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缠绕底座及吸尘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49970发布日期:2022-07-23 05:5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缠绕底座及吸尘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缠绕底座及吸尘器支架。


背景技术:

2.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是一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清理工具。然而在日常的使用中,吸尘器往往不能顺利处理缠绕的人或宠物的毛发,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吸尘器的毛发缠绕这一问题,正是人们所关注的。
3.目前市面上只有一小部分的吸尘器带有除缠绕功能,且这类带有除缠绕功能的吸尘器通常是通过在清洁头内设置除缠绕装置,利用除缠绕装置中的一对直刀片之间相互摩擦,来切断毛发。然而在清理过程中,这种除缠绕方式对地毯或地板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且成本也较高;此外,也有利用除缠绕装置中的直刀片与旋转中的滚刷凸台之间的摩擦,来切断毛发,然而这种方式中,直刀片与滚刷凸台的贴合度很难保证,且直刀片与滚刷在摩擦过程中容易晃动或变形,造成除缠绕效率不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的除缠绕底座来解决滚刷等待除缠绕件上缠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缠绕底座及吸尘器支架,其解决了滚刷等待除缠绕件上缠绕的毛发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除缠绕底座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除缠绕开口;
7.除缠绕机构,所述除缠绕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除缠绕机构的刀刃的至少部分能够经所述除缠绕开口从所述壳体内伸出;
8.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能够驱动所述除缠绕机构沿所述除缠绕开口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9.可选地,所述除缠绕机构包括刀片固定架和设置在所述刀片固定架上的刀片组件,所述刀片组件的刀刃的至少部分能够从所述壳体内伸出;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刀片固定架沿所述除缠绕开口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10.可选地,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固定刀片以及紧贴所述固定刀片设置的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刀片与所述刀片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刀片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刀片固定架上,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刀片固定架旋转并驱动所述刀片固定架沿所述除缠绕开口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11.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刀片固定架从所述除缠绕开口的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且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刀片固定架从所述除缠绕开口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运动且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12.可选地,所述旋转刀片包括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刀片固定架上的安装盘以及设置
于所述安装盘上的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沿所述安装盘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一刀片的相背对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刀刃和第二刀刃;
13.所述固定刀片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刀片固定架上的套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套环上的第二刀片和第三刀片,所述第二刀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刃相对布置的第三刀刃,所述第三刀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刀刃相对布置的第四刀刃;
14.所述刀片固定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由所述第一刀片的所述第一刀刃进行切割,所述刀片固定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由所述第一刀片的所述第二刀刃进行切割。
15.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所述除缠绕开口。
16.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对接的底壳和上盖,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上盖上;
17.和/或,所述除缠绕开口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凹槽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
18.可选地,所述除缠绕开口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除缠绕机构的固定刀片上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19.和/或,所述除缠绕开口处还设置有弹性封堵件,所述弹性封堵件能够封堵所述除缠绕开口的至少部分。
20.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件和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除缠绕机构沿所述除缠绕开口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齿条、设置于所述除缠绕机构上的固定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件上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通过所述齿条驱动所述固定齿轮转动且往复运动;
21.和/或,所述除缠绕底座还包括通讯触点以及与所述通讯触点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动力机构电连接。
22.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支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除缠绕底座和设置于所述除缠绕底座上且用于支撑吸尘器的支架主体。
23.可选地,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吸尘器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或用于收纳吸尘器配件的配件收纳装置。
24.可选地,所述除缠绕底座形成为所述吸尘器支架的底座。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除缠绕底座,由于采用往复运动的除缠绕机构,可以在扩大工作面积的同时保证切割的效果,其切断毛发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并且以简单可靠有效的结构,达到了更好的除缠绕效果,更小的占地空间,更方便的操作方式,实现了除缠绕操作的智能化,机械化。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除缠绕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缠绕底座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8.图3为图1的除缠绕底座去掉底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缠绕机构的放大剖视图;
31.图6为图5的除缠绕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
33.1:壳体;11:上盖;111:凹槽;112:导向斜面;113:导向槽; 114:除缠绕开口;12:底壳;2:除缠绕机构;21:刀片固定架;211:刀片安装端;22:固定刀片;221:导向柱;222:第二刀片;2221:第三刀刃;223:第三刀片;2231:第四刀刃;23:旋转刀片;231:第一刀片;2311:第一刀刃;2312:第二刀刃;24:螺栓;3:安装机构;32:轨道;4:动力机构;41:直流电机;42:驱动齿轮;43:齿条;44:固定齿轮;200:清洁头。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3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缠绕底座,其包括壳体1、除缠绕机构2和动力机构4,壳体1上形成有除缠绕开口114;除缠绕机构2设置于壳体1内,且除缠绕机构2的刀刃的至少部分能够经除缠绕开口114从壳体1内伸出;动力机构4设置于壳体1内且能够驱动除缠绕机构2沿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壳体1是除缠绕底座的核心承载部件,除缠绕机构2和动力机构4都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除缠绕机构2的刀刃从除缠绕开口114处伸出,与待除缠绕件接触,实现对待除缠绕件(如吸尘器的清洁头200内的滚刷等家用清洁设备) 的除缠绕操作。
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除缠绕底座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安装机构3,且安装机构3上可以形成有轨道32,轨道32可以对除缠绕机构2的运动进行导向。其中,动力机构4可以是安装在安装机构3上,也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壳体1的内侧。此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壳体1的内侧上形成有滑槽,除缠绕机构2能够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
38.其中,除缠绕机构2包括刀片固定架21和设置在刀片固定架21上的刀片组件,刀片组件的刀刃的至少部分能够从壳体1内伸出;动力机构4能够驱动刀片固定架21移动。刀片组件的刀刃是除缠绕底座的核心工作部件,刀片组件在刀片固定架21的带动下,沿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刀片组件上伸出壳体1部分的刀刃实现了对待除缠绕件的除缠绕操作。
39.进一步地,刀片组件包括固定刀片22以及紧贴固定刀片22设置的旋转刀片23,旋转刀片23与刀片固定架21固定连接,固定刀片22可转动地套设于刀片固定架21上且固定刀片22能够沿壳体1直线移动,动力机构4能够驱动刀片固定架21旋转并沿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如图5所示,旋转刀片23通过螺栓24固定在刀片固定架21 的刀片安装端211,固定刀片22则紧贴旋转刀片23并设置在其内侧,固定刀片22通过间隙配合设置在刀片固定架21上;在工作状态下,固定刀片22不随刀片固定架21的转动而转动,只跟随刀片固定架21沿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旋转刀片23至少拥有两对周向均
匀分布设置的刀刃。在其他实施例中,刀片组件还可以是圆形刀盘,刀刃成锯齿状密集且均匀分布在刀盘的边缘,采用此类刀盘时,刀片组件有效作业时间的占比大大增加,提高了除缠绕效率。
40.具体地,动力机构能够驱动刀片固定架21从除缠绕开口114的第一端向第二端运动且沿第一方向转动(即,正转);动力机构能够驱动刀片固定架21从除缠绕开口114的第二端向第一端运动且沿第二方向转动 (即,反转),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通过刀片固定架21在除缠绕开口114内的往复运动和刀片固定架21的正反转相结合,可以大幅提升除缠绕的面积和效率,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1.而且,采用旋转刀片23与固定刀片22相对旋转而实现剪切的方式,旋转刀片23与固定刀片22的刀刃均在于刀片的侧边上,两个刀片在相对旋转过程中,各自侧边上的刀刃会相互靠近或相对远离以实现剪切,而不会将刀刃设置于旋转刀片23的自由端。在去除清洁头200的滚刷等待除缠绕件上缠绕的毛发时,旋转刀片23的自由端会在旋转过程中与滚刷的外周表面接触,因自由端没有刀刃而不会对滚刷造成损伤,而滚刷表面的毛发会被刀片带起而接触到刀片侧面的刀刃,从而被切断。采用上述旋转刀片23与固定刀片22的组合结构,可以实现在高效切割毛发的同时,还能够巧妙地对待除缠绕件做好保护,这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用户的难题。
42.参见图6,旋转刀片23具体包括能够固定安装于刀片固定架21上的安装盘和设置于安装盘上的第一刀片231,安装盘具体可以通过螺栓24 固定安装于刀片固定架21的刀片安装端211上(再次参见图5)。第一刀片231沿安装盘的径向延伸,第一刀片231的相背对的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刀刃2311和第二刀刃2312。固定刀片22包括可转动地套设于刀片固定架21上的套环以及设置于套环上的第二刀片222和第三刀片 223,第二刀片222设置有与第一刀刃2311相对布置的第三刀刃2221,第三刀片223设置有与第二刀刃2312相对布置的第四刀刃2231。当刀片固定架2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由第一刀片231的第一刀刃2311进行除切割,而当刀片固定架2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由第一刀片231的第二刀刃 2312进行切割。因此,无论旋转刀片23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能够与固定刀片22配合完成剪切动作。
43.而且,第一刀刃2311和第二刀刃2312的自由端(即远离安装盘的一端)处相对远离而形成倒钩,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待除缠绕件上的毛发钩起,进而使毛发接触到第一刀刃2311或第二刀刃2312而被旋转刀片 23与固定刀片22配合剪断。另外,固定刀片22的套环能够卡设于刀片固定架21的限位轴肩与旋转刀片23之间。第二刀片222和第三刀片223 大致沿套环的径向延伸,第二刀片22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刀刃2221,第三刀片223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刀刃2231,第一刀刃2311与第三刀刃2221 对应布置,第二刀刃2312与第四刀刃2231对应布置,因此,无论旋转刀片23是正转还是反转都能够与固定刀片22配合完成剪切动作。
44.第一刀片231的数量可根据除缠绕需求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图示实施方式中,旋转刀片2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刀片231,再需要的情况下,也可设置一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一刀片231。旋转刀片23的自由端边缘优选为弧形边缘,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对待除缠绕件的损伤。
45.如图1和图4所示,壳体1的上表面形成有凹槽111,凹槽111内设置有除缠绕开口114,刀片组件的刀刃从除缠绕开口114伸出;除缠绕开口114的一侧还设置有导向槽113,固定刀片22能够沿导向槽113直线移动。壳体1上表面的凹槽111用于放置待除缠绕件,除缠绕
开口114 设置在凹槽111的底部,刀片组件的刀刃从除缠绕开口114伸出,刀片组件在导向槽113的限制下沿着导向槽113直线往复运动。
46.此外,固定刀片22上还设置有导向柱221,导向柱221与导向槽113 滑动连接。在导向柱221与导向槽113配合下,固定刀片22不随刀片固定架21的转动而转动,只沿导向槽113做直线往复运动。
47.进一步地,凹槽111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112,导向斜面112沿凹槽111的内部延伸。为了便于待除缠绕件的放置,凹槽111的侧壁形成有导向斜面112,导向斜面112设置在凹槽111与壳体1的连接处,导向斜面112的存在使得壳体1与凹槽111过渡平缓,待除缠绕件可以轻松的放入到除缠绕底座中。
48.再次参见图1,壳体1包括相互对接的底壳12和上盖11,凹槽111 设置于上盖11上,除缠绕开口114处还设置有密封结构。为了方便位于壳体1内部的除缠绕机构2、安装机构3和动力机构4的安装与调试,将壳体1分成了底壳12和上盖11两部分,底壳12和上盖11通过螺丝或卡扣装配连接,而方便待除缠绕件的放置,凹槽111则设置在上盖11上。除缠绕开口114一般是设置在凹槽111的底部(图中未画出),设置在除缠绕开口114处的弹性封堵件,可以有效避免切断后的毛发及其他杂物从除缠绕开口114处落入到壳体1的内部,弹性封堵件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橡胶条带、尼龙植毛带等。除缠绕开口114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凹槽111的侧壁上,来避免切断后的毛发及其他杂物从除缠绕开口114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
49.凹槽1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避让凹槽,避让凹槽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除缠绕底座所需适配的待除缠绕件的结构进行适当的选择。
50.进一步地,动力机构4包括均设置于安装机构3上的驱动件和传动组件,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刀片固定架21沿轨道32往复运动。其中,如图3所示,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机构3上的齿条43、设置于除缠绕机构2上的固定齿轮44以及设置在驱动件上的驱动齿轮42,安装机构3上开设有安装槽,齿条43能够在安装槽内直线往复运动,驱动齿轮42通过齿条43驱动固定齿轮44转动且沿轨道32往复运动,驱动件为直流电机41,直流电机4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42。如图3所示,直流电机41直接与驱动齿轮42连接,齿条43为双面齿条,齿条43 的两侧分别于驱动齿轮42以及固定齿轮44配合,固定齿轮44安装则在刀片固定架21上。直流电机41在工作时,驱动齿轮42通过齿条43带动固定齿轮44旋转,刀片固定架21在固定齿轮44的驱动和轨道32的限制下,实现了沿轨道32做直线运动并转动,由于采用了齿轮齿条传动,周期性地改变电机的正反转可以使刀片固定架21在轨道32上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使设置在刀片固定架21上的刀片组件可以完成除缠绕操作。
51.刀片固定架21的运动范围即为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除缠绕底座的控制模块预先输入除缠绕开口114的长度信息、直流电机转速信息以及齿轮齿条的参数信息等。根据预先输入的信息,可以算出除缠绕底座工作单个周期的时间,通过该时间确定电机正反转的时间,以避免齿条 43超出最大行程范围,造成设备的损坏。此外,在除缠绕开口114以及齿条43的两端都设置有传感器,当刀片固定架21移动至极限位置时,齿条43的一端无限接近壳体,刀片固定架21无限接近除缠绕开口114 的一端,设定此时传感器返回的压力信息与距离信息为正常值,在遭遇意外断电、意外跌落、暴力拆解和外壳破损等极端情况发生,导致刀片固定架21不能移动到位,从而使得从各传感器处获得的值与正常值不一致时,除缠
绕底座将停止工作并进入锁定状态,同时除缠绕底座还可以反馈故障码以便后续对设备进行维修。
52.除缠绕底座还包括通讯触点以及与通讯触点电连接的控制模块,通讯触点可设置在壳体1的表面,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与动力机构4电连接。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刀片固定架21的位置检测、除缠绕底座的状态指示以及与外部设备的通讯等,这类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逻辑执行的操作都是通过控制模块来完成的,控制模块与各个数据采集交互端和控制执行端都是通过电路连接的;控制模块既可以通过通讯触点直接与外部设备通讯,也可以通过通讯触点与外部设备在完成身份识别与认证后,再自身与外部设备建立无线通讯(包括但不限于wifi协议、蓝牙协议等)。设置在壳体1上的通讯触点既可以完成数据的通讯,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电力的通讯,通讯触点既可以是金属接触式触点,也可以是无线非接触式触点。
53.此外,在待除缠绕件为吸尘器的清洁头200内的滚刷且该吸尘器与除缠绕底座信号连接,即吸尘器与除缠绕底座具有进行通讯的能力时,在除缠绕底座完成对吸尘器的除缠绕操作后,可通过预先设定的指令,实现吸尘器自动开启与关闭,以便将位于凹槽111中的毛发清理干净。
5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支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除缠绕底座和用于支撑吸尘器的支架主体。当吸尘器放置于除缠绕底座上时,除缠绕底座能够对清洁头200的滚刷上的毛发进行切割,而同时支架主体能够对吸尘器进行支撑,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
55.优选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对吸尘器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和/或用于收纳吸尘器配件的配件收纳装置。在吸尘器使用完之后可以方便地将吸尘器放置于支架主体上进行收纳。此外,支架主体还优选设置有充电装置和配件收纳装置,充电装置可对吸尘器进行充电,以备再次使用,配件收纳装置可收纳吸尘器所配备的清洁头200、延长杆等配件。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可可以利用吸尘器支架同时完成多项功能,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其中,充电装置的具体类型可根据吸尘器的使用需求进行适当的选择,可以为现有的直流或交流的充电器。支架主体可以包括支撑杆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半圆环块,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于除缠绕底座上,半圆环块位于支撑杆的中上部,半圆环块可以适配吸尘器的形状而方便吸尘器的收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主体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或形状,只要方便收纳吸尘器即可。
56.支架主体可以安装于除缠绕底座上,用于对吸尘器进行支撑。其中,除缠绕底座优选形成为吸尘器支架的底座,支架主体安装于除缠绕底座上,从而简化吸尘器支架的结构。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1.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