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夏两用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9525发布日期:2022-01-19 19:1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夏两用被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被子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冬夏两用被子。


背景技术:

2.被子是人睡觉常用的床上用品,现阶段人们对多功效被子的需求愈加强烈,更多的家庭不想对冬夏的被子进行分别购买,因此适用于冬夏两季的被子成为不少家庭的需求。
3.申请号为201610197968.7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冬夏两用的被子,所述的被子为两层薄被组成,夏天时,只需要使用一层薄被即可,到了冬天,将两层被子通过被子上的扭扣扣合在一起即可成为一个厚被子,方便实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仅通过加厚被子的层数进行保暖,会使被子整体的重量增加,同时使被子的亲肤感较差,降低了被子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被子的舒适感更强,本技术提供一种冬夏两用被子。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冬夏两用被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冬夏两用被子,包括外套被,所述外套被能够内外双面翻换,所述外套被内外两个面中任一面为绒毛面;内芯被,所述内芯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套被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夏天或天气炎热时,将外套被的绒毛面翻于内,将没有绒毛的一面翻于外,使用者只需将外套被盖于身上即可,外套被的绒毛面充当被芯的作用,降低了使用者着凉的可能性;当冬天或天气较冷时,将外套被的绒毛面翻于外,将内芯被塞入外套被内,内芯被增加了被子整体的厚度和保暖程度,此时绒毛面与使用者的肌肤进行接触,不仅能够使保暖效果更佳,同时使被子的舒适感更强。
9.可选的,所述外套被内外两个面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扣,所述内芯被上设有第二连接扣,所述第一连接扣与所述第二连接扣可拆卸扣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芯被塞入外套被内时,外套被上的第一连接扣与内芯被上的第二连接扣相互扣合,降低了内芯被在外套被内随意活动的可能性,使内芯被与外套被间的连接更加紧固,同时采用扣子的形式进行连接,便于使用者进行连接和拆分。
11.可选的,所述外套被内外两个面的四个角处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扣,所述内芯被的四个角处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套被和内芯被的四个角处均设有连接孔进行扣合,使内芯被和外套被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降低了内芯被在外套被内产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使内芯被不易产生翻折,让人的使用舒适度更佳。
13.可选的,还包括装饰扣,所述装饰扣用于与外套被翻在外侧一面上的第一连接扣扣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外套被可以内外翻转,外套被内外两个面上的第一
连接扣也会同时位于内外两侧,当其中一个面的第一连接扣翻于外侧时,将装饰扣连接于外侧的第一连接扣上,降低了外侧的第一连接扣在外划伤人体的可能性。
15.可选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盖,所述外套被一端开有被口,所述外套被通过所述被口内外面相互翻换,所述被盖罩设于所述被口外,所述被盖与所述外套被可拆卸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口位于外套被的一端,便于外套被的内外翻转,被盖盖设于被口处,将被口封闭,降低了内芯被从外套被内掉落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外套被内进入灰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外套被的其中一个面为绒毛面,当绒毛面翻于外侧时,绒毛面如果盖于人的脖子处,不一定会另所有人感到舒适,而被盖的存在可以使人在盖被子时,将被盖所在的部分盖于脖子处,降低了绒毛面上的绒毛对人脖子处的舒适度产生的不良影响。
17.可选的,所述外套被上开有撕裂口,所述外套被于所述撕裂口处外翻形成外翻条,所述外翻条上设有纽扣,所述纽扣能够穿过所述撕裂口,所述被盖上开有扣眼,所述纽扣与所述扣眼配合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被盖套设于被口处时,先将被盖套于外套被外,然后将外套被上的纽扣穿过扣眼,通过纽扣和扣眼间的连接,将被盖与外套被进行连接,使被盖与外套被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且紧固;当外套被内外翻转时,将纽扣穿过撕裂口可以进行纽扣位置的内外颠倒交换。
19.可选的,所述外套被的两侧被面上均开有撕裂口且均设有纽扣,所述被盖的两侧均设有扣眼。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套被的两侧背面和被盖的两侧盖面相互连接,使外套被与被盖间的连接更加紧固,降低了被盖从外套被上脱离的可能性,使被盖与外套被间的一体化程度更高。
21.可选的,所述被盖内设有内衬,所述扣眼开于所述内衬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被盖内设置内衬,扣眼设置于内衬上,纽扣穿扣于内衬上,使被盖可以对纽扣和扣眼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降低了因外界因素而使纽扣与扣眼分离打开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外套被与内芯被间的配合,使被子能够适应冬夏两个季节的需求;
25.2.绒毛面起到保暖作用的同时,增强了被子的舒适感;
26.3.被盖降低了外套被内进灰的可能性,也降低了内芯被从外套被内掉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套被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31.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外套被;11、被口;12、绒毛面;13、撕裂口;131、外翻条;132、纽扣;14、第一连接扣;15、装饰扣;2、内芯被;21、第二连接扣;3、被盖;31、内衬;311、扣眼。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冬夏两用被子。
35.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冬夏两用被子包括外套被1、内芯被2和被盖3。
36.参照图3,外套被1呈被套状,外套被1铺平后为长方形,外套被1长度方向的一端开有被口11,外套被1内外两个面可通过被口11翻转交换,外套被1内外两个面中任一面为绒毛面12,绒毛面12上设有绒毛,本实施例中,绒毛面12可以为法兰绒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珊瑚绒制成。
37.参照图4,外套被1上开有多个撕裂口13,撕裂口13沿外套被1长度方向的周向分布,外套被1的上下两侧被面上均开有撕裂口13,撕裂口13位于外套被1靠近被口11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撕裂口13为“u”型,撕裂口13处外翻形成外翻条131,外翻条131活动的一端缝有圆形的纽扣132,纽扣132能够穿过撕裂口13;本实施例中,外套被1内外两个面上各设有四个第一连接扣14,外套被1内外两个面的四个角处各设有一个第一连接扣14,外套被1内外两面上的第一连接扣14均位于外套被1的同一被面上,第一连接扣14通过针线缝于外套被1的被面上。
38.参照图2和图3,内芯被2为棉花被芯,内芯被2为长方形被芯状,在天气寒冷时,内芯被2用于放入外套被1内;本实施例中,内芯被2上缝有四个第二连接扣21,内芯被2的四个角处均设有第二连接扣2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扣21可以为三个或五个,多个第二连接扣21均位于内芯被2同一侧被面上,第一连接扣14和第二连接扣21为子母扣,一个第一连接扣14与一个第二连接扣21可拆卸扣合。
39.参照图3和图5,翻于外侧的第一连接扣14上还扣设有装饰扣15,本实施例中,装饰扣15设有两个,装饰扣15设于远离被口11一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扣14上,一个装饰扣15与一个第一连接扣14相互扣合,装饰扣15的扣面上包裹有布料,降低了装饰扣15对人体的影响;当被盖3连接于外套被1上后,靠近被口11一端的第一连接扣14被包裹于被盖3内,因此不需要装饰扣15进行覆盖。
40.参照图2,被盖3呈布套状,被盖3罩设于被口11处,被盖3套设于外套被1外,被盖3内设有两个长布条状的内衬31,内衬31缝于被盖3内,两个内衬31的分布方向与连接有纽扣132的两个外套被1被面的分布方向一致;内衬31上开有多个扣眼311,扣眼311沿内衬3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扣眼311的数量与纽扣132的数量相同,一个纽扣132与一个扣眼311配合连接。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冬夏两用被子的实施原理为:当夏季炎热时,将绒毛面12翻于外套被1内层,然后将被盖3套设于外套被1外,将纽扣132伸入扣眼311内,通过纽扣132和扣眼311将被盖3连接于外套被1上;当天气寒冷需要保暖时,将绒毛面12翻于外套被1外侧,然后将内芯被2放入外套被1内,将第一连接扣14和第二连接扣21相互扣合,再将纽扣132穿过撕裂口13移至外侧,将被盖3罩设于外套被1上,通过被盖3将被口11封住,此时再将纽扣132与扣眼311连接,即可在冬天进行使用。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