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3225发布日期:2022-12-13 20:1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地面清洁机器领域,尤其是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2.洗地机是一款集吸尘功能和洗地功能于一体的清洁机器,主要由手柄组件、机身组件和清洁头组件组成,其中电控部分设置在机身组件内,电控部分外围的防水性对整机性能和安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柄组件与机身组件的连接部由于开口向上,操作者的手打湿后操作机器时水容易流到或滴到此处,并进入机身内打湿电控元件,进而引起电控功能失效和产生安全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常用洗地机是增加密封圈,并把密封圈置于手柄插入口处,密封圈与周边零件的配合是注塑在一起或者用胶水粘接。不论是注塑还是打胶,都增加了制造工时和材料成本,而且取出手柄时容易将密封圈从插入口处撕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其包括:
6.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内的第一插接孔;
7.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设置于机身盖的第二插接孔;以及
8.密封圈;
9.所述第一插接孔的供所述手柄插入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插接孔的孔沿具有向所述第一插接孔延伸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与所述安装部抵接配合将所述密封圈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的第一插接孔和所述手柄的插入部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台阶部,所述密封圈的端部和侧部对应与所述台阶部的端部和侧部相抵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孔内还具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插接孔的轴线重合且所述挤压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插接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插槽,所述手柄的插入部插设于所述环形插槽中,所述挤压部对所述手柄的插入部形成有沿径向向外的挤压力。
12.优选地,所述挤压部对应所述环形插槽的入口端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手柄的插入部进入所述环形插槽。
13.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插入部和所述第一插接孔还具有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用于阻止所述手柄绕其轴线相对所述机身主体转动。
14.优选地,所述防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的插入部的第一平面、以及对应所述
第一平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孔的第二平面。
15.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与所述手柄的插入部的中部密封配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密封机构在安装时,仅需将密封圈放置于第一插接孔的端部的安装部,然后将机身盖与机身主体组合固定即可,密封圈装配容易,不需要辅助材料,固定可靠,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并且,由于密封圈与周边零件为活动装配,所以机身取出手柄时不会将密封圈撕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洗地机的结构图;
19.图2为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的示意图;
20.图3为洗地机的剖视图;
21.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22.图5为防转机构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清洁头;
25.200、机身组件;
26.210、机身主体;211、第一插接孔;212、安装部;213、密封圈;214、环形插槽;215、挤压部;216、引导部;217、第二平面;
27.220、机身盖;221、压接部;222、第二插接孔;
28.230、电控部分;
29.240、清水箱;
30.250、吸尘盒组件;
31.300、手柄组件;301、插入部;302、第一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3.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的密封机构的改进。
34.参见图1,本洗地机包括清洁头100、机身组件200和手柄组件300。其中,手柄组件300从机身组件200的顶部插装于机身组件200。进一步参见图3,机身组件200包括机身主体210、机身盖220、电控部分230、清水箱240和吸尘盒组件250,电控部分230设置在机身主体210内。洗地作业时,清水箱240向清洁头100的滚刷或者向待清洁地面供水,滚刷对地面清洗后,污水和垃圾被吸入回收到吸尘盒组件250,从而实现洗地作业。
35.请结合图2和图4,本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210的密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210内的第一插接孔211;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211设置于机身盖220的第二插接孔222;以及密封圈213;所述第一插接孔211的供所述手柄插入的端部设置有安装部212,所述密封圈213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12,所述第二插接孔222的孔沿具有向所述第一插接孔211延伸的压接部221,所述压接部221与所述安装部212抵接配合将所述密封圈213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210的第一插接孔211和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之间。所述密封圈213与所述手柄的插
入部301的中部密封配合。
36.采用上述密封结构,在安装时,仅需将密封圈213放置于第一插接孔211的端部的安装部212,然后通过螺丝或者卡接结构将机身盖220与机身主体210组合固定即可,可见,密封圈213装配容易,不需要辅助材料,固定可靠,相比通过注塑或打胶固定工艺将密封圈213预固定于周边零件的方案,本实施例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并且本实施例中由于密封圈213与周边零件为活动装配,所以从机身取出手柄时不会将密封圈213撕裂。
37.由图4中可见,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212包括台阶部,所述密封圈213的端部和侧部对应与所述台阶部的端部和侧部相抵接。
38.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孔211内还具有挤压部215,所述挤压部215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插接孔211的轴线重合且所述挤压部215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插接孔211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插槽214,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插设于所述环形插槽214中,所述挤压部215对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形成有沿径向向外的挤压力。该挤压力使得使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与所述密封圈213、以及所述密封圈213与所述第一插接孔211的密封配合更加可靠。
39.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部215对应所述环形插槽214的入口端还设置有引导部216,所述引导部216用于引导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进入所述环形插槽214。从而使得手柄与机身主体210的组装更顺畅。
40.参见图5,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的一侧部还设置有第一平面302,所述机身主体210的第一插接孔211对应所述第一平面302还设置有第二平面217,当手柄插入第一插接孔211后,第一平面302和第二平面217贴合,可以阻止手柄绕其轴线相对所述机身主体210转动,即所述第一平面302和第二平面217构成了防转机构。在该启示下,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将手柄的插入部301设置为横断面为多边形、椭圆形等非圆结构,也可以达到阻止手柄绕其轴线相对所述机身主体210转动的效果。
41.由上可见,上述实施例对洗地机的手柄与机身主体210的密封机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密封机构利用机身主体210的第一插接孔211端部的安装部212、和机身盖220的第二插接孔222的孔沿延伸的压接部221的抵接配合,将所述密封圈213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210和所述手柄的插入部301之间,该结构一方面使得密封圈213装配容易,不需要辅助材料,固定可靠,相比通过注塑或打胶固定工艺将密封圈213预固定于周边零件的方案,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还使得从机身取出手柄时不会将密封圈213撕裂。
42.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