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66211发布日期:2021-11-18 11:3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领域,涉及可调节的座椅扶手,具体涉及一种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扶手是座椅支撑使用者这一主要功能的延伸结构,对于提高使用舒适性具有重要作用,座椅扶手的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演进,以期满足不同场景和使用习惯的要求。扶手的长度扩展、宽度扩展和水平转动调节是最具代表性的调节功能。在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调节功能结合起来时,需要整体考虑各个结构部的结合方式,进而优化扶手结构设计。然而,多种调节结构融合后,也带来一些挑战,例如扶手水平转动调节的可动部与扶手支架之间通过一根转轴连接,而扶手泡沫组件尺寸较大,转动调节时可能出现晃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扶手旋转调节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
4.其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包括扶手骨架,该扶手骨架上水平设置有转动支撑板,该转动支撑板下表面落在所述扶手骨架上,该转动支撑板与所述扶手骨架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其关键在于,所述转动支撑板与所述扶手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周向稳定机构。
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一周向稳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扶手骨架上的第一转动容纳腔,该第一转动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转动支撑板;
7.所述转动支撑板呈菱形,所述转动支撑板的较短对角线对应的侧壁贴靠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的相应侧壁;
8.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两端面分别加工成外凸弧面,两个所述外凸弧面的圆心线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共线;
9.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对应所述外凸弧面的内壁分别加工成与其适配的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贴靠相应的所述外凸弧面;
10.所述转动支撑板水平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平面侧壁贴靠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的相应侧壁。
11.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转动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扶手支撑组件,该扶手支撑组件与所述转动支撑板同步转动,该扶手支撑组件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动支撑板;
12.所述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扶手骨架上,所述转轴向上依次穿过所述转动支撑板和所述扶手支撑组件后连接有防脱板。
13.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与所述扶手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周向稳定机构;
14.所述第二周向稳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扶手支撑组件上的第二转动容纳腔,该第二转动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防脱板;
15.所述防脱板和第二转动容纳腔之间的配合方式与所述第一周向稳定机构相同。
16.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二转动容纳腔的底面上设置有降阻凸条,所述防脱板下表面落在所述降阻凸条上。
17.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扶手支撑组件包括前后滑动板,该前后滑动板呈长条形,该前后滑动板沿着所述转动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后滑动板与所述转动支撑板之间设有前后导向机构;
18.所述前后滑动板上竖向贯穿有长条孔,该长条孔沿所述前后滑动板长度方向设置;
19.所述长条孔上端扩大以形成滑动腔,该滑动腔呈条状并与所述长条孔走向一致,该滑动腔内设置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两侧壁分别靠近所述滑动腔的相应内壁,所述防脱块与所述滑动腔之间设置有前后档位机构;
20.所述防脱块上表面开设有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
21.所述转轴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内。
22.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扶手骨架包括扶手支撑板和扶手壳体,该扶手壳体从所述扶手支撑板的下方和水平方向包绕其设置;
23.所述扶手支撑板边缘与扶手壳体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上覆盖有遮挡板,该遮挡板与所述扶手壳体和扶手支撑板卡扣连接;
24.所述遮挡板上对应所述转动支撑板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形成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周向稳定机构,在转动支撑板转动过程中以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对其侧壁进行限位,提高了扶手转动调节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扶手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中e

e剖面图;
29.图4为图1中d

d剖面图;
30.图5为扶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扶手泡沫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如图1~3和5所示,一种座椅扶手旋转调节结构,包括扶手骨架,该扶手骨架包括扶手支撑板3和扶手壳体1,该扶手壳体1从所述扶手支撑板3的下方和水平方向包绕其设置。所述扶手支撑板3边缘与扶手壳体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上覆盖有遮挡板2,该遮挡板2与所述扶手壳体1和扶手支撑板3卡扣连接。
33.扶手支撑板3上水平设置有转动支撑板4,该转动支撑板4下表面落在扶手支撑板3上,扶手支撑板3上竖向固定设置有转轴3a,该转轴3a穿设在转动支撑板4内,从而使转动支
撑板4转动安装在扶手支撑板3上。转动支撑板4与扶手支撑板3之间还分别设置有转动限位、转动档位机构,这部分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有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34.所述转动支撑板4上方设置有扶手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扶手泡沫组件9,该扶手支撑组件与所述转动支撑板4同步转动,该扶手支撑组件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动支撑板4。所述转轴3a向上依次穿过所述转动支撑板4和所述扶手支撑组件后连接有防脱板7,以防止转动支撑板4和扶手支撑组件从转轴3a上脱出。
35.由于转动支撑板4和扶手支撑组件尺寸相对于转轴3a截面积较大,且其转动仅有转动支撑板4与转轴3a之间的配合实现,为提高转动稳定性,防止转动支撑板4和扶手支撑组件边缘或端部翘起,设置有转动稳定机构,转动稳定机构包括第一周向稳定机构和第二周向稳定机构。
36.如图4和5所示,所述遮挡板2上对应所述转动支撑板4开设有让位孔,该让位孔形成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2a。所述转动支撑板4与所述扶手骨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周向稳定机构。该第一周向稳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扶手骨架上的第一转动容纳腔2a,该第一转动容纳腔2a内设置有所述转动支撑板4。所述转动支撑板4呈菱形,所述转动支撑板4的较短对角线对应的侧壁贴靠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2a的相应侧壁。所述转动支撑板4的两端面分别加工成外凸弧面4b,两个所述外凸弧面4b的圆心线与所述转轴3a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2a对应所述外凸弧面4b的内壁分别加工成与其适配的内凹弧面2b,所述内凹弧面2b贴靠相应的所述外凸弧面4b;所述转动支撑板4水平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转动支撑板4的平面侧壁贴靠所述第一转动容纳腔2a的相应侧壁。
37.如图5,所述转轴3a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防脱板7,所述防脱板7与所述扶手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周向稳定机构。所述第二周向稳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扶手支撑组件上的第二转动容纳腔6a,该第二转动容纳腔6a内设置有所述防脱板7,所述防脱板7和第二转动容纳腔6a之间的配合方式与所述第一周向稳定机构相同。具体来说,防脱板7的外轮廓形状与转动支撑板4一致,第一转动容纳腔2a的内轮壁形状与第二转动容纳腔6a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周向稳定机构工作时,防脱板7固定,而第二转动容纳腔6a随着扶手支撑组件转动。
38.如图5,为减少转动摩擦,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6a的底面上设置有降阻凸条6b,所述防脱板7下表面落在所述降阻凸条6b上。
39.如图2和3,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支撑组件包括前后滑动板5,该前后滑动板5呈长条形,该前后滑动板5沿着所述转动支撑板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后滑动板5与所述转动支撑板4之间设有前后导向机构。前后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支撑板4上表面的导轨4a,导轨4a沿着转动支撑板4上表面固定设置,前后滑动板5下表面上对应导轨4a设置有滑槽,滑槽套在导轨4a上,形成前后导向机构。
40.如图2和5,所述前后滑动板5上竖向贯穿有长条孔5a,该长条孔5a沿所述前后滑动板5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长条孔5a上端扩大以形成滑动腔5b,该滑动腔5b呈条状并与所述长条孔5a走向一致,该滑动腔5b内设置有防脱块6,所述防脱块6的两侧壁分别靠近所述滑动腔5b的相应内壁,所述防脱块6与所述滑动腔5b之间设置有前后档位机构。所述防脱块6上表面开设有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6a,所述转轴3a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6a内。
41.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扶手泡沫组件10的前后滑动调节功能与水平转动调节功
能结合。由于第一周向稳定机构和第二周向稳定机构结构一致,因而可以使得转动调节和前后滑动调节功能互不影响,但增加了扶手转动调节的稳定性。
42.防脱板7与转轴3a的连接方式为:如图5,转轴3a上端设有凸台,该凸台为非回转体,所述防脱板7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防脱板7套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转轴3a连接有紧固螺栓8,该紧固螺栓8竖向穿过所述凸台并与所述转轴3a螺纹连接,该紧固螺栓8的螺帽将所述防脱板7压紧在所述第二转动容纳腔6a的底面上。
4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