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4476发布日期:2021-11-03 14:0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护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


背景技术:

2.摇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与普通椅子不同的是,摇椅可以进行前后的摇动,使得坐在上面的人们感觉到更舒适,能够进行更好的休息。摇椅在使人休闲的同时也使会人昏昏欲睡,就睡眠而言许多人更习惯于平躺入眠,此时就需要从摇椅移步至床上继续入睡,但这个移步的过程很容易中断睡意,让人处于想睡睡不着的境地。
3.比如中国专利201020175064.2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动躺椅,其特征在于,椅座下方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椅座侧面还设有滑槽、滑块和推动滑块运动行程的电动推杆,其中滑块与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末端铰接,电动推杆由安装于扶手上的开关控制。该电动躺椅存在以下的不足:一是躺椅始终是“椅子”的形态,靠背和腿托只能增大倾斜角度,但躺椅不能调整至水平,许多习惯平躺入眠的人需要在入睡前更换到床上,移步过程容易丧失睡意。二是座椅架通过支座与摇架相连,是“硬接触”,舒适性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椅体架平躺的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它包括底座、弧形摇架以及座椅架,弧形摇架底面通过限位机构与底座连接,弧形摇架中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底座相连,固定在底座上的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座椅架通过支撑装置设在弧形摇架上;其特征在于,座椅架分为腿托部分、坐垫部分以及靠背部分;坐垫部分包括设在弧形摇架上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相连的活动支架和用于驱动活动支架运动的前电动推杆,前电动推杆一端与弧形摇架相连,另一端与活动支架相连;腿托部分包括腿托支架和腿托连杆组,腿托连杆组的前端与腿托支架相连,腿托连杆组的后端与活动支架相连;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支架和后电动推杆,靠背支架一端与固定支架相连,另一端与后电动推杆相连,后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支架相连,通过前、后电动推杆调整椅体架的倾斜幅度。
6.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支架采用双曲柄机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一机架、连接二者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第一机架固设于固定支架上。
7.按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架对称布设,两侧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杆通过中部支杆相连,固定支架通过横拉杆相连。
8.按上述技术方案,后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杆铰接,前电动推杆与中部推杆铰接。
9.按上述技术方案,腿托连杆组包括由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相互铰接组成的四连杆机构,前侧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延长端通过直杆与腿托支架铰接,后侧第三支杆与第四支杆的延长端分别与第一曲柄和第一连杆铰接。
1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在弧形摇架前侧的固定支座和后侧的增柔
结构;座椅架前侧铰接在固定支座上,后侧通过增柔结构与弧形摇架相连。
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增柔结构包括设在弧形摇架上的增柔支座、中部铰接在固定支架上的增柔曲柄和用于连接弧形摇架与座椅架的弹簧;增柔支座顶部设有卡槽,增柔曲柄一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栓,另一端通过连杆铰接在第一连杆上。
12.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曲柄连杆机构是可调幅的,包括与电机相连的曲柄和连杆,以及设在弧形摇架上的滑槽、滑块和推动滑块在滑槽内运动的第一电动推杆;其中滑块与连杆末端铰接,第一电动推杆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
13.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采用成对布设的交链带;交链带一端固定在弧杆地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且同一对交链带在弧杆最低处形成不接触的间隔交叉;至少含有两组交链带。
14.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采用相互啮合的一字型齿条和弧形齿条,一字型齿条设在底座上,弧形齿条设在弧杆摇架底面,通过齿条的相互咬合保证弧杆在预定的轨迹内摆动。
15.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6.1、使用活动支架,使靠背部分和腿托部分通过前电动推杆同步调节倾斜角度,腿托连杆组的使用使得腿托部分可调节至水平,后电动推杆的使用让靠背部分的角度可单独调整;以上措施的实施让摇椅可以在不同倾斜角度的躺椅形态以及平躺状态下切换,适应了许多人在睡眠时需要平躺的习惯。
17.2、座椅架的后侧设置增柔结构作为后支撑的使用,在躺椅通过前电动推杆收缩调整躺椅倾斜角度时,活动支架可以驱动增柔曲柄逆时针旋转,使增柔曲柄的卡栓脱离增柔支座的卡槽,椅体的后支撑方式由增柔曲柄和增柔支座的“硬支撑”切换为由弹簧的“软支撑”,使摇椅具有一种上下起伏的飘飘然的感觉,提升了摇椅的舒适性。
18.3、设置两种底座与弧形摇架之间的连接方式,可根据不同适用场景进行切换,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19.4、对可调幅的曲柄连杆机构的运用,满足不同人群对摇椅摇摆幅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侧椅体架与弧形摇架之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幅曲柄连杆机构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与弧形摇架之间交链带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与弧形摇架之间另一种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26.图中:1、底座,2、弧形摇架,3、座椅架,4、交链带,4

1、第一交链带,4

2、第二交链带,5、齿条,5

1、一字形齿条,5

2、弧形齿条,6、电机,7、曲柄连杆机构,7

1、曲柄,7

2、连杆,7

3、滑槽,7

4、滑块,7

5、第一电动推杆,7

6、驱动力臂,8、固定支架,9

1、第一连杆,9

2、第一机架,9

3、第一曲柄,9

4、第二曲柄,10、前电动推杆,11、中部支杆,12、腿托支架,13、腿托连杆组,13

1、第一支杆,13

2、第二支杆,13

3、第三支杆,13

4、第四支杆,14

1、普通直杆,14

2、普通直杆,14

3、普通直杆,15、后电动推杆,16、固定支座,17、增柔结构,17

1、增柔支座,17

2、增柔曲柄,17

3、弹簧,18、辅助轨道,18

1、轨道架,18

2、轨道轮,19、靠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参照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架大幅可调的摇椅,它包括底座1、弧形摇架2以及座椅架3。底座1与弧形摇架2底面通过限位机构连接,从而限制弧形摇架2在底座1上只能前后摆动;限位结构可以采用成对布设的交链带4或者相互啮合的齿条5。弧形摇架2中部与底座1通过曲柄连杆机构7相连,固定在底座1上的电机6驱动曲柄连杆机构7运动,曲柄连杆机构7驱动弧形摇架2在底座1上做往复运动,座椅架3通过支撑装置设在弧形摇架2上。
29.座椅架3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分别是腿托部分、坐垫部分以及靠背部分。具体结构设计如下:
30.坐垫部分包括固定支架8、活动支架以及前电动推杆10,坐垫软包固定在固定支架8上。活动支架采用双曲柄机构中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9

1和第一机架9

2、连接二者的第一曲柄9

3和第二曲柄9

4,以上四者相互铰接,且第一机架9

2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8上,第一连杆9

1位于第一机架9

2的上方。座椅架3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架8通过横拉杆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杆9

1通过中部支杆11固定连接。前电动推杆10的一端铰接在弧形摇架2上,另一端铰接在中部支杆11上。前电动推杆10可以通过驱动中部支杆11和第一连杆9

1,间接带动第一曲柄9

3和第二曲柄9

4绕着其在第一机架9

2的铰接端转动;在运动过程中第一连杆9

1与第一机架9

2始终保证平行。另外,第一曲柄9

3设有弯折的延长端。
31.腿托部分包括腿托支架12和腿托连杆组13,腿托软包固定在腿托支架12上。腿托连杆组13包括由第一支杆13

1、第二支杆13

2、第三支杆13

3和第四支杆13

4相互铰接组成的四连杆机构。第一支杆13

1与第二支杆13

2位于腿托连杆组13前侧,其延长端通过普通直杆14

1和14

2与腿托支架12相连,腿托支架12铰接在普通直杆14

1和14

2的另一端。第三支杆13

3与第四支杆13

4位于腿托连杆组13后侧,第三支杆13

3的延长端与第一曲柄9

3的延长端相铰接,第四支杆13

4与第一连杆9

1相铰接。优选地,第四支杆13

4、第一连杆9

1和中部支杆11可共用一个铰接点。当前电动推杆10伸长或者缩短时,使得第一曲柄9

3绕着其与第一机架9

2的铰接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且第一曲柄9

3和第一连杆9

1之间的角度增大或减小;从而通过腿托连杆组13的四连杆机构来调节腿托支架12的位置和角度。
32.靠背部分包括靠背支架19和后电动推杆15,靠背支架19一端铰接在固定支架8上,另一端与后电动推杆15的推杆端相铰接,后电动推杆15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动支架的第一连杆9

1上,靠背软包固定在靠背支架19上。当前电动推杆10收缩时,活动支架向后运动,使得靠背支架19绕着与固定支架8铰接点转动,从而达到同时调整靠背支架19和腿托支架12的目的。另外靠背支架19也可通过后电动推杆15进行调节。
33.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弧形摇架2上的固定支座16和位于弧形摇架2与座椅架3之间的增柔结构17,座椅架3的前端铰接在固定支座16,座椅架3后端通过增柔结构
17支撑。增柔结构17包括设在弧形摇架2上的增柔支座17

1、中部铰接在固定支架8上的增柔曲柄17

2和用于连接弧形摇架与座椅架的弹簧17

3;增柔支座17

1顶部设有卡槽,增柔曲柄17

2一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栓,另一端通过普通直杆14

3铰接在第一连杆9

1上。当前电动推杆10收缩时,活动支架向后运动,使得增柔曲柄17

2绕其中部与固定支架8的铰接点逆时针转动,增柔曲柄17

2的卡栓与增柔支座17

1的卡槽脱离。此时座椅架3的后部支撑由增柔支座17

1和增柔曲柄17

2的“硬支撑”切换弹簧17

3的“软支撑”。
34.本实施例采用曲柄连杆机构7是可调幅的,包括与电机6相连的曲柄7

1,与曲柄7

1铰接的连杆7

2,以及设在弧形摇架2上的滑槽7

3、滑块7

4和推动滑块7

4在滑槽7

3内运动的第一电动推杆7

5。滑槽7

3开设在弧形摇架2中部的驱动力臂7

6上;滑块7

4安装在滑槽7

3内,可在滑槽7

3内运动,且滑块7

4与连杆7

2末端相铰接。第一电动推杆7

5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中部,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用于推动滑块7

4在滑槽7

3内运动。电机6带动曲柄7

1做圆周运动,曲柄7

1带动连杆7

2做往复运动。由于滑块7

4在第一电动推杆7

5的作用下相对驱动力臂7

6静止,连杆7

2做往复运动时,可通过滑块7

4推动弧形摇架2做往复运动,实现座椅架3的摇摆功能。由于连杆7

2的长度不变,所以滑块7

4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接近的。第一电动推杆7

5推高滑块7

4的高度,相当于滑块7

4的摆动半径变大,由于滑块7

4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又近似不变,所以滑块7

4的摆动角度变小,从而实现调整摆动幅度的功能。当需要增大摇椅的摆动幅度时,可以将滑块7

4的高度降低。
35.本实施例限位机构采用成对布设的交链4,至少含有两对交链带。本实施例含有两对交链带,两对交链带之间左右对称布置,单对交链带4包括第一交链带4

1和第二交链带4

2。第一交链带4

1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2的前翘起端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2的后翘起端下方的底座1上平面上。与之相反,第二交链带4

2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2的后翘起端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弧形摇架2的前翘起端下方的底座1上平面上。第一交链带4

1与第二交链带4

2在弧形摇架2最低处形成不接触的间隔交叉。两组对称布设的交链带4,限制弧形摇架2在底座1上做前后往复运动。
36.底座1上还设有辅助轨道18,辅助轨道18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轨道架18

1和固定在弧形摇架2支架上的轨道轮18

2,轨道轮18

2随着弧形摇架2在轨道架18

1内侧做往复运动。对弧形摇架2的轨迹起到辅助限定作用。
37.前电动推杆10、后电动推杆15、第一电动推杆7

5以及电机6的控制均由摇椅内部的控制器控制,且座椅上设有与控制器相匹配的开关按钮。躺椅不限于单人使用,可以增加弧杆结构2和座椅架3的宽度制造供双人或者多人使用的躺椅。
38.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与前一个实施例不同点在于限位机构的差异,该实施例限位机构采用两组能够相互啮合的齿条5。单对齿条5包括一字形齿条5

1和弧形齿条5

2。一字形齿条5

1固定在底座1上;弧形齿条5

2固定在弧形摇架2上;一字形齿条5

1和弧形齿条5

2互相咬合;由于一字形齿条5

1和弧形齿条5

2的咬合作用,使弧形摇架2只能在底座1上做前后往复运动。其他部分与主方案一致。
39.以上实例仅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实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远离、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