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6213发布日期:2022-05-18 10: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


背景技术:

2.景观平台是供使用者生活或工作的水平的开放式建筑空间或建筑体,如庭院平台、亲水平台、空中平台等。多为木制、混凝土、金属、合成材料、有机材料、石材等建造。
3.现有的景观平台展示的高度不便进行调节,影响整体景观的观看效果,且景观平台不能旋转,不利于景观工程的全方位展示,降低景观的整体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有效的解决了景观平台展示的高度不便进行调节,且景观平台不能旋转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位于升降机构的上侧;
6.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箱,所述底箱内腔左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双头螺纹杆,所述双头螺纹杆外壁的左侧设置有皮带,所述底箱内腔的底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前侧所述双头螺纹杆外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双头螺纹杆外壁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调节块,所述底箱顶壁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调节槽,左右两侧所述调节块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调节槽的内腔,所述底箱顶壁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一内连杆(107)和第一外连杆,两组所述第一内连杆位于两组第一外连杆的相视侧,所述第一内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连杆,所述第一外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连杆,两组所述第二内连杆位于两组第二外连杆的相视侧,所述第二外连杆与第二内连杆的中部呈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外连杆与第二内连杆的中部均设置有转销,所述第二外连杆与第二内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壁设置有平台板,所述第二内连杆(110)与第二外连杆相视端的下侧设置有作用杆,所述作用杆的外壁设置有转轮,左右两侧所述转轮的外壁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调节块的相视侧。
7.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位于底箱内腔的底壁,所述气缸的伸缩端设置有拨块,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外壁设置有作用管,所述作用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作用管的外壁,所述拨块的上侧位于作用管的外壁,所述底箱顶壁设置有转管,所述转管的底端贯穿底箱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平台板的底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位于转管的内壁,所述转杆的顶端贯穿平台板的顶壁并设置有旋转台。
8.优选的,所述平台板底壁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左右两侧所述滑块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滑槽的内腔。
9.优选的,所述旋转台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转珠,所述转珠的底端位于平台板的顶壁。
10.优选的,所述底箱的顶壁均匀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设置于平台板的底壁。
11.优选的,所述转杆与电机输出端的外壁呈椭圆形设置,所述转管的内腔与转杆的外壁相匹配,所述作用管的内壁与电机输出端的外壁相匹配。
12.优选的,所述作用管的外壁开设有限位环,所述拨块位于限位环的内腔。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底箱、双头螺纹杆和皮带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进行对景观进行升降,使景观整体的观看效果更佳;
15.2、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气缸、拨块和转管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带动景观进行旋转,有利于景观工程进行全方位展示,提高加工整体观看效果;
16.3、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转珠、平台板和旋转台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进行旋转,使旋转台在旋转时避免发生偏转导致景观发生移动影响观赏效果。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集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底箱;101、双头螺纹杆;102、皮带;103、电机;104、第一齿轮;105、第二齿轮;106、调节块;107、第一内连杆;108、第一外连杆; 109、第二外连杆;110、第二内连杆;111、转销;112、滑块;113、平台板; 114、作用杆;115、转轮;116、气缸;117、拨块;118、第一锥形齿轮;119、转管;120、第二锥形齿轮;121、转杆;122、旋转台;123、转珠;124、伸缩杆;125、作用管;200、升降机构;300、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包括升降机构200、旋转机构300。
25.请参阅图1,旋转机构300位于升降机构200的上侧。
26.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200包括底箱100,底箱100内腔左右侧壁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双头螺纹杆101,通过设置双头螺纹杆101便于带动调节块 106移动,双头螺纹杆101外壁的左侧设
置有皮带102,通过设置皮带102可以使两组双头螺纹杆101同步转动,底箱100内腔的底壁设置有电机103,电机 103输出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轮104,前侧双头螺纹杆101外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05,第一齿轮104与第二齿轮105相啮合,双头螺纹杆101外壁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调节块106,通过设置调节块106便于带动转轮115移动,底箱 100顶壁的左右两侧开设有调节槽,左右两侧调节块106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调节槽的内腔,底箱100顶壁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一内连杆107和第一外连杆108,两组第一内连杆107位于两组第一外连杆108的相视侧,第一内连杆10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外连杆109,第一外连杆10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连杆110,两组第二内连杆110位于两组第二外连杆109的相视侧,第二外连杆109与第二内连杆110的中部呈交叉设置,第二外连杆109与第二内连杆110的中部均设置有转销111,通过设置转销111便于对第二外连杆109与第二内连杆110进行支撑,第二外连杆109与第二内连杆110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块112,通过设置滑块112便于带动平台板113进行升降,滑块112的顶壁设置有平台板113,第二内连杆110与第二外连杆109相视端的下侧设置有作用杆114,作用杆114的外壁设置有转轮115,左右两侧转轮115的外壁分别位于左右两侧调节块106的相视侧。
27.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底箱100、双头螺纹杆101和皮带102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进行对景观进行升降,使景观整体的观看效果更佳。
28.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旋转机构300包括气缸116,气缸116位于底箱100内腔的底壁,气缸116的伸缩端设置有拨块117,电机103输出轴的外壁设置有作用管125,作用管125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118,第一齿轮 104设置于作用管125的外壁,拨块117的上侧位于作用管125的外壁,底箱 100顶壁设置有转管119,转管119的底端贯穿底箱100内腔的顶壁并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20,平台板113的底部设置有转杆121,转杆121的外壁位于转管 119的内壁,转杆121的顶端贯穿平台板113的顶壁并设置有旋转台122。
29.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气缸116、拨块 117和转管119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带动景观进行旋转,有利于景观工程进行全方位展示,提高加工整体观看效果。
30.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平台板113底壁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左右两侧滑块112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滑槽的内腔。
31.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滑槽,可以对滑槽的移动进行限位,避免平台板113发生错位。
32.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旋转台12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转珠123,转珠123的底端位于平台板113的顶壁。
33.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转珠123、平台板 113和旋转台122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装置便于进行旋转,使旋转台122在旋转时避免发生偏转导致景观发生移动影响观赏效果。
34.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箱100的顶壁均匀设置有伸缩杆124,伸缩杆124的顶端设置于平台板113的底壁。
35.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伸缩杆124可以使装置便于对平台板113进行支撑,避免平台板113发生偏转导致景观位移。
36.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转杆121与电机103输出端的外壁呈椭圆形设置,转管119的内腔与转杆121的外壁相匹配,作用管125的内壁与电机103输出端的外壁相匹配。
37.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转杆121的外壁为椭圆形,可以使转管119移动不影响带动转杆121旋转。
38.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用管125的外壁开设有限位环,拨块 117位于限位环的内腔。
39.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模型结构的动态景观平台,通过设置限位环,可以对拨块117的位置进行限制,便于拨块117带动转管119进行移动。
40.工作原理:通过打开电机103带动第一齿轮104旋转,通过第一齿轮104 带动第二齿轮105旋转,通过第二齿轮105带动前侧双头螺纹杆101旋转,通过前侧双头螺纹杆101带动皮带102旋转,通过皮带102带动后侧双头螺纹杆 101旋转,通过双头螺纹杆101带动调节块106移动,通过调节块106带动转轮 115移动,通过转轮115带动作用杆114移动,通过作用杆114带动第二内连杆110与第二外连杆109移动,通过第二内连杆110与第二外连杆109带动滑块 112移动,通过滑块112带动平台板113进行移动,通过打开气缸116带动拨块 117移动,通过拨块117带动作用管125移动,通过作用管125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20移动使其与第一锥形齿轮118相啮合,使第一齿轮104与第二齿轮105 断开啮合,通过电机10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18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18 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20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120带动转管119旋转,通过转管119带动转杆121旋转,通过转杆121带动旋转台122进行旋转使景观进行旋转展示。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