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通风百叶窗以及百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0681发布日期:2022-02-09 11: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防雨通风百叶窗以及百叶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雨通风百叶窗以及百叶片。


背景技术:

2.城市地下综合体作为缓解城市拥挤的热门建筑体,地面风亭作为通风环控系统的一部分,是地下与地面进行空气交流的通道。风亭可以分为敞口低风亭、高风亭、主体顶出风亭等形式。考虑到城市景观要求,采用敞口低风亭对于周边环境及景观视觉影响小,容易取得公众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采用敞口低风亭,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风亭做法,其开口通气率均为30%-50%甚至更低,在需要相同排气散热量的前提下,不得不多设置一些洞口做为排气散热洞口,增加了成本。
3.比如中国专利“一种水平防雨通风百叶窗”(公告号:cn204754690u),是申请人早年申请的专利,由于其开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其通气率只有50%。
4.参见附图1,现有的百叶片1的结构为竖板2向上向下设置斜板3,斜板3使百叶片1形成c字型凹部4,在凹部4外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槽体5,在斜板3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形成第二槽体6和第三槽体7。
5.参见附图2,由于斜板3的角度使然,当百叶片1并排安装在窗体边框上时,其上下口的开口尺寸a、b和中间第一槽体5位置的尺寸c基本相同,其模数距离l的长度约为开口尺寸的2倍。因此,其开口通气率为a/l=50%。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雨通风百叶窗以及百叶片,改变进风口的结构,提高通气率。
7.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百叶片,其特征是,所述百叶片向内侧形成的c字形凹部,所述凹部包括中间位置的竖板以及向上形成的上斜板和向下形成的下斜板,在上斜板的上端向上设置上竖板,在上竖板的上端向内侧设置上平板,在下斜板的下端向下设置下竖板,在下竖板的下端向内侧设置下平板,在凹部外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槽体,在下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向上翻边形成第二槽体。
9.进一步,所述百叶片呈现上下对称结构。
10.进一步,所述上斜板和下斜板与竖直方向的锐角夹角为30
°
至45
°

11.进一步,所述上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向下翻边形成第三槽体。
12.一种防雨通风百叶窗,其特征是,包括边框,在边框内布置多个上述的百叶片,中间的百叶片的上竖板位于相邻百叶片的第一槽体内部的上方,两侧的百叶片与边框的两侧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百叶片在边框内等距排布。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改变c字型凹部的倾斜度,提高通风口大小;
16.(2)不增加部件和成本;
17.(3)通风效率提高20%以上。
附图说明
18.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是现有技术中百叶片安装位置示意图;
2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片安装位置示意图;
22.附图5是百叶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24.1.百叶片;2.竖板;
25.3.斜板;4.凹部;
26.5.第一槽体;6.第二槽体;
27.7.第三槽体;8.上斜板;
28.9.下斜板;10.上竖板;
29.11.上平板;12.下竖板;
30.13.下平板;14.窗体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雨通风百叶窗以及百叶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32.参见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百叶片1向内侧形成的c字形凹部4,凹部4包括中间位置的竖板2以及向上形成的上斜板8和向下形成的下斜板9,在上斜板8的上端向上设置上竖板10,在上竖板10的上端向内侧设置上平板11,在下斜板9的下端向下设置下竖板12,在下竖板12的下端向内侧设置下平板13,在凹部4外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槽体5,在下平板13的长度方向上向上翻边形成第二槽体6,上平板11的长度方向上向下翻边形成第三槽体7。
33.百叶片1呈现上下对称结构,上斜板8和下斜板9与竖直方向的锐角夹角为30
°
至45
°

34.参见附图4,当百叶片1并排安装在窗体边框14上时,由于上下斜板倾斜的角度增大,各内侧的倾斜长度增加,可以减小第二槽体6和第三槽体7的宽度。当其上下口的开口尺寸a、b和中间第一槽体5位置的尺寸c基本相同时,其模数距离l的长度小于两倍的开口尺寸。即同样的模数距离条件下,上下口的开口尺寸比背景技术专利中的增加20%多。其开口通气率为a/l》60%。
35.参见附图5,本实用新型还保护安装有上述百叶片1的防雨通风百叶窗,其包括边框14,百叶片1等距布置在边框14内中间的百叶片1的上竖板10位于相邻百叶片1的第一槽体5内部的上方,用于引导雨水,两侧的百叶片1与边框14的两侧连接。
36.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百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向内侧形成的c字形凹部,所述凹部包括中间位置的竖板以及向上形成的上斜板和向下形成的下斜板,在上斜板的上端向上设置上竖板,在上竖板的上端向内侧设置上平板,在下斜板的下端向下设置下竖板,在下竖板的下端向内侧设置下平板,在凹部外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槽体,在下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向上翻边形成第二槽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呈现上下对称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板和下斜板与竖直方向的锐角夹角为30
°
至45
°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向下翻边形成第三槽体。5.一种防雨通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在边框内布置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百叶片,中间的百叶片的上竖板位于相邻百叶片的第一槽体内部的上方,两侧的百叶片与边框的两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雨通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片在边框内等距排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百叶片,所述百叶片向内侧形成的C字形凹部,所述凹部包括中间位置的竖板以及向上形成的上斜板和向下形成的下斜板,在上斜板的上端向上设置上竖板,在上竖板的上端向内侧设置上平板,在下斜板的下端向下设置下竖板,在下竖板的下端向内侧设置下平板,在凹部外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第一槽体,在下平板的长度方向上向上翻边形成第二槽体。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进风口的结构,提高通气率。提高通气率。提高通气率。


技术研发人员:盛伟军 焦显峰 易丹 姚秋峰 谢文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迈联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