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4225发布日期:2021-08-31 17:40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窗,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



背景技术:

玻璃窗一般包括窗框和窗扇;而窗框则一般包括上横框、下横框、左竖框、右竖框和中上方横框,所述中上方横框位于窗框的中上方;有的还包括中间竖框(或称中梃)。窗扇一般包括扇上框、扇下框、扇左框、扇右框和玻璃。现有的玻璃窗一般只有一层至两层玻璃,其隔音和隔热的效果差,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和节能环保的需要。玻璃窗的密封状况不理想,导致隔热和隔音的效果不佳,并且室外的灰尘容易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的空气。例如,当玻璃窗包括上横框、下横框、左竖框、右竖框、中上方横框、中间竖框、位于下方的两块窗扇和一块位于上方的呆玻璃时,涉及到扇上框与中上方横框之间的密封、扇下框与下横框之间的密封、左窗扇的右企与中间竖框之间的密封、右窗扇的左企与中间竖框之间的密封,目前这些地方的密封状况不理想,需要改进。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隔热效果,目前普遍采用隔热断桥铝合金型材,使室内外的热量不能通过铝合金型材直接传递;但室内外的热量能够通过型材与型材之间的空气对流传递;因此阻断空气对流传递热量的路径显得很重要。此外,现有的玻璃窗型材一般只有一至两种用途,造成生产成本偏高、裁切材料时容易造成尾料偏多的浪费等问题;如果能做到一种型多种用途,则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裁切材料时造成尾料偏多的浪费,还能够提高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玻璃窗的型材作技术上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玻璃窗的密封装置不能阻止型材与型材之间的空气对流传热而导致隔热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提供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包括至少一块窗扇和至少四根窗框型材,所述一块窗扇包括四根窗扇型材;任意一根窗扇型材和与其相邻的一根窗框型材组成一对配合件,所述窗户至少具有四对配合件;任意一对配合件中的窗扇型材包括扇外框、隔热断桥和扇内框,任意一对配合件中的窗框型材包括窗框外框、隔热断桥和窗框内框;其特征是:任意一对配合件中的窗扇型材的扇外框的前侧面的中部区域至右部区域设有一个密封面;或者所述扇外框的右侧面前部区域设有一个密封面,并且所述密封面位于窗扇型材的隔热断桥的前侧面所在平面的前方;任意一对配合件中的窗框型材的后侧设有一个密封体;当所述窗扇关闭后,任意一对配合件中,窗扇型材上的密封面与窗框型材上的密封体接触并且该二者的接触面处于密封状态。

用于以上技术方案的窗扇型材的技术方案如下:

1、所述扇外框由扇外前横板、扇外左竖板、扇外右竖板和扇外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密封面设置在扇外前横板的前侧面的中部区域至右部区域;或者所述密封面设置在扇外右竖板的右侧面的前部区域;

所述扇内框由扇内前横板、扇内左竖板、扇内右竖板和扇内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扇内左竖板的前侧向前延伸至扇内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

所述扇外右竖板的右侧面和扇内左竖板的左侧面各设有燕尾形榫槽,所述隔热断桥的左侧是与扇外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右侧是与扇内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左侧安装在扇外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所述隔热断桥的右侧安装在扇内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

对技术方案1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1、所述扇外左竖板的前侧向前延伸至扇外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所述扇外左竖板的前部右侧外表面设有密封件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安装槽内安装密封件;当窗扇关闭后,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窗框型材接触并且该二者的接触面处于密封状态。

对技术方案1和技术方案1.1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a、所述扇外框的外表面安装隔热板,并且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密封面与所述隔热断桥的前侧面之间的位置。

对技术方案a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a.1、所述隔热板上靠近所述隔热断桥的前侧面的一个侧面与所述隔热断桥的前侧面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零。

a.2、所述隔热板覆盖所述密封面。

对技术方案1和包含技术方案1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b、所述扇外前横板的前侧表面设有一个五金件安装槽。

对技术方案1和以上包含技术方案1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c、所述扇外后横板的后表面设有一个扣板架安装槽;

设置扣板架;所述扣板架具有一个支撑板和一个钩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具有一个向左钩的钩体和一个承当向后的推力的支撑面,所述钩板的前端具有一个向右钩的钩体,所述支撑板的中后部向右弯曲,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和钩板的后端连接成整体;所述钩板的后端右侧面设有多个向右凸出的凸体;所述扣板架安装在扣板架安装槽中并且该扣板架能够承受额定的自右至左的压力;

所述扇内右竖板的后侧向后延伸至扇内后横板的后表面的后方,所述扇内右竖板的后部左侧外表面设有一个玻璃密封槽;所述玻璃密封槽内安装玻璃密封件;所述扣板架和所述玻璃密封件之间安装窗扇玻璃;所述窗扇玻璃与所述扣板架的多个凸体之间安装玻璃密封条。

对技术方案1和以上包含技术方案1的所有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d、所述扇内右竖板的右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是0°—15°。

用于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窗框型材的技术方案如下:

2、所述窗框外框由外框前横板、外框左竖板、外框右竖板和外框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外框左竖板的左表面的局部或者全部是与扇外左竖板的密封件安装槽中的密封件相配合的密封面;

所述窗框内框由内框前横板、内框左竖板、内框右竖板和内框后横板连接成整体;

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后部右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内框左竖板的后部左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两个凹槽构成密封体安装槽;所述密封体安装槽内安装密封体;

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右侧面和内框左竖板的左侧面各设有燕尾形榫槽,所述隔热断桥的左侧是与外框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右侧是与内框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左侧安装在外框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所述隔热断桥的右侧安装在内框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

对技术方案2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2.1、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后部位于内框后横板的后表面的后方,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后部左侧外表面设有密封条安装槽,所述密封条安装槽用于安装密封条;当所述窗框型材用于相关玻璃窗时,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玻璃窗中的相配合的窗扇型材接触并且该二者的接触面处于密封状态。

对技术方案2和技术方案2.1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a、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后部设有向左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左竖板的后部设有向右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后部、外框左竖板的后部和外框后横板共同构成一个多用途槽。

对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2.1和技术方案a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b、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前部设有向左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左竖板的前部设有向右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前部、外框左竖板的前部和外框前横板共同构成一个多用途槽;设置扣板架;所述扣板架具有一个支撑板和一个钩板,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具有一个向左钩的钩体和一个承当向前的推力的支撑面,所述钩板的后端具有一个向右钩的钩体,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钩板的前端连接成整体,或者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和钩板的前端由连接板连接成整体;所述钩板的前端右侧设有多个向右凸出的凸体;所述扣板架安装在所述多用途槽中并且扣板架能够承受额定的自右至左的压力;

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前部位于内框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前部左侧外表面设有玻璃密封槽;所述玻璃密封槽内安装玻璃密封件;所述扣板架和所述玻璃密封件之间安装一组窗框玻璃,所述窗框玻璃与扣板架的多个凸体之间安装玻璃密封条。

对技术方案2和包含技术方案2的所有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c、所述窗框外框的内表面和窗框内框的内表面各设有一个螺钉安装槽。

对技术方案2和以上所有包含技术方案2的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d、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右表面所在的平面与外框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是0°—15°。

说明1:叙述窗扇型材的技术特征时,假设该型材处于竖直状态并且处于图1中的位置。在图1中,扇外框的左侧就是窗扇型材的左侧,窗扇型材的左侧面与室外空间接触;扇内框的右侧就是窗扇型材的右侧,窗扇型材的右侧面与室内空间接触;当窗扇型材的放置方向发生变化时,叙述其技术特征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但不管窗扇型材如何放置、如何叙述其技术特征,各种叙述方式所反映的技术特征本质上是相同的。叙述其他型材的技术特征的方法同上。

说明2:组成窗扇型材和窗框型材的各种板以平板为基础,并且能够在平板的基础上作各种变形。例如,组成扇外框的扇外前横板、扇外左竖板、扇外右竖板和扇外后横板,各以平板为基础板形,并能够在平板的基础上作各种变形;所述扇外前横板、扇外左竖板、扇外右竖板和扇外后横板连接成整体后,它们围成的空间的横截面的轮廓线是边数大于或者等于四条边的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任意一条边是直线段或者是曲线段。平板理论上是长方体形薄板,但现实中的平板与理论上的平板相比有一些误差。

说明3:对“所述扇外框的前侧面的中部区域至右部区域设有一个密封面”的解释:将扇外框的前侧面分为左部区域、中部区域和右部区域,每个区域各占三分之一的面积,所述密封面能够设置在扇外框的前侧面的中部区域和右部区域的任意位置;依此类推。

说明4:窗扇型材上安装玻璃的结构和窗框型材上安装玻璃的结构都是现有技术,所以该两种结构不是技术方案一的必要技术特征。

说明5:多用途槽既可以用于安装五金件以安装窗扇,又可以用于安装扣板架以安装玻璃,还可以闲置。为了减轻型材的重量,多用途槽要么用于安装五金件,要么用于安装扣板架,一般不能闲置;如果某处不需要安装五金件或者扣板架,则该处最好不设置多用途槽,但也要考虑一种型材多种用途之因素。

说明6:技术方案1所述窗扇型材和技术方案2.1所述窗框型材用于玻璃窗时,所述扇内左竖板的前部右侧面是能够与所述密封条安装槽中安装的密封条接触的密封面。

有益效果:当窗扇关闭时,扇外框上的密封件与窗框型材接触,窗框内框上的密封条与扇内框上的密封面接触,将窗扇型材与窗框型材之间的空气封闭起来;窗框型材上的密封体与窗扇型材上的密封面接触,从而将窗扇型材与窗框型材之间的空气分隔成两部分。夏天,扇外框和窗框外框吸收的外界的热量不能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传递给扇内框和窗框内框;冬天,扇内框和窗框内框吸收的室内的热量不能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传递给扇外框和窗框外框;所述空气对流传热的路径被阻断,从而能够提高玻璃窗的隔热效果。密封件、密封体和密封条还具有隔音、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二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三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四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五个局部结构示意图图;

图6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密封原理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第一种窗扇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窗扇型材的扇外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窗扇型材的扇内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第一种窗框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窗框型材的窗框外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的第一种隔热断桥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0中的窗框型材的窗框内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的第一种密封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2中的第二种密封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的玻璃密封条的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的玻璃密封件的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的第一种密封条的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2中的第二种密封条的横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0是第二种窗框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三种窗框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第三种窗扇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中的第一种扣板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1中的第二种扣板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外形示意图;

图26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六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七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7中的第四种密封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玻璃密封条;2、窗框玻璃;3、庇隔条;4、玻璃密封件;5、第一种扣板架;6、第一种窗框外框;7、密封件;8、第一种密封体;9、第一种扇外框;10、第二种扣板架;11结构胶、;12、第一种窗框内框;13、第一种隔热断桥;14、第一种密封条;15、第一种扇内框;16、玻璃片;17、窗扇玻璃;18、第二种密封体;19、第二种扇外框;20、第二种隔热断桥;21、第二种密封条;22、第二种扇内框;23、第二种窗框外框;24、第二种窗框内框;25、第三种窗框外框;26、第三种扇外框;27、隔热板;28、第三种密封体;29、第四种密封体;30、第四种扇外框;a、上横框;b、左扇上框;c、右扇上框;d、左竖框;e、中上方横框;f、左扇右框;g、左扇下框;h、下横框;j、左扇左框;k、右竖框;l、中梃;m、右扇左框;n、右扇下框;p、右扇右框;01、密封件安装槽;02、五金件安装槽;03、密封面;04、扣板架安装槽;05、玻璃密封槽;06、多用途槽;07、螺钉安装槽;08、密封体安装槽;09、两用槽;010、支撑面;501、连接板;502、第一种支撑板;503、第一种钩板;601、第一种外框左竖板;602、第一种外框后横板;603、第一种外框前横板;604、第一种外框右竖板;901、第一种扇外左竖板;902、第一种扇外后横板;903、第一种扇外前横板;904、第一种扇外右竖板;1001、第二种支撑板;1002、第二种钩板;1201、第一种内框前横板;1202、第一种内框左竖板;1203、第一种内框后横板;1204、第一种内框右竖板;1501、第一种扇内前横板;1502、第一种扇内左竖板;1503、第一种扇内右竖板;1504、第一种扇内后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7至图18、图23和图24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一个局部结构,包括一根窗扇型材、一根窗框型材、一组窗扇玻璃和一组窗框玻璃;

所述窗扇型材包括一个第一种扇外框、一个第一种隔热断桥和一个第一种扇内框;

所述第一种扇外框由第一种扇外前横板、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第一种扇外右竖板和第一种扇外后横板连接成整体;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前部向前延伸至第一种扇外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密封件安装槽设置在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右表面前部,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宽度(即图1中前后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种扇外右竖板的宽度(即图1中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密封件安装槽中安装密封件;所述第一种扇外前横板的前表面设有一个能够与窗框型材上的密封体接触的密封面,该密封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外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15°—30°;

所述第一种扇内框由第一种扇内前横板、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第一种扇内右竖板和第一种扇内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的前端向前延伸至第一种扇内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所述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的前部右侧面是能够与窗框型材上的密封条接触的密封面;

所述第一种扇外右竖板的右侧面和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的左侧面各设有两个燕尾形榫槽,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左侧是与第一种扇外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右侧是与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左侧安装在第一种扇外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右侧安装在第一种扇内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

所述第一种扇外前横板的前表面设有一个五金件安装槽,该五金安装槽由一个向右钩的小钩形板、一个向左钩的小钩形板和第一种扇外前横板构成;所述第一种扇外后横板的后表面设有一个扣板架安装槽,该扣板架安装槽由一个向右钩的小钩形板、一个向左钩的小钩形板和第一种扇外后横板构成;

设置一个第二种扣板架;所述第二种扣板架具有一个支撑板和一个钩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具有一个向左钩的钩体和一个承当向后的推力的支撑面,所述钩板的前端具有一个向右钩的钩体,所述支撑板的中后部向右弯曲,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和钩板的后端连接成整体;所述钩板的后端右侧面设有多个向右凸出的凸体;所述扣板架安装在扣板架安装槽中并且该扣板架能够承受额定的自右至左的压力;图24所示第二种扣板架具有一个第二种支撑板和一个第二种钩板;

所述第一种扇内右竖板的后侧向后延伸至第一种扇内后横板的后方,所述第一种扇内右竖板的后部左侧面设有一个玻璃密封槽,所述玻璃密封槽内安装玻璃密封件;所述扣板架和所述玻璃密封件之间安装一组窗扇玻璃;所述窗扇玻璃与所述扣板架的多个凸体之间安装玻璃密封条;所述一组窗扇玻璃包括位于四个侧面的四片玻璃片,包括三块玻璃,相邻两块玻璃之间设有庇隔条,相邻两块玻璃由结构胶粘结;

所述第一种扇内右竖板的右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是0°—15°;

所述窗框型材包括一个第一种窗框外框、一个第一种隔热断桥和一个第一种窗框内框;所述第一种窗框外框由第一种外框前横板、第一种外框左竖板、第一种外框右竖板和第一种外框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第一种外框左竖板的左表面的局部或者全部是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上的密封件相配合的密封面;

所述第一种窗框内框由第一种内框前横板、第一种内框左竖板、第一种内框右竖板和第一种内框后横板连接成整体;所述第一种内框右竖板的后侧向第一种内框后横板的后表面的后方延伸,所述密封条安装槽设置在第一种内框右竖板的后部左表面;

所述第一种外框右竖板的后部右表面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种内框左竖板的后部左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两个凹槽构成密封体安装槽;

所述第一种外框右竖板的右侧面和内框左竖板的左侧面各设有两个燕尾形榫槽,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左侧是与第一种外框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右侧是与第一种内框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的个数、形状和尺寸相适应的榫头,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左侧安装在第一种外框右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所述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右侧安装在第一种内框左竖板的燕尾形榫槽中;

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前部设有向左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左竖板的前部设有向右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前部、外框左竖板的前部和外框前横板共同构成一个多用途槽;设置一个第一种扣板架;所述第一种扣板架具有一个支撑板、一个钩板和一个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具有一个向左钩的钩体和一个承当向前的推力的支撑面,所述钩板的后端具有一个向右钩的钩体,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与连接板的左端连接成整体,所述钩板的前端与连接板的右端连接成整体;所述钩板的前端右侧面设有多个向右凸出的凸体;所述第一种扣板架安装在所述多用途槽中并且该扣板架能够承受额定的自右至左的压力;图23所示第一种扣板架具有一个第一种支撑板、一个第一种钩板和一个连接板;

所述第一种内框右竖板的前部位于第一种内框前横板的前表面的前方,所述第一种内框右竖板的前部左侧面设有玻璃密封槽,所述玻璃密封槽内安装玻璃密封件;所述扣板架和所述玻璃密封件之间安装一组窗框玻璃,所述窗框玻璃与所述扣板架的多个凸体之间安装玻璃密封条;所述一组窗框玻璃包括位于四个侧面的四片玻璃片,还包括三块玻璃,相邻两块玻璃之间设有庇隔条,相邻两块玻璃由结构胶粘结;

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后部设有向左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左竖板的后部设有向右钩的钩体,所述外框右竖板的后部、外框左竖板的后部和外框后横板共同构成一个多用途槽,所述多用途槽能够用于安装五金件;

所述第一种窗框外框的内表面和第一种窗框内框的内表面各设有一个螺钉安装槽;所述第一种内框右竖板的右表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外框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是0°—15°。

如果图1中的窗框型材是呈竖直方向的中梃,中梃的左方安装的是窗扇,则中梃的右方安装的是窗框玻璃,则中梃左侧的多用途槽可以安装五金件用于安装窗扇,同时窗扇的五金件安装槽中安装五金件以安装窗扇,此时玻璃窗的左竖框的右侧面不需要设置五金件安装槽。

图1、图3和图4中,玻璃密封件4、密封件7和密封条14的技术特征是相同的,它们的外形很相似,它们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可以各不相同,它们都具有密封面和镶嵌体,都可以用橡胶或者毛毡等材料制成;但它们用在不同的地方,与它们相配合的对象各不相同;为了清楚地叙述技术方案以防止混淆,赋予它们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

图2和图19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二个局部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一是图1中的窗扇型材的中部区域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15°—30°,图2中的窗扇型材的中部区域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0°;二是图1中与密封条相接触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0°,图2中的与密封条相接触的密封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种扇外左竖板的左表面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15°—30°。

图3和图20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三个局部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图3中没有窗框玻璃、没有第一种扣板架、没有玻璃密封条;图3中的窗框型材包括第二种窗框外框、第一种隔热断桥和第二种窗框内框,其中第二种窗框外框的外框右竖板的前部没有向左钩的钩体,第二种窗框外框的外框左竖板的前部没有向右钩的钩体;图3中的第二种窗框内框的内框右竖板的前侧与第二种内框前横板右侧连接成整体,所述内框右竖板的前部左侧面没有玻璃密封槽。图3中的窗框型材适合作为图25中的上横框、下横框、左竖框和右竖框使用,使用时其外框前横板和内框前横板与窗口的墙体接触。

图4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四个局部结构与图1所示结构的区别是:窗框型材的前方也安装窗扇,这种型材适合作为图25中的中梃使用。但将窗扇与窗框型材联接起来并且能够让窗扇转动的一组五金件不一定安装在中梃上,因为左竖框如果采用图3中的窗框型材也可以安装一组五金件。控制一块窗扇的一组五金件可以安装在中梃上,即中梃可以控制一块窗扇,但中梃控制两块窗扇则两块窗扇可能产生干涉。

图5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第五个局部结构中,其窗框型材与图3中的窗框型材相同,也与图20窗框型材相同。图5中,窗框型材的多用途槽中安装第一种扣板架用于安装窗框玻璃,该第一种扣板架与图1上部的第一种扣板架实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图5中的窗框型材的密封体安装槽闲置;但构成密封体安装槽的实体材料与窗框玻璃接触,从而能够限制窗框玻璃的顶面的位置。图5中的结构能够用于图25中的上横框与窗框玻璃的安装结构。

图6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局部结构是图1所示局部结构的一部分,该图作为摘要附图使用。图中,将扇内右竖板的后部省略未画出,将内框右竖板的前部省略未画出,目的是节省图形的幅面,使该图形作为摘要附图缩小时线条依然清晰。

图21所示第三种窗框型材的横截面结构与图10所示第一种窗框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的区别是:图21的结构取消了两个多用途槽。这种结构能够作为图25中的中梃使用;其没有多用途槽不能安装扣板架,因此其作为中梃使用时,中梃的左右两边都是窗扇而不是窗框玻璃;这种中梃上也能够安装联接窗扇的一组五金件。

图22所示第三种窗扇型材的横截面结构与图7中的第一种窗扇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的区别是;图22所示结构取消了隔热断桥;这种结构的隔热效果不好。

图25所示一种提高隔热效果的玻璃窗的外形示意图中,窗框包括上横框、中上方横框、下横框、左竖框、中梃和右竖框,窗框内安装两块窗扇;其上横框能够采用图5中的窗框型材和扣板架,其中上方横框能够采用图1中的窗框型材和第一种扣板架,其下横框、左竖框和右竖框各能够采用图3中的窗框型材,其中梃能够采用图10或者图21所示窗框型材;但左竖框的上部和右竖框的上部,各需要安装一段第一种扣板架或者第二种扣板架以固定窗框玻璃。用来联接左边窗扇的五金件一般安装在左竖框上,用来联接右边窗扇的五金件一般安装在右竖框上。在图25所示结构的基础上能够作变形,即用一块窗框玻璃代替一块窗扇,则中梃至少应该具有一个多用途槽用于安装扣板架。

图26与图3的区别主要有:一是图26采用第三种密封体,而图3采用第一种密封体,但这两种密封体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外形略有变化;二是图26采用第三种扇外框,图3采用第一种扇外框,这两种扇外框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第三种扇外框的相关部位适合粘贴隔热板;三是图26中在第三种密封体与第三种扇外框的密封面之间增加了隔热板,所述隔热板是弯曲板以与第三种扇外框相应的部位的形状相适应,并且所述隔热板与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前侧面接触,以防止第三种扇外框与第三种密封体左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图26所示结构的隔热效果比图3所示结构的隔热效果好得多。所述隔热板能够用胶粘贴在第三种扇外框的密封面上。隔热板要采用隔热材料制造,也能够采用橡胶、乳胶等弹性较好并且具有较好隔热效果的材料制造。

图27和图28所示结构与图26所示结构的区别:图27和图28采用第四种扇外框,图26采用第三种扇外框,第四种扇外框上的密封面在右侧,该密封面与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前侧面垂直或者接近垂直,并且所述密封面与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前侧面相邻;图27和图28采用第四种密封体,图26采用第三种密封体,第四种密封体的密封面在左侧。当窗扇关闭后,第四种密封体的底面最好与第一种隔热断桥的前侧面接触,以提高隔热性能。第四种密封体采用橡胶或者乳胶等弹性比较大并且具有隔热性能的材料制造。

所有窗框外框、窗框内框、扇外框和扇内框用铝合金制造,所有隔热断桥都用隔热并且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材料制造。

对以上技术方案和实施例还能够进一步作如下改变:

1、在内框右竖板的后部左表面增加一个密封条安装槽;2、在扇外左竖板的右表面前部增加一个密封件安装槽:3、在密封体上增加一个密封面,并在窗扇型材上增加一个密封面与所述密封面对应,并且当窗扇关闭时该两者能够接触。但这些改变并不是本质上的改变,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意义不大。例如,一个方案是设置两个小密封件安装槽从而安装两个小密封件,另一个方案是只设置一个大密封件安装槽从而安装一个大密封件;只要两个方案的密封件的材料相同,两个小密封件与相配合的型材的接触面积之和等于大密封件与相配合的型材的接触面积,并且两个方案的密封件与相关型材的配合压力相同,则这两个方案的密封效果相同;而后者更节省材料和安装时间。

两用槽09既能够作为玻璃密封槽使用,又能够作为密封条安装槽使用。图1中的第一种窗框内框12上的前一个两用槽作为玻璃密封槽使用,其后一个两用槽作为密封条安装槽使用。图4中的第一种窗框内框12上的两个两用槽都作为密封条安装槽使用。图3中的第二种窗框内框的一个两用槽作为密封条安装槽使用,图5中的第二种窗框内框的一个两用槽作为玻璃密封槽使用。

本申请所述所有型材都用于平开玻璃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