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试专用型学生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28909发布日期:2021-09-14 22:3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考试专用型学生桌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学生桌,尤其涉及一种考试专用型学生桌。


背景技术:

2.现在的办公桌和学校的课桌表面都是平面的,学生在考试时,在紧张考试过程中,容易想不起做题技巧和答案,从而想要抄袭同学的答案,或者偷偷藏着作弊纸条等,当教师不小心疏忽时,学生容易完成作弊,对其他同学不公平,如此,需要教师严密的监视,非常不方便。
3.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防止作弊、具有调节高度功能的考试专用型学生桌,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传统的考试课桌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作弊、具有调节高度功能的考试专用型学生桌。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考试专用型学生桌,包括有:底座,底座有两个;槽板,底座顶部均滑动式设有槽板;抽屉,槽板顶部之间设有抽屉;桌板,抽屉顶部设有桌板;轮子,底座底部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轮子;放置组件,一侧的底座上侧设有放置组件;隔离组件,抽屉上设有隔离组件。
6.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放置组件包括有:放置框,一侧的底座上侧设有放置框;卡扣,放置框内部一侧滑动式设有卡扣;第一弹簧,卡扣与放置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挂钩,另一侧的槽板一侧设有挂钩。
7.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隔离组件包括有:隔板,抽屉内侧滑动式设有隔板,隔板与桌板滑动式连接;第二弹簧,隔板与抽屉两侧间隔均匀设有四个第二弹簧;楔形块,抽屉两侧对称滑动式设有楔形块,楔形块均与隔板配合;第三弹簧,楔形块与抽屉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连杆,楔形块之间连接有连杆;拉杆,一侧的楔形块上设有拉杆,拉杆与抽屉滑动式连接。
8.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有:合页,底座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合页;挡板,合页内侧均设有挡板;滑杆,槽板内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均与底座滑动式连接;踏板,滑杆下部一侧均设有踏板,踏板位于挡板内侧;第四弹簧,滑杆与底座之间均设有第四弹簧;转杆,滑杆顶部均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第一导向杆,槽板内部上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杆;卡块,第一导向杆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卡块,卡块与转杆转动式连接,卡块与槽板相互配合;第五弹簧,卡块与槽板之间对称设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均套在第一导向杆上;异形杆,一侧底座内部滑动式设有异形杆,异形杆与槽板和抽屉滑动式连接,滑杆与异形杆配合,异形杆与拉杆配合。
9.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提示组件,提示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杆,一侧底座内部设有第二导向杆;齿条,第二导向杆上滑动式设有齿条,齿条与槽板配合;第
六弹簧,齿条与右侧底座之间设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一转轴,放置框内部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转轴一侧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二转轴,放置框顶部一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锥齿轮组,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锥齿轮组是由两个锥齿轮一起组成,两个锥齿轮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表盘,第二转轴上侧转动式设有表盘;轴承,第二转轴顶部转动式设有轴承;表针,第二转轴上侧连接有表针,表针与表盘相互配合。
1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刹车组件,刹车组件包括有:支撑杆,底座内侧均对称设有支撑杆;异形架,支撑杆之间均滑动式设有异形架,滑杆与异形架配合;第七弹簧,异形架与底座之间均对称设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均套在支撑杆上;缺齿轮,异形架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缺齿轮;第二齿轮,轮子上均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缺齿轮配合。
11.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卡紧组件,底座内侧设有卡紧组件。
12.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卡紧组件,卡紧组件包括有:第三导向杆,底座内两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三导向杆;楔形杆,同侧第三导向杆外侧之间均设有楔形杆,楔形杆均与异形架配合;第八弹簧,楔形杆与底座之间均设有四个第八弹簧,第八弹簧均套在第三导向杆上;拉环,楔形杆内侧均连接有拉环,拉环均与底座滑动式连接。
13.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拉杆将楔形块向前移动,带动连杆向前移动,第三弹簧被压缩,使得楔形块不再卡住隔板,在第二弹簧复位的作用,带动隔板向上移动,有效降低作弊概率,达到了杜绝作弊的效果。
14.2、通过第二转轴上最小的数字显示块移动至表针时,提示学生,此时的学生桌高度处于最低高度,当第二转轴上最大的数字显示块转动至表针处时,提示学生,此时的学生桌处于最高高度,具有提示调节高度的功能。
15.3、通过异形架和缺齿轮向下移动,第七弹簧被压缩,这时缺齿轮向下将第二齿轮卡紧,使得第二齿轮和轮子不再旋转,增加学生在考试时的稳固性,起到了刹车的作用,刹车效果较好,增加学生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3.图8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7.图12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发明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9.图14为本发明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0.图15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中标记为:1_底座,2_槽板,3_抽屉,4_桌板,5_轮子,6_放置组件,601_放置框,602_卡扣,603_第一弹簧,604_挂钩,7_隔离组件,701_隔板,702_第二弹簧,703_楔形块,704_第三弹簧,705_连杆,706_拉杆,8_调节组件,801_合页,802_挡板,803_滑杆,804_踏板,805_第四弹簧,806_转杆,807_卡块,808_第一导向杆,809_第五弹簧,810_异形杆,9_提示组件,901_第二导向杆,902_齿条,903_第六弹簧,904_第一转轴,905_第一齿轮,906_锥齿轮组,907_第二转轴,908_表盘,909_轴承,910_表针,10_刹车组件,1001_支撑杆,1002_异形架,1003_第七弹簧,1004_缺齿轮,1005_第二齿轮,11_卡紧组件,1101_第三导向杆,1102_楔形杆,1103_第八弹簧,1104_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33.实施例1
34.一种考试专用型学生桌,如图1

图7所示,包括有底座1、槽板2、抽屉3、桌板4、轮子5、放置组件6和隔离组件7,底座1有两个,底座1顶部均滑动式设有槽板2,槽板2顶部之间设有抽屉3,抽屉3顶部设有桌板4,底座1底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轮子5,右侧的底座1上侧设有放置组件6,抽屉3上设有隔离组件7。
35.放置组件6包括有放置框601、卡扣602、第一弹簧603和挂钩604,右侧的底座1上侧设有放置框601,放置框601内部后侧滑动式设有卡扣602,卡扣602与放置框60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603,左侧的槽板2左侧设有挂钩604。
36.隔离组件7包括有隔板701、第二弹簧702、楔形块703、第三弹簧704、连杆705和拉杆706,抽屉3内侧滑动式设有隔板701,隔板701与桌板4滑动式连接,隔板701与抽屉3左右两侧间隔均匀设有四个第二弹簧702,抽屉3左右两侧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楔形块703,楔形块703均与隔板701配合,楔形块703与抽屉3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704,楔形块703之间连接有连杆705,右前侧的楔形块703上设有拉杆706,拉杆706与抽屉3滑动式连接。
37.在原始状态下,第二弹簧702处于压缩状态,当学生在考试时,通过轮子5转动的作用,将学生桌移动至考试场所,根据身高不同,学生手动将槽板2上下移动调节高度,带动抽屉3和桌板4上下移动,调节完高度后,学生将水瓶放置在放置框601内,水瓶与卡扣602接触,水瓶将卡扣602向后挤压,第一弹簧603被压缩,卡扣602将水瓶固定住,然后将考试用具挂在挂钩604上,再握住拉杆706将楔形块703向前移动,带动连杆705向前移动,第三弹簧704被压缩,使得楔形块703不再卡住隔板701,在第二弹簧702复位的作用,带动隔板701向上移动,有效降低作弊概率,这时,松开拉杆706,在第三弹簧704的作用,带动楔形块703、连杆705和拉杆706向后移动复位,当学生考试完毕后,学生将隔板701向下移动与楔形块703接触,第二弹簧702被压缩,推动楔形块703和连杆705向前移动,隔板701移动回到原位置后,在第三弹簧704的作用使得楔形块703和连杆705向后复位,楔形块703将隔板701卡住,然后将水瓶取出脱离卡扣602,在第一弹簧603的作用,带动卡扣602向前移动复位,最后通
过轮子5旋转将学生桌移动至合适位置即可。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8

图15所示,还包括有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包括有合页801、挡板802、滑杆803、踏板804、第四弹簧805、转杆806、卡块807、第一导向杆808、第五弹簧809和异形杆810,底座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合页801,合页801内侧均设有挡板802,槽板2内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803,滑杆803均与底座1滑动式连接,滑杆803下部前侧均设有踏板804,踏板804位于挡板802内侧,滑杆803与底座1之间均设有第四弹簧805,滑杆803顶部均前后对称转动式设有转杆806,槽板2内部上侧均设有第一导向杆808,第一导向杆808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卡块807,卡块807与槽板2相互配合,卡块807与转杆806转动式连接,卡块807与槽板2之间前后对称设有第五弹簧809,第五弹簧809均套在第一导向杆808上,右侧底座1内部滑动式设有异形杆810,异形杆810与槽板2和抽屉3滑动式连接,滑杆803与异形杆810配合,异形杆810与拉杆706配合。
40.当学生较高需要调节学生桌高度时,学生将挡板802向外旋转,挡板802不再盖住踏板804,然后学生踩下踏板804,从而带动滑杆803向下移动,第四弹簧805被压缩,进而带动转杆806向内旋转,转杆806带动卡块807向内移动,第五弹簧809被压缩,卡块807不再卡住槽板2,然后学生将槽板2向上移动,调节学生桌的高度,滑杆803向下移动与异形杆810接触,带动异形杆810向下移动,推动拉杆706和右前侧的楔形块703向前移动,使得楔形块703脱离隔板701,第二弹簧702复位的作用带动隔板701向上移动,调节好高度的同时,隔板701开启防止作弊功能,这时,松开踏板804,在第四弹簧805的作用,带动滑杆803和踏板804向上移动复位,滑杆803向上移动脱离异形杆810,在右前侧的楔形块703复位后,带动异形杆810复位,同时在第五弹簧809的作用,带动卡块807向外移动卡在槽板2上,卡块807向外移动使得转杆806向外旋转复位,最后推动挡板802向内旋转挡住踏板804,达到方便调整学生桌的高度并自动升起隔板的效果。
41.还包括有提示组件9,提示组件9包括有第二导向杆901、齿条902、第六弹簧903、第一转轴904、第一齿轮905、锥齿轮组906、第二转轴907、表盘908、轴承909和表针910,右侧底座1内部设有第二导向杆901,第二导向杆901上滑动式设有齿条902,齿条902与槽板2配合,齿条902与右侧底座1之间设有第六弹簧903,第六弹簧903套在第二导向杆901上,放置框601内部前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904,第一转轴904后侧设有第一齿轮905,第一齿轮905与齿条902啮合,放置框601顶部前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907,第二转轴907与第一转轴904之间连接有锥齿轮组906,锥齿轮组906是由两个锥齿轮一起组成,两个锥齿轮分别连接在第一转轴904和第二转轴907上,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第二转轴907上侧转动式设有表盘908,第二转轴907顶部转动式设有轴承909,第二转轴907上部连接有表针910,表针910与表盘908相互配合。
42.当踩下踏板804后,学生手动转动第二转轴907,带动锥齿轮组906、第一转轴904和第一齿轮905旋转,进而带动齿条902向上移动与槽板2接触,第六弹簧903被拉伸,齿条902带动槽板2向上移动,第二转轴907旋转带动表针910旋转,当表针910转动至指向时表盘908内最小数字时,提示学生,此时的学生桌高度处于最低高度,当表针910转动至指向时表盘908内最大数字时,提示学生,此时的学生桌处于最高高度,当不需调节槽板2高度后,停止转动第二转轴907,在第六弹簧903的作用,带动齿条902向下脱离槽板2复位。
43.还包括有刹车组件10,刹车组件10包括有支撑杆1001、异形架1002、第七弹簧1003、缺齿轮1004和第二齿轮1005,底座1内侧均前后对称设有支撑杆1001,支撑杆1001之间均滑动式设有异形架1002,滑杆803与异形架1002配合,异形架1002与底座1之间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七弹簧1003,第七弹簧1003均套在支撑杆1001上,异形架1002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缺齿轮1004,轮子5传动轴上均设有第二齿轮1005,第二齿轮1005与缺齿轮1004配合。
44.还包括有卡紧组件11,卡紧组件11包括有第三导向杆1101、楔形杆1102、第八弹簧1103和拉环1104,底座1内前后两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三导向杆1101,同侧第三导向杆1101外侧之间均设有楔形杆1102,楔形杆1102均与异形架1002配合,楔形杆1102与底座1之间均设有四个第八弹簧1103,第八弹簧1103均套在第三导向杆1101上,楔形杆1102内侧均连接有拉环1104,拉环1104均与底座1滑动式连接。
45.当踩下踏板804后,使得滑杆803向下移动与异形架1002接触,从带动异形架1002和缺齿轮1004向下移动,第七弹簧1003被压缩,这时缺齿轮1004向下将第二齿轮1005卡紧,使得第二齿轮1005和轮子5不再旋转,增加学生桌的稳固性,起到了刹车的作用,在异形架1002向下移动与楔形杆1102接触,带动楔形杆1102、第三导向杆1101和拉环1104向内移动,第八弹簧1103被压缩,在异形架1002向下顺利通过楔形杆1102后,在第八弹簧1103的作用,带动第三导向杆1101、楔形杆1102和拉环1104向外移动,使得楔形杆1102将异形架1002卡住,当学生考完试后,手动将拉环1104向内移动,带动楔形杆1102向内脱离异形架1002,在第七弹簧1003的作用,带动异形架1002和缺齿轮1004向上移动复位,缺齿轮1004不再卡紧第二齿轮1005,最后松开拉环1104,楔形杆1102、第三导向杆1101和拉环1104向外复位,工作人员便可将学生桌移动至其他场所。
46.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