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儿童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2412发布日期:2022-03-23 10:4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智能儿童摇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娱乐健身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儿童摇椅。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摇椅或者摇摇车,只能坐一个儿童,坐久了常常会觉得孤单,既没有人互动,也没有运动的效果。有必要设计一款多人娱乐、健身的智能儿童摇椅。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多人娱乐和健身的智能儿童摇椅,具体方案如下:
4.智能儿童摇椅,包括吊架、基座、摆动架、摇杆和多张坐椅,所述吊架活动穿过基座,基座顶部两端分别通过摆动架连接吊架两端,多张坐椅分别安装在吊架顶部,至少一张坐椅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加固杆与摇杆连接,两摇杆底部分别连接在吊架两侧上。
5.进一步地,包括伸缩踏板、升降连接器、升降装置和电机移动装置,所述伸缩踏板安装在首张座椅底部,两升降连接器顶部分别固定在吊架两侧,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提杆、提杆支座、加强筋、导向杆、支撑杆、传动杆、电机和曲柄轮,升降提杆两端分别连接两升降连接器底部,提杆支座为管状,且固定在升降提杆中部,两加强筋一端分别固定在提杆支座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提杆上,导向杆顶部两端分别活动穿过升降提杆固定在支撑杆上,底部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安装在基座底部两侧,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座两侧,传动杆顶端活动穿过升降提杆中部通过圆轴安装在提杆支座上,圆轴两端分别固定在提杆支座两侧,电机输出轴连接曲柄轮,曲柄轮上的曲柄杆连接传动杆底端,电机安装在电机移动装置上,电机移动装置安装在基座底部。
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连接器包括u型架、连接轴和吊架连接块,两吊架连接块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吊架底部两侧,下部通过连接轴连接在u型架内侧,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轴承,并通过螺母固定在u型架上,u型架底部连接升降提杆。
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踏板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滑轨、滑动踏板架、防脱轨压杆和限位杆,两第一固定杆分别固定在首张座椅底部两侧,两滑轨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固定在两第一固定杆之间,滑动踏板架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上,防脱轨压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轨顶部,限位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踏板架上,且靠近第二固定杆一端,第三固定杆与限位杆相对一侧设置有限位件。
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移动装置包括方形框架、移动架、螺杆支撑块、限位挡片、螺杆、手柄和第一套筒,所述移动架活动穿设在方形框架内,方形框架一端中部设置有螺杆支撑块,螺杆支撑块中部设有螺纹套筒,限位挡片设在螺杆中部,以限位挡片为界,使螺杆一端通过螺纹套筒螺纹连接螺杆支撑块,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移动架一端和第一套筒通过螺母固定,手柄安装在螺杆上,移动架另一端对应螺杆位置还设有螺杆通孔。
9.进一步地,所述吊架底部两侧端头处分别设置载重杆,每个载重杆上分别穿入多
个增重件,所述增重件为水泥圈或卡槽砝码或杠铃片。
10.进一步地,所述坐椅为单人椅或多人椅,每张坐椅上均分别设有安全带。
11.进一步地,所述吊架下方设有吊架限位杆,两吊架限位杆分别安装在基座两端中部。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儿童摇椅,适用于多人或亲子互动使用,既能够使用电机驱动升降架带动吊架做上下运动,达到多人娱乐的目的,也能够通过手动使用摇杆带动吊架做上下运动,起到运动健身的目的。在吊架两端通过在载重杆内放置不同重量的水泥圈或卡槽砝码或杠铃片实现吊架两端的平衡,通过电机移动装置对电机的位置进行微调,使电机控制吊架上下移动时能保持平衡,不仅增加了生活乐趣,还能起到一定的锻炼身体的效果,有益于身心健康,且该智能儿童摇椅能实现手动和智能两种使用方式,操作方便和安全,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儿童摇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的摆动架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的摇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1的伸缩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1的电机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图7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图2的升降连接器的结构放大截面图。
23.图中:
24.1:吊架;2:基座;3:座椅;301:加固杆;
25.4:升降装置;401:升降提杆;402:提杆支座;403:加强筋;404:导向杆;405:支撑杆; 406:电机;407:曲柄轮;408:传动杆;409:圆轴;
26.5:伸缩脚踏板;501:第一固定杆;502:第二固定杆;503:第三固定杆;504:滑轨;505:滑动踏板架;506:防脱轨压杆;507:限位杆;508:限位件;
27.6:摇杆;7:电机移动装置;701:方形框架;702:移动架;703:限位挡片;704:螺杆支撑块;705:螺杆;706:手柄;707:第一套筒;708:螺纹套筒;
28.8:空手把;801:曲臂;802:手握杆;803:把手转轴;804:第二套筒;805:把手连杆;
29.9:活动板;
30.10:摆动架;1001:摆动架上轴;1002:摆杆;1003:摆动架下轴;1004:角钢; 11:载重杆;12:增重件;13:连接杆;
31.14:升降连接器;141:u型架;142:连接轴;143:吊架连接块;144:轴承。
32.15:吊架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解释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具体实施例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34.如图1至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儿童摇椅包括吊架1、基座2、摆动架10、摇杆6、伸缩踏板5、升降连接器14、升降装置4、电机移动装置7和坐椅3。
35.坐椅3设有一张或多张,坐椅3为单人椅或多人椅,且每张坐椅3上均分别安装有安全带。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吊架1顶部上自右向左依次均匀安装四张坐椅3,在首张坐椅3 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加固杆301与摇杆6中部连接,两摇杆6底部分别铰接在吊架1顶部和底部两侧上。
36.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两摇杆6上部分别对称设置多个对应的空手把孔和活动板孔,两空手把8分别与对应的空手把孔活动连接,两活动板9分别与摇杆6上对应的活动板孔602 连接,每个空手把8主要由曲臂801和手握杆802垂直连接构成l形体,曲臂801顶端通过把手转轴803与任意一个空手把孔通过螺母连接在摇杆6上,底端与手握杆802一端连接,手握杆802另一端穿入第二套筒804并通过螺母固定,两手握杆802内分别设有握杆通孔,把手连杆805依次活动穿入一摇杆6上的空手把孔、两握杆通孔至另一摇杆6上对应的空手把孔,坐在座椅3上的人能通过把手连杆805控制摇杆6带动吊架1摆动,将把手连杆805 取出,能不断地摇动空手把8来锻炼手臂,从而起到健身的作用。优选地,四张坐椅3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加固杆301与摇杆6连接(图中未示意出其它三张坐椅3的加固杆301与摇杆 6连接),能使每个坐在坐椅3上的人的手臂得到锻炼,有利于增进团队精神。若只在首张坐椅3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固杆302连接摇杆6,建议由成人坐在首张坐椅3上控制摇杆6,其余三张坐椅3坐儿童,这样成人能够有足够的力气摇动摇杆6带动吊架1运动动作,既能健身,又能增加趣味性。
37.摇杆6的作用在于一是支撑空手把8和活动板9,二是控制吊架1沿着摆动架10的轨迹摆动。
38.设置多个空手把孔的目的在于能根据人员的手长短将空手把8与适合的空手把孔中活动连接。
39.设置多个活动板孔的目的在于能根据人员的腿长短将活动板9与适合的活动板孔活动连接。
40.空手把8的作用在于能提供人员控制摇杆6的支撑件和使人员更好的用力。
41.活动板9的作用在于能提供座椅3上的人员在累时搭放脚用。
42.将伸缩踏板5安装在首张座椅3底部前方,如图5所示,伸缩踏板5包括第一固定杆501、第二固定杆502、第三固定杆503、滑轨504、滑动踏板架505、防脱轨压杆506和限位杆507,两第一固定杆501分别固定在首张座椅3底部两侧,两滑轨504分别通过第二固定杆502和第三固定杆503固定在两第一固定杆501之间,滑动踏板架505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滑轨 504上,防脱轨压杆506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轨504顶部,限位杆507两端分别固定在滑动踏板架505上,且靠近第二固定杆502一端,第三固定杆503与限位杆507相对一侧设置有两个限位件508,优选地,限位件508为木钉,目的在于使滑动踏板架505向前伸出时,带动限位杆507向前移动至与限位件508相抵。限位杆507和限位件508的作用在于限制滑动踏板架505向前伸出的距离,防止滑动踏板架505伸出过多脱离滑轨504。作为优选地,在另外三张
座椅3的底部前方均分别设置垫脚板(图中未示),三个垫脚板分别安装在吊架1顶部。
43.在吊架1底部两侧端头处分别设置载重杆11,通过在每个载重杆11上分别穿入多个增重件12以克服智能儿童摇椅的平衡问题。增重件12为水泥圈或卡槽砝码或杠铃片。优选地,水泥圈或卡槽砝码或杠铃片分别有重量为5kg、10kg、20kg。载重杆11目的在于支撑增重件 12,能根据坐在坐椅上的人员体重,通过适当地增加或减少增重件12来克服智能儿童摇椅的平衡问题。
44.如图1所示,将安装好座椅3、伸缩踏板5、摇杆6和载重杆11的吊架1活动穿入基座 2中,吊架4底部两端分别通过摆动架10与基座2顶部两端连接。如图3所示,每个摆动架 10均包括摆动架上轴1001、摆杆1002和摆动架下轴1003,摆动架上轴1001两端分别通过角钢1004与两摆杆1002一端垂直连接,两摆杆1002另一端分别通过角钢1004与摆动架下轴1003垂直连接,摆动架上轴1001两端分别穿入摆动架轴承(图中未示)并固定安装在基座2顶部两侧,所述吊架1下方设有吊架限位杆15,两吊架限位杆15分别安装在基座2两端中部,吊架限位件15的作用在于限制吊架1摆动时,上下活动的位置。摆动架下轴1003 两端分别穿入摆动架轴承并固定安装在吊架1底部两侧。
45.摆动架10的作用在于使吊架1一端升高,另一端下降,但升高的高度大于下降的高度,能使坐在智能儿童摇椅上的人员产生失重感。
46.如图1、2、9所示,将两升降连接器14一端分别通过沉头木螺钉固定在吊架1底部前端两侧,另一端分别连接升降装置4,使吊架1能够通过升降装置4自动做上下运动。
47.优选地,升降装置4包括升降提杆401、提杆支座402、加强筋403、导向杆404、支撑杆405、电机406和曲柄轮407;升降连接器14包括u型架141、连接轴142和吊架连接块 143。优选地,u型架141为u型槽钢。
48.具体地,两吊架连接块143上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吊架1底部前端两侧,下部通过连接轴 142连接在u型架141内侧,连接轴142两端分别设有轴承144,并通过螺母固定在u型架 141上,两u型架141底部分别连接升降提杆401两端,优选地,提杆支座402为方形管状,将提杆支座402固定在升降提杆401中部,两加强筋403一端分别对称固定在提杆支座402 两侧,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提杆401两端上,两导向杆404顶部分别活动穿过升降提杆401 固定在支撑杆405上,支撑杆405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座2两侧,两导向杆404底部分别固定在连接杆13上,连接杆13安装在基座2底部两侧,将传动杆408顶端活动穿过升降提杆401 中部,传动杆408顶端设有通孔用于活动穿入圆轴409内,将圆轴409两端分别固定在提杆支座402内两侧,使传动杆408安装在提杆支座402内,电机406输出轴连接曲柄轮407,导向杆404底端连接曲柄轮407上的曲柄杆。为了增强吊架1运动时的稳定性,将电机406 安装在电机移动装置7上,电机移动装置7安装在基座2底部。
49.优选地,如图7所示,电机移动装置7包括方形框架701、移动架702、限位挡片703、螺杆支撑块704、螺杆705、手柄706和第一套筒707,方形框架70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13 安装在基座2底部两侧,移动架702活动穿设在方形框架701内,方形框架701一端中部设置有螺杆支撑块704,螺杆支撑块704中部设有螺纹套筒708,目的在于使手柄706对螺杆 705进行微调,保证升降装置5带动吊架1运动的稳定性。限位挡片703固定设在螺杆705 上,以限位挡片703为界,使螺杆705一端通过螺纹套筒708螺纹连接螺杆支撑块704,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移动架702一端和第一套筒707通过螺母固定,手柄706安装在螺杆705 上。将电机
406固定在移动架702上,手动旋转手柄706,驱动螺杆705带动移动架702向前或向后移动,实现电机406的位置微调,能保证吊架1在运动时的稳定性。
50.第一套筒707的作用在于通过螺母将螺杆705稳固在移动架702上,防止手柄706带动螺杆705左右晃动。
51.限位挡片703的作用在于手柄706带动螺杆705后退时,限制挡片703与移动架702一端相抵,限制螺杆705后退的间距。
52.电机移动装置7的作用在于微调电机406的位置,使吊架1在运动时保持稳定。
53.工作原理:
5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儿童摇椅适用单人使用,也适用四个人同时使用。若只有一张坐椅3上安装有摇杆6,那么当四个人坐在坐椅3上时,首先根据坐在智能儿童摇椅上的人员重量,在吊架1两端的载重杆11上增加或减少增重件12来调节智能儿童摇椅的平衡度。
55.使用时,坐在首张坐椅3上的人能通过摇杆6手动控制吊架1沿着摆动架10的弧度摆动,使坐在四张坐椅3上的人产生失重感,同时坐在首张坐椅3上的人也能通过手动控制摇杆6 的往返运动达到手臂锻炼的效果。若四张坐椅3上均安装有摇杆6,那么每张坐椅上的人都能得到手臂的锻炼,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增加生活的乐趣和培养团队精神。
56.或者在使用时,将图9中的连接轴142取出,断开升降装置4的连接,减轻吊架1摆动的重量,从而使坐在首张坐椅3上的人能减轻通过摇杆6手动控制吊架1摆动的力度,吊架 1摆动时,坐在四张坐椅3上的人产生失重感,同时坐在首张坐椅3上的人也能通过手动控制摇杆6的往返运动达到手臂锻炼的效果。
57.本实施例还增加了自动控制吊架1上下运动的功能,首先根据坐在智能儿童摇椅上的人员重量,在吊架1两端的载重杆11上增加或减少增重件12来调节智能儿童摇椅的平衡度。通过手动旋转手柄706驱动螺杆705带动移动架702运动,微调电机402的位置,通过微调电机402的位置能保持吊架1运动时的稳定性,调整好后,接通电源,电机406驱动曲柄轮 407做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曲柄轮407上的曲柄杆通过传动杆409和升降提杆401带动吊架1沿着导向杆404做上下运动。
58.上述使用时,吊架1通过吊架限位杆15限定上下活动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