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4390发布日期:2021-11-25 13:2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


背景技术:

2.公共座椅是常见的公共设施之一,通常设置在路旁为疲惫的人们提供休息的地方,当人们走在没有路灯且光线昏暗的路面上时,可能会由于看不清路面而摔倒,而在路面上加装路灯功能性单一,不能满足行人休息的需求,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在对路面照明的同时为行人提供休息的地方,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椅体,所述椅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任一所述立柱均呈竖直设置,且任一立柱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照亮路面的照明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组件可以对椅体两端的路面进行照明,且椅体本身可以让人们休息,有利于在对路面进行照明的同时让人们休息,提高了座椅的多功能性。
7.优选的,任一所述照明组件均包括灯泡和灯罩,任一所述灯泡均设在对应立柱的顶端,任一所述灯罩均罩设在灯泡上,且任一所述灯罩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立柱上,任一所述灯罩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照明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连接在立柱上的灯罩,可以通过旋转灯罩带动照明孔转动来控制灯泡光线的照射方向,有利于适配不同角度的路面,具体实现了照明组件在立柱上的转动连接方式,同时提高了该座椅的环境适配性。
9.优选的,所述椅体的一侧设置有灯柱,所述灯柱顶端设置有柔光灯,所述柔光灯的照明区域朝向椅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椅体一侧设置对椅体照明的柔光灯,进一步提高了座椅的照明效果,有利于使人们在长椅上休息时可以进行看书看报等其他休闲活动,提高了人们在座椅上休息时的舒适度。
11.优选的,所述椅体包括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所述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均呈管状设置,所述第一椅体的轴线和第二椅体的轴线平行,且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并呈并排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的设置,可以增加座椅的宽度,使人们在坐下休息时臀部能与座椅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在座椅上休息时的舒适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之间形成有漏水间隙。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雨天时,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上会存有积水,积水
会顺着管状设置的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从漏水间隙中滑下,当雨天结束后人们需要在座椅上休息时,简单使用纸巾擦拭即可坐下,有利于座椅的清洁。
15.优选的,所述灯柱上沿其轴线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挂钩。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钩的设置可以用于挂持衣物或塑料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座椅的多功能性。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椅体上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第一椅体位于置物槽槽口的一侧铰接有管盖。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置物槽的设置可以用于放置一些物品,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多功能性。
19.优选的,所述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上均设置有耐磨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防止座椅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掉漆和生锈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座椅的使用寿命。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利用设置在椅体两侧立柱上的照明组件,可以对椅体两侧的路面进行照明,且椅体本身可以让人们休息,有利于在对路面进行照明的同时让人们休息,提高了座椅的多功能性;
23.2.借助第一椅体、第二椅体和柔光灯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座椅上休息时的舒适度;
24.3.通过挂钩和置物槽的设置,可以使人们在座椅上休息时放置一些物品,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多功能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主要体现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主要体现第一椅体和第二椅体处结构俯视视角下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主要体现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整体结构的轴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椅体;11、第一椅体;111、置物槽;112、管盖;113、耐磨层;12、第二椅体;13、立柱;14、漏水间隙;2、照明组件;21、灯泡;22、灯罩;221、照明孔;3、灯柱;31、柔光灯;3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
31.实施例1
32.参照图1,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包括固定连接在地面上的椅体1,椅体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均呈管状设置,二者的轴线平行,且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的轴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
体12相互背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13,任一立柱13上均设置有用于照亮路面的照明组件2。
33.实际使用中,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的设置可以增加座椅的宽度,使人们坐下休息时臀部能与座椅产生更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人们休息时的舒适度,照明组件2可以分别对座椅长度方向两侧的路面进行照明,提高了座椅的环境适配性。
34.由于两个照明组件2的结构及其与对应立柱13的转动连接方式均相同,现以其中一个照明组件2及其对应的立柱13为例进行阐述。
35.参照图1,照明组件2包括灯泡21和灯罩22,灯泡21设置在立柱13的顶端,灯罩22罩设在灯泡21上,灯罩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立柱13上,且灯罩22的外壁上开设有照明孔221。
36.实际使用中,通过旋转灯罩22带动照明孔221转动即可改变光线的照射角度,使其能适配不同角度的路面,具体实现了照明组件2在立柱13上的转动方式,提高了座椅的环境适配性。
37.参照图1和图2,第一椅体1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灯柱3,灯柱3顶端设置有柔光灯31,柔光灯31的照明区域朝向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之间形成有漏水间隙14,且灯柱3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32,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挂钩32位于灯柱3上不同的竖直平面内。
38.实际使用中,柔光灯31朝向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进一步提高了座椅的照明效果,有利于使人们在长椅上休息时可以进行看书看报等其他休闲活动,提高了人们在座椅上休息时的舒适度,漏水间隙14可以在遇到雨天时使积水顺着管桩设置的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从漏水间隙14中滑下,当雨天结束后人们需要在座椅上休息时,简单使用纸巾对二者进行擦拭即可坐下,有利于座椅的清洁,同时挂钩32可以对衣物和塑料袋进行挂齿,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多功能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公共座椅的实施原理为:夜间座椅通电后,转动灯罩22,使灯泡21的光照射到座椅两边的路面上,当人们在长椅上休息时,柔光灯31可以提供照明,使人们在长椅上休息之余可以进行看书看报等其他休闲活动,有利于对路面照明的同时为行人提供休息。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椅体11靠近与其固定连接的立柱13的一侧开设有置物槽111,第一椅体11位于置物槽111槽口处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管盖112,第一椅体11和第二椅体12外侧均包覆有耐磨层113。
42.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耐磨层113的设置可以防止座椅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掉漆和生锈的情况,有利于延长座椅的使用寿命,当人们来休息时,可打开管盖112,将手中的物品放置在置物槽111内,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多功能性。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