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51647发布日期:2023-04-18 11:0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用户对健康烹饪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市面上的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并没有一款针对杀菌设定的杀菌烹饪功能。最多只能根据用户设置的压力/温度,时间条件来迎合高温杀菌的条件,但更多时候,因为条件的限制,杀菌效果并不那么友好。

2、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杀菌,以进行无菌烹饪的烹饪器具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3、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5、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包括至少两种杀菌模式,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无菌烹饪指令后,根据烹饪设置参数控制烹饪设备运行无菌烹饪,无菌烹饪的步骤包括:在烹饪过程中,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控制烹饪设备运行确定出的杀菌模式,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杀菌,烹饪设置参数包括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杀菌完成后,根据烹饪设置参数和确定出的杀菌模式控制后续烹饪操作,以对食材进行后续烹饪。

7、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到无菌烹饪指令启动后,能够对食材进行无菌烹饪。而无菌烹饪过程中,包括对食材进行杀菌的步骤。即无菌烹饪阶段除了正常的烹饪流程之外,在烹饪完成之前额外进行了杀菌,以此就实现了无菌烹饪。而在杀菌完成之后,会继续进行后续步骤,且后续的烹饪步骤会因为之前的杀菌模式不同而有所调整,以此使得杀菌阶段和后续的烹饪阶段相互关联,避免杀菌模式和后续的烹饪模式相冲突。比如,若杀菌模式为巴氏杀菌,则后续的烹饪流程应该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保持食材的口感,避免食材的营养价值流失。进一步地,烹饪设备包括至少两种杀菌模式,在杀菌之前,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信息等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最佳的杀菌模式,然后以确定出的杀菌模式进行杀菌。以此能够自动选择最佳杀菌效果的方式进行杀菌,以此实现无菌烹饪。这样就在不影响原食物口感的基础上实现了无菌烹饪,满足了用户健康烹饪需求,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8、其中,本技术中,烹饪设备主要为能够对锅具进行加热的装置,比如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等。即这里的烹饪腔为锅具内的容纳空间。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检测侧无菌烹饪指令后,对烹饪腔进行加热,在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或在第一预设时长后,执行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

10、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检测到无菌烹饪指令启动后,能够先进行预热,以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即在无菌烹饪时,先将温度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才进行的后续的杀菌模式选择。而该种设置,一方面是考虑了不管何种杀菌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先预先加热肯定没有错。另一方面,通过预先加热到第一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可以大致判断出烹饪腔的食材量的多少,以此便可以食材量作为后续模式选择的一种判断基准。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后,执行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在检测侧无菌烹饪指令,对烹饪腔进行加热第一预设时长后执行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其中,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12、在该技术方案中,预热阶段按照温度控制。温度到了以后就进行后续步骤。这里的第一预设时长为保险用,比如万一温度检测装置坏了,无法检测出温度时,若依靠温度,则该步骤会一直持续,使得后续步骤无法进行。因此,该方案限定了,不管是否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的要求,只要时长到了也进行下一步。为避免时长和温度矛盾,所以,第二预设时长要远大于将温度加热到第二温度的时间,既正常情况下,在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所需时间是远小于第二时长的,此时,时长这个条件不起作用。该种设置,通过温度和时长两个条件同时控制了预热阶段的结束过程,确保了预热阶段后,能够按照需要的流程流转到下一步。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包括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时间、烹饪稳定温度或压力,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14、在判定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满足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时,确定杀菌模式为高温杀菌模式;在判定用户设置的参数信息不满足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时,确定杀菌模式为非高温杀菌模式,高温杀菌模式下的烹饪腔内的温度或压力小于非高温杀菌模式下的烹饪腔内的温度或压力。

15、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在使用之前,先设置好期望的烹饪稳定时间,以及烹饪稳定温度或者烹饪稳定压力,这里的烹饪稳定温度指的是在烹饪稳定阶段时的温度。这里的烹饪稳定压力指的是在烹饪稳定阶段时的压力。烹饪稳定时间指的是在烹饪稳定阶段的持续时长。即烹饪过程的温度和压力并不完全恒定,尤其是开始和结束过程,温度和压力变化比较大,但在烹饪的中间过程,有很长一段时间,烹饪的温度或者压力是稳定的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而食材的烹煮也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尤其是对于电压力锅和微压烹饪设备而言,其存在保压阶段,而保压阶段的保压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就是本技术中所说的烹饪稳定压力、烹饪稳定温度、烹饪稳定时间。而烹饪稳定时间、烹饪稳定温度或压力基本决定了烹饪过程中的温度和持续时长。因此,若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时间、烹饪稳定温度或压力满足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则直接将杀菌模式定为高温杀菌模式,以此对食材进行高温杀菌。也即,如果用户设置的烹饪过程,已经满足了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则通过后续的烹饪过程,即可完成高温杀菌,因此,便不用额外在采用其他模式进行杀菌。反之,若用户设置的烹饪过程,不满足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即通过后续的烹饪过程无法实现高温杀菌,因此,便需要额外专门设置一种杀菌模式,以完成杀菌,该模式即为非高温杀菌,也即借助外设的杀菌装置进行杀菌的模式。比如,常见的紫外线杀菌模式,超声波杀菌模式等。该种设置,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温度/压力和时间等信息合理地确定杀菌模式,以此能够自动选择最佳杀菌效果的方式进行杀菌,以此实现无菌烹饪。这样就在不影响原食物口感的基础上实现了无菌烹饪,满足了用户健康烹饪需求,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16、其中,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具体包括: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时间、烹饪稳定温度或压力中的一个参数大于预设参数。比如,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温度大于第三预设温度;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压力大于第三预设压力;用户设置的烹饪稳定时间大于预设稳定时长。即在用户设置的参数满足上述一个或多个条件时,则认为满足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反之,则认为不满足在高温杀菌模式的条件。

17、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大于80℃,进一步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100℃。预设稳定时长可以为1秒以上的任一时长,进一步地,预设稳定时长为10min-30min。第三预设压力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一般地压力在90kpa-105kpa之间。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非高温杀菌模式包括第二杀菌模式和第三杀菌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判定烹饪腔内的食材量小于预设食材量时,确定杀菌模式为第二杀菌模式;在判定烹饪腔内的食材量大于等于预设食材量时,确定杀菌模式为第三杀菌模式;第二杀菌模式下的烹饪腔内的温度小于第三杀菌模式下的烹饪腔内的温度。

19、在该技术方案中,非高温杀菌模式包括温度要求不同的两种杀菌模式。其中,由于不同杀菌模式的杀菌能力受限,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可先根据锅内的食材量来选择杀菌模式,比如,在食材少于第一设定量时,选择紫外杀菌,而在食材多于第二设定量时,可选择混合杀菌模式,即紫外线和高温杀菌的混合模式。其中,在第二杀菌模式时,由于其主要依靠杀菌装置进行杀菌,而不依靠高温杀死细菌。因此,在这个阶段温度不高,压力不高,因此,不需要进行排气控制。而在判定容纳腔的食材比较多时,则除了需要打开杀菌装置进行杀菌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该模式下的维持温度,以确保杀菌效果。而为了避免压力和温度进一步升高,在该过程中,可以合理控制排气,以达到控制压力和温度的目的。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所用的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判定烹饪腔内的食材量小于预设食材量;在将烹饪腔内的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所用的时长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时长时,判定烹饪腔内的食材量大于等于预设食材量。

21、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提前设置反应不同食材量的第二预设时长参考值。这样在前期预热过程中,若预热用的时间比较短,即说明加热至杀菌所需的温度比较快,以此说明锅内的食材比较少,故而,可以采用第二杀菌模式。若杀菌用的时间比较长,即说明加热至杀菌所需的温度比较慢,以此说明锅内的食材相对较多,所以可以用混合杀菌模式,即第二杀菌模式。该种设置,能够以前期预热阶段的时长来判断食材量的多少,使得判断更准确,结构更简单,且基本不需要额外加装其他装置。当然也可通过设置称重装置来确定食材量。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行第二杀菌模式,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杀菌的过程包括:控制杀菌装置打开,进行紫外线杀菌;在第三预设时长后,控制杀菌装置关闭。

23、在技术方案中,第二杀菌模式为纯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模式。即在开启紫外线杀菌功能后,就可以打开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装置。并使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装置工作特定的时长后关闭。在该阶段,主要通过紫外线、超声波等实现的杀菌。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运行第三杀菌模式,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杀菌的过程包括:控制杀菌装置打开,同时,控制烹饪设备按照预设规律进行排气;在第四预设时长后,控制杀菌装置关闭。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开启第三杀菌模式后,先打开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装置。并使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装置工作特定的时长后关闭。在该阶段中,还需要将温度控制在更高的温度范围内,以便能够利用温度加热和紫外线、超声波的混合模式实现杀菌。而为了避免该阶段的温度或者压力过高,可以周期性地控制排气。而杀菌时长满足要求后,则可以将紫外线、超声波等杀菌装置关掉。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烹饪设置参数,确定杀菌模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检测侧无菌烹饪指令后,执行杀菌前的预设处理步骤。

27、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无菌烹饪时,除了杀菌阶段和后续烹饪阶段之外,还有杀菌前的预处理阶段,通过预处理阶段能够为后续的杀菌创设更好的条件,以使杀菌效果更好。当然,预设处理步骤也可以是其他操作,比如解冻步骤。或者其他需要的步骤。也即在进行无菌烹饪时,杀菌既可以在开始烹饪时进行,也可以在烹饪中进行。但一般不在烹饪完成后进行。因为,本技术中是要完成无菌烹饪,即要在烹饪过程中,实现无菌烹饪。而现有方案中,因为预约时间过长而进行的杀菌,属于烹饪之前的杀菌。或者因为预约时间太长,导致后期的保温阶段比较长而进行的杀菌处理,属于烹饪完成后的阶段,这些都不属于本技术中的无菌烹饪,因为这些都不是烹饪过程中进行的。也即如果把现有的烹饪流程划分成:预约阶段、预热阶段,快速加热阶段、稳定阶段和保温阶段的话,本技术中,最佳的选择是在预热阶段和快速加热阶段之前进行的杀菌。当然,预热阶段和快速加热阶段之间也可以设置其他额外的处理过程,比如解冻步骤。

2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运行高温杀菌模式,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杀菌的过程为后续烹饪操作中的一部分。

29、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烹饪稳定温度或压力、烹饪稳定时间要大于高温杀菌的时间和温度。因此,直接进行后续烹饪时,即可实现无菌烹饪。故而也就没有必要在用其他模式进行杀菌。此时,虽然确定为高温杀菌模式,但高温杀菌模式即本身为后续烹饪的一部分。以此就简化了整个控制流程。

3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烹饪设置参数包括烹饪腔内的食材种类信息,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食材种类信息选择至少两个杀菌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杀菌模式。

31、上述步骤具体包括:根据烹饪腔内的食材种类信息查找与烹饪腔内的食材相匹配的杀菌模式;在查找到匹配的杀菌模式时,以匹配出的杀菌模式进行杀菌。具体包括:根据烹饪腔内的食材种类信息查找与烹饪腔内的食材相匹配的杀菌模式;在查找到匹配的杀菌模式时,以匹配出的杀菌模式进行杀菌。进一步地,可根据食材种类信息和用户设定的杀菌时间来匹配出相应的杀菌模式。

32、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设备默认的参数以及设备上的采集装置等临时采集的信息等先判断出杀菌模式,然后基于参数选择的模式进行对应的杀菌处理。该种方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杀菌模式进行处理,使得杀菌模式与实际情况相匹配,比如,可以根据与食材种类不一样,选择不同的杀菌模式,或者根据烹饪腔内的食材含量选择不同的杀菌模式。而在杀菌后,锅内食材就处于无菌环境,此后便可对食材进行后续的无菌烹饪。这样就在不影响原食物口感的基础上实现了无菌烹饪,满足了用户的健康烹饪需求,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其中,至少一种杀菌模式包括紫外线杀菌模式、高温杀菌模式或者巴氏杀菌模式等。

33、进一步地,可根据食材种类信息确定出适合的杀菌模式,比如对于果蔬类食材,可以采用巴氏杀菌,而对于非果蔬类食材可以采用紫外线杀菌或者高温杀菌。而食材的种类信息一方面可以由用户自己输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烹饪设备上设置图像采集装置,以获取食材的种类信息。而在获取到食材种类信息后,可根据提前设置的匹配方式,匹配出该食材种类对应的杀菌模式。具体而言,可以将常见的食材种类及其对应的杀菌模式提前储存到设备中。同时,为了避免用户长时间等待,也可让用户提前设置期望杀菌时间,然后基于用户设定的杀菌时间来选择杀菌模式。

34、当然,也可直接在烹饪设备上设置巴氏杀菌按键,并对应不同模式的巴氏杀菌模式按键。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用户选择的模式对食材进行对应模式的杀菌。

35、其中,预设烹饪压力和预设烹饪时间为用户设置或为烹饪设备默认设置的。

3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杀菌过程用的时间比较长,即说明加热至杀菌所需的温度比较慢,以此说明锅内的食材相对较多时,后期是采用混合杀菌模式还是高温杀菌模式主要取决于,后续过程的烹饪压力和烹饪时长,比如,若用户要求的烹饪压力和烹饪时间比较久,则说明后续食材还是会被高温烹饪的,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在多个混合杀菌了,直接以后期的烹饪过程作为高温杀菌过程就可以了。反之,若用户设置的或者设备默认设置的烹饪压力较低或者烹饪时间较短,即烹饪条件不满足高温杀菌的需求,则需要启用混合杀菌,以便能够实现低压力下的杀菌或者短时间的杀菌。

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杀菌模式的持续时间大于对应的杀菌模式要求的时长时,停止杀菌处理,判定杀菌完成。

38、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时间来合理控制不同种杀菌模式的结束,以此可以精确地控制杀菌阶段的持续时间,使得杀菌控制过程更加简单。

3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包括普通烹饪模式,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普通烹饪模式指令时,控制烹饪设备按照预设的普通烹饪模式进行烹饪。即烹饪设备包括无菌烹饪模式和普通烹饪模式,在无菌烹饪模式时,先进行预热,然后选择不同的模式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后续烹饪步骤。而在普通烹饪模式时,没有杀菌过程,不是无菌烹饪。

4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还包括巴氏杀菌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巴氏杀菌指令后,对食材进行巴氏杀菌。

41、进一步地,在选择的杀菌模式为巴氏杀菌模式时,对食材进行杀菌的过程具体包括:将烹饪腔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范围内;控制烹饪设备以巴氏杀菌模式运行第四预设时长后,结束巴氏杀菌。

42、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上还单独设置有巴氏杀菌模式,可以对果蔬类食材进行巴氏杀菌。比如,若想保持食物的最佳口感,尽量不破坏原有营养物质,而对时间要求宽松的条件下,可以选择低温巴氏杀菌。若想保持食物的最佳口感,尽量不破坏原有营养物质,但对时间要求很高,则可以选择高温巴氏杀菌。若对杀菌效果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达到商业无菌的效果,则可以选择巴氏超高温杀菌模式。

43、进一步地,巴氏杀菌模式按温度分为多个温度不同的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待杀菌的食材种类确定出巴氏杀菌模式,或根据用户的设置确定出巴氏杀菌模式;控制烹饪设备以确定出的巴氏杀菌模式运行第五预设时长。

44、更进一步地,巴氏杀菌模式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模式:第一巴氏杀菌模式、第二巴氏杀菌模式和第三巴氏杀菌模式,第一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大于第二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第二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大于第三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预设温度范围;第二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长小于第一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长且还小于第三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第四预设时长。

45、在一具体方案中,巴氏杀菌模式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模式:第一巴氏杀菌模式,第一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巴氏杀菌的温度条件为:预设温度范围大于等于63℃小于等于66℃,第四预设时长为20min-40min;第二巴氏杀菌模式,第二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巴氏杀菌的温度条件为:预设温度范围大于等于75℃小于等于78℃,第四预设时长为40s-80s;第三巴氏杀菌模式,第三巴氏杀菌模式对应的巴氏杀菌的温度条件为:预设温度范围大于等于121℃小于等于123℃,第四预设时长为20min-40min。

4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食材进行巴氏杀菌时,对于时间要求不高的果蔬类食材,可以采用第一巴氏杀菌模式,此时,可先将食材温度预热至温度t1,然后将食材的温度维持在63℃-66℃的范围内,并持续一段时间,该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而对于时间要求较高的果蔬类食材,可以采用第二巴氏杀菌模式,此时,可先将食材温度预热至温度t2,然后将食材的温度维持在75℃-78℃的范围内,并持续一段时间,该时间一般为1分钟左右。而对于肉类等需要件深度杀菌的食材而言,可以采用第三巴氏杀菌模式,此时,可先将食材温度预热至温度t3,然后将食材的温度维持在120℃左右,并持续一段时间,该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也即在启用巴氏杀菌模式后,可先根据食材和用户的时间需求合理地选择不同的杀菌模式。

47、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

48、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由于,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因此,该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具有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9、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烹饪腔内的食材;计时器,用于计时;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

50、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其除了包括烹饪腔,加热装置之外,还包括计时器,以及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装置。因此,其还具有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控制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1、进一步地,烹饪设备上设置有杀菌装置。通过杀菌装置释放的紫外线能够对食材进行杀菌,以达到无菌烹饪所需的条件。

52、进一步地,烹饪设备上设置有无菌烹饪按键和/或一个或多个杀菌模式按键,任一杀菌模式按键被触发后,烹饪设备对烹饪腔内的食材进行对应模式的杀菌。

53、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的操作区域上设置有无菌烹饪按键,用户通过选择无菌烹饪按键便可启动烹饪设备,使烹饪设备按照无菌烹饪程序进行烹饪。此外,烹饪设备上还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杀菌模式按键,用户在不想启动烹饪程序时,也可单独选择杀菌模式,只对食材进行杀菌。比如,对于果蔬类食材,可只进行杀菌,而无需进行后续烹饪。

54、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5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