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3884发布日期:2021-12-11 11:3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液体加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壶通常在其内胆外设置有发热装置,通过发热装置加热水壶内的液体,达到煮沸、消毒等目的。
3.现有技术中部分水壶在水壶的底部设置有泵水部件,并在水壶的顶端设置出水口,利用管路将泵水部件与位于水壶底部的出水口相连,使得泵水部件可以将水壶内部的水泵送至出水口流出。但是泵水部件与发热装置之间的距离较为接近,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会影响泵水部件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泵水部件整体损坏,影响水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壶的泵水部件容易受热损坏,导致水壶寿命短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壶体、发热件及送水装置,所述壶体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腔体、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壶体的底部抵接;所述送水装置包括自吸泵及至少一段运水管,所述运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通,所述运水管远离所述入水口的一端与所述自吸泵连通,所述自吸泵用于驱动所述腔体内的液体沿所述运水管从所述入水口运动至所述出水口。
6.在上述方案中,发热件直接与壶体的底部抵接,提高了加热腔体内液体时的工作效率,节约加热时间。而且运水管的一端与自吸泵连通,运水管的另一端与入水口连通,增大了吸水泵与壶体底部的入水口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发热件散发的热量影响到自吸泵的寿命,进而提高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寿命。
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吸泵安装于所述壶体的外部,或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壶体顶端的顶盖,所述自吸泵安装于所述顶盖上。
8.在上述方案中,自吸泵固定于壶体的顶端或壶体的外部,其与壶体底部的发热件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减轻自吸泵受到的高热量影响,延长自吸泵的使用寿命。
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壶体靠近所述出水口处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出水控键,所述出水控键与所述自吸泵电连接以控制所述自吸泵打开或关闭。
1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开关控制面板上的出水控键可以控制自吸泵的开闭,从而控制出水口出水或停水,操作简便。
1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安全控键,所述安全控键用于锁定或解锁所述出水控键。
12.在上述方案中,还在控制面板上设置了安全控键,安全按键可以锁定或解锁出水控键,提高了安全性,防止使用人员误触出水控键时将水洒出。
1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壶盖,所述壶盖可拆卸地与所述壶体顶部连接,所述壶盖用于封闭所述腔体的开口。
14.在上述方案中,壶盖可以起到防尘及保温的作用,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清洁度及保温效果。
15.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壶盖包括盖体和盖柄,所述盖柄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壶体的一面。
16.在上述方案中,设置盖柄可以方便人手抓握,提高操作时的便利性。
17.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为玻璃件。
18.在上述方案中,将盖体设置为玻璃件可以在不解开壶盖的情况下,方便地查看壶体内部的情况,提高了使用人员使用时的便利性。
19.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包括用于握持的杆部和铰接于所述壶体的连接部,所述提手至少有提取状态及收纳状态,当所述提手处于所述提取状态时,所述提手的所述杆部位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上方,当所述提手处于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提手的杆部贴合于所述壶体的侧面。
20.在上述方案中,提手有提取状态及收纳状态,当提手处于提取状态时,提手位于壶体的上方,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抓握提手以将液体加热容器整体提起,而当提手处于收纳状态时,提手贴合于壶体的侧面,减少了提手占用的空间。
21.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盖设于所述入水口靠近所述腔体的一端。
22.在上述方案中,滤网可以防止腔体内的异物随着液体进入运水管及自吸泵内,降低了堵塞运水管或自吸泵的概率。
23.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壶身外壳,所述壶身外壳套设于所述壶体及所述送水装置的外部。
24.在上述方案中,壶身外壳可以保护壶体及送水装置,降低他们受外部机械损伤而损坏的概率。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有益效果是:
26.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在自吸泵与出水口间设置相连通的运水管,使得自吸泵与壶体底部之间的发热件隔开一定距离,防止发热件产生的高热影响自吸泵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液体加热容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几率,延长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寿命。
27.除此之外,各地区的水质参差不齐,有时液体内的矿物质离子的浓度较高,若仍采用现有技术中设置于壶体底部的叶轮泵,受限于叶轮泵的结构特点,其叶轮部件需要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容易使水垢附着在叶轮片上,导致叶轮尺寸和体积变化,造成叶轮堵转,从而导致水泵损坏;叶轮长时间浸泡在热水中,也会加速材料的老化,降低了泵的使用寿命。而本技术中的自吸泵安装位置远离底部热源,在未抽水的工作状态下,自吸泵的结构限制了热水进入泵体内,避免了内部结水垢,进而提高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寿命。
28.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剖视图;
31.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去除壶身外壳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
[0037]1‑
壶体;
[0038]
11

腔体;111

入水口;112

滤网;
[0039]2‑
送水装置;
[0040]
21

出水口;22

自吸泵;22
’‑
叶轮泵;23

运水管;
[0041]3‑
发热件;
[0042]4‑
顶盖;
[0043]6‑
壶盖;
[0044]
61

盖体;62

盖柄;
[0045]7‑
提手;
[0046]
71

杆部;72

连接部;
[0047]8‑
壶身外壳;
[0048]9‑
控制面板;
[0049]
91

出水控键;92

安全控键;
[0050]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52]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3]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0054]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
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55]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0056]
下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对其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57]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包括:壶体1、发热件3及送水装置2,壶体1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腔体11、入水口111及出水口21,入水口111、出水口21分别与腔体11连通;发热件3与壶体1的底部抵接;送水装置包括自吸泵22及至少一段运水管23,运水管23的一端与入水口111连通,运水管23远离入水口111的一端与自吸泵22连通,自吸泵22用于驱动腔体11内的液体沿运水管23从入水口111运动至出水口21,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发热件3,发热件3与壶体1的底部抵接,发热件3用于加热腔体11内的液体。
[0058]
具体的,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壶体1内盛放的液体可以是纯净水等,入水口111设置在腔体11的底部,这样腔体11内的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从入水口111排出,出水口21设置于壶体1的上端,优选地,出水口21设置于壶体1上端的侧面且突出于壶体1侧面一段距离,以预留出空间方便接水,送水装置2中的自吸泵22与运水管23间的具体组合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自吸泵22的一端可以直接与入水口111连通,自吸泵22的另一端与运水管23连通,运水管23远离自吸泵22的一端直接与出水口21连通。如此,自吸泵22可以驱动腔体11内的液体沿运水管23从入水口111运动至出水口21。发热件3可以是常见的发热盘、电阻发热丝等,通过设置发热件3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可以加热、煮沸腔体11内的液体,扩展了液体加热容器的功能及使用场景,而发热件3直接与壶体1的底部抵接,提高了加热腔体11内液体时的工作效率,节约加热时间。
[0059]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水壶的叶轮泵22’安装于壶体1的底部,与同样安装在壶体1底部的发热件3间距较小,在发热件3长时间工作后,所散发的热量容易影响叶轮泵22’的寿命。
[0060]
本技术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在自吸泵与出水口间设置相连通的运水管,使得自吸泵与壶体底部之间的发热件隔开一定距离,防止发热件产生的高热影响自吸泵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液体加热容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几率,延长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寿命。
[0061]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自吸泵安装于壶体的外部,或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壶体1顶端的顶盖4,自吸泵22安装于顶盖4上。
[0062]
具体的,如图3及图4所示,顶盖4可以通过常见的螺栓或卡接结构安装于壶体1的顶部,而自吸泵22安装于顶盖4上,使得自吸泵22的位置固定,自吸泵22与入水口111之间通过运水管23连通,所以自吸泵22与壶体1底部的发热件3隔开了较远的距离,因为其与壶体1底部的发热件3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减轻自吸泵22受到的高热影响,延长自吸泵22的使用寿命,同理,为了防止自吸泵22与发热件3的距离过近,自吸泵22也可以通过常规的安装结构设置在壶体1的外部。
[0063]
所述运水管的材质可以是食品级硅胶或塑胶,可以提高饮用安全性。
[0064]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设置于壶体1靠近出水口21处的控制面板9,控制面板9包括出水控键91,出水控键91与自吸泵22电连接以控制自吸泵22打开
或关闭。
[0065]
具体的,如图6所示,控制面板9可以是带有触控功能的面板,当使用人员按下出水控键91时,自吸泵22通电打开并将腔体11内的液体泵送至出水口21,此时使用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容器接到腔体11内的液体。当使用人员不需要接液体时,只需要再次按下出水控键91,既可关闭自吸泵22的电源以停止泵送液体。
[0066]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控制面板9包括安全控键92,安全控键92用于锁定或解锁出水控键91。
[0067]
具体的,如图6所示,当使用人员按下安全控键92时,安全控键92将出水控键91锁定并使得出水控键91失去作用,安全控键92对出水控键91的锁定可以使用常见的电子锁定电路实现。此时即使按下出水控键91,自吸泵22也不会启动并泵送液体。安全控键92可以在有儿童的情况下打开,防止儿童误触出水控键91时出水口21喷水。
[0068]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壶盖6,壶盖6可拆卸地与壶体1顶部连接,壶盖6用于封闭腔体11的开口。
[0069]
具体的,如图1及图5所示,在需要装水时可以取下壶盖6通过腔体11的开口向腔体11内灌注液体,在日常使用时壶盖6可以起到防尘及保温的作用,提高液体加热容器的清洁度及保温效果。
[0070]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壶盖6包括盖体61和盖柄62,盖柄62设置于盖体61远离壶体1的一面。
[0071]
具体的,如图1及图5所示,设置盖柄62可以方便人手抓握,提高操作时的便利性。
[0072]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盖体61为玻璃件。
[0073]
具体的,玻璃材质的盖体61具有易清洁、耐热的特点,可以提高使用人员的体验感,而将盖体61设置为玻璃件还可以在不解开壶盖6的情况下,方便地查看壶体1内部的情况,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74]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提手7,提手7包括用于握持的杆部71和铰接于壶体1的连接部72,提手7至少有提取状态及收纳状态,当提手7处于提取状态时,提手7的杆部71位于腔体11的开口上方,当提手7处于收纳状态时,提手7的杆部71贴合于壶体1的侧面。
[0075]
具体的,请参阅图5及图6,提手7的连接部72可以使用常见的铰接结构与壶体1外侧铰接,且使得提手7的杆部71可以在壶体1上方和壶体1侧面两个状态之间相互切换。当提手7处于提取状态时,提手7位于壶体1的上方,可以方便使用人员抓握提手7以将液体加热容器整体提起,而当提手7处于收纳状态时,提手7贴合于壶体1的侧面,减少了提手7占用的空间。
[0076]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滤网112,滤网112盖设于入水口111靠近腔体11的一端。
[0077]
具体的,请参阅图6,腔体11内的液体可能存在部分水垢或杂质,在使用过程中,水垢或杂质可能沿入水口111进入自吸泵22或运水管23内,造成堵塞,为解决此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滤网112,滤网112可以防止腔体11内的水垢或杂质随着液体进入运水管23及自吸泵22内,降低了堵塞运水管23或自吸泵22的概率,进而提高了液体加热容器的使用寿命。
[0078]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壶身外壳8,壶身外壳8套设于壶体1及送水装置2的外部。
[0079]
具体的,请参阅图1,壶身外壳8可以保护壶体1及送水装置2,降低他们受外部机械损伤而损坏的概率。
[0080]
使用时:在需要接水的情况下,使用人员按下出水控键91,出水控键91控制自吸泵22通电打开并使得腔体11内的液体依次经过入水口111、自吸泵22、运水管23,最终泵送至出水口21,此时使用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容器接到腔体11内的液体。当使用人员不需要接液体时,只需要再次按下出水控键91,既可关闭自吸泵22的电源以停止泵送液体。
[0081]
而当使用人员按下安全控键92时,安全控键92将出水控键91锁定,即让出水控键91失去作用,安全控键92对出水控键91的锁定可以使用常见的电子锁定电路实现。此时即使按下出水控键91,自吸泵22也不会启动并泵送液体。安全控键92可以在有儿童的情况下打开,防止儿童误触出水控键91时出水口21喷水。
[0082]
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送水装置2将腔体11内部的液体泵送至出水口21,如此,可以避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自吸泵22被杂质较多或矿物质浓度较高的液体堵塞,降低了液体加热容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几率,延长了液体加热容器的寿命。
[00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