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96009发布日期:2021-09-18 02:1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垫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垫。


背景技术:

2.地垫是家中浴室里常用的一种吸水材料地垫,质感较硬,皮肤触碰不够细腻,多数人将比较难接受。另外,长时间使用时,地垫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吸水、储水能力。
3.故基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垫。所述地垫,具有舒适的触感,优异的吸水、储水能力以及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的极佳使用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地垫,包括从底层至表层依次设置的发泡体层、第一涤纶纤维层、第二涤纶纤维层和树脂层;其中:
6.所述树脂层设置流水通道;所述第一涤纶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纤维层采用经纬交织结构;所述发泡体层为多孔隙结构层。
7.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地垫的设计原理进行解释说明,所述地垫共有4层:
8.(1)表层是树脂层,在现有技术中,可将树脂与溶剂进行混合,树脂与溶剂的比例为1:1,而后将树脂与溶剂的混合物直接涂覆于所述第二涤纶纤维层,在160~170℃条件下过机器烘箱进行压辊,树脂在第二涤纶纤维层表面固化成膜,即得到所述的树脂层,另外,还可在树脂层表面进行印花,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与脚底的摩擦,起到防滑作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树脂层是直接与人体的脚部进行接触的,故舒适度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树脂是高分子材料,其本身特性使其具有优良的耐用性能、耐候性能,可增加其使用寿命以及可依据分子量调节材料的“软硬”。另外,在树脂层设置流水通道,可使使用者在沐浴之后踩在地垫上时,脚底面残余的水分可迅速向地垫的下层渗透。
9.(2)与表层紧密结合的是第二涤纶纤维层,与第二涤纶纤维层底部紧密结合的是第一涤纶纤维层。而涤纶纤维本身具有模量高、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形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即在地垫中加入双层的涤纶纤维层,能够增强地垫的整体使用强度,使地垫不易形变;且涤纶纤维层中的涤纶经线和纬线采用交织结构,增强了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又使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需要强调的是,涤纶纤维层本身是一种非致密的结构层,纤维与纤维之间是存在缝隙的,水分可迅速从第二涤纶纤维层和第一涤纶纤维层向下渗透。
10.(3)最底层采用的是发泡体层,所述发泡体层可以硅藻泥橡胶发泡体层,亦可以是橡胶发泡体层。而其原料之一的硅藻泥是一种硅质岩石,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性和渗透性强的性质。硅藻土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硅藻土的密度为1.9~2.3g/cm3,堆密度为0.34~0.65g/cm3,比表面积为40~65m2/g,孔体积为0.45~0.98cm3/g,吸水率是自身体积的2~4倍,故吸水性、储水性极强。所以最底层采用发泡体层一方面是为了吸水、储水,
另一方面是增强了地垫整体的回弹性和舒适度。
11.在制备过程中,首先将第一涤纶纤维层与发泡体层进行粘结(在175~185℃条件下粘结10~15min即可),其次再与第二涤纶纤维层与树脂层所形成的混合层进行复合,以此得到所述地垫。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涤纶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纤维层中的涤纶纤维线密度为165~175dtex,断裂伸长率为125~135%。
13.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凹槽。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多边形。
15.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下表面设置吸盘。
16.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下表面设置防滑凹槽。
17.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下表面设置防滑凸槽。
18.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上表面设置第一凸槽,所述第一涤纶纤维层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嵌合。
19.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设置空心气囊;所述空心气囊由弹性橡胶包裹而成。
20.优选地,所述发泡体层的下表面设置折叠凹槽,所述折叠凹槽将所述发泡体层分为两等分。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垫,具有舒适的触感,优异的吸水、储水能力以及长时间使用不易变形的极佳使用性能。
23.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垫,还具有固定、防滑、便于收纳、回弹性佳和储水空间大的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泡体层的仰视图;
28.图3是图2沿a

a方向的剖视示意;
29.图4是实施例2所述硅藻发泡层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实施例3所述硅藻发泡层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实施例3所述另一种硅藻发泡层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实施例4所述发泡体层和第一涤纶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实施例4所述发泡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实施例5所述地垫的结构示意图。
35.图中附图标记:
[0036]1‑
发泡体层;11

第一凹槽;12

吸盘;13

防滑凹槽;14

防滑凸槽;15

第一凸槽;
16

空心气囊;17

折叠凹槽;2

第一涤纶纤维层;21

第二凹槽;3

第二涤纶纤维层;4

树脂层;41

流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38]
实施例1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垫,参考图1,包括从底层至表层依次设置的发泡体层1、第一涤纶纤维层2、第二涤纶纤维层3和树脂层4;其中:
[0040]
所述树脂层4设置流水通道41;所述第一涤纶纤维层2和第二涤纶纤维层3采用经纬交织结构;所述发泡体层1为多孔隙结构层。
[0041]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涤纶纤维层2和第二涤纶纤维层3中的涤纶纤维线密度为165~175dtex,断裂伸长率为125~135%。
[0042]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和图3,所述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第一凹槽1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更希望地垫能够长时间处于固定的位置,比如,将地垫固定放置于浴室的出口,待沐浴完成出淋浴间后可直接踩在地垫上,将脚底水分吸干。故于发泡体层1下表面设置第一凹槽11,可通过在浴室出口的地面上设置相应外置凸槽,与第一凹槽11套合,这样即可长时间固定地垫,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地垫的整体滑移。另外,还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地垫通过第一凹槽11挂于墙面所设置的挂钩或其他类型的凸起上,从而不占用地面空间,有利于收纳。
[004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3,所述第一凹槽1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多边形(以四边形为例)。当截面为三角形或多边形时,所述的外置凸槽应与其截面相适配,如此设置,可令地垫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扭转,始终保持某一位置,某一方向,额外起到扭转限位的作用。
[0044]
实施例2
[0045]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4,所述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吸盘12。当浴室出口的地面较为光滑时,可在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真空吸盘,并通过按压排除吸盘内部的空气,利用压强差将地垫进行固定;同样,在进行收纳时,仍可利用吸盘将地垫固定在瓷砖墙面上,从而不占用地面空间。
[0046]
实施例3
[0047]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5,所述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防滑凹槽13。当浴室出口的地面为马赛克瓷砖时,设置防滑凹槽13可增加地垫与马赛克瓷砖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能够增加安全系数。
[0048]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并基于相同的作用和设计思路,参考图6,所述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防滑凸槽14。
[0049]
实施例4
[0050]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7,所述发泡体层1的上表面设置第一凸槽15,所述第
一涤纶纤维层2的下表面设置第二凹槽21,所述第一凸槽15和所述第二凹槽21相互嵌合。由于在沐浴之后,沐浴者的脚底可能仍会残留未冲洗干净的沐浴露或洗发露,故当长时间使用时,地垫难免会吸附上述日化用品的残余泡沫,随着时间的推移,则会产生异味。故进行上述设置,使得发泡体层1与第一涤纶纤维层2之间可拆卸,以此在后期清洗地垫时,可分层、精细清理,尤其是对具有吸水、储水功能的发泡体层1进行重点清洗,消除积累的污垢。
[0051]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8,所述发泡体层1设置空心气囊16;所述空心气囊16由弹性橡胶包裹而成。为了增加发泡体层1的吸水、储水能力,设置空心气囊16,可增加储水量;另一方面,空心气囊16的材质是弹性橡胶,可增加地垫的整体回弹效果。
[0052]
实施例5
[0053]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9,所述发泡体层1的下表面设置折叠凹槽17,所述折叠凹槽17将所述发泡体层1分为两等分。如此设置,在收纳时,可将地垫沿折叠凹槽17反向对折收纳,收纳体积变小,更加方便。
[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