进入集水箱排气管51,并排放至外界环境。
83.结合图4所示,本空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84.s01,获取蒸汽腔温度值和蒸汽水箱温度值;
85.s02,当蒸汽腔温度值大于开门安全温度值时,控制蒸烤设备排放蒸汽;
86.s03,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开门安全温度值,且小于蒸汽水箱温度值时,控制蒸烤设备停止排放蒸汽。
87.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蒸烤设备控制方法,当蒸汽腔温度值大于开门安全温度值时,控制蒸烤设备通过蒸汽排气管11排放蒸汽,且在排气过程中蓄热模块20的相变蓄热材料吸收高温蒸汽的热量,且热量通过传热模块的传热管30传导至蒸汽水箱41将其内部的
水加热,实现蒸汽热量再利用;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开门安全温度值,且小于蒸汽水箱温度值时,控制蒸烤设备停止排放蒸汽,由于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蒸汽水箱温度值时,蒸汽水箱41内的热量就会通过传热管30传导至相变蓄热材料,如果继续排放低于蒸汽水箱温度值的蒸汽,该低温蒸汽会吸收相变蓄热材料存储的蒸汽水箱41的热量,并携带这部分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造成能量浪费。
88.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腔10和蒸汽水箱41内分别设有电子温控器,通过电子温控器能够获取蒸汽腔温度值和蒸汽水箱温度值。
89.进一步的,在获取蒸汽腔温度值和蒸汽水箱温度值之前,包括:获取蒸烤设备的使用状态,根据蒸烤设备的使用状态判断蒸烤设备是否需要排放蒸汽。这样,使得蒸烤设备在特定使用状态下执行排放蒸汽,减少蒸汽浪费。
90.更进一步的,通过将蒸烤设备的运行时间与预设时间进行比对获取蒸烤设备的使用状态。当运行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时,则判断蒸烤设备处于蒸烤状态,不需要排放蒸汽;当运行时间大于预设时间时,则判断蒸烤设备处于准备开门状态,由于蒸烤设备由蒸烤状态进入准备开门状态后在蒸汽腔10内存有大量的高温蒸汽,故准备开门状态下需要排放蒸汽以保证用户开门时的安全。
91.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排气管11靠近蒸汽腔10的一端内设有蒸汽排放电磁阀12,通过控制蒸汽排放电磁阀12的开度能够有效控制蒸汽的排放。当蒸汽腔温度值大于开门安全温度值时,控制蒸汽排放电磁阀12以90
°
开度即完全打开的状态排放蒸汽。这样,能够高速率的降低蒸汽腔温度值,且排放蒸汽的热量能够传导至蒸汽水箱41再利用。
9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蒸烤设备停止排放蒸汽之前,包括: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开门安全温度值,且大于热水箱温度时,控制蒸汽排放电磁阀12以45
°
开度排放蒸汽。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开门安全温度值时,蒸汽腔10已经满足安全开门的条件,若此时蒸汽腔温度值大于热水箱温度,代表蒸汽的热量可以继续向蒸汽水箱41传导并再利用。蒸汽排放电磁阀12以45
°
开度慢速率排放蒸汽,能够避免蒸汽腔温度值降幅过大,影响蒸烤设备内食物的蒸烤效果。
9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或等于开门安全温度值,且小于蒸汽水箱温度值时,控制蒸烤设备停止排放蒸汽。这样,当蒸汽腔温度值小于蒸汽水箱温度值时,蓄热模块20的相变蓄热材料通过传热管30吸收蒸汽水箱41热量,若继续排放蒸汽,蒸汽会吸收相变蓄热材料存储的蒸汽水箱41的热量,并携带这部分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造成能量浪费。
94.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蒸汽排放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蒸烤设备的控制方法。
95.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