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

文档序号:27004773发布日期:2021-10-19 22:32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扇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扇子为引风纳凉、遮日蔽尘之物,汉代曾名之为“障翳”。其历史悠久,根源可上溯至三皇五帝时期;文化底蕴丰富,古往今来以扇为题、传情达意的诗词书画作品举不胜举;分支品种繁多,光越扇就分纸折扇、草编团扇、绢扇、挂扇四大类;制作工艺复杂,集造型、雕刻、镶嵌、装裱、上漆、铲贴、手绘、刺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扇子作为中华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添了绚烂多姿的一页,也在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
3.现有竹制折扇的观赏效果大于实用效果,通常需要放置在扇架上,使其能够更加美观的进行展示,但折扇本身非常脆弱,在展示时不能使其受力防止损坏,且温度高容易导致扇骨开裂变形,潮湿会损坏扇面,且虫蛀也容易对扇面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解决了扇子放置时的保护问题和防湿、防潮、防虫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包括放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平台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架,所述放置平台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顶部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放置平台的内壁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所述风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连接有安置箱,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所述放置平台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光照灯,所述放置平台的顶部靠近两侧光照灯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板,两侧所述夹板的正表面顶端套设有固定套,两侧所述夹板的相对一侧卡接有展览扇。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放置平台的底部开设有与风箱相适配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与风箱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安置箱的底部和风箱顶部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内壁固定安装有防虫网。
9.进一步,左侧所述安置箱的内壁底部放置有防虫樟脑丸,右侧所述安置箱的内壁底部放置有干燥剂。
10.进一步,所述放置平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防尘网相适配的安置孔。
11.进一步,所述夹板的间隙与展览扇的两侧扇骨相适配。
12.进一步,两侧所述夹板的底部与转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放置平台的正表面开设有与两组安置箱相适配的滑动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以下优点:
15.1、当需要展示展览扇时,将展览扇展开,将两侧扇骨防止在夹板的内部,放置平稳后通过固定套将夹板和展览扇固定,使展览扇的自身重力由夹板均匀承受,防止长时间展示后,展览扇的扇骨受重力变形,第二支撑架伸缩调整夹板在转动架上的开合程度,光照灯为展览扇提供光亮,提高观赏性;
16.2、驱动电机在电机支架的固定作用下转动风扇,风扇的转动速度需要非常缓慢,防止伤害到展览扇,使得展览扇处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且防止展览扇表面附着尘土,展览扇吹动的微风带动左侧安置箱的内壁底部放置的防虫樟脑丸散发气味,防止蚊虫伤害展览扇,右侧安置箱的内壁底部放置的干燥剂能够保持展览扇表面干燥,防止了潮湿损坏扇面的问题且防止了展览扇表面温度高导致扇骨开裂变形的问题。
17.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的正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中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中安置箱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放置平台;2、承重架;3、电机支架;4、驱动电机;5、风扇;6、风箱;7、第一防尘网;8、第一支撑架;9、转动架;10、安置箱;11、第二防尘网;12、光照灯;13、第二支撑架;14、夹板;15、固定套;16、展览扇。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
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如图1

4所示,一种扇子的扇架结构,包括放置平台1,放置平台1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承重架2,风箱6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8,第一支撑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架9,放置平台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光照灯12,放置平台1的顶部靠近两侧光照灯12的相对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3,两侧第二支撑架13的顶部均滑动连接有夹板14,两侧夹板14的正表面顶端套设有固定套15,两侧夹板14的相对一侧卡接有展览扇16。
29.优选的,夹板14的间隙与展览扇16的两侧扇骨相适配。
30.优选的,两侧夹板14的底部与转动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
3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当需要展示展览扇16时,将展览扇16展开,将两侧扇骨防止在夹板14的内部,放置平稳后通过固定套15将夹板14和展览扇16固定,使展览扇16的自身重力由夹板14均匀承受,防止长时间展示后,展览扇16的扇骨受重力变形,第二支撑架13伸缩调整夹板14在转动架9上的开合程度,光照灯12为展览扇16提供光亮,提高观赏性。
32.如图1

3所示,放置平台1的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的顶部贯穿连接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扇5,放置平台1的内壁底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风箱6,风箱6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防尘网7,第一支撑架8的两侧靠近底部边缘处滑动连接有安置箱10,第一支撑架8的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11。
33.优选的,放置平台1的底部开设有与风箱6相适配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与风箱6固定连接。
34.优选的,安置箱10的底部和风箱6顶部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内壁固定安装有防虫网。
35.优选的,左侧安置箱10的内壁底部放置有防虫樟脑丸,右侧安置箱10的内壁底部放置有干燥剂。
36.优选的,放置平台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二防尘网11相适配的安置孔。
37.优选的,放置平台1的正表面开设有与两组安置箱10相适配的滑动槽。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驱动电机4在电机支架3的固定作用下转动风扇5,风扇5的转动速度需要非常缓慢,防止伤害到展览扇16,使得展览扇16处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且防止展览扇16表面附着尘土,展览扇16吹动的微风带动左侧安置箱10的内壁底部放置的防虫樟脑丸散发气味,防止蚊虫伤害展览扇16,右侧安置箱10的内壁底部放置的干燥剂能够保持展览扇16表面干燥,防止了潮湿损坏扇面的问题且防止了展览扇16表面温度高导致扇骨开裂变形的问题。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