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9918发布日期:2021-08-10 16:3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吸尘器,随之也不再满足吸尘器只有吸尘的功能,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现在的小孩经常在地面上爬行打滚,使得地面上的细菌都粘附在小孩身上,而市面上还没有直接用杀菌液的杀菌的吸尘器,更没有跟随吸尘头一起运动先进行吸尘再进行杀菌的吸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吸尘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吸尘管、吸尘头、杀菌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和烘干装置均设设置在吸尘头上,所述杀菌装置在吸尘完成后对地面进行杀菌消毒,所述烘干装置在杀菌装置后对地面进行烘干,所述吸尘头还包括在吸尘头前后来回移动时,始终为先吸尘再杀菌烘干的控制装置,所述吸尘器主体上设置有与烘干装置连通的尾气管,用于给烘干装置提供热空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吸尘头上设置有第一杀菌腔、吸尘腔和第二杀菌腔,所述杀菌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一杀菌滚,且滑动设置在第一杀菌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轴中部转动设置有第二杀菌滚,且滑动设置在第二杀菌腔内。

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能在吸尘头上上下滑动,且其上都设置有杀菌滚,在下滑至于地面接触时,对地面进行杀菌作业。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件、固定板和联动件,所述联动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长槽,所述转动件滑动设置在固定板的长槽上,且向上滑动能与联动件连接实现动力传输,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吸尘头上。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第一部分齿,所述联动件上设置有第二部分齿,所述转动件在初始位置时,其最底点位于吸尘头底面之下,且在转动件向上滑动,其上的第一部分齿与第二部分齿啮合,此时转动件的最低点与吸尘头底面持平,所述转动件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第一弹性件与固定板的底部连接,且弹性一致,在不受力时使转动件回复到初始状态。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转动件收到压力时能向上滑动,其上的第一部分齿与第二部分齿啮合,且转动件底部能与地面摩擦,进而发生传动,进而将转动力传递给联动件,使联动件也发生传动。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与吸尘头底面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与吸尘头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不受力时,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压触端和第二压触端,所述第一压触端压触在第一转动轴的轴端上,所述第二压触端压触在二转动轴的轴端上,且在初始状态时,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于同一高度。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初始状态时,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于处于同一高度,且都不予地面接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第一烘干管、第二烘干管和气阀,所述气阀的进气口与尾气管连接,所述气阀包括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与第一烘干管连接,第一烘干管位于第一转动轴之后,且位于第一杀菌腔内,所述第二出气管与第二烘干管连接,所述第二烘干管位于第二转动轴之前,且位于第二杀菌腔内。

其有益效果在于,吸尘器的尾气通过管道可以作用到第一烘干管和第二烘干管内,使得在杀菌滚对地面进行杀菌之后,通过尾气地面进行烘干。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和第二转动轴的一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烘干管和第二烘干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

其有益效果在于,在按下第一开关后,控制尾气进入到第一烘干管内,按下第二开关后,控制尾气进入到第二烘干管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吸尘头的两边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杀菌装置配合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了一种不管前进后退均能实现先吸尘,在消毒杀菌,最后烘干的吸尘器,操作方便,且使用杀菌液对地面进行杀菌,杀菌效果好,通过尾气对涂抹有杀菌液的地面进行烘干,有效的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尘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吸尘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吸尘头外罩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6,

一种多功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体1、吸尘管3和吸尘头4,所述吸尘器主体1与吸尘头4之间通过吸尘管3连接,还包括杀菌装置6、烘干装置7和控制装置5,其均设设置在吸尘头4上。

所述吸尘头4上包括有第一滑槽块81、第二滑槽块87、第一开关83、第二开关88、联动件转轴82、第一杀菌腔84、吸尘腔85和第二杀菌腔86,所述吸尘头4上的吸尘腔85连接在吸尘管3的一端,吸尘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器主体1的吸风口上,所述杀菌装置6包括第一转动轴62、第二转动轴65、第一弹簧63和第二弹簧66,所述第一转动轴62两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621和第一凸块622,所述第一转动轴62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块81的滑槽内,且通过第一限位槽621左右限位在上面,使其只能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滑槽块81内部对应的是第一杀菌腔84,所述第一转动轴62的中间部分转动设置有第一杀菌滚61,且位于第一杀菌腔84内,所述第一杀菌滚61内设置有杀菌液,且上设置有若干细小孔,能使内部的杀菌液通过小孔,使第一杀菌滚61的表面有杀菌液。

所述第二转动轴65两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651和第二凸块652,所述第二转动轴65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块87的滑槽内,且通过第二限位槽651左右限位在上面,使其只能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滑槽块87内部对应的是第二杀菌腔86,所述第二转动轴65的中间部分转动设置有第二杀菌滚64,且位于第二杀菌腔86内,所述第二杀菌滚64内设置有杀菌液,且上设置有若干细小孔,能使内部的杀菌液通过小孔,使第二杀菌滚64的表面有杀菌液。

所述控制装置5包括转动件52、固定板54和联动件51,所述联动件51转动设置在固定板54上,所述固定板54设置在联动件转轴82上,所述联动件51包括第二部分齿513、第一压触端511、第二压触端512和联动件转动孔514,所述联动件51通过联动件转动孔514转动设置在联动件转轴82上,所述第一压触端511压触在第一凸块6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压触端512压触在第二凸块65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凸块622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63,所述第一弹簧63的下端顶触在第一滑槽块81底部衍生板上,所述第二凸块652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66,所述第二弹簧66的下端顶触在第二滑槽块87底部衍生板上。

所述转动件52包括第一部分齿521、第一拉簧轴522、第二拉簧轴523和限位销轴524,所述固定板54包括有第一长槽孔542和固定孔541,所述固定板54通过固定孔541固定设置在联动件转轴82上,所述转动件52通过限位销轴524滑动设置在第一长槽孔542上,且转动件52的下端位于吸尘头4底面之下,在转动件52向上滑动时,其上的第一部分齿521能与联动件51上的第二部分齿513啮合,所述固定板54底部设置有拉簧开口543,所述拉簧开口54上设置有第三拉簧轴544,所述第一拉簧轴522与第三拉簧轴544之间设置有第一拉簧53,所述第二拉簧轴523与第三拉簧轴544之间设置有第二拉簧56。

其中第一拉簧53和第二拉簧56的弹性一致,在初始状态时,将转动件52限位在第一长槽孔542的底部,且转动件52就第一长槽孔542左右对称,在吸尘头4放置在地面上时,由于转动件52的下端低于吸尘头4的底面,因此转动件52先接触到地面,整个吸尘头4重力作用在转动件52上,相对的使得转动件52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向上滑动,第一部分齿521与联动件51上的第二部分齿513啮合。

然后吸尘器的正常时用中,会将吸尘头4前后推动进行对地面的除尘,在吸尘头4向前推行时,转动件52的底部与地面摩擦,进而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部分齿513绕联动件转动孔514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一压触端511向下压触第一凸块622,带动第一转动轴62向下滑动,使其上的第一杀菌滚61表面接触到地面,使得其上的杀菌液涂抹在地面上。

在吸尘头4向后抽回时,转动件52的底部与地面摩擦,进而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部分齿513绕联动件转动孔514发生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第二压触端512压触在第二凸块652的上表面上,第二转动轴65带动第二杀菌滚64向下滑动,使第二杀菌滚64的表面接触到地面,使得其上的杀菌液涂抹在地面上。

而在吸尘头4脱离与地面接触时,转动件52在第一拉簧53和第二拉簧56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其上的第一部分齿521与联动件51上的第二部分齿513脱离啮合,恢复到初始位置,左右对称,位于第一长槽孔542的底部,而联动件51在第一弹簧63和第二弹簧66的作用下,也恢复到初始状态。

所述第一滑槽块81底部衍生板和第二滑槽块87底部衍生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83和第二开关88,且分别位于第一转动轴62和第二转动轴65一端的下方,在第一转动轴62向下滑动时,能压触到第一开关83,在第二转动轴65向下滑动时,能压触到第二开关88。

所述烘干装置7包括第一烘干管71、第二烘干管72和气阀73,所述气阀73包括第一出气管74、第二出气管75、第三出气管76和进气口,所述气阀73的进气口与尾气管2的一端连接,尾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在吸尘器主体1的尾气排放口上,所述第一出气管74与第一烘干管71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75与第二烘干管72连接,所述第一烘干管71位于第一转动轴62之后,且位于第一杀菌腔84内,所所述第二烘干管72位于第二转动轴65之前,且位于第二杀菌腔86内。

其中在在吸尘头4向前推行,第一转动轴62向下滑动,压触到第一开关83时,气阀73给第一出气管74供气,由于吸尘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尾气上带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在尾气通到第一烘干管71后,再从其上的出气孔排出,此时第一杀菌滚61表面地面接触,将其上的杀菌液涂抹在地面上,在第一杀菌滚61之后的第一烘干管71喷出热空气,对涂抹有杀菌液的地面进行烘干。

在吸尘头4向后抽回,第二转动轴65带动第二杀菌滚64向下滑动,第二转动轴65压触到第二开关88,气阀73给第二出气管75供气,此时第二杀菌滚64的表面与地面接触,其上的杀菌液涂抹在地面上,第二烘干管72喷出热空气,对涂抹有杀菌液的地面进行烘干。

在吸尘头4脱离与地面接触时,第一转动轴62和第二转动轴65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一开关83和第二开关88均没有被压触,气阀73将气从第三出气管76排出,所述第一烘干管71和第二烘干管72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使得其内的热空气能均匀的喷射在涂抹杀菌液的地面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