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4316发布日期:2021-12-15 13:2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


背景技术:

2.功能性沙发是指具有多种功能的沙发,最常见的是功能沙发分两种,一种是手动功能伸展的,另一种是电动功能伸展的。功能性沙发目前已经是比较常见的家具产品,其结构也被人们所熟知,可以实现沙发腿部和背部的伸展。现有的功能性沙发底座除了具备腿部和背部的伸展功能外,还可进行摇摆。
3.现有的功能沙发在摇摆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联动件摆动,功能性沙发底座的左摇摆臂和右摇摆臂之间设有连杆,该连杆的底部设有弯折件,联动件与弯折件传动连接,联动件在摆动时通过弯折件带动连杆摆动,从而带动左摇摆臂和右摇摆臂的摆动,联动件在摆动时弯折件会受到挤压,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弯折件容易发生断折,从而影响底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包括底座、沙发伸展座、联动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底座上且与联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沙发伸展座包括左伸展装置和右伸展装置,所述左伸展装置和右伸展装置对称地设于底座上,所述左伸展装置具有两左摇摆臂,所述右伸展装置具有两右摇摆臂,对应的左摇摆臂和右摇摆臂之间设有连杆,该连杆的中部底面设有轴承安装件,该轴承安装件内设有与其铰接的传动轴承,所述联动件与传动轴承之间设有传动杆,所述左摇摆臂的顶部与左伸展装置铰接,该左摇摆臂的底部与底座铰接,所述右摇摆臂的顶部与右伸展装置铰接,该右摇摆臂的底部与底座铰接。
7.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包括“u”形件和连接杆,所述“u”形件与联动件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u”形件连接,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轴承相适配的轴承套,所述传动轴承设于轴承套内。
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两轴承安装座、偏心轴及偏心轴套,所述两轴承安装座均设有轴承,所述偏心轴设于两轴承安装座的轴承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主皮带轮,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设有从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从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所述偏心轴套穿过联动件,所述偏心轴穿过偏心轴套,所述联动件横向地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两第一轴承安装座、转动轴、两第二轴承安装座及偏心轴套,所述两第一轴承安装座均设有轴承,所述转动轴设于两第一轴承安装座的轴承之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第一主皮带轮,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一从皮带轮,所述第一主皮带轮和第一从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一皮带,所述两第二轴承安装座均设有偏心轴
承,所述偏心轴套穿过联动件,该偏心轴套穿设有偏心轴,该偏心轴穿设于两第二轴承安装座的偏心轴承之间,所述第一从皮带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主皮带轮,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设有第二从皮带轮,所述第二主皮带轮和第二从皮带轮之间设有第二皮带,所述联动件横向地设置。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皮带轮的端面设有第一皮带轮部,所述第一从皮带轮的端面设有第二皮带轮部。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芯片,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芯片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罩壳,所述驱动机构位于罩壳内。
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所述驱动机构带动联动件摆动,联动件在摆动的同时通过传动杆和轴承带动连杆推动左摇摆臂和右摇摆臂的前、后摆动,最终实现沙发伸展座的前、后摆动。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作为传动部件,在传动杆推动的过程中既能传递推力又能进行转动,较之采用弯折件作为传动部件,轴承更加耐磨、轻滑,而且在传动过程中也不存在噪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驱动机构的另一种结构图。
20.图7为图6的使用状态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带有罩壳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和图2。一种驱动顺滑的功能沙发底座,包括底座1、沙发伸展座2、联动件3和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设于底座1上且与联动件3传动连接,所述沙发伸展座2包括左伸展装置21和右伸展装置22,所述左伸展装置21和右伸展装置22对称地设于底座1上。所述左伸展装置21具有两左摇摆臂23,所述右伸展装置22具有两右摇摆臂24,对应的左摇摆臂23和右摇摆臂24之间设有连杆25,该连杆25的中部底面设有轴承安装件5,该轴承安装件5内设有与其铰接的传动轴承6,所述联动件3与传动轴承6之间设有传动杆7。所述左伸展装置21和右伸展装置2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所述左摇摆臂23的顶部与左伸展装置21铰接,该左摇摆臂23的底部与底座1铰接,所述右摇摆臂24的顶部与右伸展装置22铰接,该右摇摆臂24的底部与底座1铰接。
24.参照图2。所述传动杆7包括“u”形件71和连接杆72,所述“u”形件71与联动件3连接,所述连接杆72的一端与“u”形件71连接,该连接杆72的另一端设有与传动轴承6相适配的轴承套73,所述传动轴承6设于轴承套73内。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两轴承安装座
42、偏心轴43及偏心轴套44,所述两轴承安装座42均设有轴承45,所述偏心轴43设于两轴承安装座42的轴承45之间。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设有主皮带轮46,所述偏心轴43的一端设有从皮带轮47,所述主皮带轮46和从皮带轮47之间设有皮带48,所述偏心轴套44穿过联动件3,所述偏心轴43穿过偏心轴套44,所述联动件3横向地设置。
25.参照图1、图2和图8。所述底座1上设有控制芯片(图中未标出),所述驱动机构4与控制芯片(图中未标出)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图中未标出)用于控制电机41的转速,所述控制芯片(图中未标出)的控制方式有多种,如遥控控制、语音控制等。所述底座1上设有罩壳8,所述驱动机构3位于罩壳8内,所述罩壳8可减小驱动机构3的运行声音,同时还能起到防尘、美观的作用。
26.参照图1和图2。所述电机41通过皮带带动偏心轴43转动,偏心轴43转动带动偏心轴套44转动,从而带动联动件3的上、下摆动,联动件3再通过传动杆7和传动轴承6推动连杆25前、后摆动,最终带动左伸展装置21和右伸展装置22前、后摆动。
27.实施例二
28.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41、两第一轴承安装座42、转动轴43、两第二轴承安装座44及偏心轴套45。所述两第一轴承安装42座均设有轴承421,所述转动轴43设于两第一轴承安装座42的轴承421之间,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设有第一主皮带轮411,所述转动轴43的一端设有第一从皮带轮431,所述第一主皮带轮411和第一从皮带轮431之间设有第一皮带46。所述两第二轴承安装座44均设有偏心轴承441,所述偏心轴套45穿过联动件3,该偏心轴套45穿设有偏心轴47,该偏心轴47穿设于两第二轴承安装座44的偏心轴承441之间。所述第一从皮带轮431的一侧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主皮带轮432,所述偏心轴47的一端设有第二从皮带轮471,所述第二主皮带轮432和第二从皮带轮471之间设有第二皮带48,所述联动件3横向地设置。
29.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采用两组皮带进行驱动,较之单组皮带,采用两组皮带的驱动力更强。
30.实施例三
31.参照图5至图7。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主皮带轮411的端面设有第一皮带轮部412,所述第一从皮带轮431的端面设有第二皮带轮部433,所述第一皮带轮部412和第二皮带轮部433之间也可设有皮带,本实施例可以选择第一主皮带轮411和第一从皮带轮431之间设有皮带,也可以选择第一皮带轮部412和第二皮带轮部433之间设有皮带,以此改变联动件3的摆动速度。
32.另外,参照图3和图8,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底座1也可采用可旋转的底座,所述可旋转的底座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