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棒泡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8803发布日期:2021-09-18 02:3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棒泡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式茶叶产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黑茶冲泡需要有专用的冲泡工具,包括紧压茶分解工具,煮茶工具等,因而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和出差旅行的人就很不适应,制约了消费群体的发展。本技术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一种棒泡茶(cn211673584u,2020.10.16),其公开的技术为:设棒体,棒体的下部设有柱形腔,棒体的上部为锥状体,在棒体上均布有浸泡孔,棒体内装有茶叶。此棒泡茶虽然可以用茶杯直接冲泡,解决了黑茶饮用和携带不便的问题,但还存在不足:在用保温杯泡茶时,棒体是不能挂在保温杯口沿上的,必须将棒体全部浸入保温杯中,而棒泡茶的锥状体上是贴有纸质标签,锥状体又不能与棒体下部分离,所以不能将棒泡茶完全浸泡在茶杯中特别是在保温杯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将棒泡茶完全浸泡在茶杯中特别是在保温杯中的一种改进型棒泡茶。
4.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棒泡茶,包括浸泡体,在浸泡体内装有茶叶,在浸泡体上设有浸出孔,在浸泡体的上部设有延伸体,在延伸体上设有标签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浸泡体与延伸体之间设有能将浸泡体与延伸体分离的拆分线。
5.进一步地,浸泡体的中下部制成柱形体,上部制成锥状体。
6.进一步地,所述浸泡体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
7.进一步地,所述浸泡体的直径为8

12 mm,优选为10 mm。
8.进一步地,所述浸泡体的长度为6

10cm, 优选为7

8mm。
9.进一步地,所述浸出孔的直径为0.8

0.3mm,优选0.7

0.4mm,0.6

0.5 mm。
10.进一步地,所述延伸体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
11.进一步地,所述拆分线由细孔组成。
12.进一步地,所述浸出孔在浸泡的表面形成下凹状,在浸泡体的里面对应形成凸起。
13.进一步地,所述浸泡体的外壳用铝箔材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将贴有标签物的延伸体与浸泡体进行拆分,使浸泡体能完全浸泡在茶杯中特别是保温杯中,解决了现有技术棒泡茶不能完全浸泡在茶杯中特别是在保温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20.附图标记说明: 1

浸泡体,2

延伸体,3

标签物,4

拆分线,5

茶叶,6

浸出孔,7

敞口杯,8

保温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实施方式:一种改进型棒泡茶,包括浸泡体1,在浸泡体1内装有茶叶5,在浸泡体1上设有浸出孔6,在浸泡体1的上部设有延伸体2,在延伸体2上设有标签物3,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设有能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的拆分线4。
23.在优选方案中,浸泡体1的中下部制成柱形体,上部制成锥状体。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浸泡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或其他多边形。
25.本实用新型的浸泡体1的直径为8

12 mm,优选为10 mm,在一些实施例中浸泡体1的直径为8 mm,9 mm,10 mm,11 mm,12 mm。
26.本实用新型的浸泡体1的长度为5

12cm, 优选为8

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浸泡体1的长度为5cm,6cm,7cm,8cm,9cm,10cm,11cm,12cm。
27.本实用新型的浸出孔6的直径为0.8

0.3mm,优选0.7

0.4mm,0.6

0.5 mm。在一些实施例中浸出孔6的直径为0.8mm,0.7mm,0.6mm,0.5mm,0.4mm,0.3mm。
28.本实用新型的延伸体2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
29.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线4由细孔组成。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强度,在浸泡过程中不能自行分离,又要确保用手容易撕断。
30.本实用新型的浸出孔6在浸泡1的表面形成下凹状,在浸泡体1的里面对应形成凸起。
31.本实用新型的浸泡体1外壳用铝箔材料制成。
32.本实用新型的浸泡体1的延伸体2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当工具使用用于搅动茶汤,有利于茶叶水溶物的加速浸出和扩散,或调节温度。延伸体2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有利于当敞口杯7的深度超过浸泡体1的长度时,可以将浸泡体1挂在敞口杯7的口沿上,防止跌入敞口杯7中(如图4)。当用保温杯8浸泡时(如图5),可以通过设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的拆分线4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使浸泡体1完全浸泡在保温杯8中。
33.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一种改进型棒泡茶,包括浸泡体1,在浸泡体1内装有茶叶5,在浸泡体1的表面设有浸出孔6,浸出孔6的直径0.8 mm,在浸泡体1的上部设有延伸体2,在延伸体2上设有标签物3,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设有能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的拆分线4。拆分线4由密布的细孔组成。浸泡体1的中下部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的边长为10mm,浸泡体1的上部逐渐收缩成为片状。片状的宽度与矩形的边长相当。浸泡体1的长度为9cm。
34.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棒泡茶,包括浸泡体1,浸泡体1的中下部制成圆柱形体,上部制成锥状体,浸泡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直径为8 mm,长度为12cm。在浸泡体1内装有茶叶5,在浸泡体1上设有浸出孔6,浸出孔6的直径为0.6mm,浸出孔6在浸泡1的表面形
成下凹状,在浸泡体1的里面对应形成凸起。在浸泡体1的上部设有延伸体2,延伸体2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在延伸体2上设有标签物3,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设有能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的拆分线4。拆分线4由均布的若干细孔组成。浸泡体1外壳用铝箔材料制成。
35.实施例3:如图1

2所示,一种改进型棒泡茶,包括浸泡体1,浸泡体1的中下部制成六柱形体,上部制成锥状体,浸泡体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直径为12 mm,长度为8cm。在浸泡体1内装有茶叶5,在浸泡体1上设有浸出孔6,浸出孔6的直径为0.3mm,浸出孔6在浸泡1的表面形成下凹状,在浸泡体1的里面对应形成凸起。在浸泡体1的上部设有延伸体2,延伸体2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在延伸体2上设有标签物3,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设有能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的拆分线4。拆分线4由密布的细孔组成。浸泡体1外壳用铝箔材料制成。
36.以上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型棒泡茶,浸泡体1的延伸体2在浸泡过程中可以当工具使用用于搅动茶汤,有利于茶叶水溶物的加速浸出和扩散,或调节温度。延伸体2能用手随意弯成挂钩状,有利于当敞口杯7的深度超过浸泡体1的长度时,可以将浸泡体1挂在敞口杯7的口沿上,防止跌入敞口杯7中(如图4)。当用保温杯8浸泡时(如图5),可以通过设在浸泡体1与延伸体2之间的拆分线4将浸泡体1与延伸体2分离,使浸泡体1完全浸泡在保温杯8中。解决了现有技术棒泡茶不能完全浸泡在茶杯中特别是在保温杯中的问题。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法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的些许更改、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改、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