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2018发布日期:2022-03-16 23:2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烤箱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壳体内的烹饪组件,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烹饪组件插拔的安装腔,在使用时,烹饪组件内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会滴落在安装腔的壁面上,既增加了清洁难度,还影响烹饪卫生,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烤箱,在可整体插拔的烹饪组件内设置集油腔,有效收集烹饪腔内食材产生的油液,既方便清洁,还方便拆装,提升使用体验。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烤箱,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壳体内的烹饪组件,所述壳体顶部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壳体内设有供烹饪组件整体插拔的安装腔,所述烹饪组件内设有上下分置的烹饪腔和集油腔,使用时,加热组件对烹饪腔内食材加热,以使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被集油腔收集。在可整体插拔拆装的烹饪组件上设置烹饪腔和集油腔,烹饪腔内的油液能自动滴落在集油腔内,既能防止油液沾染在安装腔的壁面上,方便清洁,还能通过整体插拔方式将收集的油液移离安装腔,方便操作,提升使用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烹饪组件包括集油盘以及设置在集油盘上方的烤制桶,所述烤制桶的竖向投影落入所述集油盘内。集油盘内形成集油腔,烤制桶内形成烹饪腔,集油盘设置在烤制桶下方,有效接收从烤制桶内滴落的油液和食材残渣,防止油液和食材残渣与安装腔避免接触,确保安装腔清洁。
6.作为优选,所述烤制桶呈圆柱状,烤制桶中部设有传动轴,所述壳体的后部设有电机,烹饪组件插入安装腔并通过传动轴与电机的转轴耦合联动,以使烤制桶以传动轴为中心进行自转。烤制桶能在电机驱使下自转,使得烹饪腔内食材能被均匀制熟,提升烹饪口感。转轴与传动轴间通过耦合联动,既确保连接时传动可靠性,还方便拆卸脱离。
7.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与转轴匹配耦合的耦合部,传动轴的两端部均能与转轴耦合连接,使得烤制桶在安装时没有特定方向要求,方便装配。
8.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盘的两端均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弧形槽,所述传动轴端部可转动地插置在对应的弧形槽内,以使烤制桶悬置在集油盘上方自转。集油盘通过支架支撑烤制桶,烤制桶的重量通过集油盘传递至安装腔的底壁上,以使烤制桶能在安装腔内转动。弧形槽对传动轴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烤制桶能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进行自转。
9.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盘的端部设有挂钩,挂钩勾连在传动轴上,以使集油盘悬挂在烤制桶下方。集油盘可转动地插置在安装腔内,集油盘通过挂钩悬置在烤制桶下方,确保油液能被集油盘完整收集。
10.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圆柱状内胆,所述内胆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安装
腔的壁面上开设通孔,加热组件产生的热量通过通孔输入烹饪腔。内胆围合形成安装腔,加热组件设置在内胆外侧,通孔用于热量传递,使得烤制桶能接收来自加热组件的热量。安装腔呈圆柱状,以使烤制桶能在安装腔内自转。
11.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盘的底壁呈圆弧形,且与所述烤制桶同轴设置,安装到位后,所述集油盘底壁与烤制桶外侧壁间距离为a,a≥5mm。集油盘能沿烤制桶底部覆盖设置,既有效减小烹饪组件的体积,还能有效接收来自烹饪腔的油液。a≥5mm,确保烤制桶底部不会浸没在集油腔底部的油液中。
12.作为优选,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设有引导筋条,集油盘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引导槽,安装时,引导槽沿引导筋条滑动,并限制集油盘随烤制桶转动。引导筋条既能引导集油盘沿安装腔轴线插置,还能对集油盘起到周向限位作用,防止集油盘因与烤制桶同步转动而发生油液倾倒至安装腔壁面的情况。
13.作为优选,所述集油盘的两端缘上均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抓握取放集油盘,使得集油盘和烤制桶被稳定取放,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可整体插拔拆装的烹饪组件上设置烹饪腔和集油腔,烹饪腔内的油液能自动滴落在集油腔内,既能防止油液沾染在安装腔的壁面上,方便清洁,还能通过整体插拔方式将收集的油液移离安装腔,方便操作,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烤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11、加热组件,12、安装腔,121、引导筋条,13、电机,2、烹饪组件,21、烹饪腔,22、集油腔,23、集油盘,231、支架,2311、弧形槽,232、把手,233、引导槽,24、烤制桶,241、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实施例一:
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烤箱。
22.如图1所示的一种烤箱,由壳体1以及设置壳体1内的烹饪组件2组成,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加热组件11,所述壳体1内设有供烹饪组件2整体插拔的安装腔12,所述烹饪组件2内设有上下分置的烹饪腔21和集油腔22,使用时,加热组件11对烹饪腔21内食材加热,以使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被集油腔22收集。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设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内设有可插拔的烹饪组件2,所述壳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与安装腔12通连的开口,烹饪组件2插入安装腔12并封堵所述开口,以使烹饪腔21与外界空间隔离,防止热量外泄,有效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24.在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11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壳体1顶部,加热管通电产生的热量在穿越安装腔12壁面和烹饪组件2壁面后传递至食材上,对食材进行均匀
加热。
25.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置在烹饪组件2内,之后,将烹饪组件2自前向后穿越开口插置在安装腔12内,最后,电机13驱使烹饪组件2旋转,加热组件11通电产生热量,使得烹饪组件2内食材被烤制成熟。
26.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1产生的热量会向烹饪组件2内传递并制熟食材。在烹饪时,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和残渣会脱离烹饪组件2并滴落在安装腔12的底壁上,在完成烹饪后,使用者需要在拆除烹饪组件2后通过开口清理安装腔12,且油液粘附在安装腔12的壁面上,导致清洁难度增加,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在烹饪组件2内设置上下分置的烹饪腔21和集油腔22,烹饪腔21内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和残渣会跌落至集油腔22内,且烹饪组件2可整体拆离安装腔12,使得烹饪组件2在拆离时能携带集油腔22内的油液和残渣一起脱离安装腔12,既有效避免安装腔12因沾染油液和食材残渣而出现难以清洁的情况,降低清洁难度,还能通过对烹饪组件2进行清洗来提升洁净度,提升使用体验。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21设置在所述烹饪组件2的上方,所述集油腔22设置在烹饪腔21的下方,使用时,加热组件11对烹饪腔21内食材加热,以使食材受热产生的油液被集油腔22收集,有效防止油液发生直接滴落在安装腔12壁面上的情况。
28.实施例二:
29.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烤箱结构。
30.如图2所示,所述烹饪组件2包括集油盘23以及设置在集油盘23上方的烤制桶24,所述烤制桶24的竖向投影落入所述集油盘23内。所述集油盘23内设置集油腔22,所述集油腔22的腔口朝上开设,所述烤制桶24内设有可供食材放置的烹饪腔21,烹饪腔21内食材被加热制熟,食材产生的油液和残渣跌落在所述集油腔22内。
31.在使用时,首先,所述烤制桶24和集油盘23会在壳体1外被预先装配成具有整体结构的烹饪组件2,之后,再将烹饪组件2以整体插置方式装入安装腔12内。
32.安装到位后,所述集油腔22被定位在烹饪组件2底部,有效收集从烹饪腔21内滴落的油液,防止油液与安装腔12壁面接触,使用者在完成烹饪操作后无需对安装腔12进行清洁,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烤制桶24内形成烹饪腔21,所述烤制桶24的外侧壁上开设加热孔,所述安装腔12的壁面上开设与加热组件11对应的通孔。加热组件11通电产生的热量会依次穿越通孔和加热孔内传递至烹饪腔21内,以此对烹饪腔2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制熟,既提升热量的传递效率,还能防止食材或油液与加热组件11接触,降低清洁难度和清洁工作强度,提升使用体验。
34.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加热组件11设置在壳体1顶部,且与烤制桶24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为了确保烹饪腔21内食材被均匀制熟,所述烤制桶24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腔12内,通过转动烤制桶24来翻转食材,进而使得食材被均匀制熟。具体地,所述壳体1内设有圆柱状内胆,所述内胆围合形成圆柱状的安装腔12,所述烤制桶24呈圆柱状,安装腔12的截面直径大于烤制桶24的截面直径,使得烤制桶24能在安装腔12内转动,通过翻转使得热量均匀传递至烹饪腔21各区域,进而确保食材被均匀制熟。
35.在本实施例中,烤制桶24中部设有传动轴241,所述壳体1的后部设有电机13,烹饪组件2插入安装腔12并通过传动轴241与电机13的转轴耦合联动,以使烤制桶24以传动轴
241为中心进行自转。具体地,所述电机13设置在壳体1后部,所述电机13的转轴与所述安装腔12互为同轴设置,使得转轴能与传动轴241通过轴向对接实现耦合传动,进而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盘23的两端均设有支架231,所述集油盘23通过支架231支撑传动轴241,以使烤制桶24悬置在集油盘23上方。具体地,所述支架231为两个,且分置在集油盘23的前缘和后缘上,传动轴241的两端部搭接在对应的支架231上,以使中部承托烤制桶24。所述支架231的顶部设有弧形槽2311,所述弧形槽2311的槽壁呈圆弧形且与传动轴241的端部具有相同的直径,安装到位后(如图3所示),传动轴241可转动地嵌置在所述弧形槽2311内,以使烤制桶24可悬置在集油盘23上方并在电机13驱使下进行自转。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241的两端均设有与转轴匹配耦合的耦合部。所述传动轴241的两端部具有相同的传动耦合部,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驱动耦合部,当烹饪组件2插置到位时,传动耦合部与驱动耦合部轴向对接并周向联动,以使电机13能驱使烤制桶24转动。由于传动轴241的两端部具有相同的传动耦合部,使得烹饪组件2能以任意端插入安装腔12,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提升使用体验。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盘23的底壁呈圆弧形,且与所述烤制桶24同轴设置,既确保集油盘23能随着烤制桶24插入安装腔12,还使得集油盘23具有较大的容积,防止油液发生外溢的情况。安装到位后,所述集油盘23底壁与烤制桶24外侧壁间距离为a,a=10mm,既通过缩减对安装腔12直径的要求来减小烤箱体积,方便收纳和运输,还确保集油腔22底部具有较大的容积,防止烤制桶24底部发生浸入油液并将油液甩飞至安装腔12壁面上的情况。
39.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烤制桶24的外侧壁上均匀开设加热孔,使得烹饪腔21内油液会通过加热孔向下滴落,通过增加集油盘23径向覆盖烤制桶24的面积来提升油液收集效果,防止油液在被转动的烤制桶24甩离时发生与安装腔12壁面接触的情况。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2的底壁上设有引导筋条121,集油盘23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引导槽,安装时,引导槽沿引导筋条121滑动,并限制集油盘23随烤制桶24转动。所述引导筋条121与安装腔12的轴线互为平行设置,所述引导槽233与烤制桶24的轴线互为平行设置,当烹饪组件2穿越开口并插入安装腔12时,引导槽233套置的引导筋条121靠近开口的外端部上并沿引导筋条121向内滑动,起到引导烹饪组件2沿安装腔12轴线向内插置的作用,确保传动轴241能与转轴精确对接。在使用时,引导筋条121能与引导槽匹配贴合,有效消除来自传动轴241的周向作用力,防止集油盘23因随烤制桶24同步转动而发生油液外泄的情况,确保集油盘23始终位于烤制桶24下方,并对来自烹饪腔21的油液进行有效接收。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盘23的两端缘上均设有把手232。使用者通过抓握把手232实现平稳提拿集油盘23,防止集油盘23因倾覆而发生油液外泄的情况,提升使用体验。
42.可以理解地,参数a还可以为5mm、7mm、12mm、15mm等,只要符合a≥5mm的要求即可。
43.可以理解地,所述烤制桶24为圆柱状的烧烤架,所述烧烤架上设有沿安装腔轴线设置的烤签,所烤签能以传动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以使食材被均匀制熟,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4.可以理解地,所述引导筋条121还可以为与集油盘的侧缘抵触,对集油盘起到引导和限位的作用,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5.可以理解地,所述支架231设置在安装腔12的端壁上,所述集油盘23的端部设有挂钩,烤制桶24通过传动轴241搭接在支架231上,集油盘23通过挂钩勾连在传动轴241上,以
使集油盘23悬挂在烤制桶24下方,也应视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46.本实施例所述烤箱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