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0051发布日期:2021-12-08 19:38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生儿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


背景技术:

2.新生儿护理是指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布置优雅,阳光充足。有条件的话,宝宝室内温度可控制在24度—28度之间,湿度为60度—65度左右;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通常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会需要使用到卧床;
3.然而传统的卧床在具体使用时会出现如下技术问题:
4.一是,现有的新生儿专用卧床在进行使用时,用于盖设卧床的盖板与卧床主体之间通常采用拉链或是卡扣的方式连接,在进行拆卸盖板时耗时较长,不够便利;二是,在新生儿在户外发生尿床行为时,卧床内的垫体需要进行更换,在没有备用垫体时,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包括床主体,且床主体的顶部滑动式装配有盖设组件,并在床主体的内部垫设垫板组件:
8.所述床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床主体的一侧嵌入式安装有用于播放音乐的扬声器,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和充气泵;
9.所述盖设组件包含折叠式的盖板和防蚊网,且盖板和防蚊网呈上下层分布,均在同一侧位置处设置把手,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窗口;
10.所述垫板组件包含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底垫、pe板、充气囊以及海绵垫,所述充气泵通过气管与充气囊连通。
11.优选的,所述床主体顶端靠近边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扣槽,且各个扣槽上均穿设有用于携带床主体的肩带。
12.优选的,所述床主体的前后两侧均翻转式装配有太阳能板,该太阳能板与蓄电池之间通过在太阳能板上设置整流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床主体内壁位于扬声器正上方的位置处缝接有置物网,所述床主体内壁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儿的绑带。
14.优选的,所述盖板和防蚊网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滑块,且滑块滑动式装配到床主体内壁预设的滑槽中,所述盖板和防蚊网均可用于封闭床主体的开口区域。
15.优选的,所述充气囊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球状凸起,所述海绵垫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层,且海绵垫铺设到充气囊表面,并对充气囊完全覆盖。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一是,通过在床主体上设计扣槽和万向轮,可在扣槽上穿设肩带,方便携带整个卧床进行自由移动,同时也可在平整的路面上拉动床主体,省时省力;
18.二是,在床主体上方设计盖设组件,使用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盖板或是防蚊网,完成对新生儿防护的同时,保证新生儿能够安心入睡,该处的盖板或是防蚊网采用抽拉式设计,解决了传统在进行拉动拉链作业时带来的不便性问题;
19.三是,通过设计多层式结构的垫板组件,利用充气泵对充气囊进行充气,可增加垫板组件的使用厚度,进一步提高该卧床的防护性能,同时海绵垫可进行二次使用,以应对部分突发情况。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23.附图标记:1、床主体;2、万向轮;3、扣槽;4、太阳能板;5、盖板;51、窗口;6、防蚊网;7、置物网;8、扬声器;9、蓄电池;10、充气泵;11、底垫;12、pe板;13、充气囊;14、海绵垫;15、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5.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的具体结构,如图1

3所示,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包括床主体1,且床主体1的顶部滑动式装配有盖设组件,并在床主体1的内部垫设垫板组件:
26.床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且床主体1的一侧嵌入式安装有用于播放音乐的扬声器8,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9和充气泵10,该处的蓄电池9可对扬声器8和充气泵10进行供电处理;
27.盖设组件包含折叠式的盖板5和防蚊网6,且盖板5和防蚊网6呈上下层分布,均在同一侧位置处设置把手,盖板5的表面设置有窗口51,具体使用时,该处的盖板5和防蚊网6均可在手持把手的状态下进行左右移动,方便进行开合作业;
28.垫板组件包含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底垫11、pe板12、充气囊13以及海绵垫14,充气泵10通过气管与充气囊13连通,上述在底端11下表面设计若干凸点,起到防滑作用;pe板12可增加整个卧床的使用强度。
29.如图1所示,床主体1顶端靠近边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扣槽3,且各个扣槽3上均穿设有用于携带床主体1的肩带。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1.在床主体1上设计扣槽3和万向轮2,可在扣槽3上穿设肩带,方便携带整个卧床进行自由移动,同时也可在平整的路面上拉动床主体1,省时省力。
32.如图1和3所示,床主体1的前后两侧均翻转式装配有太阳能板4,该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9之间通过在太阳能板4上设置整流器连接。
33.该处的太阳能板4可进行偏转,在对卧床内进行照射杀菌的同时,利用太阳能板4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到蓄电池9中。
34.如图3所示,床主体1内壁位于扬声器8正上方的位置处缝接有置物网7,床主体1内壁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儿的绑带15。
35.上述可在置物网7内放置纸尿布等物品。
36.如图3所示,盖板5和防蚊网6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滑块,且滑块滑动式装配到床主体1内壁预设的滑槽中,盖板5和防蚊网6均可用于封闭床主体1的开口区域。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8.在床主体1上方设计盖设组件,使用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盖板5或是防蚊网6,完成对新生儿防护的同时,保证新生儿能够安心入睡,该处的盖板5或是防蚊网6采用抽拉式设计,解决了传统在进行拉动拉链作业时带来的不便性问题;
39.如图3所示,充气囊1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球状凸起,海绵垫14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层,且海绵垫14铺设到充气囊13表面,并对充气囊13完全覆盖。
40.在海绵垫14的一侧受到污染后,可将整个海绵垫14进行翻转,再将海绵垫14铺设到充气囊13上进行二次使用。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2.设计多层式结构的垫板组件,利用充气泵10对充气囊13进行充气,可增加垫板组件的使用厚度,进一步提高该卧床的防护性能,同时海绵垫14可进行二次使用,以应对部分突发情况。
4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包括床主体(1),且床主体(1)的顶部滑动式装配有盖设组件,并在床主体(1)的内部垫设垫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2),且床主体(1)的一侧嵌入式安装有用于播放音乐的扬声器(8),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9)和充气泵(10);所述盖设组件包含折叠式的盖板(5)和防蚊网(6),且盖板(5)和防蚊网(6)呈上下层分布,均在同一侧位置处设置把手,所述盖板(5)的表面设置有窗口(51);所述垫板组件包含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底垫(11)、pe板(12)、充气囊(13)以及海绵垫(14),所述充气泵(10)通过气管与充气囊(13)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主体(1)顶端靠近边侧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扣槽(3),且各个扣槽(3)上均穿设有用于携带床主体(1)的肩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主体(1)的前后两侧均翻转式装配有太阳能板(4),该太阳能板(4)与蓄电池(9)之间通过在太阳能板(4)上设置整流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主体(1)内壁位于扬声器(8)正上方的位置处缝接有置物网(7),所述床主体(1)内壁靠近中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新生儿的绑带(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和防蚊网(6)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滑块,且滑块滑动式装配到床主体(1)内壁预设的滑槽中,所述盖板(5)和防蚊网(6)均可用于封闭床主体(1)的开口区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13)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球状凸起,所述海绵垫(14)的中部设置有防水层,且海绵垫(14)铺设到充气囊(13)表面,并对充气囊(13)完全覆盖。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卧床,包括床主体,且床主体的顶部滑动式装配有盖设组件,并在床主体的内部垫设垫板组件:床主体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床主体的一侧嵌入式安装有用于播放音乐的扬声器,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和充气泵;盖设组件包含折叠式的盖板和防蚊网;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床主体上设计扣槽和万向轮,可在扣槽上穿设肩带,方便携带整个卧床进行自由移动,同时也可在平整的路面上拉动床主体,省时省力;在床主体上方设计盖设组件,使用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盖板或是防蚊网,完成对新生儿防护的同时,保证新生儿能够安心入睡,该处的盖板或是防蚊网采用抽拉式设计,解决了传统在进行拉动拉链作业时带来的不便性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辛大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辛大君
技术研发日:2021.06.17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