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2479发布日期:2022-01-19 14:4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洗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鞋机。


背景技术:

2.洗鞋机为针对鞋子的清洁需求定向设计的洗涤设备。洗鞋机的洗鞋腔内通常设置有用于实现鞋子清洗目的的毛刷、喷淋装置或者毛刷和喷淋装置的组合,以便通过摩擦刷洗和/或水流冲击的方式清洁鞋子。为了满足大容量洗鞋需求,现有洗鞋机大多设置成波轮式结构,具体而言,波轮式洗鞋机的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多双鞋子的洗涤桶以及设置于洗涤桶底部的、可转动的波轮,波轮上设置有洗鞋刷,在波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洗鞋刷转动以搅拌摩擦桶内鞋子,实现洗鞋目的。
3.目前,洗鞋刷大多独立于波轮设置,在安装好后,洗鞋刷与波轮之间的连接位置会存在安装缝隙,该安装缝隙不仅会导致鞋子与洗鞋刷相互摩擦时出现洗鞋刷与波轮的碰撞噪音,还会在鞋子翻动时夹置鞋带,使得用户只有将鞋带从鞋子上取下后再投放鞋子才不会出现卡置问题,增加了洗鞋时的准备工作且鞋带还需另外洗涤,洗鞋便利性不佳。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洗鞋机的洗鞋刷与波轮之间存在安装缝隙、会导致洗鞋时出现碰撞噪音且易卡置鞋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鞋机,所述洗鞋机包括洗涤桶以及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洗涤桶内底部的波轮,所述波轮包括轮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轮体上的回转结构和多条拨水筋,所述回转结构设置于所述轮体的顶部中心并且径向尺寸从底部至顶部逐步减小,所述回转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刷毛,多条所述拨水筋围绕所述回转结构设置,所述拨水筋上设置有第二刷毛。
6.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结构为半球结构,所述第一刷毛分布于所述半球结构的半球面上。
7.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半球结构的半球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刷毛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8.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刷毛为橡胶刷毛,所述第一刷毛与所述半球结构的半球面一体设置。
9.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拨水筋为沿所述波轮的径向设置的隆起结构,所述第二刷毛设置于所述隆起结构的顶部和/或侧部。
10.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隆起结构的顶部和/或侧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刷毛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1.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刷毛为橡胶刷毛,所述第二刷毛与所述隆起结构的顶部和/或侧部一体设置。
12.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轮体顶面的非凸出部分设置有第三刷毛。
13.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轮体顶面的非凸出部分沿周向内缘设置有多个刷毛设置部,每个所述刷毛设置部均包括多个呈圆周方式布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刷毛的根部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内。
14.在上述洗鞋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刷毛为与所述轮体顶面的非凸出部分一体设置的橡胶刷毛,所述第三刷毛沿所述轮体顶面的非凸出部分的周向内缘布置。
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的波轮的轮体顶部中心设置有回转结构,围绕该回转结构设置有多条拨水筋,并且回转结构和拨水筋上分别布置有刷毛。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使波轮同时具备拨水搅拌和刷洗功能,无需格外安装洗鞋刷,减少波轮暴露于洗涤空间的部位的缝隙设计,从而防止洗鞋时鞋带卡置在波轮位置或者波轮位置出现明显碰撞噪音。另一方面,轮体中心设置的径向尺寸由下至上逐步减小的回转结构设置第一刷毛后能够产生侧部曲线和缓的大面积的刷洗面,与常规的柱形或板状的洗鞋刷的刷洗面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回转结构的刷洗面在空间中的展开度更大,能够增多第一刷毛的刷洗角度进而针对鞋子进行空间上的周向无死角摩擦洗涤,对鞋子进行全面可靠地刷洗清洁。此外,拨水筋上的第二刷毛不仅能够在波轮搅拌鞋子和洗涤水的过程中与鞋子相互摩擦、辅助第一刷毛共同刷洗鞋子,还能够提升拨水筋位置对洗涤水和鞋子的搅拌能力,从而提升鞋子相对于第一刷毛、第二刷毛和洗涤水的摩擦力度,深度优化鞋子清洁效果。
16.优选地,上述回转结构为半球结构,该半球结构的半球形表面布置第一刷毛后所形成的刷洗面从顶部到底部径向尺寸逐渐变大、流线和缓且渐变扩展,能够在鞋子被波轮搅拌抛起、与第一刷毛相接触并下落的过程中,通过该刷洗面对沿刷洗面向下滑落的鞋子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延长了鞋子每次与第一刷毛接触时的摩擦时间,提升了鞋子刷洗效率,在洗涤鞋子时具有柔和而高效的鞋子刷洗效果。
17.优选地,轮体顶面的非凸出部分设置有第三刷毛,使得轮体顶部相对下凹的部分也具有刷洗功能,从而在搅拌鞋子的过程中对掉落至波轮顶部非凸出位置的鞋子进行摩擦洗涤,使鞋子在被轮体搅拌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与各位置的刷毛发生摩擦,进一步优化了鞋子的刷洗效率和全面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1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的波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的波轮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轮体;2、回转结构;21、第一安装孔;3、拨水筋;31、第二安装孔;4、非凸出部分;41、第三安装孔;5、第一刷毛;6、第二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竖”、“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
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的波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的波轮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洗鞋机包括外壳(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洗涤桶(图中未示出)、波轮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洗涤桶以桶口朝上的方式沿竖向设置于外壳内,洗涤桶的桶身封闭以盛装洗涤水和鞋子。波轮设置于洗涤桶的内底部,驱动装置设置于洗涤桶的底部下方并穿过洗涤桶与波轮相连,以便驱动波轮转动进而搅拌桶内的洗涤水和鞋子(驱动装置的结构与波轮洗鞋机的常规驱动结构相同,只要能够驱动波轮转动即可,如与波轮相连的直驱电机,本文不对驱动装置的结构进行展开描述)。具体而言,波轮包括轮体1以及设置于轮体1上的回转结构2和多条拨水筋3。轮体1为径向尺寸小于洗涤桶内部径向尺寸的圆形轮状结构,其以转动方式连接于洗涤桶的内底部并与驱动装置相连。回转结构2设置于轮体1的顶部(即轮体1远离洗涤桶内底部的一侧)中心,并且回转结构2的径向尺寸从底部(即靠近轮体1的端部)至顶部(即远离轮体1的端部)逐步减小。多条拨水筋3凸出设置于轮体1顶部的外围部分、围绕回转结构2设置。轮体1顶部未设置拨水筋3和回转结构2的部分为非凸出部分4,该部分顶面较为平整、相对于隆起的拨水筋3和回转结构2下凹。其中,回转结构2上设置有第一刷毛5,拨水筋3上设置有第二刷毛6,驱动装置驱动轮体1转动时能够带动回转结构2和拨水筋3同步转动,以便通过回转结构2上的第一刷毛5和拨水筋3上的第二刷毛6摩擦刷洗鞋子表面,达到清洁鞋子的目的。
2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回转结构2可以为任意一种从轮体1顶面向上隆起设置的、从底部至顶部径向尺寸逐步减小的回转体结构,如圆顶形结构、圆台形结构、半球形结构、锥形结构、截锥体形结构等。回转结构2设置于轮体1的顶部中心具体是指回转结构2设置于轮体1的顶部中心区域,该顶部中心区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设定的、以轮体1轴心为圆心、以距离圆心较近的设定距离为半径划分出的中心区域,回转结构2位于该中心区域内,以便能够随轮体1同轴转动(回转结构2的回转中心与轮体1轴心重合)或稍偏心转动(回转结构2的回转中心相对于轮体1轴心之间存在较小间距)。多条拨水筋3围绕回转结构2分布、位于轮体顶面的中心区域外围的剩余环形区域内,而轮体1顶面的剩余环形区域内未设置拨水筋3的部位即为上述非凸出部分4。
26.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波轮能够同时具备搅拌性能和摩擦刷洗性能。当鞋子散落于洗涤桶底部时,鞋子与浸泡鞋子的洗涤水被回转结构2和拨水筋3拨动搅拌,进而使鞋子一方面能够与洗涤水相摩擦,另一方面能够与第一刷毛5和第二刷毛6相摩擦,使得鞋子能够在翻转过程中受到洗涤水和刷毛的双重清洁摩擦,实现了鞋子的全方位洗涤。
2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回转结构2为图中示出的半球形结构,第一刷毛5分布于半球形结构的半球面以形成半球面形的刷洗面。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一刷毛5以植入方式设置于半球形结构的半球面上。具体而言,第一刷毛5的数量为多簇,半球形结构的半
球面上分布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每簇第一刷毛5的底部分别通过粘接、卡置等方式固定于一个第一安装孔21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一刷毛5为橡胶刷毛,橡胶刷毛的数量为多根,半球形结构至少半球形表面层为橡胶材质,以便第一刷毛5与半球形结构一体成型设置。
28.通过将回转结构2设置成半球形结构,能够使布满第一刷毛5的半球形结构具有近似于半球形面形状的刷洗面,该刷洗面曲线流畅和缓,不仅能够对撞击至回转结构2上的鞋子具有缓冲作用,进而降低第一刷毛5在鞋子碰撞冲势的加持下对鞋面造成的明显摩擦损伤,还能够通过空间朝向全面布置的第一刷毛5对鞋面进行全方位、较长接触时间的刷洗,实现了对鞋子无损可靠的刷洗效果。
29.在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拨水筋3为图中示出的沿波轮的径向设置的隆起结构,第二刷毛6设置于隆起结构的顶部(即隆起面的交汇端)和/或侧部(即隆起面上)。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隆起结构沿径向设置有三排第二安装孔31,其中位于中间一排的第二安装孔31沿隆起结构的顶部布置,另外两排第二安装孔31分别设置于隆起结构的一个隆起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二刷毛6的数量为多簇,每簇第二刷毛6的底部分别通过粘接、卡置等方式固定于一个第二安装孔31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二刷毛6为橡胶刷毛,橡胶刷毛的数量为多根,隆起结构至少隆起面和顶部端面为橡胶材质,以便第二刷毛6与隆起结构一体成型设置。其中,拨水筋3的具体形状并不局限于沿轮体1径向直线隆起,例如,拨水筋3还可以是沿径向布置的s形隆起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拨水需求对拨水筋3的形状进行改进。
30.通过在隆起结构上设置第二刷毛6,能够使轮体1转动时通过第二刷毛6达到摩擦刷洗鞋面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沿轮体1径向成排布置的第二刷毛6辅助隆起结构搅拌洗涤水和鞋子,进而提升洗涤水和鞋子的翻动效果,从而使得洗涤水对鞋子的摩擦效果以及第一刷毛5或第二刷毛6对翻动更明显的鞋子的摩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优化了鞋子的清洁效率和洗净程度。
31.在一种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除第一刷毛5和第二刷毛6外,上述轮体1顶面的非凸出部分4设置有第三刷毛(图中未示出),以便使轮体1的非凸出部分4也具备刷洗能力,在鞋子被波轮翻转拨动的过程中,鞋子与回转结构2上的第一刷毛5或隆起结构上的第二刷毛6相互摩擦后极大概率滚落至非凸出部分4,在此情形下,滚落后的鞋子能够与第三刷毛相互摩擦,以便延长鞋子的被刷洗时间,进一步提升鞋子的洗涤效率。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三刷毛沿非凸出部分4的周向内缘(即轮体1顶部靠近周向边沿的位置)设置,沿该周向内缘设置有多个刷毛设置部,每个刷毛设置部均包括多个呈圆周方式布置的第三安装孔41,第三刷毛的根部以卡置、粘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三安装孔41内。作为另一种可能的示例,第三刷毛为橡胶刷毛,非凸出部分4至少覆盖周向内缘的部位设置成橡胶材质,以便第三刷毛与非凸出部分4一体成型设置。
32.关于上述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刷毛5、第二刷毛6和第三刷毛的分布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回转结构2的具体形状或尺寸、隆起结构的具体形状或尺寸等对应设置各处刷毛的分布方式(如分布区域、刷毛朝向等),例如,第一刷毛5还可以沿竖向螺旋布置于回转结构2上,或者,第二刷毛6还可以包括相对于径向倾斜的多排刷毛,再或者,第三刷毛还可以均匀分布于非凸出区域上,上述各处刷毛在分布方
式上的变化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3.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