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座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4456发布日期:2021-11-25 12:35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座沙发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座沙发。


背景技术:

2.卡座沙发又称卡座、车厢座、卡座沙发、车厢沙发、软包卡座、卡包或者雅座,是将传统沙发和餐椅功能综合衍伸而成的一种坐具,广泛使用于餐厅、酒店、休闲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目前,在使用卡座沙发时,常通过安装于天花板上的灯具提供照明。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卡座沙发需要外设光源以提供照明,但天花板上的灯具发出的光线直射至地面,容易照射人眼,使人眩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卡座沙发处照明灯具照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卡座沙发。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卡座沙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卡座沙发,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靠背和坐垫,所述基座整体呈l型设置,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靠背安装于所述基座竖直段靠近水平段的一侧,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基座水平段的顶面,所述基座竖直段的顶端设置有隐藏式led灯,所述基座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设置相同的所述隐藏式led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一侧的隐藏式led灯和坐垫一侧的隐藏式led灯分别向上照射于墙面和向下照射于地面,且隐藏式的设计阻碍了灯具发出的光线直射人眼,降低了灯光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
8.优选的,所述基座竖直段的顶端低于所述靠背的顶端,所述基座竖直段的顶端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内安装所述隐藏式led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藏式led灯安装于隐藏槽内,隐藏式led灯发出的光线仅会从隐藏槽的开口处通出,照射于墙面,靠背阻碍了光线照射至靠背远离墙面的一侧,进而降低了光线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
10.优选的,所述隐藏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封闭所述隐藏槽。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光板具有保护隐藏式led灯的作用,且人们能够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透光板以获得不同柔和度的灯光,能够改善卡座沙发处的环境氛围。
12.优选的,所述透光板靠近所述靠背的一端和远离所述靠背的一端均包覆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和所述透光板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透光板的填充物。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光板的两端均包覆有填充物和金属片,用于保护透光板的端部,降低了透光板的端部因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概率。
14.优选的,所述隐藏槽开口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金属片的磁片,所述透光板远离所述隐藏槽的一侧设置有提拉环,所述提拉环固定连接于所述金属片。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螺栓、螺钉等可拆卸连接方式,磁吸的连接方式极
大地简化了透光板和隐藏槽的连接结构,简化了透光板的装拆作业,且提拉环为工作人员的装拆作业提供了便捷性。
16.优选的,所述坐垫呈l型设置,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坐垫的竖直段和所述基座之间形成隐藏区域,所述隐藏区域内安装所述隐藏式led灯,所述坐垫竖直段的底端低于所述隐藏式led灯的底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藏式led灯安装于隐藏区域内,隐藏式led灯发出的光线仅会从隐藏区域向下的开口处通出,照射于地面,提供照明,坐垫竖直段阻碍了光线传至坐垫远离基座的一侧,进而降低了光线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
18.优选的,所述隐藏区域内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贴附于所述基座的侧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层用于反射隐藏式led灯发出的光线,能够增加隐藏式led灯照射至地面光线的亮度。
20.优选的,所述坐垫靠近所述靠背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靠背的底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坐垫后即可打开隐藏区域,便于安装于隐藏区域内的隐藏式led灯进行检修维护作业。
22.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位于所述坐垫远离所述靠背的一侧。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物槽使得卡座沙发具有了储物的功能,能够储存消防工具等物品。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靠背一侧的隐藏式led灯和坐垫一侧的隐藏式led灯分别向上照射于墙面和向下照射于地面,且隐藏式的设计阻碍了灯具发出的光线直射人眼,降低了灯光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
26.2.透光板具有保护隐藏式led灯的作用,且人们能够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透光板以获得不同柔和度的灯光,能够改善卡座沙发处的环境氛围;
27.3.磁吸的连接方式、提拉环的设置以及坐垫的可拆卸连接均为隐藏式led灯的检修维护作业提供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30.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2.附图标记:01、墙面;02、地面;1、基座;11、隐藏槽;12、隐藏式led灯;13、透光板;131、金属片;132、填充物;14、磁片;15、提拉环;16、储物槽;17、盖板;18、海绵垫;19、反光层;2、靠背;3、坐垫;31、隐藏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卡座沙发。
35.参照图1,所述卡座沙发包括基座1和可拆卸连接于基座1的靠背2和坐垫3,其中,基座1整体呈近似l型设置,包括抵接墙面01设置的竖直段和放置于地面02上的水平段。
36.参照图2和图3,基座1竖直段的顶端开设有隐藏槽11,隐藏槽11开口朝上,且靠近墙面01设置。隐藏槽11内安装有隐藏式led灯12,且隐藏式led灯12的顶端高度低于隐藏槽11的开口高度。
37.参照图3,隐藏槽11的开口处水平设置有透光板13,透光板13封闭隐藏槽11的开口,在保护隐藏槽11内隐藏式led灯12的同时,还能够将隐藏式led灯12发出的光透射至墙面01上,提供柔和的照明,进而提升卡座沙发处的环境氛围。本技术实施例中,透光板13由有色玻璃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板13还可以由亚克力板等其他透光材料制成。
38.透光板13靠近墙面01的一端和远离墙面01的一端均包覆有金属片131,透光板13两端的金属片131均呈u型设置,且两金属片131开口相对设置。金属片131与透光板13之间设置有填充物132,填充物132贴附于金属片131的内壁,用于保护透光板13,降低透光板13的端部因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概率,本技术实施例中,填充物132由橡胶制成,在其他实施中,填充物132还可以由海绵等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39.参照图3,隐藏槽11开口的两侧均竖直设置有磁片14,磁片14的断面设置为矩形,磁片14由磁性材料制成。磁片14埋设于基座1竖直段的顶端,且磁片14的顶端与隐藏槽11的开口齐平,磁片14固定连接于基座1,本技术实施例中,磁片14粘连于基座1竖直段的顶端。磁片14用于吸附金属片131,通过金属片131和磁片14的磁吸连接实现透光板13和隐藏槽11开口间的相互连接。
40.远离墙面01的金属片131的顶端设置有提拉环15,提拉环15固定连接于金属片131的侧壁上,本技术实施例中,提拉环15焊接于金属片131上。提拉环15用于分离磁吸连接的金属片131和磁片14,便于工作人员打开隐藏槽11,对隐藏槽11内的隐藏式led灯12进行维修作业,且磁吸的连接方式在实现隐藏槽11和透光板13相互连接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隐藏槽11和透光板1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维修作业的便捷性。
41.参照图2,靠背2整体呈l型设置,包括设置于基座1顶端的水平段和设置于基座1远离墙面01一侧的竖直段,靠背2通过粘扣带可拆卸连接于基座1的侧壁。靠背2的顶端高于基座1竖直段的顶端。
42.参照图2和图4,基座1水平段的顶面开设有储物槽16,储物槽16开口朝上,具有储物的功能,可以用于储存消防用品。基座1水平段的顶面水平设置有盖板17,盖板17封闭储物槽16的开口,且转动连接于基座1,盖板17的转动轴靠近基座1竖直段的底端设置。盖板17的长度大于基座1水平段的长度,使得盖板17远离墙面01的一端伸出基座1一段长度。
43.盖板17的顶端水平设置有海绵垫18,海绵垫18整体呈长方体状设置,海绵垫18通过粘扣带实现与盖板17的可拆卸连接。
44.参照图2和图4,坐垫3整体呈l型设置,包括设置于海绵垫18顶面的水平段和设置于海绵垫18远离墙面01一端的竖直段,坐垫3包覆海绵垫18远离基座1的侧边,且坐垫3竖直段的底端低于盖板17的底面,坐垫3的水平段靠近靠背2的一端通过粘扣带可拆卸连接于靠背2的底部。
45.基座1远离墙面01的一端、盖板17以及坐垫3的竖直段之间形成隐藏区域31,隐藏区域31开口向下。隐藏区域31内安装隐藏式led灯12,隐藏式led灯12安装于盖板17的下底
面,且隐藏式led灯12的底端高于坐垫3竖直段的底端,以形成隐藏式的结构。
46.参照图2和图4,隐藏区域31内设置有反光层19,反光层19贴附于基座1的侧壁上,用于反射隐藏式led灯12发出的光线,增加隐藏式led灯12照射至地面02光线的亮度。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光层19由化纤布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光层19还可以由亮银反光布等其他反光材料制成。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卡座沙发的实施原理为:
48.在靠背2靠近墙面01的一侧和坐垫3靠近地面02的一侧均设置有隐藏式led灯12。靠背2靠近墙面01一侧的隐藏式led灯12照射至墙面01,具有照明的作用,且隐藏式led灯12安装于隐藏槽11内,降低了光线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透光板13的设置具有保护隐藏式led灯12的作用,且能够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透光材料使得透光板13透射出不同效果的光线,能够提升卡座沙发处的环境氛围。
49.坐垫3靠近地面02一侧的隐藏式led灯12照射至地面02,同样具有照明的作用,且光线朝向地面02照射,在提供照明的同时,同样能够降低光线直射人眼使人眩目的概率。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