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调节椅背的护眼正姿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1599发布日期:2021-12-22 17:5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调节椅背的护眼正姿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具体是指椅背可调的正姿座椅。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针对学生的座椅一般能够实现的功能是椅面的高度调节以及倾斜角度的调节,但是却不能实现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坐姿以及眼部矫正功能,且无法针对不同身高的学生进行椅背的高度调节,这对于上课的学生来说尤其是长时间处于坐姿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弊端。并且,现有技术的椅子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针对学生的不恰当坐姿进行调整,且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拉近与学习用品的距离,从而恶化学生的视力,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精神负担。
3.因此,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座椅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椅背高度可调节、且能够对背部进行倾斜角度的维持的座椅。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可以调节椅背的护眼正姿座椅,包括椅腿、椅面和椅背,所述椅腿固接在椅面下部,所述椅背活接在椅面上部,并能够相对椅面上下运动;所述椅背上远离椅面的一端设有按肩部,用于触接在肩部上方;其中,所述椅背的左侧或右侧设有调节其高度的把手,所述椅背上相对把手的一侧设有调节按肩部与椅面之间夹角的手柄。
7.进一步地,所述椅面上设有带卡槽的滑道,所述椅背上设有带卡条的卡件,所述卡件通过弹性件与把手连接;
8.所述手柄固接一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在手柄的转动下而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按肩部转动;
9.所述转动组件与卡件之间通过过渡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卡件包括活动套设在滑道上的支撑梁,所述卡条活动嵌设在支撑梁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卡条的非卡接端连接,在按压把手时带动弹性件被拉伸,从而带动卡条从卡槽中分离出来;
11.所述过渡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接,另一端设有供转动组件活动穿过的通孔;
12.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转轴、位于转轴上的链轮、连接两链轮的链条,两转轴分别位于支撑梁的上下两端;所述按肩部通过连接件与转轴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设为连续布置在滑道上的u型槽结构,所述卡条设为条形板状结构;
14.所述滑道设为两个,并固接在椅面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梁设为截面形状为u型的槽钢结构,所述椅背包覆在支撑梁的外部;所述滑道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水平梁;
15.所述转轴的两端在活动穿出椅背后与手柄固接,所述转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链
轮上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按肩部分别靠近转轴的两端位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活动卡接在滑道上有卡槽的部分,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用于暴露卡槽的窗口,所述卡条位于窗口内;所述水平梁间距固接在支撑梁的上、中和下三个位置;
17.所述过渡件设为板状结构,并垂直固接在支撑梁上;所述链条的两端通过一弹簧连接;
18.所述连接件设为l型结构,所述按肩部包括两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之间通过端部固接,其中一个弧形板的一端与连接件固接;所述连接件通过其一端与转轴固接;所述椅背的上端设有供按肩部横向运动的条形孔。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通过其一端固接在椅面的后侧;所述转轴上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靠近链轮设置;所述过渡件对称布置在支撑梁的左右两端。
2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采用具有内螺纹的螺母结构。
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22.通过增设可调节的椅背以及与其连接的把手,从而实现了根据不同身高的用户进行椅背高度调节的功能,实用性和功能性强;
23.通过增设能够调节转动角度的手柄以及按肩部,实现了对处于坐姿的用户进行上半身维持的功能,起到了矫正视力以及防止用户前倾过多的作用,对用户的身体发育具有一定的益处。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图一;
25.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二;
27.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三;
29.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四;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1

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33.一种可以调节椅背的护眼正姿座椅,包括椅腿1、椅面2和椅背3,椅腿1固接在椅面2下部,椅背3活接在椅面2上部,并能够相对椅面2上下运动;椅背3上远离椅面2的一端设有按肩部4,用于触接在肩部上方;其中,椅背3的左侧或右侧设有调节其高度的把手5,椅背3上相对把手5的一侧设有调节按肩部4与椅面2之间夹角的手柄6。
34.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
35.对于不同身高的用户,当背部需要调节舒适性时,握持把手5的同时带动椅背3上下运动,当椅背3运动至合适位置之后,松开把手5,从而使得椅背3维持在固定位置并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从而为用户提供舒适性体验;
36.对于一些需要在处于坐姿的情况下进行听力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手柄6的转动,从而带动按肩部4转动,当其转动至适合用户体型之后,对用户的背部进行倾斜角度的维持,从而起到矫正视力并预防视力下降的作用;并且,对于不同肩宽的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握持手柄6来调节按肩部4相对椅面2的位置,从而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37.椅面2上设有带卡槽7的滑道8,椅背3上设有带卡条9的卡件10,卡件10通过弹性件11与把手5连接;
38.手柄6固接一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在手柄6的转动下而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按肩部4转动;
39.转动组件与卡件10之间通过过渡件12连接。
40.卡条9的作用是当把手5松开之后利用其与卡槽7的卡接实现维持椅背3固定位置的目的;当椅背3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握持把手5并利用弹性件11带动卡条9从卡槽7中分离出来,实现卡件11与滑道8之间的相对运动。
41.卡件10包括活动套设在滑道8上的支撑梁,卡条9活动嵌设在支撑梁上;弹性件11的一端与卡条9的非卡接端连接,在按压把手5时带动弹性件11被拉伸,从而带动卡条9从卡槽7中分离出来;
42.过渡件12的一端与支撑梁固接,另一端设有供转动组件活动穿过的通孔;
43.转动组件包括两转轴13、位于转轴13上的链轮14、连接两链轮14的链条15,两转轴13分别位于支撑梁的上下两端;按肩部4通过连接件16与转轴13连接。
44.卡条9在卡接到卡槽7内的过程中,其一部分位于支撑梁外部;由于在椅背3相对椅面2的肩部改变之后能够带动按肩部4随之同步转动,因此利用一过渡件12与支撑梁连接。当需要调节按肩部4的转动角度从而适用于用户肩部规格时,利用手柄6即可实现,具体作用原理为:
45.按肩部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6与转轴13连接,手柄6带动其中一个转轴13转动,转动13带动通过链条15以及链轮14连接的另外一个转轴13转动,转轴13带动通过连接件16连接的按肩部4转动,从而使其转动至合适位置,实现一定程度上维持肩部倾斜角度的目的。
46.卡槽7设为连续布置在滑道8上的u型槽结构,卡条9设为条形板状结构;
47.滑道8设为两个,并固接在椅面2的左右两侧;支撑梁设为截面形状为u型的槽钢结构,椅背3包覆在支撑梁的外部;
48.转轴13的两端在活动穿出椅背3后与手柄6固接,转轴13上设有外螺纹,链轮14上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按肩部4分别靠近转轴13的两端位置。
49.滑道8的作用是实现与椅背3上的卡条9相互卡接的目的。
50.支撑梁活动卡接在滑道8上有卡槽7的部分,支撑梁上设有用于暴露卡槽7的窗口18,卡条9位于窗口18内;
51.过渡件12设为板状结构,并垂直固接在支撑梁上;链条15的两端通过一弹簧19连接;
52.连接件16设为l型结构,按肩部4包括两弧形板,弧形板之间通过端部固接,其中一个弧形板的一端与连接件16固接;连接件16通过其一端与转轴13固接;椅背3的上端设有供按肩部4横向运动的条形孔。
53.通过在链条15的两端增设一弹簧19,从而能够达到缓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当使
用本装置进行背部的倾斜角度维持的过程中,按肩部4通过组成其的一个弧形板维持在上半身的前侧,另一弧形板位于肩部的上端,从而对学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矫正作用。
54.支撑梁通过其一端固接在椅面2的后侧;转轴13上设有限位件20,限位件20靠近链轮14设置;过渡件12对称布置在支撑梁的左右两端。
55.限位件20采用具有内螺纹的螺母结构。
56.限位件20的作用是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链轮14向两侧偏移,从而影响使用感。在具体设置位置方式上,将其设置在链轮14的外侧。
5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