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食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4222发布日期:2022-02-23 21:1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食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指被动康复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助食筷。


背景技术:

2.现代社会中因脑卒中、神经损伤等导致的手指功能障碍患者的数量逐年攀升,因此帮助患者进行手指被动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中,助食筷多为机械式助食筷,需要患者主动动作,无法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康复训练。申请号为20201029552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脑控助食筷,通过脑电采集仪采集患者的脑电波,从而控制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做出相应的夹取或松开动作,从而帮助患者进行被动康复训练。但是,这种助食筷不能适应不同的手指长度,容易造成手指固定位置不对或不舒适的情况,而且当食指肌肉僵化后,第二筷体强行旋转容易损伤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食筷,用于适应不同手指长度的人群,并提高训练过程的舒适性,避免损伤手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食筷,包括:
6.筷体,所述筷体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
7.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筷体摆动的舵机,所述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筷体上,所述舵机的舵盘与所述第二筷体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筷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筷体摆动;
8.第一滑动结构,所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一筷体上且与所述第一筷体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一限位块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相对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接触限位;
9.第二滑动结构,所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直线导轨固定于所述第二筷体上且与所述第二筷体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至少为两个且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相对固定,所述第二滑块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与所述第二滑块接触限位;
10.用于与患者手指接触的手指接触块,所述手指接触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对固定的第一手指接触块和与所述第二滑块相对固定的第二手指接触块,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和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的外侧为与手指的接触面;
11.用于控制所述舵机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舵机电连接;
12.用于采集患者脑电波的脑电采集仪,所述脑电采集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和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的外侧均为斜面,使所述第
一手指接触块和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的靠近所述舵机的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所述舵机的一端的间距。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为一个,用于接触患者的大拇指;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为两个,用于接触患者的食指和中指。
15.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的下侧;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位于所述第二滑块下侧。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指接触块和所述第二手指接触块上均系有用于固定在患者手指上的手指绑带。
17.优选地,还包括保护壳,所述舵机固定于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包括位于所述舵机下侧的防护盖和位于所述舵机上侧的保护罩,所述防护盖固定于所述第一筷体上。
18.优选地,所述保护壳上固定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与患者的虎口接触限位。
19.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外壳、主控板和电池,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和所述电池均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20.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固定有臂托,所述臂托上系有用于固定于患者手臂上的手臂绑带。
21.优选地,还包括筷尖,所述筷尖包括第一筷尖和第二筷尖,所述第一筷尖固定于所述第一筷体上,所述第二筷尖固定于所述第二筷体上。
2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3.本实用新型的助食筷在使用时,手指接触块可以移动,根据患者手指长度的不同,可调整手指接触块的位置,从而提高该助食筷的适应性。并且,当该助食筷动作时,手指接触块能够沿直线运动,可以使患者的手指能够根据自身肌肉情况(例如是否僵硬)适应性调整位置,避免损伤手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施例助食筷的透视图;
26.图2为本实施例助食筷部分结构的正视图;
27.图3为图2中结构的俯视图;
28.图4为图2中结构的仰视图;
29.图5为图2中结构的左视图;
30.图6为控制器的主视图;
31.图7为控制器的俯视图;
32.图8为控制器的左视图;
33.图9为控制器的仰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筷尖;2-第一限位块;3-第一直线导轨;4-保护罩;5-舵机;6-防护盖;7-限位装置;8-第二手指接触块;9-第二安装板;10-第一安装板;11-第二直线导轨;12-第二滑块;13-第二筷体;14-航空插头;15-第一筷体;16-波珠螺丝;17-控制键;18-外壳;19-臂托;20-压板;21-电池;22-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食筷,用于适应不同手指长度的人群,并提高训练过程的舒适性,避免损伤手指。
3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8.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助食筷,包括筷体、舵机5、第一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手指接触块、控制器和脑电采集仪。
39.其中,筷体包括第一筷体15和第二筷体13。舵机5用于驱动第二筷体13摆动,舵机5固定于第一筷体15上,舵机5的舵盘与第二筷体13相连,以驱动第二筷体13相对于第一筷体15摆动。第一滑动结构包括第一直线导轨3、第一滑块和第一限位块2。第一直线导轨3固定于第一筷体15上且与第一筷体15的轴向平行,第一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一直线导轨3上,第一限位块2至少为两个且与第一直线导轨3相对固定,第一滑块位于至少两个第一限位块2之间,第一限位块2用于与第一滑块接触限位。第二滑动结构包括第二直线导轨11、第二滑块12和第二限位块。第二直线导轨11固定于第二筷体13上且与第二筷体13的轴向平行,第二滑块12滑动安装于第二直线导轨11上,第二限位块至少为两个且与第二直线导轨11相对固定,第二滑块12位于至少两个第二限位块之间,第二限位块用于与第二滑块12接触限位。手指接触块用于与患者的手指接触,手指接触块包括与第一滑块相对固定的第一手指接触块和与第二滑块12相对固定的第二手指接触块8,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的外侧为与手指的接触面。控制器用于控制舵机5,控制器与舵机5电连接。脑电采集仪用于采集患者的脑电波,脑电采集仪与控制器电连接。
40.本实施例的助食筷在使用时,脑电采集仪佩戴于患者的头部,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感知得到患者的控制意图(夹住或松开食物),并将控制意图信息传递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舵机5做出相应动作。舵机5动作时,舵机5上的舵盘摆动,并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筷体13相对于第一筷体15摆动,通过第一筷体15与第二筷体13的距离变化实现对饭菜的夹取或松开动作。第一手指接触块能沿第一直线导轨3的轴向直线运动,第二手指接触块8能沿第二直线导轨11的轴向直线运动,因此根据患者手指长度的不同,可调整第一手指接触块、第二手指接触块8的位置,从而提高该助食筷的适应性。并且,当该助食筷动作时,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能够沿直线运动,可以使患者的手指能够根据自身肌肉情况(例如是否僵硬)适应性调整位置,避免损伤手指。
41.由于正常人使用筷子夹取食物进食时手指略微内屈,为了让患者的手指更舒适,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的外侧均为斜面,使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的靠近舵机5的一端的间距大于远离舵机5的一端的间距,从而使与第一手指接触块接触的手指以及与第二手指接触块8接触的手指略微内屈。
42.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指接触块为一个,用于接触患者的大拇指。第二手指接触块8为两个,用于接触患者的食指和中指。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只能锻炼大拇指和食指的助食筷,本实施例的助食筷能够同时实现中指的锻炼。
4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9。第一手指接触块固定于第一安装板10上,第一安装板10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第一手指接触块位于第一滑块的下侧。第二手指接触块8固定于第二安装板9上,第二安装板9固定于第二滑块12上,第二手指接触块8位于第二滑块12下侧。由于本实施例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9,第一手指接触块可以设置在第一筷体15的下侧,不必直接固定于第一筷体15上,第二手指接触块8同理,因此患者不必直接抓握第一筷体15和第二筷体13,降低了抓握难度。
44.为了防止患者的手指脱离,本实施例中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上均系有用于固定在患者手指上的手指绑带。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在第一手指接触块和第二手指接触块8上设置魔术贴、指套等其它形式的结构,以实现手指的防脱。
45.为了避免舵机5工作时给患者带来损伤,本实施例还包括保护壳,舵机5固定于保护壳内,保护壳包括位于舵机5下侧的防护盖6和位于舵机5上侧的保护罩4,防护盖6固定于第一筷体15上。
46.舵机5的舵盘与第二筷体1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够驱动第二筷体13相对于第一筷体15摆动即可。例如,舵盘可以与第二筷体13固定相连;也可以使舵盘与第二筷体13的一个部位转动相连,第二筷体13的另一部位与保护壳转动相连。
47.现有技术中,助食筷在使用时,第一筷体15和第二筷体13相对于患者虎口的位置往往随着助食筷的动作而发生变化,缩小患者手指的活动范围。为此,本实施例的保护壳上固定有限位装置7,限位装置7用于与患者的虎口接触限位。
48.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外壳18、主控板22和电池21,主控板22和电池21固定于外壳18内,外壳18上设有控制键17,控制键17和电池21均与主控板22电连接。主控板22上固定有压板20,通过压板20将电池21压紧在主控板22上。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可设置不同的控制键17及其电连接方式,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此处不再赘述。
49.本实施例中,外壳18上固定有臂托19,臂托19上系有用于固定于患者手臂(例如手腕附近)上的手臂绑带。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在外壳18上设置魔术贴、指套等其它形式的结构,以实现臂托19的防脱。
50.为了便于夹取食物,本实施例还包括筷尖,筷尖包括第一筷尖1和第二筷尖。第一筷尖1固定于第一筷体15上,第二筷尖固定于第二筷体13上。通过第一筷尖1可延长第一筷体15的长度,通过第二筷尖可延长第二筷体13的长度。本实施例中,通过波珠螺丝16实现第一筷尖1与第二筷体13的固定以及第二筷尖与第二筷体13的固定,根据实际需要的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通过其它紧固件实现固定。
5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的内侧是靠近第一筷体15和第二筷体13之间区域的一侧,外侧是指远离第一筷体15和第二筷体13之间区域的一侧。本实施例所指的电连接可以是电路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舵机5外侧的保护壳上设置航空插头14,航空插头14与舵机5通过第一导线相连,主控板22上引出第二导线,第二导线与航空插头14相连,以此实现舵机5和控制器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脑电采集仪和控制器优选为采用无线通信连接。
52.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