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529发布日期:2022-01-07 22:5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脸部吊床的制作方法
脸部吊床
1.此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要求特此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的第63/048,95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
技术领域
2.大体来说,一种脸部吊床以及一种制造和使用脸部吊床以支撑个人的头部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包含: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以及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所述柔性部件通过相应柔性部件端部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并且第二支撑部件可以定位成支撑地接合个人的头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广泛目标可以是提供一种包含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设备,每个支撑部件具有安置在支撑部件第一端与支撑部件第二端之间的支撑部件长度,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件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其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撑部件且连接到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相对间隔开的关系以及柔性部件第一端和柔性部件第二端沿着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支撑部件长度的连接提供用于支撑地接合个人的头部的配置。
4.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广泛目标是提供一种制造设备的方法,包含:与第二支撑部件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第一支撑部件,并且通过柔性部件第一端将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并且将柔性部件第二端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以及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的相对间隔开的关系以及所述柔性部件第一端和所述柔性部件第二端沿着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所述支撑部件长度的连接以支撑地接合个人的头部。
5.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另一广泛目标可以是提供一种使用设备的方法,包含:与第二支撑部件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第一支撑部件,并且通过柔性部件第一端将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并且将柔性部件第二端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以及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相对间隔开的关系以及所述柔性部件第一端和所述柔性部件第二端沿着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的所述支撑部件长度的连接,并且将个人的头部支撑地接合到柔性部件。
6.当然,本发明的其它目标公开于说明书、附图、照片和权利要求书的其它区域中。
附图说明
7.图1a是使用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特定实施例的方法的图示。
8.图1b是使用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另一特定实施例的方法的图示。
9.图1c是使用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另一特定实施例的方法的图示。
10.图2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11.图3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底部平面图。
12.图4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第一端视图。
13.图5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第二端视图。
14.图6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第一侧视图。
15.图7是图1a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的第二侧视图
16.图8是说明第一柔性部件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柔性部件的第一部分重叠的俯视平面图,其中重叠部分分离以提供重叠部分中的开口。
17.图9是包含柔性部件和一个或多个支撑垫两者的另一特定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
18.图10是配置成联接到另一物体以支撑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另一特定实施例的前正视图。
19.图11是包含如图9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垫的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特定实施例的分解图,并且进一步说明一个或多个连接栓钉的使用,所述连接栓钉可以夹带在对应的栓钉槽中以将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固定到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对应支撑部件。
20.图12是包含如图9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支撑垫的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特定实施例的分解图,并且进一步说明一个或多个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所述螺纹紧固件可以与对应支撑部件螺纹孔可旋转地接合以将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固定到本发明的脸部吊床的对应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一般来说,参考图1a、1b、1c以及图2到图12,这些图描绘脸部吊床(1)的特定实施例以及制造和使用脸部吊床(1)以支撑个人(i)的头部(h)。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含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第一支撑部件(2)可以与第二支撑部件(3)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中的每一个具有安置于支撑部件第一端(4a、4b)与支撑部件第二端(5a、5b)之间的支撑部件长度(sml)。
22.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且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3),以跨越第一支撑部件(2)与第二支撑部件(3)之间的距离(d1)。第一支撑部件(2)与第二支撑部件(3)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且相应地在相应位置处沿着对应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支撑部件长度(sl)连接到柔性部件第一端(7)和柔性部件第二端(8),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可以适合于或配置成支撑地接合个人(i)的头部(h),其中头部(h)的上部部分(up)可以包含头部(h)的前额(fh),并且其中头部(h)的下部部分(lp)可以包含头部(h)的下巴(c)。
23.现在,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和图12,可以以各种结构形式提供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实施例。如在图2到图7的实例中所示,各自具有与第二支腿(9b、10b)以大体上正交关系安置的第一支腿(9a、10a)的第一倾斜部件(9)和第二倾斜部件(10)可以与向内延伸的第一支腿(9a、10a)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以分别将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实施例提供为各自具有与第二平面(2c、3c)相对的第一平面(2b、3b)的大体线性板(2a、3a)。然而,相应地配置为第一倾斜部件(9)的第一支腿(9a)和第二倾斜部件(10)的第一支腿(10a)的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并不预期排除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例如圆柱管、三角形管、矩形管或正方形管的管状结构,或能够或适合于具有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且连接到第二
支撑部件(3)以跨越第一支撑部件(2)与第二支撑部件(3)之间的距离(d1)的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的其它结构。
24.现在,主要参考图2以及图11到图12,在特定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各自可以具有安置于柔性部件第一端(7)与柔性部件第二端(8)之间的柔性部件长度(fml),以及柔性部件宽度(fmw)。柔性部件第一端(7)中的每一个可以适合于或配置成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并且柔性部件第二端(8)中的每一个可以适合于或配置成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3)。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相对间隔开的关系以及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的柔性部件长度(fml)可以被配置成张紧或拉紧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所述柔性部件具有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的第一端(7)并且具有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3)的柔性部件第二端(8)。在特定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是基本上非弹性柔性部件(6’),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是弹性柔性部件(6"),其允许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在支撑地接合个人(i)的头部(h)时拉伸且在个人(i)的头部(h)松开时朝向原始形状返回。
25.现在,主要参考图11和图12,实施例可以包含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所述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适合于或配置成相应地可释放地将第一柔性部件第一端(7)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并且可释放地将柔性部件第二端(8)连接到第二支撑(3)。如在图11的说明性实例中所示,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可以但未必包括一个或多个螺纹连接器(12),所述螺纹连接器相应地可旋转地与安置于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或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两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螺纹孔(13)螺纹式接合。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包含接近柔性部件第一端(7)和柔性部件第二端(8)中的每一个安置的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孔(14)。一个或多个螺纹连接器(12)可以穿过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孔(14)且与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中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支撑部件螺纹孔(14)螺纹式接合,以将柔性部件第一端(7)和柔性部件第二端(8)以基本上固定的空间关系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
26.现在,主要参考图2到图7和图12,在特定实施例中,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连接栓钉(15),所述连接栓钉被配置成相应地滑动地接合安置在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或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两者中的一个或多个栓钉槽(16)。在特定实施例中,连接栓钉(15)可以具有通过连接栓钉主体(19)连接的连接栓钉头(17)或连接栓钉脚(18),所述连接栓钉主体具有比连接栓钉头(17)或连接栓钉脚(18)小的尺寸。连接栓钉主体(19)可以滑动地接合在栓钉槽(16)中,以将连接栓钉脚(18)与对应的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接合以将连接栓钉(15)保持在栓钉槽(16)中。一个或多个连接栓钉(15)可以穿过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孔(14)且与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中的对应栓钉槽(16)滑动地接合,以将柔性部件第一端(7)和柔性部件第二端(8)以基本上固定的空间关系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在具体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栓钉槽(16)可以具有通过连接栓钉直通件(21)互连的栓钉槽第一端(20)。连接栓钉直通件(21)可以具有足够大小的直通开放区域(22)以允许栓钉脚(18)穿过,且沿着栓钉直通件(21)可滑动地移动栓钉主体(19)以邻近栓钉槽(16)定位连接栓钉(15)。连接栓钉(15)随后可以滑动地移动到栓钉槽(16)中,以相应地将柔性部件第一端(7)和柔性部件第二端(8)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
27.虽然示出和描述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的这两个实例,但是这并不预期排除柔性部件连接部分(11)具有不同结构,但能够将柔性部件第一端(7)或柔性部件第二端(8)连接到对应的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且可以包含例如以下项的实施例:其中互锁组件滑动地或按压地互锁的卡扣配合、其中组件通过摩擦保持配对关系的过盈配合、其中可以将超大栓钉或锥形栓钉压入略小的孔中的压配合、其中钩通过孔眼插入的钩和孔眼配合、钩环材料,以及其组合。
28.现在,主要参考图1a、1b、1c,在特定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包括第一柔性部件(6a),所述第一柔性部件在第一位置处沿着支撑部件长度(sml)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以接合个人(i)的头部(h)的上部部分(up)或个人(i)的头部(h)的下部部分(lp)。在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包括:第一柔性部件(6a),所述第一柔性部件(6a)在第一位置处沿着支撑部件长度(sml)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以接合个人(i)的头部(h)的上部部分(up);以及第二柔性部件(6b),所述第二柔性部件(6b)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以支撑个人(i)的头部(h)的下部部分(lp),其中第一柔性部件(6a)以非重叠关系距第二柔性部件(6b)某一距离(d2)安置。
29.现在,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到图12,在另一替代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可以包括:第一柔性部件(6a),所述第一柔性部件(6a)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以及第二柔性部件(6b),所述第二柔性部件(6b)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其中第一柔性部件(6a)的第一柔性部件部分(23)与第二柔性部件(6b)的第二柔性部件部分(24)重叠以支撑个人(i)的头部(h)的上部部分(up)并且支撑个人(i)的头部(h)的下部部分(lp),其中重叠的第一柔性部件部分(23)和第二柔性部件部分(24)可以分离以提供第一柔性部件(6a)与第二柔性部件(6b)之间的开放区域(oa)。作为说明性实例,当个人(i)处于俯卧位置(如在图1的说明性实例中所示)且个人(i)的脸部(f)接合脸部吊床(1)时,第一柔性部件(6a)可以接合并支撑个人(i)的前额(fh)并且第二柔性(6b)可以支撑个人(i)的下巴(c),并且第一柔性部件部分(23)和第二柔性部件部分(24)可以分离以提供在第一柔性部件(6a)与第二柔性部件(6b)之间的开放至个人(i)通过其呼吸的个人(i)的嘴巴(m)的开放区域(oa)。
30.现在,主要参考图9以及图11到图12,特定实施例可以包含第一支撑垫(25),所述第一支撑垫(25)接近第一支撑部件第二端(5a)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第二支撑垫(26)可以接近支撑部件第二端(5b)连接到第二支撑部件(3)。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垫(25)或第二支撑垫(26)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相应地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3)。在其它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垫(25)或所述第二支撑垫(26)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可滑动地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或所述第二支撑部件(3),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垫(25)与所述第二支撑垫(26)之间的距离(d3)。如在图11到12的说明性实例中所示,第一支撑垫(25)和第二支撑垫(26)可以各自包含固定地联接到或可释放地联接到开槽支架(28a、28b)的顺应垫(27)。第一支撑垫(25)和第二支撑垫(26)的开槽支架(28a、28b)可以通过使机械紧固件(29)穿过相应开槽支架(28a、28b)相应地连接到接近的第一支撑部件第二端(5a)和第二支撑部件第二端(5b),并且可配合地紧固到第一支撑部件(2)或第二支撑部件(3)。可以可旋转地或滑动地调整第一支撑垫(25)和第二支撑垫(26)以接合个人(i)的头
部(h)。在特定实施例中,可以与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柔性部件(6)分离或组合使用第一支撑垫(25)和第二支撑垫(26)以支撑个人(i)的头部(h)。
31.现在,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到图12,在特定实施例中,具有安置在横向构件第一端(31)与横向构件第二端(32)之间的横向构件长度(cml)的横向构件(30)可以相应地连接到第一支撑部件第一端(4a)和第二支撑部件第一端(4b)。
32.再次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到图12,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定位组合件(33),所述定位组合件(33)包含第一前悬臂(34)和第二前悬臂(35),每个前悬臂具有安置在前悬臂第一端(36a、36b)与前悬臂第二端(37a、37b)之间的前悬臂长度(fcal)。第一前悬臂第一端(36a)和第二前悬臂第一端(36b)可以相应地接近第一支撑部件第一端(4a)和第二支撑部件第一端(4b)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并且第一前悬臂第二端(37a)和第二前悬臂第二端(37b)相应地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杆(38)的接近的相对枢轴杆端(39a、39b)。各自具有安置在后悬臂第一端(42a、42b)与后悬臂第二端(43a、43b)之间的后悬臂长度(rcal)的第一后悬臂(40)和第二后悬臂(41)可以具有第一后悬臂第一端(42a)和第二后悬臂第一端(42b),第一后悬臂第一端(42a)和第二后悬臂第一端(42b),相应地接近第一支撑部件第二端(5a)和第二支撑部件第二端(5b)可枢转地联接到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后悬臂第二端(43a、43b)可以具有悬臂第二端槽(44a、44b),以允许枢轴杆(38)的相对枢轴杆端(39a、39b)在悬臂第二端槽(44a、44b)内移动。凸轮杆(45)可以可操作地联接到枢轴杆(38)以可释放地锁定第一前悬臂(34)和第二前悬臂(35)以及第一后悬臂(40)和第二后悬臂(41)以防止相对于枢轴杆(38)移动,从而相应地锁定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位置。
33.现在,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到图12,特定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一枢轴轨道(46)和第二枢轴轨道(47),每个枢轴轨道具有安置在枢轴轨道第一端(48a、48b)与枢轴轨道第二端(49a、49b)之间的枢轴轨道长度(prl)(如在图6的说明性实例中所示)。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可以相应地以固定空间关系或可调整空间关系或可释放关系联接到第一枢轴轨道(46)和第二枢轴轨道(47)。如在说明性实例中所描绘且如上文所解释,第一倾斜部件(9)和第二倾斜部件(9)可以各自具有第一支腿(9a、10a),所述第一支腿(9a、10a)与第二支腿(9b、10b)以大体正交关系安置且与向内延伸的第一支腿(9a、10a)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以相应地提供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二支撑部件(3)的实施例。因此,第二支腿(9b、10b)可以以相对间隔开的关系安置,每个第二支腿从对应的第一支腿(9a、10a)向下延伸以分别提供第一枢轴轨道(46)和第二枢轴轨道(47)的实施例。在此特定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2)和第一枢轴轨道(46)包括集成结构,并且第二支撑部件(3)和第二枢轴轨道(47)包括集成结构。在此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前悬臂第一端(42a)和第二前悬臂第一端(42b)可以相应地接近第一枢轴轨道第一端(48a)和第二枢轴轨道第一端(48b)可枢转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枢轴轨道(46)和第二枢轴轨道(47),并且第一前悬臂第二端(49a)和第二前悬臂第二端(49b)可以相应地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杆(38)的接近的相对枢轴杆端(39a、39b)。
34.再次主要参考图2到图7以及图11,第一枢轴轨道(46)和第二枢轴轨道(47)可以各自具有接近第一枢轴轨道第一端(48a)和第二枢轴轨道第一端(48b)以互连间隔开的关系安置的多个枢轴轨道槽(50),并且第一前悬臂第一端(42a)和第二前悬臂第一端(42b)各自
无论是否明确讨论-并且相反地,如果公开了“连接”动作,此公开内容应被理解为涵盖“连接器”和甚至“用于连接的装置”的公开内容。用于每个元件或步骤的这些替代术语应被理解为明确地包含在说明书中。
41.此外,关于每个使用的术语,应理解,除非术语在本技术中的使用与这种解译不一致,否则常用字典定义应被理解为包含在兰登书屋韦氏未删节版词典,第二版中所含的每个术语的描述中,每个定义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42.假设本文中的所有数值均由术语“约”修饰,无论是否明确指出。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可以表示为从“约”一个特定值至“约”另一个特定值。当表示这样的范围时,另一个实施例包含从所述一个特定值到所述另一个特定值。由端点表述的数值范围包含所述范围内包含的所有数值。数值范围一至五包含例如数值1、1.5、2、2.75、3、3.80、4、5等。应进一步应理解,每个范围的端点在与另一端点相关以及独立于另一端点的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当使用前置词“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应理解,所述特定值形成另一实施例。术语“约”一般是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认为等同于所表述数值或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果的一系列数值。类似地,前置词“大体上”意思指在很大程度上但不完全地相同的形式、方式或程度,并且特定要素将具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认为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果的一系列配置。当使用前置词“大体上”将特定要素表示为近似要素时,应理解,所述特定要素形成另一实施例。
43.此外,出于本发明的目的,除非另作限制,否则术语“一(a)”或“一个(an)”实体是指一个或多个所述实体。因此,术语“一(a)”或“一个(an)”、“一个或多个”以及“至少一个”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
44.此外,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术语“联接”或其派生词可以指间接联接、联接、直接联接、连接、直接连接,或者与

集成,这取决于实施例。
45.另外,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当涉及两个或更多个组件时,术语“集成”意味着组件(i)可以结合在一起以提供单件构造、整体构造或统一整体,或(ii)可以形成为单件构造、整体构造或统一整体。换句话说,组件可以一体地形成,这意味着连接在一起以便构成单个完整的工件或单元,或者以便一起作为单个完整的工件或单元,并且不能轻易地拆卸,从而不会破坏工件或单元的完整性。
46.因此,申请人应理解为至少要求:i)本文所公开和描述的每个脸部吊床,ii)所公开和描述的相关方法,iii)这些装置和方法中的每一个的类似物、等同物,和甚至隐含变体,iv)实现所示出、公开或描述的每个功能的那些替代实施例,v)实现所示的每个功能的那些替代设计和方法,如隐式实现所公开和描述的功能,vi)示出为单独且独立的发明的每个特征、组件和步骤,vii)通过所公开的各种系统或组件增强的应用,viii)通过这样的系统或组件产生的所得产品,ix)基本上如上所述且参考任何所附实例的方法和设备,x)所公开的每个先前元件的各种组合和置换。
47.如果有的话,本专利申请的背景部分提供了本发明所涉及的领域的陈述。本部分还可以并入或包含对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某些美国专利、专利申请、出版物或主题的转述,其可用于叙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状态的信息、问题或顾虑。本文引用或并入的任何美国专利、专利申请、出版物、陈述或其它信息不应被解释为、理解为或视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48.本说明书中阐述的权利要求(如果有的话)特此以引用方式并入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申请人明确地保留使用这些权利要求的此并入内容的全部或部分作为
附加说明的权利,从而支持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或其任何元件或组件;并且根据界定本技术或其任何后续申请或接续、分割或部分接续申请所要求保护的主题或获得依据任何国家或条约的专利法规、规则或条例减少费用的任何利益或遵守任何国家或条约的专利法规、规则或条例的需要,申请人进一步明确保留将这些权利要求或其任何元件或组件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并入内容从说明书移动到权利要求中的权利,或者反之亦然;并且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此内容应在本技术的整个未决期间继续存续,所述申请包含其任何后续的接续、分割或部分接续申请或对其做出的任何重新颁发或延期。在例如“包括”的开放过渡短语之后的元素在替代方案中可以用例如“基本上由
……
组成”或“由
……
组成”的封闭过渡短语来要求保护,无论是否明确指示说明书的描述部分。
49.另外,本说明书中阐述的权利要求(如果有的话)还旨在描述本发明的有限数目的优选实施例的范围和界限,并且不应被解释为本发明的最广泛的实施例或可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完整列表。申请人基于上述描述而不放弃进一步提出权利要求作为任何接续、分割或部分接续或类似申请的一部分的权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