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

文档序号:28843347发布日期:2022-02-09 14: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

1.本技术涉及一种烹饪锅,具体是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


背景技术:

2.烹饪是通过加热和调制,将加工切配好的烹饪原料熟制成菜肴的操作过程,就是对食物加热,就是把生的食物原料加热成熟食,使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包括食物凝固、软化、溶解等等,是指将可食性的动植物、菌类等原料进行粗细加工、热处理及科学地投放调味品等烹制菜肴的过程,烹饪锅就是烹饪时需要使用的重要工具。
3.目前用于烹饪的烹饪锅保温效果较差,不便于使用,且现有的烹饪锅水蒸气容易聚集在锅盖上并滴落在锅内的食物上,影响食物的口感,不便于食物的烹饪。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包括锅体、保温结构、支撑结构和锅盖结构,所述锅体外表面固接锅体外缘;
5.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锅体底部,所述加热机构底部固接防护壳体本体,所述防护壳体本体包括防护壳体外层、防护壳体保温中层和防护壳体内层,所述防护壳体外层固接于防护壳体保温中层外侧,所述防护壳体内层固接于防护壳体保温中层内侧,所述防护壳体本体内壁固接定位板;
6.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固接于防护壳体本体底部,所述转动板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板,所述转动板侧面固接限位柱,所述转动板底部固接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表面螺纹连接限位套筒,所述支撑板底部固接支撑脚;
7.所述锅盖结构包括锅盖本体,所述锅盖本体设置于防护壳体本体顶部,所述锅盖本体包括锅盖外层、锅盖保温中层和锅盖内层,且所述锅盖外层固接于锅盖保温中层外侧,所述锅盖内层固接于锅盖保温中层内侧,所述锅盖本体顶部固接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固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转动连接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顶部固接手提柄,所述锅盖本体内壁开设有第一蒸汽孔,所述锅盖本体开设有蒸汽容纳腔,所述锅盖本体侧面开设有第二蒸汽孔,所述锅盖本体侧面固接有收纳壳体。
8.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内层底面内壁固接有加热机构,所述防护壳体内层内壁固接有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和锅体外缘均为圆环状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转动槽和限位槽,且所述转动槽和限位槽相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板侧面固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柱,且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侧壁。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转动柱底端贯穿连通口并延伸至支撑
板底部,所述转动柱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套筒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部固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且四个所述支撑脚底部均固接有防滑垫。
13.进一步地,所述锅盖本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蒸汽孔,所述锅盖本体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蒸汽容纳腔,且所述蒸汽容纳腔呈倾斜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蒸汽孔、蒸汽容纳腔、第二蒸汽孔和收纳壳体相连通,所述收纳壳体侧面固接有排液管。
15.进一步地,所述锅盖外层顶部固接有固定柱,且所述锅盖外层侧面固接收纳壳体,所述收纳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1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筒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柱底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转动套筒下方。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保温、调节角度的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锅盖本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锅体,2、锅体外缘,3、加热机构,4、防护壳体本体,401、防护壳体外层,402、防护壳体保温中层,403、防护壳体内层,5、定位板,6、转动板,7、支撑板,8、限位柱,9、转动柱,10、限位套筒,11、支撑脚,12、锅盖本体,1201、锅盖外层,1202、锅盖保温中层,1203、锅盖内层,13、固定柱,14、固定板,15、转动套筒,16、手提柄,17、第一蒸汽孔,18、蒸汽容纳腔,19、第二蒸汽孔,20、收纳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
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3.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具有食品保温功能的烹饪锅,包括锅体1、保温结构、支撑结构和锅盖结构,所述锅体1外表面固接锅体外缘2;
34.所述保温结构包括加热机构3,所述加热机构3设置于锅体1底部,所述加热机构3底部固接防护壳体本体4,所述防护壳体本体4包括防护壳体外层401、防护壳体保温中层402和防护壳体内层403,所述防护壳体外层401固接于防护壳体保温中层402外侧,所述防护壳体内层403固接于防护壳体保温中层402 内侧,所述防护壳体本体4内壁固接定位板5;
35.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转动板6,所述转动板6固接于防护壳体本体4底部,所述转动板6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板7,所述转动板6侧面固接限位柱8,所述转动板6底部固接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表面螺纹连接限位套筒10,所述支撑板7 底部固接支撑脚11;
36.所述锅盖结构包括锅盖本体12,所述锅盖本体12设置于防护壳体本体4顶部,所述锅盖本体12包括锅盖外层1201、锅盖保温中层1202和锅盖内层1203,且所述锅盖外层1201固接于锅盖保温中层1202外侧,所述锅盖内层1203固接于锅盖保温中层1202内侧,所述锅盖本体12顶部固接固定柱13,所述固定柱 13顶部固接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表面转动连接转动套筒15,所述转动套筒15顶部固接手提柄16,所述锅盖本体12内壁开设有第一蒸汽孔17,所述锅盖本体12开设有蒸汽容纳腔18,所述锅盖本体12侧面开设有第二蒸汽孔19,所述锅盖本体12侧面固接有收纳壳体20。
37.所述防护壳体内层403底面内壁固接有加热机构3,所述防护壳体内层403 内壁固接有定位板5,且所述定位板5和锅体外缘2均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撑板7顶部开设有转动槽和限位槽,且所述转动槽和限位槽相连通;所述转动板6 侧面固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柱8,且所述限位柱8滑动连接于限位槽侧壁;所述支撑板7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转动柱9底端贯穿连通口并延伸至支撑板7底部,所述转动柱9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
套筒10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板7底部固接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脚11,且四个所述支撑脚11底部均固接有防滑垫;所述锅盖本体12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蒸汽孔17,所述锅盖本体12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蒸汽容纳腔18,且所述蒸汽容纳腔18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蒸汽孔17、蒸汽容纳腔18、第二蒸汽孔19和收纳壳体20相连通,所述收纳壳体20侧面固接有排液管;所述锅盖外层1201顶部固接有固定柱13,且所述锅盖外层1201侧面固接收纳壳体20,所述收纳壳体20顶部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转动套筒15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柱13底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转动套筒15下方。
38.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通过定位板5和锅体外缘2可以对锅体1进行定位,便于将锅体1 放置进防护壳体本体4内部,同时可以便于将锅体1取出,然后通过加热机构3 可以对锅体1进行加热,从而开始进行烹饪,在烹饪锅使用时,通过转动板6 和支撑板7可以转动防护壳体本体4,转动板6转动可以带动限位柱8转动,从而利用限位柱8对转动板6进行限位,从而对防护壳体本体4进行限位,使防护壳体本体4更加稳定,从而便于调节防护壳体本体4上开关的位置,便于烹饪锅的使用,当不需要转动防护壳体本体4时,转动限位套筒10,从而使限位套筒10沿转动柱9移动,从而使限位套筒10紧贴支撑板7,从而对转动柱9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对转动板6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对防护壳体本体4的位置进行限定,且在烹饪锅使用时通过支撑脚11和防护垫可以使烹饪锅的放置更为稳定,在烹饪锅使用时,通过固定柱13和固定板14等结构可以转动转动套筒15,从而带动手提柄16转动,从而便于利用手提柄16拿取锅盖本体12,然后在烹饪产生蒸汽时,通过第一蒸汽孔17、蒸汽容纳腔18和第二蒸汽孔19将蒸汽导入收纳壳体20内,然后通过通气孔排出,凝结的水滴可以通过排液管排出,防止蒸汽聚集并凝结在锅盖本体12内部,防止水滴滴落在食物上,防止影响食物的口感,便于烹饪的进行,便于烹饪锅的使用。
39.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40.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防护壳体保温中层和锅盖保温中层可以有效的提高烹饪锅的保温性能,通过锅体外缘和定位板等结构可以对锅体的放置进行定位,便于锅体的取放,便于烹饪锅的使用;
41.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转动板和支撑板等结构可以便于转动防护壳体本体,从而便于调节防护壳体本体的角度,通过转动柱和限位套筒等结构可以便于限定防护壳体本体的角度,便于烹饪锅的使用;
42.3.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第一蒸汽孔、蒸汽容纳腔和第二蒸汽孔等结构可以便于将烹饪锅内的蒸汽导出,防止蒸汽聚集在锅盖本体内部并滴落在食物上,防止影响食物的口感,便于烹饪锅的使用。
43.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