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8820发布日期:2021-12-18 01:1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茶水分离冷暖杯。


背景技术:

2.茶水分离是保温杯领域非常常用的一种设计手段,现有的茶水分离杯并没有针对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温度的热水进行冲泡,而设计出相应的测温模块和降温模块。用户在使用茶水分离杯时,往往需要等杯体内的沸水温度下降到适当的温度时,再进行茶叶的冲泡。上述的冲泡方式,在具体的使用中,沸水冷却的时间过长,用户对杯体内热水的温度难以准确的预知,所以冲泡的茶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检测杯体内热水温度的茶水分离冷暖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包括
5.杯体,所述杯体具有容纳茶水的溶液腔;
6.分离器,所述分离器两端均具有开口;
7.茶仓,所述茶仓均由储茶空间;
8.其中,所述分离器其中一端与所述杯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茶仓相连并构成用于封堵杯体上溶液腔的杯盖;
9.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于所述分离器上,所述滤网用于分隔储茶空间和溶液腔;还包括调温结构,设于所述杯体上,用于调节溶液腔内液体的温度;测温模块,所述测温模块用于测量溶液腔内液体的温度。
1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降温结构,让倒入杯体内的沸水温度迅速下降,而测温模块可以实时测量溶液腔内热水的温度,以根据需要冲泡茶叶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温度的热水进行冲泡。
11.可选的,所述调温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杯体上的调节体。
12.可选的,所述杯体上设有夹层空间,所述调节体布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内,且所述调节体为相变材料。
13.可选的,所述茶仓一端与所述分离器相连,另一端设有用于封堵储茶仓的顶盖。
14.可选的,所述测温模块设于所述顶盖上,且所述测温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顶盖上的数显组件。
15.可选的,所述分离器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卡接环槽,所述滤网部分卡入上述环槽内。
16.可选的,所述滤网包括滤网底部和由滤网底部向一侧延伸的滤网侧壁,其中所述滤网底部上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滤网侧壁末端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部分卡入所述环槽内。
17.可选的,所述分离器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密封圈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凸起相互配合的固定环槽,所述卡接凸起卡入上述固定环槽内,以定位所述密封圈。
18.可选的,所述茶仓包括扩口部和与所述扩口部相连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扩口部的横截面,其中所述缩口部与所述分离器相连。
19.可选的,所述扩口部为透明结构。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降温结构,让倒入杯体内的沸水温度迅速下降,而测温模块可以实时测量溶液腔内热水的温度,以根据需要冲泡茶叶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温度的热水进行冲泡。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2.图2为图1中的正视图。
23.图3为图2中a

a处的剖视图。
24.图4为图3中分离器和茶仓部分的剖视图。
25.图5为图3中分离器的剖视图。
26.图6为图3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28.茶水分离是当前保温杯领域非常常见的一种设计手段,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现有的茶水分离杯,虽然实现了茶水分离,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因为开水放置在杯体内,用户难以直接的感受到开水的温度。而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温度的开水冲泡,针对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
29.一种茶水分离冷暖杯包括杯体1和分离器21以及茶仓23,其中杯体1具有柱状的溶液腔10,该溶液腔10内可盛装有茶水。在本实施例中,杯体1的整体为市面上常见的保温杯的圆柱状结构,可以预见,在其余的实施例中,杯体1 也可以设计为其余的形状。
30.参考图1

3,分离器21的两端形成有开口,即是分离器21的周向壁围拢成两端连通的流动腔,分离器21一端与杯体1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茶仓23相连,进而分离器21和茶仓23组成封堵杯体1上溶液腔的杯盖。
31.具体的,分离器21可以与杯体1以铰接、螺接或者插接等方式连接;
32.其中分离器21与杯体1相连,进而分离器21上设有与杯体1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
33.茶仓23与分离器21相连,并且茶仓23上围拢形成有储茶空间230,茶仓 23一端与分离器21相连,另一端设有顶盖22,顶盖22设于茶仓23的顶端,于储茶空间230的一端封堵储茶空间230。
34.分离器21上还设有滤网20,滤网20用于分隔储茶空间230和溶液腔10,如此,当需要泡茶时,将顶盖22打开,将茶叶放入储茶空间内,此时,再将顶盖22关闭,然后将溶液腔10内的开水倒入储茶空间230内,以实现泡茶,然后将储茶空间230内的茶水倒入溶液腔10中,此时经由滤网20的过滤,将实现茶水分离。
35.上述的结构,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茶水分离,但是泡茶对于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的茶叶需要的茶水温度也不同,并且部分茶叶并不需要100℃的开水,例如普洱和福鼎白茶需要开水冲泡,金俊眉却需要70

80℃的热水冲泡,如此杯体1需要能够将溶液腔10内液体的温度降至适当的温度。
36.针对这一问题。
37.杯体1上还设有调温结构,具体的,调温结构为设于杯体1上的调节体11。杯体1上还设有夹层空间,即形成杯体溶液腔10内壁的内胆和形成杯体1外侧壁的外壁之间形成夹层空间,调节体11布置在上述夹层空间内,调节体11为市面上常见的相变材料。具体的,在杯体1的内胆和外壁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相变材料填充至上述夹层空间内,然后再将上述夹层空间焊死。此时,相变材料将会赋予杯体1吸能的能力,以增加杯体1降低溶液腔10内开水温度的能力。
38.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测温模块,该测温模块与杯体1相互关联,用于测量溶液腔10内液体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测温模块布置于顶盖22上。
39.参考图4,顶盖22一端形成堵头221,该堵头221的形状与茶仓23上端的开口形状相互吻合,并且顶盖22的侧壁向着茶仓23的方向延伸还形成环形挡部 222,该环形挡部222和堵头221之间形成环形凹槽2220,进而茶仓23末端部分卡入上述环槽2220内,以至于顶盖22密封储茶空间230。
40.顶盖22一端设有堵头221,另一端还设有凹槽223,上述凹槽223内布置有测温模块,测温模块还包括数显组件,该数显组件与测温模块相互关联,并且数显模块布置在顶盖22的端面上,进而数显组件可以布置在顶盖22的顶端面上,通过杯体2顶端的数显组件可以直接的了解杯体1中溶液腔内液体的温度,如此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适当的温度的热水进行冲泡。
41.进一步的,杯体1的一端设有瓶颈101,该瓶颈101是杯体1延伸出的用于连接分离器21的部分,且瓶颈101相比较于杯体1的主体,横截面积更小,进而可以降低与瓶颈101相连的分离器21的大小。除此之外,杯体1的底端还设有垫片110,具体的,杯体1的通常为不锈钢材质,通过垫片110可以让杯体1 与支撑平面接触部分更加柔软。
42.分离器为圆柱状的壳体,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的末端设有与瓶颈101相互配合的螺纹,以实现分离器和杯体1的连接。
43.而在分离器与瓶颈101螺接的螺纹的上方,设有卡接凸起211,该卡接凸起 211沿着分离器的周向方向所布置,在分离器上还设有密封垫200,该密封垫200 的整体形状与分离器围拢形成的形状相互吻合,而在密封垫200的周侧壁上设有与卡接凸起211相互吻合的固定环槽2001,进而通过将固定环槽2001与卡接凸起211相互配合的方式,让分离器和密封圈200相互连接。
44.滤网20与密封圈200相互连接,可以让滤网20和分离器21配合部分的密封程度提升。
45.参考图4,滤网20是实现茶水分离的关键性部件,其布置在分离器21内,并用于分隔溶液腔10和储茶空间230,为此滤网20布置的位置和稳定性,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均有影响。
46.具体的,滤网20包括滤网底部201和由滤网底部201向一侧延伸的滤网侧壁202,其
中滤网底部201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用于液体通过,滤网侧壁202 可以增加与分离器21侧壁的接触面积。
47.参考图4

6,密封圈200上设有卡接环槽2002,具体的卡接环槽2002布置在密封圈200的周向内侧,滤网侧壁202的末端翻折以形成环形凸起2021,上述环形凸起2021卡入上述卡接环槽2002内,可以让环形凸起2021和卡接环槽 2002相互吻合,以至于滤网20和密封圈200可以相互连接,并且滤网20和密封圈200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48.具体的,密封圈200通常为硅胶或者橡胶等软质材料,而滤网20通常由金属制成,进而滤网20和密封圈200之间的摩擦力较低,所以环形凸起201卡入卡接环槽2002内,两者还可以相对转动,如此,可以增加液体的相对滤网的通过性。
49.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密封圈200和滤网侧壁202的配合效果,卡接环槽2002 布置在密封圈200的上端。
50.滤网20用于分隔储茶空间230和溶液腔,为此滤网20和分离器21之间的配合需要更加严密。
51.其中密封圈200靠近瓶颈101的一端还形成有凸出部200a,该凸出部200a 形成于密封圈200的端部,并围绕着密封圈200所布置,进而在凸出部200a和分离器2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槽,而瓶颈101末端部分卡入上述槽内,以此增加分离器21和杯体1之间的密闭效果。
52.茶仓23还包括扩口部231和缩口部232,其中扩口部232设于缩口部232 的上端。
53.从时尚的角度分析,保温杯整体设计为圆柱形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在将茶仓23的部分设置为透明结构,不仅仅,可以增加美观性,也可以让使用者观察茶汤的颜色。
54.针对这一问题,缩口部232和扩口部231的设计就非常有必要。具体的,缩口部232与分离器21相连,以让茶仓23固定在分离器21上。
55.同时缩口部232和密封圈200之间的配合关系,也是保证密封圈200对储茶空间230密封效果的关键因素。密封圈200其中一端的端部设有凸出部200a,另一端的端面也设有突出部200b,如此突出部200b和分离器21之间形成槽,缩口部232末端部分卡入上述槽内。
56.可以发现密封圈20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突出部200b和凸出部 200a,两者具有对称性,为了减少后续生产中的装配难度,进而在密封圈200 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接环槽2002。
57.缩口232布置在分离器21的内侧,而扩口部231则需要向外凸出部分,结构,一方面增加储茶空间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扩口部231的周向外侧可以与分离器21相互对齐,可以预见扩口部231与顶盖22相连的部分,同样做了缩口处理。
58.下面结合上述的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进行列举。
59.第一种用法,将沸水倒入溶液腔10中,然后在储茶空间230内放入茶叶,此时通过测温模块上的数显,待溶液腔10内热水的温度,下降至适当温度之后,将溶液腔10内的热水倒入到储茶空间230之中,完成冲泡之后,将储茶空间230 中的茶汤倒入至溶液腔10中。
60.第二种用法,将沸水倒入溶液腔10中,然后在储茶空间230内放入茶叶,此时通过测温模块上的数显,待溶液腔10内热水的温度,下降至适当温度之后,将本实用新型缓慢倾斜,当杯体1内的热水将茶水腔230内的空气排出,即储茶空间230内的空间被液体灌满时,立刻将整体摆动至竖直状态,此时茶仓和杯体之间具有滤网,可以利用密封空间空气压强
原理,阻隔水与空气流通。待完成茶汤的冲泡之后,倾斜杯体1,可以将茶汤回流至杯体1内。
61.第三种用法,第二种用法中,对于杯体1内的倒入沸水的体积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直接倒置本实用新型,待冲泡完成之后,再将本实用新型摆正至竖直状态。
62.除上述列举的方法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余的用于,在此处并不一一列举。
63.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