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8710发布日期:2021-12-04 01: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传递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


背景技术:

2.传递窗是净化系统工程的配套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室和非洁净区之间或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小物件的传递。一方面起到气闸的作用,不让高级别的洁净室中高压被泄压;另一方面在传递过程中实现吹淋杀菌效果,以确保进入洁净区的物品自身洁净,防止、减少物件带来交叉污染。其吹淋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实现最优化吹淋杀菌及节能效果。广泛适用于医药、卫生、电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净化室、净化车间,如生物医药、微电子、精密机械、航天航空和科研教学等领域的超强洁净厂房或空气净化工程系统。
3.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非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的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
4.在洁净度要求为c级或者以上级别时,普通的机械传递窗已经不能满足洁净要求,往往需要引入自循环过滤风机,这在市面上是非常普遍的做法,这样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洁净效果理想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也在一些特殊场合存在诸多弊端和隐患。
5.由于传统的传递窗需要使用自净风机,以及一些其它的电控器件,而风机在转动,电控器件在启停时容易积累静电,释放出电火花。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如含有易燃易爆粉尘区域,严禁有任何明火的产生,否则则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这时传统的传递窗就如同一个危险源在生产现场,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着力于防爆方面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形成传递腔,所述传递腔的顶部设有若干进风孔,传递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若干出风孔;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裹所述内壳体设置,且所述传递腔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壁;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倒u型的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传递腔两侧的出风孔连通;防爆传递窗,所述防爆传递窗分别设置在外壳体上,用于对传递腔的两侧进行密封;防爆风机,所述防爆风机设置在外壳体的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内壳体上;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设置在内壳体上,且位于防爆风机和内壳体之间,所述防爆风机的出风孔与空气过滤器的进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出风孔与传递腔的进风孔密封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回风孔板、设置在顶部的匀流孔板以及设置在底部的底座;若干所述进风孔设置在匀流孔板上,若干所述出风孔开设
在回风孔板的底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支架安装在两回风孔板上,所述支架与左右两侧的回风孔板、前后两侧的外壳体侧壁以及匀流孔板形成密封导流腔,所述支架上内开设有安装过口,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外壳框架与所述安装过口之间通过果冻胶密封,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所述匀流孔板的进风孔相对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风机包括风机本体以及与所述风机本体的进风口处连接的进风圈,所述进风圈的进口处设有弧形倒角。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壳体两侧的回风通道内分别设有防爆紫外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为腰型孔,且腰型孔水平设置,每层腰型孔相交错设置。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传递窗上设有玻璃视窗。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回风通道相连通的dop注入口和dop检测口。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防爆风机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洁净防爆传递窗的空气过滤器的示意图;
21.图中标记:1

回风孔板,2

内腔,3

防爆紫外灯,4

回风通道,5

匀流孔板,6

空气过滤器,7

防爆风机,8

支架,9

底座,10

防爆传递窗,11

玻璃视窗,12

dop注入口,13

dop检测口,14

外壳体,15

出风孔,16

风机本体,17

进风圈,18

密封胶,19

框体,20

果冻胶,21

纸滤芯,22

钢板网。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3.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
24.以下将结合图1

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洁净防爆传递窗进行详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2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如图1

3所示,洁净防爆传递窗10可以包括:内壳体,外壳体14,防爆传递窗10,防爆风机7,所述内壳体内形成传递腔,所述传递腔的顶部设有若干进风孔,传递腔的两侧壁底部设有若干出风孔15;所述外壳体14包裹所述内壳体设置,且所述传递腔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壳体14的两侧壁。防爆传递窗10均为双层负压结构,内胆与外
壳间为负压静压箱,保证了密封的可靠性。
26.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14之间形成倒u型的回风通道4;所述回风通道4的两端分别与传递腔两侧的出风孔15连通;所述防爆传递窗10分别设置在外壳体14上,用于对传递腔的两侧进行密封;所述防爆风机7设置在外壳体14的腔体内,且位于所述内壳体上;空气过滤器6,所述空气过滤器6设置在内壳体上,且位于防爆风机7和内壳体之间,所述防爆风机7的出风孔15与空气过滤器6的进口端密封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6的出风孔15与传递腔的进风孔密封连接。外壳体14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一防爆开关,防爆开关与防爆风机7控制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回风孔板1、设置在顶部的匀流孔板5以及设置在底部的底座9;若干所述进风孔设置在匀流孔板5上,若干所述出风孔15开设在回风孔板1的底部。顶部的匀流孔板5设置进风口是为了保持从防爆风机7吹出的风能匀速的进入到传递腔内。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过滤器6通过支架8安装在两回风孔板1上,所述支架8与左右两侧的回风孔板1、前后两侧的外壳体14侧壁以及匀流孔板5形成密封导流腔,所述支架8上内开设有安装过口,所述空气过滤器6的外壳框架与所述安装过口之间通过果冻胶20密封,所述空气过滤器6与所述匀流孔板5的进风孔相对设置。
29.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风机7包括风机本体16以及与所述风机本体16的进风口处连接的进风圈17,所述进风圈17的进口处设有弧形倒角。其中,内壳体和外壳体14一般采用sus304不锈钢拉丝板,防爆风机7为防爆ffu风机单元,主要起到给系统提供循环的风力,而风机在转动时容易积累静电,从而可能导致生产事故。该防爆风机7单元其进风圈17设置为全铜材质的防爆进风圈17,防止空气中的颗粒与进风圈17摩擦生电,同时风机的叶轮及底盖、顶盖整体皆为铝合金材质加特氟龙防静电喷涂,使得该ffu风机单元整体达到t3防爆等级。
30.空气高效过滤器采用液槽无隔板h14高效过滤器,是该洁净防爆传递窗10提供循环洁净气体的部件,其原理是通过ffu风机单元将传递腔内的气体抽走,经过回风通道4,进风圈17,进入到防爆风机7,然后该气体通过空气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变成了具有极少微细颗粒的洁净气体,该洁净气体通过高效过滤器的另一端面又排除到传递腔内,如此形成往复循环,使得传递腔内的气体不断净化,腔体内的空气所含有的颗粒粉尘,有毒有害的微粒不断的被空气高效过滤器拦截过滤,并吸附在空气高效过滤器的表面,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使用后,吸附的微粒超过额定值后,更换该空气高效过滤器即可。
31.如图5所示,该空气高效过滤器经过特殊处理:四周由特殊防静电处理的铝型材围成框体19,两侧有钢板网22夹住中间的纸滤芯21(高效铝纸h14),滤芯与铝型材框体19接触部位有密封胶1810

20mm厚度整体浸没纸滤芯21边缘,使其与框体19完全结合,无丝毫漏风,铝型材框外围有一个液槽装置,该液槽中填充满果冻胶20,其目的是,空气高效过滤器与支架8,防爆ffu风机接触时候,密封效果更好。
32.本技术提供的传递窗具有自净循环系统:即由上面防爆风机7,空气高效过滤器,传递腔,回风通道4组成。具体形成自循环过程同上:防爆风机7将传递腔内的气体抽走,经过回风通道4,进风圈17,进入到风机叶轮,然后该气体通过空气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变成了具有极少微细颗粒的洁净气体,该洁净气体通过高效过滤器的另一端面又进入到传递
腔内,如此形成往复循环。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壳体两侧的回风通道4内分别设有防爆紫外灯3。其主要是对回流腔体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该紫外灯是防爆型的,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孔15为腰型孔,且腰型孔水平设置,每层腰型孔相交错设置。腰型孔水平设置且设置在回风孔板1的下部,主要是为了防止从匀流孔板5出来的风没有对物品进行吹初而直接从出风孔15流出。所述防爆传递窗10上设有玻璃视窗11。便于观察传递腔内的物品情况。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4上开设有与所述回风通道4相连通的dop注入口12和dop检测口13。dop注入口12,用于发射dop检测专用的微粒因子。dop检测口13,用于检测发射喷雾的浓度,从传递腔内检测喷射微粒因子的浓度,以此来达到验证防爆传递窗10的过滤性能。两侧的防爆传递窗10采用带反馈信号的磁力锁进行互锁,确保两侧门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保证不同洁净级别之间传递物品的时候,气流的交叉感染,最大限度的降低洁净区的污染,满足洁净室要求。
36.本技术所披露的洁净防爆传递窗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37.利用防爆风机压力的作用将空气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通过高效过滤后的空气达到100级(美国联邦209e标准)。然后均匀地送出,到达传递腔的空间。由于防爆风机和高效过滤器是连续地工作,不断地送出100级洁净空气,使工作空间形成正压(即工作空间内的空气压力大于工作域外),同时将工作区域中的不洁净空气排出。由于是正压的环境,工作区域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工作区域内,从而使工作区域一直达到100级空间。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